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结构损伤识别及数值模拟》是唐小兵著的论文。
副题名
外文题名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论文作者
唐小兵著
导师
陈定方,沈成武指导
学科专业
机械设计与理论
学位级别
d 2004n
学位授予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授予时间
2004
关键词
损伤力学 结构损伤 损伤识别
馆藏号
O346
唯一标识符
108.ndlc.2.1100009031010001/T3F24.002883099
馆藏目录
2005\O346\3 2100433B
两种情况:1、模拟招标是一种招标训练,按照正规招标流程来设计的招标流程演练,锻炼技能或发现招标过程中的难点,以完善招标方案,解决方案。2、模拟招标,一个非正规的名词。根据《招标投标法》,国家对招标行为...
两种情况: 1、模拟招标是一种招标训练,按照正规招标流程来设计的招标流程演练,锻炼技能或发现招标过程中的难点,以完善招标方案,解决方案。 2、模拟招标,一个非正规的名词。 根据《招标投标法》,国...
如果边坡问题较简单,比如求土压力,结构内力,边坡稳定系数,用微信小程序“岩土计算”就可以。不用下载安装,直接在微信小程序里面搜索。
混凝土重力坝地震损伤数值模拟
为了模拟混凝土重力坝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演变过程,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理论,考虑应变速率变化以及混凝土材料损伤引起的刚度退化,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混凝土大坝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远小于其抗压强度,在地震作用下坝体出现损伤破坏的主要部位也是在拉应力较大以及材料刚度变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坝体上部几何形状突变部位和坝体垂直施工缝。该结论对混凝土重力坝的抗震性能评估及抗震加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深埋隧洞爆破开挖扰动损伤效应的数值模拟
爆破开挖扰动是深埋隧洞损伤区孕育及演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隧洞岩体钻爆开挖过程分析了爆炸荷载及开挖荷载瞬态卸荷对岩体的扰动作用,基于LS-DYNA动力有限元程序,提出了利用施加节点反力模拟待开挖隧洞岩体的约束作用,通过控制节点反力的变化过程以模拟开挖荷载瞬态卸荷,采用爆炸荷载变化曲线模拟爆炸作用过程的爆破开挖扰动数值模拟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模拟分析了爆破开挖扰动对围岩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应力重分布对围岩损伤最大,隧洞围岩损伤区主要由围岩初始应力重分布所导致,爆炸荷载作用将增大围岩损伤区范围,考虑开挖荷载瞬态卸荷作用的围岩损伤区最大,且地应力越高,开挖荷载瞬态卸荷作用对围岩的损伤效应越显著。
《高等学校教材·化工过程数值模拟及软件(第2版)》旨在介绍化工过程模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供利用相关模拟软件进行实际化工过程的模拟的步骤和技巧。
《高等学校教材·化工过程数值模拟及软件(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应用化学、化学及化工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石油与化工、轻工等行业从事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 绪论
1.1 支挡结构健康监测的意义
1.2 结构损伤诊断的研究与应用
1.2.1 结构损伤诊断概述
1.2.2 基于频率的损伤识别技术
1.2.3 基于振型的损伤识别技术
1.2.4 基于遗传算法的损伤识别技术
1.2.5 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
1.3 远程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2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2.1 振动结构的物理参数模型
2.2 振动结构系统的实模态分析
2.2.1 无阻尼系统的模态分析
2.2.2 比例阻尼系统
2.3 -般阻尼系统的复模态分析
2.3.1 单自由度系统
2.3.2 多自由度系统
2.4 模态分析的拉氏变换方法
2.4.1 传递函数与频响函数
2.4.2 频响函数的物理意义
2.4.3 系统频响函数与模态参数的关系
2.4.4 脉冲响应函数
2.4.5 频响函数的模态展式
3 支挡结构模态测试技术
3.1 概述
3.2 激励方式与装置
3.2.1 激励方式
3.2.2 激励装置
3.2.3 激励信号
3.3 时间历程测试技术.
3.3.1 振动信号测量
3.3.2 数据采集系统
3.3.3 传感器布置原则
3.3.4 混频现象的控制
3.4 冲击试验
3.4.1 单次冲击激励力谱.
