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文件适用于 CNAS 对化学检测领域实验室的认可活动。化学检测领域包括采用理化分析手段对化学成分进行的定性分析或定量检测。
5.1 总则
5.2 人员
5.2.1 实验室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一定要求,关键检测人员应掌握化学分析测量不确
定度评定的方法,并能就所负责的检测项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2.2 实验室应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包括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有
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操作复杂分析仪器如色谱、光谱、质谱等仪器
或相关设备的人员应接受过涉及仪器原理、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知识的专门培训,掌握
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5.2.3 只有经过技术能力评价确认满足要求的人员才能授权其独立从事检测活动。实
验室应定期评价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评价记录和授权记录应予以保存。
5.3 设施和环境条件
5.3.1 a) 从事痕量分析的实验室应确认检测设施和环境不对检测结果产生不良的影
响。实验室应保持良好的内务管理,最大程度减少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注:例如痕量金属元素分析需要关注环境中存在的灰尘,应尽可能采用措施避免灰尘进入;农药
残留分析应注意环境中存在的有机物质,应避免外来污染;在样品制备和分析的全过程中,实验
室墙壁涂料、排烟罩及其它固定设施所用的材料不应通过产生空气携带微粒的途径对检测样品、
标准物质和其它试剂造成污染。
5.3.1 b) 实验室应制定并实施有关实验室安全和保证人员健康的程序。实验室应有
与检测范围相适应并便于使用的安全防护装备及设施,如个人防护装备、烟雾报警器、
毒气报警器、洗眼及紧急喷淋装置、灭火器等,定期检查其功能的有效性。
5.3.5 实验室应有安全处理、处置有毒有害物质和废弃物的措施及程序,保存相关处
理、处置记录。
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5.4.1 总则
对于化学检测,有必要防止实验室器皿对检测样品或标准溶液的污染。必要时,实验室应对用于不同检测的器皿使用不同的清洗、储存和隔离程序并形成文件。如果检测方法中规定了器皿的清洗方法或注意事项,实验室应遵守或予以关注。从事痕量分析的实验室应配备一套专用的器皿,以避免可能的交叉污染;将用于痕量金属分析的器皿浸泡于酸液中以去除痕量金属。对互不相容的检测,实验室应使用不同的器皿。应关注清洗剂中可能存在的分析物。
5.4.2 方法的选择
a) 实验室应关注检测方法中提供的限制说明、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选择的检测方法应确保在限量点附近给出可靠的结果。
b) 实验室应对首次采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技术能力的验证,如检出限、回收率、正确度和精密度等。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发现标准方法中未能详述但影响检测结果的环节,应将详细操作步骤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作为标准方法的补充。当检测标准发生变更涉及到检测方法原理、仪器设施、操作方法时,需要通过技术验证重新证明正确运用新标准的能力。
5.4.5 方法确认
a) 任何对标准方法的偏离,都必须进行实验室确认,即使所采用的替代技术可能具有更好的分析性能。
注:如超出适用的浓度范围或基体使用标准方法,或使用替代的技术(如以毛细管柱代替填充柱)。
b) 实验室应通过试验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适用的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等特性来对检测方法进行确认。实验室应能解释和说明检出限和报告限的获得。报告限应设定在一定置信度下可获得定量结果的水平。
注:化学检测方法确认可参考:
EURACHEM《分析方法目的适宜性-方法确认指南》
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协会(IUPAC)技术报告“一个实验室进行分析方法确认的统一指南”
c) 如可行,实验室应使用有证标准物质(CRMs)评估方法偏差。使用的有证标准
物质应尽可能与样品基体一致。分析物的水平也应在方法的适用范围内。如无合适的基体有证标准物质,应进行回收率研究或与标准参考方法进行比对。
注:ISO指南33“有证参考物质的使用”所给程序可用于评估方法的正确度。
d) 当设备、环境变化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或不满足制造商的要求时,实验室应对检测方法特性重新进行确认。
5.5 设备
5.5.1 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的实验室关键检测设备应为自有设备。
