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 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基本上,水晶最主要的成份就是「二氧化硅」(sio2),而「硅」(silica)也是占地球地壳组成成份约65% 以上的最主要矿物;其中,还含有各种微量的金属,所以会造成各种不同颜色的水晶;而水晶也会广泛的和自然界中的各种矿物「共生」在一起,如云母、长石、方解石、电气石、金红石、花岗岩等等。
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矽,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550-600℃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六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
通常,在人为控制的理想环境中,即是物理、化学条件都符合上述条件的状况下,水晶的生长速度约为每天0.8毫米(mm)。这也是许多人造水晶的实验室、工厂的标准生产速度。由此所培养出来的水晶,就是所谓的「人造水晶」(synthetic quartz),通常多切割为晶片(chips)供作电子、电脑、通讯工业用途;也有人称为「养晶」(cultivated quartz, cultured quatrtz),虽是使用不同的名词,其实讲的是相同的东西。一般,工业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约需三厘米左右,即30mm,需要约40 天左右的时间来成长;若要供作珠宝业来磨成十厘米(100mm)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约需120~180 天也就够了。但是,这都是在人为控制下最理想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有这种速度,在自然界中,情形就没有这么乐观,因为原料、水质、温度、压力等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当中,很难得达到理想状况,通常都需要数万倍、或是数百万倍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的成长。 这也是为什么「地质年龄」动则以「百万年」为计算基数,也是「天然水晶」(natural crystal)之所以珍贵之处。
正常的水晶在生长时,多可以发现和柱形尖端輘线平行的生长纹(growth lines)。由于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长空间多狭窄,尤其在遇到地震时,或地壳变动时,甚至容易遭到其他矿石的挤压,常常会压迫产生不同的「晶面」。还有,当水晶还是在液态状的时候,常常也会包覆着其他的矿石、泥灰一起结晶成长,如金红石(稍后变成发晶)、火山泥灰(稍后变成幻影水晶)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请不要视为「瑕疵」。
水晶的英文名称为Rockcrystal,别名晶石、水晶石。
水晶(QuartzCrystal)是指发育良好的石英单晶。1676年英国人GeorgeRavenscroft发现水晶。发育良好的石英单晶为六方锥体,所以通常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纯净透明的石英晶称水晶,一般为白,灰白,乳白色,含杂质时呈现紫、红、烟、茶等色,晶面玻璃光泽,断口或集合体,油脂光泽,无劈开断口,贝壳状,硬度7,比重2.65。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 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结晶完美的水晶晶体属六方晶系,常呈六棱柱状,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多条长柱体连结在一块,通称晶族,美丽而壮观。二氧化硅结晶不完整,形状可谓是千姿百态。当你到海南水晶陈列馆去瞧一瞧,可以大开眼界:除了常见的长柱状外,还有似宝剑形,有的若板状,有的如短柱形,有的像双锥。有的小如手指,有的大如巨石;有的不足半两,有的重达300多公斤。