3.4.2 随机冲击激励力谱
3.4.3 DFC-2高弹性聚能力锤性能及控制技术
3.4.4 冲击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3.5 支挡结构实验模态预实验分析
3.5.1 传感器的优化配置
3.5.2 实验激励点和响应点的选取步骤及结果
3.6 支挡结构模态试验
3.6.1 悬臂板式挡墙模态试验
3.6.2 现场支挡结构模态试验
4 支挡结构动态信号后处理技术
4.1 引言
4.1.1 模拟信号的离散化
4.1.2 混频效应、时域和频域采样定理
4.1.3 泄漏和窗函数
4.2 动测信号的预处理方法
4.2.1 消除多项式趋势项
4.2.2 采样数据的平滑处理
4.3 动测信号的频域处理方法
4.3.1 傅里叶变换
4.3.2 选带分析技术
4.3.3 随机振动信号的频谱处理技术
4.3.4 平均技术
4.4 动测信号的时域处理方法
4.4.1 数字滤波
4.4.2 振动信号的积分和微分变换
4.4.3 随机振动信号时域处理方法
5 支挡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技术
5.1 模态参数识别的概念
5.2 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分类
5.2.1 按处理各阶模态耦合所采用的方法分类
5.2.2 按模态参数识别手段分类
5.2.3 按输入输出数目分类
5.2.4 按识别域分类
5.2.5 按工作状态分类
5.3 EMA(试验模态参数)频率识别方法
5.3.1 传递函数分析
5.3.2 变时基频响函数分析
5.3.3 导纳圆拟合法
5.3.4 最小二乘迭代法
5.3.5 加权最小二乘迭代法
5.3.6 有理分式多项式方法
5.3.7 正交多项式方法
5.3.8 频域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比较
5.4 EMA时域识别方法
5.4.1 ITD方法
5.4.2 STD方法
5.4.3 复指数法
5.4.4 ARMA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法
5.4.5 时域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比较
5.5 整体识别方法
5.5.1 整体正交多项式法
5.5.2 特征系统实现法
5.5.3 悬臂板式挡墙模态实验分析结果
5.5.4 现场悬臂式挡土墙模态试验分析成果
6 支挡结构数值模态分析技术
6.1 支挡结构系统低应变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6.1.1 支挡结构结构系统低应变动力响应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6.1.2 支挡结构系统低应变动力响应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6.2 支挡结构系统简化动测数值模型
6.2.1 模型基本假定
6.2.2 土体附加参数理论分析
6.3 参数识别的有限元优化设计
6.3.1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6.3.2 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6.3.3 有限元优化技术
6.3.4 收敛准则
6.3.5 土体附加参数识别步骤
6.4 土体附加参数识别结果分析
6.4.1 结果对比分析
6.4.2 阻尼影响分析
7 基于模态参数的支挡结构损伤识别
7.1 支挡结构损伤识别指标
7.1.1 模态平均曲率差MMCD
7.1.2 柔度差平均曲率FDMC
7.1.3 损伤程度识别
7.1.4 算例分析
7.2 支挡结构系统损伤识别的改进多种群遗传算法
7.2.1 改进多种群遗传算法
7.2.2 整体损伤识别方法
7.2.3 分区损伤识别方法
8 支挡结构动测信号的时频分析
8.1 支挡结构动测信号号一般时频分析
8.1.1 支挡结构系统动测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
8.1.2 支挡结构系统动测信号的Wigner-Ville分布
8.2 支挡结构系统动测信号的小波分析
8.2.1 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8.2.2 多分辨率分析与Mallat算法
8.2.3 小波包分析
9 支挡结构动力响应的能量谱分析
9.1 支挡结构系统的多尺度损伤分析原理
9.1.1 结构动力系统描述
9.1.2 信号的多尺度表示及FOWPT算法
9.1.3 结构动力系统的多尺度描述
9.1.4 结构动力系统的多尺度损伤分析
9.1.5 结构动力系统多尺度分解的噪声鲁棒性分析
9.2 基于能量谱的支挡结构多尺度损伤分析
9.2.1 基于分解系数的能量谱小波包子带能量谱
9.2.2 基于分解系数的小波包时频能量谱
9.2.3 基于节点能量的小波包子带能量谱
9.2.4 基于节点能量的小波包时频能量谱
10 支挡结构系统损伤预警方法
10.1 支挡结构动力响应的小波包能量谱的计算方法
10.1.1 小波函数的选择
10.1.2 小波包分解层次的选择
10.2 基于小波包能量谱的支挡结构损伤预警方法
10.2.1 结构特征向量和特征频带(时频带)的构建
10.2.2 基于损伤特征向量的支挡结构损伤特征指标
10.2.3 支挡结构损伤预警指标的选择
10.2.4 基于时频特征向量的损伤预警指标的预警效果
11 环境境励下的支挡结构损伤预警方法
11.1 NExT自然激励响应法
11.2 虚拟脉冲响应函数法
12 支挡结构健康诊断仪的硬件设计
12.1 支挡结构健康诊断仪硬件系统组成
12.1.1 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节点
12.1.2 下位机
12.1.3 上位机
12.2 ZigBee技术及其协议标准
12.2.1 ZigBee技术发展概况
12.2.2 ZigBee技术特点
12.2.3 ZigBee与其他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12.2.4 ZigBee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数据的原理
12.3 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节点硬件设计
12.3.1 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2.3.2 加速度传感器的选择
12.3.3 无线ZigBee模块
12.3.4 ZigBee射频模块
12.3.5 电源模块
12.3.6 其他外围电路
12.3.7 外接941B型振动传感器
12.4 下位机、上位机硬件设计
12.4.1 下位机
12.4.2 上位机
12.5 太阳能充电控制系统
13 支挡结构健康诊断仪软件开发
13.1 IAR软件开发环境
13.2 ZigBee协议栈实现
13.2.1 Z-Stack协议栈源程序
13.2.2 ZigBee星型网的组网设计与实现
13.3 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13.3.1 终端节点数据采集的软件程序
13.3.2 协调器软件
13.3.3 工控机软件
13.4 建立下位机与上位机的联系
13.4.1 下位机工控机的设置
13.4.2 MR-900E(3G路由器)设置
13.4.3 上位机设置
13.4.4 数据共享
13.5 上位机的软件
13.5.1 动测信号传统分析
13.5.2 支挡结构损伤预警系统软件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介绍了支挡结构损伤识别与预警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共分为13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模态分析基本理论,支挡结构模态测试技术,支挡结构动态信号后处理技术,支挡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技术,支挡结构数值模态分析技术,基于模态参数的支挡结构损伤识别,支挡结构动测信号的时频分析,支挡结构动力响应的能量谱分析,支挡结构系统损伤预警方法,环境激励下的支挡结构损伤预警方法,支挡结构健康诊断仪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