5.5.2 实验室配制的所有试剂(包括纯水)应加贴标签,并根据适用情况标识成份、浓度、溶剂(除水外)、制备日期和有效期等必要信息。
5.6 测量溯源性
5.6.1 总则
a) 实验室应按检测方法的要求建立校准曲线。所用标样应覆盖被测样品的浓度范围。最低浓度的标样应在接近检测方法报告限的水平,并应建立和执行线性校准曲线相关系数的准则。对非线性校准函数,需要更多的校准标样。如适用,应使用插入法技术。
注: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至少使用 5 个标样(除空白外)建立线性校准曲线。更多的信息参考ISO 11095“使用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的线性校准”所给出的指南。
b) 应定期使用中间点的校准标样检查校准曲线,建立定期检查结果可否接受的判定标准,且该判定标准应与测量不确定度相当。
注:此类检查的频率取决于设备或方法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约5%的检查频率即可,除非检测方法有其他要求,或设备极为稳定时可降低检查的频率。
5.6.3.3 标准物质在使用期间应按计划进行期间核查,核查可根据检测工作的实际,从标准物质的性状是否有异常变化、储存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着手。如果在期间核查中发现标准物质已经发生分解、产生异构体、浓度降低等特性变化,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追溯对之前检测结果的影响,执行4.9条款“不符合检测和校准工作的控制”。
5.6.3.4 实验室应制定程序,规定标准溶液和其他内部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验证、有效期限、注意事项或危害、制备人、标识等要求,并保存详细记录。标准溶液的配制应有逐级稀释记录。
注:标准溶液的标定应按照检测方法的要求或参照GB/T 601《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的要求。
5.7 抽样
5.8 检测和校准物品(样品)的处置
a) 实验室接收样品时应检查和记录样品的状态和外观。适用时,检查项目应包括:标识、样品体积或数量、外观等。当发现样品与检测方法要求有任何偏离时应告知客户,并征询其意见。如果发现该偏离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应通知客户。
b) 检测样品应按可行方式妥善储存。实验室应规定不同类型样品,特别是易变质、易燃易爆样品的储存条件。如果样品储存的环境条件很关键,应予以监控和记录,以证实满足需要。对那些延长储存时间可能会影响待测(或待分析)物的样品,应规定最长保留时间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
c) 如果需要将样品分开用于检测不同的特性,此时二次抽样样品应代表原始样品,样品标识应始终保留。用于二次抽样的容器应确保不对样品造成污染。必要时,实验室应制定从实验室样品中抽取测试样的程序,以确保该测试样具有样品代表性。应选择适当的设备用于二级抽样、包装、提取等,以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注: 实验室绝不应假定样品是均匀的,即使样品看起来如此。如果一个样品明显为两个或更多个物理相态,由于每一个相态内分析物的分布可能不同,因此可能需要分离各相态并将其作为单独的样品处理。
d) 应对进入样品储存区的人员进行控制。样品的保管人应被授权并能履行其工作职责。
e)实验室应保存过期样品的处理和处置记录。
5.9 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
a) 实验室应建立和实施充分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以确保并证明检测过程受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计划应包括空白分析、重复检测、比对、加标和控制样品的分析,计划中还应包括内部质量控制频率、规定限值和超出规定限值时采取的措施。质量控制计划应覆盖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所有检测技术和方法。
b) 如果检测方法中规定了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和程序,包括规定限值,实验室应严格执行。如果检测方法中无此类计划,适用时,实验室应采取以下方法:
(1) 空白
注:试剂空白一般每制备批样品或每20个样品做一次,样品的检测结果应消除空白造成的影响。高于接受限的试剂空白表示与空白同时分析的这批样品可能受到污染,检测结果不能被接受。当经过实验证明试剂空白处于稳定水平时,可适当减少空白试验的频次。当检测方法对空白有具体规定时,应满足方法要求。
(2) 实验室控制样品
注:实验室控制样品(LCS)可每制备批样品或每20个样品做一次。LCS应按通常遇到的基体和含量水平准备,其测定结果可建立质量控制图进行分析评价。当经过LCS 测试实验证明检测水平处于稳定和可控制状态下,可适当减少LCS 的测试频率。
(3) 加标
注:应在分析样品前加标,基体加标应至少每制备批样品或每个基体类型或每20个样品做一次,且添加物浓度水平应接近分析物浓度或在校准曲线中间范围浓度内,加入的添加物总量不应显著改变样品基体。
(4) 重复检测
