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发展简史关于结构稳定问题的最初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早在1744年,L.欧拉就在他的著作《曲线的变分法》中,用最小位能原理导出弹性直杆的临界荷载公式,但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欧拉公式的意义。到了19世纪后期,钢结构已被广泛应用,不断出现的事故,促使人们不断地进行试验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经验公式,如兰金公式及泰特迈尔公式。其后,1889年F.恩盖塞给出塑性稳定的理论解。1891年G.H.布赖恩作简支矩形板单向均匀受压的稳定分析。这些成果构成了稳定理论的初步基础。进入20世纪后,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广泛展开。例如,Β.З.符拉索夫对薄壁杆件空间失稳问题的研究,T.von卡门对板壳结构非线性失稳问题的研究等。40年代以来,北美、欧洲、日本等相继成立了结构稳定问题的国际性研究机构,对结构稳定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并对结构设计方法不断加以改进。中国学者钱学森在薄壳稳定理论方面,李国豪在弹性稳定理论及桥梁结构稳定理论方面也都作出了贡献。60~70年代几座箱型钢梁桥的失稳坠毁事故(见桥梁事故),引起了人们对板件稳定问题的注意。在电子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后,以掌握结构的真正安全度为目的,对实际结构(包括屈曲强度的承载力问题)的理论分析方法已趋实用化,并且正在用可靠性分析法研究结构的最终强度问题。用有限元法对板、壳结构进行屈曲分析也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关于结构物的屈曲及屈曲后的塑性破坏强度的理论分析包括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如残余应力、结构物的弹塑性化及大挠度非线性问题等。同时考虑所有这些问题的直接解法将是很复杂的,所以关于实际结构的屈曲强度及承载力的系统性的分析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60年代出现了一门称为突变理论的新学科,正在被用来描述渐变力产生突变效应的现象,其中也包括结构失稳现象。
结构稳定的内容结构的失稳现象按其发生的范围可分为:整个结构或其部分失稳,个别构件失稳和构件的局部失稳;且均可分为平面内及平面外失稳。有时在弹性范围内不发生屈曲,而在全截面达到塑性以前发生弹塑性屈曲,因此可分为弹性稳定、弹塑性稳定与塑性稳定。任何一种失稳现象都可能使结构不能有效地工作。
稳定问题还可分为动力稳定与静力稳定。上述稳定性概念是指静力稳定。动力稳定性可按能量特征表述为:一个受外荷作用的体系,在正阻尼情况下,体系的位能随时间而衰减时,则该体系是动力稳定的;在负阻尼情况下,体系的位能随时间而增大,则体系是动力不稳定的。
结构理论对稳定问题的研究是在理想化的数学模型上进行的,而实际结构却并不象数学模型那样理想,因此实用上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受压直杆为例,荷载不可能绝对对准截面中心;杆件本身总会有某种初始弯曲,即所谓“几何缺陷”;材料本身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组织缺陷”,如屈服应力的离散性及由杆件制造方法所造成的残余应力等。