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主要分类
一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十种类型
1.膨胀缝(伸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膨胀(伸长)变形的结构缝;
2.收缩缝(缩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收缩(变短)变形的结构缝;
3.沉降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变形差的结构缝;
4.抗震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强迫移位时,能够消解、缓和结构不同部分碰撞损坏的结构缝;
5.体型缝:结构形状或体量发生突变时,将结构在体型突变处分割为不同部分而设置的结构缝;
6.局部缝:在结构形状突变的部位,为缓和应力集中影响而设置的局部结构缝;
7.控制缝:在结构容易发生裂缝的部位,通过预先设置薄弱截面或其它措施,主动引导裂缝出现并加以控制的缝;
8.拼接缝:预制构件装配连接时,拼接处所形成的缝;
9.施工缝:混凝土浇筑体量较大时,按预定位置划分不同的施工浇筑区域,接槎处所形成的缝;
10.界面缝: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建筑构件,不同建筑材料之间在界面上所形成的缝。
二按做法,可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1.全部断开的缝:将结构分割成完全独立的若干部分;
2.上部断开的缝:基础部分相连而上部结构断开所形成的缝;
3.局部断开的缝:结构局部在一定范围内,分割所形成的缝;
4.钢筋断开、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不考虑传递内力的预制构件之间的拼接缝;
5.钢筋后连接、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施工阶段不考虑传力,后用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实现钢筋连接形成整体而可以传递内力的缝;
6.钢筋连通、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从受力上按整体考虑,但在施工时混凝土在此接槎而形成的施工缝;
7.钢筋和混凝土连续、后期引导出现的缝:通过在预定部位削弱截面或采取其他措施引导产生并加以控制的缝。
结构缝的设置应考虑对建筑功能(如装修观感、止水防渗、保温隔热等)、结构传力(如结构布置、构件传力)、构造做法和施工可能性等造成的影响、应遵循“一缝多能”的设计原则,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参考资料:《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100433B
一、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十种类型:1.膨胀缝(伸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膨胀(伸长)变形的结构缝;2.收缩缝(缩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收缩(变短)变形的结构缝;3.沉降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
下面文章感谢“筑龙网”cyw253258136公开展示, 引录地址: http://bbs2.zhulong.com/forum/detail7464973.html 后浇带、伸缩...
在同一结构工程中,施工缝只是施工过程中因不能一次浇灌成型而必须(或方便)留置的一道工序,按正常工艺施工来说,它对结构并无实质影响;而后浇带则是在结构混凝土体量较大时,为预防混凝土因温度收缩、结构在形成...
后浇带、伸缩缝、施工缝、结构缝、沉降缝的区别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只在施工期间留 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 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 根据工程 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 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 构。还可以减小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温度应力,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 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 分 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 钢筋混凝土收缩变 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 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 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 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 L: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 (“缝” 很宽,故称为“带” ),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 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 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 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
(完整word版)后浇带、伸缩缝、施工缝、结构缝、沉降缝的区别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只在施工期间留 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 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 根据工程 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 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 构。还可以减小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温度应力,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 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 分 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 钢筋混凝土收缩变 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 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 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 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 L: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 (“缝” 很宽,故称为“带” ),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 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 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 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
主要分类
一、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十种类型
1.膨胀缝(伸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膨胀(伸长)变形的结构缝;
2.收缩缝(缩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收缩(变短)变形的结构缝;
3.沉降缝:能够有效消解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变形差的结构缝;
4.抗震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强迫移位时,能够消解、缓和结构不同部分碰撞损坏的结构缝;
5.体型缝:结构形状或体量发生突变时,将结构在体型突变处分割为不同部分而设置的结构缝;
6.局部缝:在结构形状突变的部位,为缓和应力集中影响而设置的局部结构缝;
7.控制缝:在结构容易发生裂缝的部位,通过预先设置薄弱截面或其它措施,主动引导裂缝出现并加以控制的缝;
8.拼接缝:预制构件装配连接时,拼接处所形成的缝;
9.施工缝:混凝土浇筑体量较大时,按预定位置划分不同的施工浇筑区域,接槎处所形成的缝;
10.界面缝: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建筑构件,不同建筑材料之间在界面上所形成的缝。
二、按做法,可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1.全部断开的缝:将结构分割成完全独立的若干部分;
2.上部断开的缝:基础部分相连而上部结构断开所形成的缝;
3.局部断开的缝:结构局部在一定范围内,分割所形成的缝;
4.钢筋断开、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不考虑传递内力的预制构件之间的拼接缝;
5.钢筋后连接、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施工阶段不考虑传力,后用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实现钢筋连接形成整体而可以传递内力的缝;
6.钢筋连通、混凝土接槎形成的缝:从受力上按整体考虑,但在施工时混凝土在此接槎而形成的施工缝;
7.钢筋和混凝土连续、后期引导出现的缝:通过在预定部位削弱截面或采取其他措施引导产生并加以控制的缝。
结构缝的设置应考虑对建筑功能(如装修观感、止水防渗、保温隔热等)、结构传力(如结构布置、构件传力)、构造做法和施工可能性等造成的影响、应遵循“一缝多能”的设计原则,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参考资料:《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工程概况
结构缝漏水是地下防水工程的老大难问题,目前无论设计还是施工都没有成熟的方案,结构缝施工时大多使用金属或橡胶止水带。一般工程竣工后两年内结构都不稳定,结构沉降严重时,止水带会扭曲变形,使止水带逐渐脱离结构层,外防水首先被拉开,水沿结构缝进入室内形成结构缝漏水现象。
结构缝漏水,不管是结构沉降还是结构变形引起的,通常都是贯通缝,缝隙较宽,结构缝内的空隙大,常用的化学注浆方法满足不了要求,因此对结构缝一般不采用单纯注浆的方法。解决结构缝漏水的有效方法是采用刚柔结合防水工艺,即沿结构缝的墙面开槽,使用弹性较高的柔性防水涂层,中间加遇水膨胀橡胶条,刚性防水材料封闭,即所谓刚柔结合。墙面再用柔性防水材料做双重防水。对于结构缝以外的楼板和墙体上,由于混凝土干缩引起的小裂缝则应采用高压注浆的方法,注浆后的表面上再做刚柔结合的防水层。
2、施工工艺
楼板和墙体干缩裂缝的防水步骤:
(1)基层处理:搭好脚手架,凿掉水泥砂浆找平层,露出坚实的墙体结构层。
(2)注浆防水:楼板和墙面上各种小裂缝,一般宽度在1-2mm以下,适合采用高压注浆进行防水。使用进口UPS-02化学注浆液,在300-350Kg/cm2的高压条件下,注浆液可以渗透到细小裂缝里,具体操作步骤在此省略。
(3)做刚柔结合防水层:找平基面,用水泥防水界面剂拌和大平堵漏粉,涂刷一遍刚性防水界面层,如基层渗漏严重,应刮涂无机防水堵漏材料,使基面处于暂时干燥状态后,立即做3布5涂柔性防水层。
(4)刚性防水保护层:柔性防水层固化后,用水泥防水界面剂拌和大平堵漏粉,涂刷两遍,形成刚性防水保护层。
(5)做水泥砂浆找平层:在结构缝上做2公分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与外墙面找平。
1、应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及建筑尺度、形状、使用功能,合理确定结构缝的位置和构造形式;
2、宜控制结构缝的数量,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设缝的不利影响;
3、可根据需要设置施工阶段的临时性结构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