注:重复样品一般至少每制备批样品或每个基体类型或每20个样品做一次。当经过试验表明检测水平处于稳定和可控制状态下,可适当地减少重复检测频率。
c) 适用时,实验室应使用控制图监控实验室能力。质量控制图和警戒限应基于统计原理。实验室也应观察和分析控制图显示的异常趋势,必要时采取处理措施。注:适用时,实验室可参考 ISO 5725《测试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 6部分和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协会(IUPAC)“分析化学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协调指南”中给出的指南。
d) 对于非常规检测项目,应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必要时进行全面的分析系统验证,包括使用标准物质或已知被分析物浓度的控制样品,然后进行样品或加标样品重复分析,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e) 实验室应建立计划,尽可能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以验证其能力,其频次应与所承担的工作量相匹配。
注:CNAS公布的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中规定的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活动的频次是实验室获得或维持认可的最低要求。实验室应根据检测工作量、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内部质量控制情况、人员、设施、设备等变化情况确定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的频率。
5.10 结果报告
a) 当检出结果低于检出限,应在检测报告中提供检出限的数值。
b) 如果报告的结果是用数字表示的数值,应按照标准方法的规定进行表述,当方法没有相关规定时,依照有效数值修约的规定表述。
注:关于数值修约可参考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c) 当解释检测结果需要或客户有要求时,或检测方法要求时,实验室应报告质量控制结果。
本文件与 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同时使用。在结构编排上,本文件章、节的条款号和条款名称均采用 CNAS-CL01:2006中章、节的条款号和条款名称,对 CNAS-CL01:2006 应用说明的具体内容在对应条款后给出。本文中提及的“程序”,是要求实验室形成文件规定,不一定以程序文件形式存在。
公司实验室通过CNAS认可了,可是要怎么找客户来我们这做检测呢?
CNAS是自愿申请的如果要出具报告,必须有CMA计量认证,这个是强制要求的如果证书拿齐全,招销售,推广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在相关贸易网发信息参加各种展会,推销你们的服务
不需要的,你们要是自己用,就是设备实验室和人员技术满足你们需要就行,你们也同时给外面企业出报告或是证明的话,还要申请什么CMA认证,然后你们在到质量技术监督局去问问你们做检测项目还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可...
如果你是中学生,当然建议NB化学实验了,NOBOOK虚拟实验室系列的学习软件都还不错,尤其是物理、化学科目的。软件里面还有分子模型、元素周期表这些,我觉得很逼真。
本文件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代替:CNAS-CL10:2006。
相对于 CNAS-CL10:2006,本文件除编辑性修订外,主要技术变化为:
——增加:4.1.5 h),对技术管理者的要求;
——增加4.5.1,明确分包项目不予认可;
——增加4.6 采购要求;
——修改5.2,增加部分要求;
——修改5.3,增加部分要求;
——修改5.4,增加部分要求;
——修改5.5,增加部分要求;
——修改5.6,增加部分要求;
——增加5.8,对样品处置的要求;
——修改5.9,增加部分要求;
——增加5.10,对结果报告的要求;
——增加第三部分“参考文件”。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CNAS-CL10:2006。
4.1 组织
4.1.5 h) 实验室技术管理者中应至少包括一名在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化学检测范围内具有经验的成员,应具有化学专业或与所从事检测专业范围密切相关(以下简称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和五年以上化学检测的工作经历。
4.2 管理体系
4.3 文件控制
4.4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4.5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4.5.1 实验室没有技术能力而分包的检测项目,不予认可。
4.6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6.1 试剂和标准物质的储存