1824年,一位叫弗里希.摩斯的奥地利矿物学家,从许多矿物中抽出10个品种,经过科学实验测出它们的相对硬度,由此得出水晶硬度为摩氏7。尽管后来美国国家标准局使用、推广更科学的诺普硬度测试器,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珠宝商,仍习惯于摩氏硬度表。
结晶完好的水晶,常有好的平行脊的人字形断口;在紫晶和热处理的黄晶中,多呈不平坦到薄片状破口。
水晶比重:2.56-2.66克/立方厘米。
这意味着一定体积水晶的重量,是相同体积水的重量的2.56-2.66倍。块状变种水晶密度可能稍高些。
水晶条痕:无色。
条痕,通常说的颜色,是人眼对一定波长的光线感觉的结果。
水晶透明度与透过它的光的质与量有关。透明标准为:光线透明过厚度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图像。如是底像不够清楚,仅见轮廓,那便中半透明。
水晶光泽:玻璃光泽。无论在抛光面上还是在破口,都是如此。
光泽,指宝石表面对光线反射的一种光学性质。水晶既不像星光蓝宝石和星光宝石那样反射出绮丽的星光形条纹,又不像月光石那样发出淡蓝色波形光彩,更不像乘欧泊石那样闪烁着五颜六色。
观察水晶的光泽,可用手握着它,以灯光或窗户投进来的光线看表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与光泽强弱有关。
水晶折射率:1.544-1.553,几乎不超出此范围。
折射率,是当光由空气中透入宝石晶体,并产生折射现象,其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值。
水晶重折射率:0.009(最大),此值非常稳定。
水晶光性特征:一轴晶正光性。
水晶色散:0.013。
色散是说宝石的折射率随照明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例如钻石对红光折射为2.405;对绿光为2.427;紫光为2.449。
水晶熔点为1713摄氏度。其受热易碎的特性,是在实验时发现的。将水晶放在喷焰器的烈焰燃烤,除非有很好的保护,且慢慢冷却,否则晶体容易碎裂碎裂。这一脾性,古人已摸透。?博物要览>提醒道:“凡用水晶器物,不可用热汤滚水注之,即粉裂如击破者。”
水晶另一脾性就是怕碱不怕酸(氢氟酸除外),这是由于氧化硅特性所决定的。
像玛瑙一类宝石,当受热、摩擦、吹气或受打击时,往往散发一种特殊气味,使人联想到大蒜、马肉、萝卜、松香味儿,然而,水晶在上述情况下,绝无异味。
附:
水晶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化学式为SiO2。纯净的无色透明的水晶是石英的变种。化学成分中含Si—46.7%,O—53.3%。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或机械混入的而呈多种颜色。紫色和绿色是由铁(Fe2+)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在水晶中含有砂状、碎片状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 呈金黄色或柠檬色 )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呈浅绿色者称为石髓。
水晶晶体结构及形态:
属三方晶系。晶体呈棱柱状并带六边形锥,柱面有横纹,紫水晶中常有角状色带。在自然界中,水晶常呈晶簇产出,造型美观。。
水晶的物理性质:
水晶呈无色、紫色、黄色、绿色及烟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性脆。比重2.65。无解理。贝壳状断口,也有好的平等脊的人字形断口。紫水晶具有清楚的二色性,黄水晶和茶水晶具有弱的二色性。发光水晶具有强烈的磷光性。带绿色的砂金水晶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灰绿色荧光。具有猫眼、虹彩和砂金效应。水晶具压电性.
肯定是超晶石比微晶石有优势了,但从装饰效果来说还是微晶更有优势了,微晶用于地砖耐磨度确定还是稍差一些,用于上墙作背景墙的话效果还是非常不错。主要看用在哪里,墙上用的话是微晶更有优势了,微晶用于地砖耐磨...
