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从印度经马来亚,分布到南太平洋的波里尼西亚。2100433B
陆生植物。根状茎粗健,上升或直立,下面密生粗根。叶簇生;叶柄坚硬,被刺毛;叶片一回羽状或很少为羽裂,通常为披针形;羽片两侧不对称,向顶一边常为浅裂或撕裂状;叶脉近于扇状分枝,粗健,小脉常突出叶缘以外成刺毛状。细胞大,细胞壁薄而呈波浪状。孢子囊羣生于叶片顶部的缩狭裂片上或生在正常羽片上侧的叶缘上;囊苞管状或很少缩短为倒圆锥形,坚厚;囊羣托长,突出,粗壮,有时顶端膨大 。
假瘤蕨属(水龙骨科)植物叶片附属结构的生态意义
电镜下观察并研究了假瘤蕨属植物的叶片附属结构.报道了蜡质颗粒、片层、柔毛和鳞片.叶片附属结构在数量及性质上的差别显示出种类与环境的适应性不同.结果表明,假瘤蕨属植物中土生的种类具有较多的蜡质颗粒、柔毛及鳞片,而附生的种类具有较多的颗粒及片层,这些叶片特征均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环境相适应.
爪哇厚叶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2100433B
植株高15-20厘米。根状茎短,粗壮,直立,先端密被红褐色有光泽的多细胞的节状毛,下面密生黑褐色的粗根。叶簇生,密接;叶柄长2-3厘米,粗约1毫米,灰褐色,幼时被红褐色的节状毛;叶片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1.5-2厘米,一回羽状;羽片15-20对,互生,几无柄或有短柄,极斜向上,长圆形,长1.5-2厘米,宽5-8毫米,先端钝圆,基部楔形而不对称,其上侧偏斜,上部叶缘有锐齿,下部两侧全缘,密接,并常呈复瓦状,上部的羽片逐渐缩短。叶脉近于扇状分叉,粗壮,两面明显隆起,褐色,密集,极斜向上,几并行,无毛,小脉先端常突出叶缘外成刺毛状。叶为厚纸质,干后暗褐色或带灰绿色,两面光滑无毛,坚实。叶轴褐色,先端有狭翅,幼时被红褐色的节状毛。孢子囊群生在叶片顶端的线形能育羽片上,与叶轴并行;囊苞大,管状,长约2毫米,坚厚,两侧有狭边,口部截形;囊群托长,突出,长约5毫米,粗健,浅褐色 。
产于海南岛(保亭,白马岭)。本种在海南岛森林地区很常见。越南、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及婆罗洲也有分布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