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现有专任教师57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2名,博士5名,在外攻读博士学位教师6名,硕士20名。担任兼职硕士生导师5人,获得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吉安市新世纪中青年学科和技术带头人2人,校级学科带头人1名,校级学术带头人4名。学院有校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校级重点二级学科(机械电子工程)、校级重点建设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校级一般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校级一般二级学科(材料学)各1个,2门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和《工程力学》,拥有省级《工程力学》优秀教学团队。学院的学科建设正由点到面全面展开,建设成效逐步显现,为学院硕士点的申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拥有一个基地一个示范中心三个研究中心,即江西省机械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产、学、研合作培育示范基地、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井冈山大学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安市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安市液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安市仿生包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8年与美国GE公司联合成立的“井冈山大学—GE自动化系统”实验室等学术研究机构。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65篇,中文核心刊物刊用300余篇,出版专著32部,完成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40余项项,获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办学过程中,长期得到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电子与信息等学院的对口支援,并开办了两校联合培养本科生模式。我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内一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4个本科专业。
我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正在进行实质性中外合作交流,就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3 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关教学培养指导原则、相关课程衔接、教学活动和教学课时安排等方面形成两校合作培养学生的教学培养计划。
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考研学子辛勤努力,奋发进取,我院2012年有30名学生考取研究生,被全国各名牌高校录取。
机电工程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三个系。拥有江西省机械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产、学、研合作培育示范基地,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井冈山大学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安市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安市液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8年与美国GE公司联合成立了“井冈山大学—GE 自动化系统实验室”。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1名,博士4名,硕士28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校级学科带头人1名,“百千万工程”省级人选3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拥有《机械工程》校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材料学》校一般二级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校一般二级学科,一门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88篇,中文核心刊物刊用96篇,出版专著29部,完成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46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近两年来,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电子电脑设计”大赛等各类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0项。办学过程中,长期得到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电子与信息等学院对口支援,并开办了联合培养形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所授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场论、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电磁场、电机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值计算方法、可视化程序设计(Delphi或VC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发电厂动力系统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可编程序控制器、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远动技术、最优化方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CAD设计、电力市场管理及应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
所授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屯数理统计、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C语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测试技术、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原理、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加工工艺与CAE等。
本专业毕业生已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机械设计和模具设计能力,具有制图、计算、设计、试验和测试等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机械和材料成型及控制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
所授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材料、机械CAD/CAM、液压传动、控制工程基础等。
本专业毕业生已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机械设计、机械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的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计算、试验、测试和机械加工工艺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能从事机械及相关企业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设备操作与维护、工程管理等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
所授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子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量与电子工艺、微机原理与接口、汇编语言、X光设备、超声仪器设备、医用电子仪器、医用检验仪器、医用传感器、C语言程序设计、医用基础概论、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医用影像学、医用图象处理、核医学和放射治疗技术等。
本专业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知识、电子技术、医疗仪器设备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医学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各种医学仪器设备的专业知识。具备了电子技术的基本设计、微处理器和计算机应用及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各企业从事各类医学仪器设备系统的设计、制造、调试、维修及销售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医院从事医疗设备管理和应用的技术人才。
井冈山大学是省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比较好的专业包括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化学、音乐学,这些专业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我是井大学生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井冈山大学是08年挂牌的大学,07年以前是井冈山师院,在江西省算是一个很普通的大学,比一些学院好点,但是比起江西师大 财大 就差的比较远了。学校占地面积挺大,但是建筑面...
井冈山大学在江西吉安青原区,不要以为在井冈山,离井冈山还有近两个小时的火车。本回答由井大学堂提供,井大学堂是井冈山大学学习交流之地。
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5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 博士生导师2人;聘请了顾祥林、童乐为等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企业兼职教师10人。有省学科带头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中青年学科带头1人,ISO/TC211中国专家组咨询成员1人,获2008年中国高校十大GIS创新人物称号1人。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工程力学”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1门(《工程力学》课程)、校级建设精品课程1门(《结构力学》)、校级优质课程1门(《土木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获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现建有建筑结构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地质工程实验室、建筑CAD中心、数字建造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另外,还拥有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和十余个校外实习基地。
建筑工程学院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和地方重点创新科研课题等科研项目三十多项,负责完成其它纵横向项目二十多项,已于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研究论文51篇,CSCD68篇;主编著作4本,参编著作2本;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获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近几年来,土建类专业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率约40%,上线人数为报考人数的80%;一次就业率约为92%左右。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参加“首届全国高等院校BIM建筑模型设计大赛”获组织奖一等奖、本科组团体全能奖三等奖;参加“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获国家级奖4项、省级奖5项;参加“江西省数学建模大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参加“江西省土木建筑类大学生测量操作大赛”获组织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建筑工程学院院内机构及人员名单