这样,除了弹性模量和杆件的几何尺寸之外,所有上述各项因素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压杆的承载力,在结构设计时这种影响常常应予以考虑。通常将基于理想化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的稳定理论称为压屈理论,基于实际杆件考虑上述各种因素进行研究与稳定性有关的极限承载力的稳定理论称为压溃理论。实用杆件、部件或构架在使用中发生破坏或在加载试验时发生屈曲的荷载称为压溃荷载或极限承载力。为简化起见,常用压屈荷载表示。关于几何缺陷,根据大量的实验统计研究的结果,一般认为可假定一弯月形曲线,其矢度为杆长的1/1000。关于组织缺陷,各国规范中的公式不尽相同,所给出的容许屈曲应力曲线也很不相同,其中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结构失稳类型概括结构的各种失稳现象,主要有下列三种失稳类型。
第一类失稳如图1所示,当荷载逐渐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结构除了按原有变形形式可能维持平衡之外,还可能以其他变形形式维持平衡,这种情况称为出现平衡的分支。出现平衡的分支是此种结构失稳的标志。结构在失稳后呈现弯曲、褶皱、翘曲等丧失原状的情况称为屈曲。图中OABC表示用曲率的精确表达式时的荷载-位移关系,若在B点纤维应力达到弹性极限,则荷载-位移关系将如虚线BE所示,与B点对应的最大荷载稍高于临界荷载Pcr。使结构失稳的最小荷载,即开始出现分支时的荷载称为临界荷载Pcr或压屈荷载。图1b表示一两端铰支理想的弹性直杆(见柱的基本理论),当PPcr时,直线和弯曲的平衡状态都是可能的,但直线形式的平衡是不稳定的。这就是说,若在荷载作用下保持直线形式的平衡,一旦由于某种扰动使杆件发生弯曲,即使消除了扰动,杆件也没有能力恢复原有的直线形式的平衡。当P=Pcr时,若给予一微小扰动使杆件微弯,在消除扰动后,杆件在微弯形式下维持平衡,即杆件处于随遇平衡。这种出现平衡分支的情况称为分支点失稳。
薄壳屈曲理论可分为两类,即小变形理论和有限变形理论。如设一薄壳在某荷载下维持平衡,而在同一荷载状态下,在给一微小附加变位后也可能维持平衡,则该荷载就是屈曲荷载。表示第二个平衡状态的微分方程式对微小附加变位来说是线性的,所以称为小变形理论。
用有限变形理论分析圆筒壳的屈曲问题时,须考虑位移的高次项的影响。L.H.唐奈于1934年按最小位能原理导出了筒壳的平衡方程式。卡门及钱学森于1939年研究了球壳,提出了与经典的小变形理论完全不同的新的屈曲理论,称为跃越理论。
日本柱研究委员会:《弹性安定要覧》,コロ社,东京,1960。
S.铁摩辛柯、J.M.盖莱著,张福范译:《弹性稳定理论》,科学出版社,北京,1965。(S.Timoshenko,J.M.Gere.Theory of Elαstic Stαbility,McGraw-Hill,NewYork,1936.)
工程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各种结构的稳定性,是工程结构安全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1、建筑结构稳定性指的是建筑中的各组成结构之间不容易出现键的断裂。2、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
我也是农村的 现在也看过村子里盖房子 一般都是二层,看地质吧,挖至原土层和保证冻土深度,保险的话可以深挖,基础加大配筋,至于主体结构,门窗洞口构造柱过梁,转角加设构造柱,按层布置圈梁,毕竟是学建筑的,...
屋顶的类型与组成 从屋顶外部形式看,可分为平屋顶、坡屋顶和空间曲面屋顶。而这些形式的形成又源于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结构造型及建筑造型等要求。如图10-1所示。 从屋面防水构造看,可分为卷材(柔性)防水...
