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巨果松是象化石一样珍贵而古老的树种,天然巨果松林是经过几亿年的更替演化形成的,被称为"第三纪森林"。巨果松在地球上只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到长白山一带,国外只分布在俄罗斯、日本、朝鲜的部分区域。中国黑龙江省伊春市境内小兴安岭的自然条件最适合巨果松生长,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巨果松资源分布在这里。
巨果松树干粗壮,树高入云,伟岸挺拔,是天然的栋梁之材,不论是在古代的楼宇宫殿、还是近代的人民大会堂等著名建筑中巨果松都起到了脊梁的作用;红松生长缓慢,树龄很长,四百年的红松正为壮年,一般红松可活六、七百年,巨果松是长寿的象征;红松不畏严寒,四季常青。
在生长条件适宜的地方,树高可达40米,胸径粗达200厘米,寿命长达500年左右。小枝密被黄褐色绒毛。果松叶5针1束。球召果两年成熟,成熟球果卵状圆锥形,长约10-20厘米,种鳞先端反曲,种子三角状卵月形,无翅。巨果松树皮分为细皮和粗皮类型,细皮类型树皮较薄呈鳞状或长条状开裂,碉片小而浅,边缘细碎不整齐,树干分叉较少,高生长较快,材质较好;粗皮类型树皮较厚呈长方形大块深裂,边缘较整齐,树干分叉较多,向上生长较。
巨果松是典型的温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树种,喜好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在湿度适宜(湿润度0.5以上)的情况下,对温度的适应幅度较大。果松的耐寒力强,在小兴安岭林区冬季-50~(2低温下无冻害现象。果松喜湿润、土层深厚、肥沃、排水和通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巨果松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严,对土壤的排水和通气状况反应敏感,不耐湿,不耐干旱,不耐盐碱。巨果松喜光,幼年时期耐阴。是浅根性树种,主根不发达,侧根水平扩展十分发达。巨果松幼年时期生长缓慢,后期生长速度显著加快,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能维持较大的生长量。木材蓄积量高,天然巨果松林200年生每公顷木材蓄积量可达700米',人工巨果松林29年生可达129米'。
巨果松原始森林是小兴安岭生态系统的顶级群落,生态价值极其珍贵,她维护着小兴安岭的生态平衡,也维护着以小兴安岭为生态屏障的中国东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清代黑龙江志曾有对小兴安岭红松原始森林的记载"参天巨木、郁郁苍苍、枝干相连、遮天蔽日,绵延三百余里不绝"。但是,从1948年小兴安岭开发到现在,历经56年的采伐,这里的天然红松林已从原始的120万公顷减少为不足5万公顷,成熟林木大约只剩下300万株,再也看不到巨果松林遮天蔽日、绵延不绝的壮观景象。
二年生肉质草本。钝叶瓦松属于轴根型植物,茎生叶互生,花序紧密,苞片匙状卵形,花常无梗;萼片长圆形,花瓣白色或带绿色,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雄蕊较花瓣长,花药黄色;卵状长圆形。花期7月,果期8-9月。
秆下部匍匐,于节处生根,向上抽出高10-40厘米的直立花枝。叶鞘松弛,通常长于节间,压扁而于背部具脊,常仅包节间下部,平滑无毛;叶舌极短,顶端有白色短纤毛;叶片带状,长5—17厘米,宽5—11毫米,顶...