试剂和标准物质在制备、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特定要求,包括其毒性、对热、空气和光的稳定性、与其他化学试剂的反应、储存环境等。
4.6.2 试剂和标准物质的验收
采购的试剂和标准物质应检查标签、证书或其他证明文件的信息,必要和可行时应通过适当的检测手段,以确保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特别是痕量分析,应关注试剂空白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实验室应确保实验用水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应定期检查水净化系统的性能以确认制备的水满足检测要求,并保存此类检查的记录。
4.7 服务客户
4.8 投诉
4.9 不符合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控制
4.10 改进
4.11 纠正措施
4.12 预防措施
4.13 记录的控制
4.14 内部审核
4.15 管理评审
1 CITAC/EURACHEM 联合制定的《分析实验室质量指南 认可指南》(2002);
2 HOKLAS 实验室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HOKLAS 补充准则第 20 号第三版本)
3 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2100433B
CNAS-CL1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电气检测领域的
CNAS-CL1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电气检测 领域的应用说明 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Criteria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al Testing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CL11 :2018 第 2 页 共 10 页 201X 年 X 月 X 日发布 201X 年 X 月 X 日实施 前 言 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制定,是 CNAS 根据电气检测领域 的特性而对 CNAS-CL01 :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所作的进一步说明, 并不增加或减少该准则的要求。 本文件与 CNAS-CL01 :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同时使用。 在结构编排上,本文件章、节的条款号和条款名称均采用 CNAS
实验室认可在金属材料检测实验室的应用说明
CNAL 认可准则的应用说明 CNAL/AC15 2003 实验室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实验室的应用说明 一 引言 金属材料检测是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英文缩写 CNAL 对实验室的认可领域 之一 该领域涉及化学 物理和材料科学等学科 本文件是 CNAL根据金属材料检测的特性而对 CNAL/AC01:2002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 可准则 所作的进一步说明 并不增加或减少该准则的要求 因此 本文件采用针对 CNAL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 的具体条款提出应用说明的编排方式 故章节号是不连续 的 本文件需与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 同时使用 本文件是 CNAL/AC15:2002实验室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的再版 内容没有变化 只有个别词汇订正 二 应用说明 4 管理要求 4.1 组织 4.1.3 根据实验室业务范围设置工作岗位 ,包括取样和制样的实验室 其质量体系须覆
应用说明
引言
玩具检测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对实验室的 认可领域之一,该领域涉及机械物理性能、燃烧、化学等有关检测项目。
应用说明
4 管理要求
4.13 记录的控制
4.13.2 技术记录
4.13.2.1 与检测活动有关的各种技术记录保存年限至少为3年。对于原始数据记录和检测报告上的检测数据,应能清楚的表达出该数据对应的测试样品以及具体测试部位。特别是对于玩具的机械物理性能测试项目,同一个样品上可能进行许多项测试,此时,应该用图示的方式清楚的表达记录上的数据与样品间的溯源关系。
4.13.2.2 应为每个不同的检测标准设计工作记录单,内容应包括全部试验项目及要求。
5 技术要求
5.2 人员
5.2.2 培训
a)为获得准确可靠试验结果,应确保从事本领域检测的人员获得充足的培训,并且培训应持续进行以使操作者的技术能力持续符合标准的要求。
b) 没有检测经历的操作者应进行以下内容的严格的培训:工作流程、试验目的;不同标准的要求;试验程序、仪器设备使用和相关检测技巧;每个试验的关键点;样品识别;结果报告和记录;仪器校准和维护核查的重要性;试验结果的判定。