绝对结构稳定 (absolutely structurally stable)在研究结构稳定性系统的特征的过程中提出的概念.设M是紧致黎曼流形,fM->M是微分同胚.如果对f的某邻域GdlCDi= (M)(Diff' (M)表示M上全体c‘微分同胚构成的空间,带有c1拓扑),存在一个映射。2l->Homeo (M) (Homeo (M)表示M上全体同胚构成的空间,带有co拓扑),则称f是绝对c1结构稳定的(简称绝对结构稳定).绝对结构稳定的系统是结构稳定的.富兰克斯(Franks,J.)证明,系统的绝对结构稳定性等价于系统满足公理A和强横截条件.绝对结构稳定是由富兰克斯于1977年引入的.2100433B
第1章 结构稳定问题概述
1.1 引言
1.2 结构稳定问题及其分类
1.3 判断平衡的稳定性准则与确定临界荷载的基本方法
1.3.1 静力准则与静力法
1.3.2 能量准则与能量法
1.3.3 动力准则与动力法
1.4 钢结构稳定问题与强度问题的区别
习题
第2章 结构稳定计算的能量法
2.1 引言
2.2 铁摩辛柯能量法
2.3 势能驻值原理和最小势能原理
2.4 瑞利-里兹法
2.5 迦辽金法
习题
第3章 轴心受压杆件的整体稳定
3.1 引言
3.2 轴心受压杆件的弯曲失稳
3.2.1 理想轴心受压杆件弯曲失稳的临界荷载
.3.2.2 弹塑性弯曲失稳
3.2.3 初弯曲(初挠度)的影响
3.2.4 初偏心的影响
3.2.5 残余应力的影响
3.2.6 有弹性支承的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
3.2.7 变截面轴心压杆的稳定
3.3 格构式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
3.3.1 剪切变形对临界力的影响
3.3.2 缀条式轴心受压杆件的临界荷载
3.3.3 缀板式轴心受压杆件的临界荷载
习题
第年章 杆件的扭转与梁的弯扭屈曲
4.1 引言
4.2 自由扭转
4.3 约束扭转
4.3.1 约束扭转的平衡微分方程
4.3.2 约束扭转的翘曲正应力与翘曲切应力
4.4 梁的弯扭屈曲
4.5 用能量法计算工字梁的弯扭屈曲临界荷载
4.5.1 均匀弯矩作用、两端简支的工字梁
4.5.2 均匀弯矩作用、两端固定的工字梁
习题
第5章 受压杆件的扭转屈曲与弯扭屈曲
5.1 引言
5.2 轴心压杆的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
5.2.1 扭转屈曲
5.2.2 弯扭屈曲
5.2.3 计算弯扭屈曲的换算长细比法
5.3 偏心压杆的弯扭屈曲
5.4 用能量法计算开口薄壁轴心压杆的屈曲荷载
5.5 用能量法计算开口薄壁偏心压杆的屈曲荷载
习题
第6章 压弯杆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
6.1 引言
6.2 横向均布荷载作用的压弯杆件
6.3 横向集中荷载作用的压弯杆件
6.4 两端等弯矩作用的压弯杆件
6.5 压弯杆件的等效弯矩系数
6.6 压弯杆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计算
习题
第7章 刚架的稳定
7.1 引言
7.2 平衡法计算刚架的临界荷载
7.3 考虑轴力效应的转角位移方程
7.3.1 无侧移弹性压弯杆件的转角位移方程
7.3.2 有侧移弹性压弯杆件的转角位移方程
7.4 用位移法计算刚架的临界荷载
7.5 单层刚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习题
第8章 薄板的屈曲
8.1 引言
8.2 薄板屈曲的小挠度理论
8.2.1 采用小挠度理论的三个假定
8.2.2 薄板的力矩位移方程——物理条件与几何条件
8.2.3 薄板屈曲的平衡微分方程
8.3 平衡法求解单向均匀受压四边简支板的临界荷载
8.4 用瑞利-里兹法计算薄板的临界荷载
8.4.1 求解薄板屈曲问题的瑞利-里兹法
8.4.2 均匀受压三边简支一边自由矩形板的屈曲荷载
8.4.3 非均匀受压四边简支矩形薄板的屈曲荷载
8.5 用迦辽金法计算薄板的临界荷载
8.5.1 求解薄板屈曲问题的迦辽金法
8.5.2 均匀受压两加载边简支、两非加载边固定的矩形板的屈曲荷载
8.5.3 均匀受剪四边简支矩形板的屈曲荷载
习题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是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之一。本书紧密结合钢结构课程所涉及的结构稳定问题,介绍了结构稳定理论的基本原理和计算临界荷载的常用方法。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结构稳定问题概述、结构稳定计算的能量法、轴心受压杆件的整体稳定、杆件的扭转与梁的弯扭屈曲、受压杆件的扭转屈曲与弯扭屈曲、压弯杆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刚架的稳定及薄板的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