二年生肉质草本。钝叶瓦松属于轴根型植物,茎生叶互生,花序紧密,苞片匙状卵形,花常无梗;萼片长圆形,花瓣白色或带绿色,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雄蕊较花瓣长,花药黄色;卵状长圆形。花期7月,果期8-9月。
栽植造林技术因苗木的种类而异。容器苗带土坨,栽植过程中根系不易受损伤,因而成活率较高。造林技术也较简单。裸根苗在起苗栽苗过程中,细小的活动根多半受损伤,其成活决定于根系的再生能力和环境条件,同时也要受苗木质量、年龄、栽植季节和栽植方法诸因素的影响。移植苗由于根系发达、根茎比大,成活率一般高于原生苗。造林苗龄主要取决于树种,巨果松一般以2~3年生苗为宜,但在采伐迹地杂草繁茂地段,则以3~4年生苗为宜。华北地区油松雨季造林多用1.5年生苗,春季造林多用2年生苗或移植苗。
1年生苗甚至用秋季播种翌春出□的百日苗造林。一般以早春为适宜的造林季节,而在春旱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则可选择多雨的7、8月造林。有穴植和缝植两种栽植方法,都要保持苗根湿润,栽植时注意使根系舒展,覆土后踏实。对于受伤的和过长的侧根栽前可适当修剪。在干旱地区造林可采取各种削弱地表蒸发的措施。苗木的配置,一般是每个栽植点栽1株,但也有丛植的,即每个栽植点栽2~4株。丛植对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树生长有利。松树造林密度以每公顷4444株(株行距1.5×1.5米)为宜,也可采取每公顷3333株(株行距1.5×2.0米),甚至2500株(株行距2×2米)的。
巨果松除经济用途外,由于其树姿雄伟、苍劲,树体高大、长寿,还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它是中国很多风景区的重要景观成分。如辽宁千山、山东泰山、江西庐山都以松树景色而驰名。尤其是安徽的黄山,松、云、石号称"三绝",而以松为首。各地不少古松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密切联系。如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传说曾被清乾隆封为"遮阴侯";泰山
"五大夫松"传说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巨果松材质优良、纹理通直,抗压力强,富含树脂,耐朽力强,工艺价值高,油漆性能良好,易干燥。木材可做建筑、航空、桥梁和车船材。木材的刨削、车旋性能良好,易于加工,适于做各种模型,也可做胶合板、乐器和运动器械等。果松结实丰富,种粒大,含油量高(多达70%左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油料,富含树脂,可采脂,树皮可提取单宁,松针可提取松针油。
按照结构特征和材性,一般将松树分为软木松和硬木松,软木松(即单维管束亚属)比较轻软,纹理均匀,强度小,加工容易,早材至晚材渐变,少翅裂。硬木松(即双维管束亚属)比较重硬,纹理不均匀,强度较大,加工较难,早材至晚材急变,松脂含量高。但属于软木松中的海南五针松和华南五针松在强度和容重上接近于硬木松。松树木材可供建筑、电杆、枕木、矿柱、桥梁、农具、器具、家具等多种用途。各种松木的纤维素含量约为50~60%,木质素为25~30%,为制浆造纸工业重要的原料之一。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马尾松家系木材管胞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异
利用马尾松初级种子园29个半同胞家系,研究木材管胞的年龄变异。结果表明:马尾松的管胞宽度、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管胞壁厚、壁腔比、柔性系数、刚性系数等7个指标在同年龄早晚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管胞腔直径在不同年龄间差异不显著,在早晚材间差异极显著;管胞形态基本呈现出幼龄材品质优于中龄材,早材优于晚材的规律。用管胞长宽比、壁腔比和柔性系数3个指标评价马尾松的造纸制桨性能,均属优良的制浆用材;胸径年增长量与管胞形态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作为造纸性能优劣的间接选择指标,尤其适用于大量遗传测定材料中的马尾松桨纸材家系的选择和改良,胸径年增长量越大,管胞的壁腔比越小,柔性系数越大,造纸性能越好;以纸浆性能和木材产量为前提确定马尾松家系的纸浆材合理采伐年龄为第15年。
乔木,高达35米,胸径1米;幼树树皮灰褐色,平滑,老树树皮呈灰黑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片脱落;枝条平展,形成圆锥形或柱状塔形树冠;一年生枝绿色或灰绿色(干后褐色),无毛,微被白粉;冬芽近圆柱形,褐色,微具树脂,芽鳞排列疏松。针叶5针一束,稀6-7针一束,长8-15厘米,径1-1.5毫米,边缘具细锯齿,仅腹面两侧各具4-8条白色气孔线;横切面三角形,单层皮下层细胞,树脂道通常3个,中生或背面2个边生、腹面1个中生,稀具4-7个树脂道,则中生与边生兼有;叶鞘早落。雄球花黄色,卵状圆柱形,长约1.4厘米,基部围有近10枚卵状匙形的鳞片,多数集生于新枝下部成穗状,排列较疏松。球果圆锥状长卵圆形,长10-20厘米,径5-8厘米,幼时绿色,成熟时黄色或褐黄色,种鳞张开,种子脱落,果梗长2-3厘米;种鳞熟时鳞盾呈褐色或淡红褐色,宽三角形,下部底边通常近截形;种子通常较小,长9-12毫米,径约7毫米。无翅或两侧及顶端具棱脊,稀具极短的木质翅;子叶10-15枚,针形,横切面三角形,长4-6.4厘米,径约1毫米,先端渐尖,全缘或上部棱脊微具细齿;初生叶条形,长3.5-4.5厘米,宽约1毫米,上下两面均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 心材与边材区别明显,心材淡黄褐色,结构细,质较轻软,比重0.46。
生长在海拔1800-2800米、气侯温凉,相对湿度大、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地带,常与常绿阔叶树及红桧、台湾杉木、台湾杉、黄山松((台湾松)、台湾五针松、台湾云杉及台湾铁杉等针叶树种混交成林。
产于中国台湾中部以北、中央山脉阿里山、玉山等高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