c) 检测人员正式授权上岗前,必须进行考核,该考核包括理论和现场操作考核,考核项必须覆盖计划授权检测范围有关标准的全部项目,完全通过后才可正式授权上岗。
5.3 设施和环境条件
5.3.1 环境
a.检测标准有要求时,要按要求对样品的预处理的环境进行监控和记录(不局限于温湿度的监控和记录);
b.检测标准中对检测环境有要求时,要按要求对环境进行监控和记录,并且必须在检测记录中记录试验时的环境条件(不局限于温湿度的监控和记录);
c.实验室对于检测区域(标准有要求温湿度时)的温湿度不能稳定的控制时,实验室应该采取温湿度自动记录设备监控温湿度,并保存该记录。
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5.4.1 总则
a) 检测程序
对于实验室申请认可的玩具标准,实验室应该依据标准为准则,制定出具体的检测程序。该检测程序中需要包括检测环境、设备设施要求、样品处理、操作步骤、技术要求、结果判定等内容。
对于不同的玩具检测标准,实验室需要设计适宜的工作记录单。对于使用国际原版标准作为检测程序时,如果检测人员在阅读和理解有困难时,实验室必须编制独立的检测程序。
b) 作业指导书
出现以下情形,实验室需要编制作业指导书
-所依据的检测标准中,由于某些条款描述并不清晰或肯定,而这些不清晰的描述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测试结果时;
-不同人员在进行同一标准的检测时,工作方法或理解不统一且会导致结果出现差异时;
-对于同样的检测项目,同一检测人员不同时间进行时,每次的操作步骤有差异,且这些差异有可能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
-对于一些设备使用时,由于缺少作业指导书而导致操作失误时;
-对于溶液的配置;
-对于每份申请的玩具样品机械物理性检测,实验室应专门制定作业指导书明确规定有关检测样品的分配、检测的部位和要求,可用检测图示表示。当测试样品不合格时,应记录不合格产生的部位及期其它相关信息。根据委托人申请的玩具检测年龄组和玩具标准中有关年龄组的判别方法确定玩具的检测年龄组时应记录委托人申请或标识的年龄组及检测年龄组。
c) 样品准备指导书
对于不同的玩具标准,实验室应编制一份通用样品要求,该要求需明确不同项目所需样品的数量及一些特定要求。该份样品准备作业指导书同样适宜于客户及检测人员。
5.4.6 测量不确定度
对于玩具检测中的一些定性检测项目可不要求进行不确定度的分析。例如,一些机械物理性测试项目。
5.5 设备
5.5.1 设备正确配备
对于标准中所提及的有关仪器和设备必须全部满足标准中的要求。
5.5.2 设备投入使用前的校准
a.对于玩具检测所使用的一些专用检测仪器设备,实验室应该根据标准等要求编制一份校准要求指导书,该份指导书中需要规定有关校准的项目、要求、以及校准后的核查要求。
对于标准中一些设备的尺寸要求没有规定偏差范围时,统一按照标准中所提及的数值的最后一位有效数的一半作为偏差值。例如标准中是0.12,则其可接受偏差范围是0.12 -0.005。
b.在设备投入使用前,实验室应按照标准中的要求进行全项目校准,当校准的结果符合标准的要求时才可投入使用。例如玩具标准中对于锐利边缘测试仪有规定表面粗糙度、转速、力度、尺寸四个方面的要求,因此,这四个方面的要求必须要经校准且满足要求后才可投入使用。
c.对于一些消耗性的设备,可不要求进行校准,但是实验室必须提供有关的有效证明来证实这些设备是符合标准要求。例如锐利边缘测试胶纸,跌落试验地板等。2100433B
金属材料检测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对实验室的认可领域之一,该领域涉及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等学科。本文件主要适用于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金相分析检测领域,对金属材料化学分析领域的特殊要求见CNAS-CL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本文件是CNAS根据金属材料检测的特性而对CNAS-CL01:200 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所作的进一步说明,并不增加或减少该准则的要求。因此,本文件采用针对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具体条款提出应用说明的编排方式,故章节号是不连续的。
本文件应与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同时使用。
应用说明
前 言
本文件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代替:CNAS-CL26:2007。
相对于CNAS-CL26:2007,本文件除编辑性修订外,主要技术变化为:
——修改和完善了适用范围;
——增加4.3.1,对文件表单的要求;
——修改4.13.2 记录要求内容;
——修改5.2.1,增加部分要求;
——修改5.3 部分要求;
——修改5.4 部分要求;
——修改5.6,增加部分要求;
——修改5.9,增加部分要求;
——增加6 参考文件;
——增加附录A。
范围
感官领域涉及食品和其他物质的感官检验,但本文件主要适用于食品的感官检验,
其他的可参照本应用说明。
食品感官检验方法包括差别检验方法、标度和类别检验方法、描述性分析方法、消费者接受性与偏爱测试方法,如茶叶等级的鉴别、茶叶产地的鉴别、白酒香型的鉴别等,
本附录A列举了中国和食品感官检验相关的一些标准。