机构 |
岗位 |
姓名 |
办公室 |
管理七级岗 |
阮启坊 |
管理八级岗 |
吴 琴 |
|
教务科 |
管理七级岗 |
夏振华 |
管理八级岗 |
龚昕 |
|
管理九级岗 |
殷劲松 |
|
团委(学生科) |
副书记(副科长) |
刘莉 |
管理八级岗 |
何平荣(兼) |
|
辅导员 |
何平荣 |
|
建筑学系 |
负责人 |
王珍吾(兼) |
土木工程系 |
负责人 |
王展光 |
实验中心 |
负责人 |
李久明 |
建筑学教研室 |
负责人 |
陈选 |
土木工程教研室 |
负责人 |
夏振华 |
力学教研室 |
负责人 |
王展光(兼) |
暖通空调教研室 |
负责人 |
应建中 |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现有校重点二级学科“结构工程”、校一般扶持二级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省级教学团队“工程力学”、省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校级建设精品课程“结构力学”和校级优质课程“土木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新型低碳环保建材研究所。近几年来,承担了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二十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项。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全国高校建筑信息模型(BIM)大赛等竞赛、数学建模比赛、工程测量竞赛等获国家级奖、省级奖等多项。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现有建筑环境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摄影实验室、建筑结构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力学综合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暖通空调实验室、数字建造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 。
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批准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列入2012年江西省第一批次招生。土木工程专业自1989年开设以来,已有二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同济大学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的重点支持专业。2011年,该专业入选为“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女,1956年4月出生,工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调研员,江苏省第十届政协委员,徐州工程学院教学名师。近几年,共完成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煤炭部、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徐州市科技局下达的包括省自然基金项目及企业委托等二十余项纵向横向科研项目。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研成果A类奖、阜新市科学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男,1966年2月生,江苏姜堰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现任徐州工程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完成江苏省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地方政府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徐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男,辽宁省阜新人,九三学社社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7月毕业于原阜新矿业学院,1991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硕士学位,1982年至2006年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任教,现任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矿山机械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无损检测与控制等学科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20余项,编写出版统编教材和专著2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女,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12月毕业于郑州大学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长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省级、校级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并获奖,主持建设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完成了省级科研项目“螺杆铣刀数字化设计与加工仿真系统研究”“大型覆盖件模具的数字化敏捷开发”等8项,“单层钎焊金刚石成型砂轮的研究”项目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优秀奖。编写出版教材《机械制造基础》等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获得省文明教师、市师德先进个人和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男,满族,黑龙江佳木斯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注册自动化系统工程师(注册ASE)。现任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1990年7月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1篇;出版教材等4部,其中3部任主编;主持省级教研课题3项,其中两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省市科研课题各1项。
女,汉族,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近几年主持、完成河南省省级科研项目11项,省级鉴定均达国内领先以上水平,获河南省省、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重点教改项目2项,其中国家纺织总会重点教改项目“热加工专业建设综合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纺织工业局部级教改项目二等奖,河南省省级重点教改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综合改革与实践”,获河南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著书4部。共在“焊接学报”、“中国造纸”、“东华大学学报”、“金属热处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2篇,其中EI收录4篇。
男,汉族,河南偃师人,教授,徐州市政协委员,1983年毕业于大连铁道学院,现任徐州工程学院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江苏省金工教学研究会理事。多年来主要从事化学热处理方面的研究,承担和参加了省部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4项,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2篇论文获徐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论文获徐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编写教材2部,出版专著1部,2001年和2003年被评为徐州市优秀专家。
男,1970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徐州市高校科学技术协会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工程机械专用车辆制造工业协会副会长。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市级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SCI、EI收录9篇,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获教育部国家提名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多项。
男,1970年7月生,教授,工学博士。主讲《金属学》、《专业英语》、《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等课程。另外,多年来一直从事轧制成形过程中的组织性能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高强度管线钢DWTT断裂理论,低碳贝氏体钢强韧性机制,有限元模拟,高层建筑用耐的抗震、耐火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且结合科研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
男,1964年10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1986年湖北工学院(现湖北工业大学)机械系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毕业后在湖北恩施轴承厂工作。1992年—2007年先后在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工程机械专业,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995年到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2002年评为副教授。2009年至今在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工作。任本职以来在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共发表文章21余篇,其中EI收录14篇。以第一作者发表8篇,其中5篇EI收录。发明了机筒成型法技术,以发明人排序第一授权、受理机筒成型法相关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
男,1969年生,山东费县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精密机械制造与测试。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装甲车辆与发动机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济南军区某部从事装甲车辆维修管理工作。2002年至2008年,先后在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技术革新等项目4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4篇。
男,1973年生,中共党员,山东曹县人,工学博士,副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2008年1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焊缝无损检测、图像处理、缺陷分割与识别、缺陷定位、可视化以及堆焊材料的优化等。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主持的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结题1项,参与的江苏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结题1项,徐州市课题结题2项,在研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及校培育项目各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201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高校“青蓝工程”青年优秀骨干教师。2010年12月入选徐州市首批科技镇长团,2011年3月-2012年8月挂职担任江苏省睢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2012年8月获徐州市首批科技镇长团优秀成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