注1:只涉及食品本身固有的特性,不涉及差别检验的,不适用本文件,如产品标准中“呈乳白色或微黄色,具有乳固有的香味,无异味”等。
注2:主观检验仅仅由一个人完成的,不适用本文件。
管理要求
4.1组织
4.2 管理体系
4.3 文件控制
4.3.1 应对感官检验员使用的记录表或调查表、结果统计分析表格或计算机参考 文件进行控制。
4.4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4.5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4.6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7 服务客户
4.8 投诉
4.9 不符合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控制
4.10 改进
4.11 纠正措施
4.12 预防措施
4.13 记录的控制
4.13.2 在感官检验中以下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a) 样品评价之间的时间间隔;
b) 样品的标识(包括编码);
c) 样品制备方法和使用的设备;
d) 向各感官检验员提供样品的顺序和细节;
e) 感官检验员及其资质水平的识别;
f) 适用时,消费者测试的具体描述;
g) 管理人员(包括评价小组组长)和技术人员的识别;
h) 数据采集方法;
i) 统计分析方法。
4.14 内部审核
4.15 管理评审
技术要求
5.1 总则
5.2 人员
5.2.1 a)感官检验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具有产品科学(如食品科学)、心理学或其它相关学科(如化学、工程学以及生物学)的专业背景;感官检验员应具有相关知识背景及技能(如接受过基本的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掌握正确准备溶液的实验方法等);特殊领域的感官检验员应有相应的资质。
5.2.1 b)如人员健康问题影响到检验结果,实验室应明确规定要求。
5.2.1 c)必要时,实验室应有统计分析人员。
5.2.1 d)实验室应定期对感官检验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监督。
5.2.4 感官检验的全过程从样品制备到检验后废弃物处理都应设置相应的岗位,并规定其职责。
5.3 设施和环境条件
5.3.1 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感官检验在已知和最小干扰的可控条件下进行,并减少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对评价员判断的影响。 感官检验应在安静的区域,具有独立的评价间,备有可控照明和通风系统。检验区墙壁和内部设施的颜色应为中性色、表面无味。 如特殊领域有明确规定的,环境设施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如为了屏蔽样品色泽
的影响,感官实验室配备有色光
5.3.2 对有温、湿度要求的区域应进行有效的监控。
5.3.3 样品制备区和检验区应隔开,以减少气味和噪声等干扰,但检验区宜紧邻样品制备区,以便于提供样品。不允许感官检验员进入样品制备区,避免对检验结果带来偏差。如果样品制备区域不在检验区域附近,要注意样品的传输,并保持样品原有的特性。
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5.4.1 实验室应制定程序以确定适当的检验方法和分析策略。该程序应规定检验实施流程,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明确每一步骤中所涉及的人员及其承担责任。 感官检验方法中还应包括:
a) 样品的制备和提供;
b) 感官检验评价小组的构成
c) 特殊的环境条件和设施
d) 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应注意实验设计、样品的平衡提供;同时应还应考虑到感官检验员的疲劳、评价轮次间的疲劳等因素和感官检验员的舒适情况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需要时,应允许测试之间有足够的时间间隔。
感官检验员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在方法中应优先考虑。
5.5 设备
5.5.1 感官检验实验室一般应包括下列设备:
a) 样品制备和储藏设备(如烤箱、炉、微波炉、冰箱、冷藏柜、冰柜、食品加工机、刀、切割装置)。
b) 称量或测量设备(如温度计、计时器、天平、烧瓶,保持样品特定温度的装置等)。
c) 样品提供设备(如品评杯、盘等)。
d) 计算机。
5.5.2 对检验结果有显著影响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同时应确保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器皿对检验结果不会造成响。当使用记号笔对样品容器编号时应避免留下强烈的气味。
5.6 测量溯源性
5.6.3 培训感官检验员、监督实验室能力、方法验证、方法比对时应使用适当的标准物质(包括有证标准物质、感官特性参比样等);对于许多检验类型,培训使用的是在实验室内用已知纯度和组成的化学物质制备的标准物质;在其他情况下,可以使用代表性食物或其他材料。
5.7 抽样
5.8 测试和校准物品的处置
5.8.1 应对样品包装和用于样品处理的器械进行选择,确保和样品接触的表面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损,或者任何微生物污染及化学损害。样品包装的封口应足够防止样品从容器中泄漏和防止污染。
5.8.3 应建立样品处理程序,包括样品制备的所有细节(切割,解冻、烘烤、煮沸、煮、烤等当时使用的手段),这些描述应尽可能详细来确保任何样品总是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提高结果的重现性。例如当煮沸土豆时,水量、盐、煮的时间,土豆的平均尺寸等,均应被描述。
5.8.4 实验室应建立处置和制备任何新样品类型的程序。
5.9 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保证
5.9.1 实验室制定的质量控制计划应考虑样品的类型、检验的特性和检验的频率。质量控制水平的设定,应足以证明结果的正确性。
注:检验样品的质量控制水平一般在 5%~10% 之间,对更复杂的程序可以加大百分比。 质量控制计划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 使用标准物质或有固定特性的样品进行监控;
b) 可能时,实验室应参加能力验证;
c) 按固定比例取样品进行重复测试;
d) 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随机取重复样品加入到实验室常规样本分析系统中。
5.10 结果报告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中国食品感官检验相关的标准(部分)列表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GB/T 10220-1988 |
感官分析方法总论 |
GB/T 10221-1998 |
感官分析 术语 |
GB/T 10345-2007 |
白酒分析方法 |
GB/T 12310-1990 |
感官分析方法 成对比较检验 |
GB/T 12311-1990 |
感官分析方法 三点检验 |
GB/T 12312-1990 |
感官分析 味觉敏感度的测定 |
GB/T 12313-1990 |
感官分析方法 风味剖面检验 |
GB/T 12314-1990 |
感官分析方法 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制备准则 |
GB/T 12315-2008 |
感官分析 方法学 排序法 |
GB/T 12316-1990 |
感官分析 A-非A检验 |
GB/T 13868-2009 |
感官分析 建立感官分析实验室的一般导则 |
GB/T 14487-2008 |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
GB/T 15549-1995 |
感官分析 |
GB/T 15682-2008 |
粮油检验 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 |
GB/T 16291.1-2012 |
感官分析 |
GB/T 16291.2-2010 |
感官分析 |
GB/T 16860-1997 |
感官分析方法 质地剖面检验 |
GB/T 16861-1997 |
感官分析 |
GB/T 17321-2012 |
感官分析方法 二三点检验 |
GB/T 18797-2002 |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
GB/T 19547-2004 |
感官分析 方法学 量值估计法 |
GB/T 20569-2006 |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
GB/T 20570-2006 |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
GB/T 20571-2006 |
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
GB/T 21172-2007 |
感官分析 食品颜色评价的总则和检验方法 |
GB/T 21265-2007 |
辣椒辣度的感官评价方法 |
GB/T 22210-2008 |
肉与肉制品感官评定规范 |
GB/T 23470.1-2009 |
感官分析 |
GB/T 23470.2-2009 |
感官分析 |
GB/T 23776-2009 |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
GB/T 25005-2010 |
感官分析 方便面感官评价方法 |
GB/T 25006-2010 |
感官分析 包装材料引起食品风味改变的评价方法 |
GB/T 5750.4-2006 |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
QB/T 3599-1999 |
罐头食品的感官检验 |
QB/T 1326.2-1991 |
白兰地、威士忌、俄得克感官评定方法 |
SN/T 0917-2010 |
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 |
SN/T 1963-2007 |
进出口南瓜籽仁、葵花籽仁感官检验方法 |
参考文献
[1] EA-4-09 Accreditation For Sensory Testing Laboratories.(2003.07)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