金刚微晶石和微晶石区别如下:
石材主要还是要看质量,价格方面几十块到一百多二百多都有,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石晶石瓷砖
http://www.oceano.com.cn 石晶石瓷砖 石晶石瓷砖是最近比较受欢迎的一种瓷砖产品, 下面就来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石晶石瓷砖的知 识,希望这些关于石晶石瓷砖的资料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 、 微 晶 石 和 超 晶 石 哪 个 好 http://www.oceano.com.cn 主要看用在哪里 ,墙上用的话是微晶更有了 ,微晶用于地砖耐磨度稍差一些 ,用于上墙作背景 墙的话效果还是不错。如果是地上的话用超晶石。 微晶石是一种微晶玻璃复合板材 ,微晶石作为新型建筑材料 ,凭借着外表晶莹剔透、雍容华贵 和不易受污染 ,容易清洗等优点颇受消费者喜欢 ,逐渐走入人们的家庭。 超晶石是继微晶石之后的一种新型石材 ,也可以说是新一代微晶石升级版产品 ,将微晶石的表 面玻璃进行晶体化 ,使微晶石具有晶莹剔透的优点之外 ,还具有防滑、 耐磨等功能 ,其次超晶石 生产成本比较低 ,而且环保 ,
尖晶石性质对刚玉-尖晶石不烧砖抗渣性的影响
采用静态坩埚法研究了添加3种不同性质尖晶石的刚玉-尖晶石不烧砖的抗渣性能,并通过XRD、SEM和EDAX分析了尖晶石的晶粒尺寸、晶格畸变对试样抗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尖晶石的晶粒尺寸影响试样的抗侵蚀能力,晶粒尺寸越大,试样抗侵蚀能力越强;(2)晶格畸变较大时,尖晶石在渣/耐火材料界面处吸收熔渣中Fe、Mn离子能力更强;(3)尖晶石的晶格畸变影响试样的抗渗透性能,当晶格畸变较大时,可吸收渣中更多的阳离子,改变渗透渣的成分,使渣富硅化,黏度增大,阻碍了熔渣进一步渗透。
化学分子式为(Mg,Fe,Zn,Mn)(Al,Cr,Fe)2O4,成分比较复杂,包括了铝尖晶石和铬尖晶石等亚族。含铁的尖晶石亚族即为不透明的磁铁矿、磁赤铁矿等。大部分尖晶石为铝尖晶石亚族,其中Mg2 和Fe2 可以任意比例混合。晶体系:属等轴晶系,结晶习性:常呈八面体晶形,有时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成聚形。 可以人工合成,其熔点为2135℃,耐火度约为1900℃。
尖晶石的英文名称为Spinel,意思是有尖角的结晶体。它是一种镁铝的氧化物,因此尖晶石和刚玉有联系。尖晶石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红色、粉红色、紫红色、无色、蓝色、绿色等。作为宝石的尖晶石几乎是透明的镁尖晶石。
尖晶石是一族矿物,在自然界中形成于熔融的岩浆侵入到不纯的灰岩或白云岩中经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有些出现在富铝的基性岩浆岩中。宝石级尖晶石则主要是指镁铝尖晶石,是一种镁铝氧化物。晶体形态为八面体及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颜色丰富多彩,有无色、粉红色、红色、紫红色、浅紫色、蓝紫色、蓝色、黄色、褐色等。尖晶石的品种是依据颜色而划分的,有红、橘红、蓝紫、蓝色尖晶石等。玻璃光泽,透明。贝壳状断口。淡红色和红色尖晶石在长、短波紫外光下发红色荧光。
尖晶石常以颜色及特殊光学效应来划分宝石品种,常见的品种有:
(1)红色尖晶石:主要含微量致色元素Cr3 而呈各种色调的红色其中纯正红色的是 尖晶石中最珍贵的宝石品种,这种品种过去常把它误认为是红宝石,如英国王冠上著名的红 宝石“黑王子红宝石”“铁木儿红宝石”等,直到近代才鉴定出是尖晶石。其中中红色至深红色的尖晶石是普遍受欢迎的红色宝石品种,浅粉色至暗红色的尖晶石则与石榴石相像。
(2)蓝色尖晶石:它含有Fe2 和Zn2 而呈蓝色。多数蓝色尖晶石都是从灰暗蓝到紫 蓝,或带绿的蓝色。
(3)橙色尖晶石:是橙红色至橙色的尖晶石品种。
(4)无色尖晶石:纯净无色者很稀少。多数天然无色尖晶石或多或少带有粉色色调。
(5)绿色尖晶石:一般是含Fe2 所致,颜色发暗,有的基本呈黑色,真正的黑色的尖晶石在蒙特桑玛、泰国红蓝宝石矿等有发现。
(6)变色尖晶石:非常稀少。在日光下,呈蓝色,在人工光源(白炽灯)下,呈紫色。
(7)星光尖晶石:这种尖晶石一般呈暗棕红色、暗紫色到黑色,数量很少,尖晶石内部可具有多组针状包体,使其具有四射或六射星光,主要发现于斯里兰卡。
尖晶石是镁铝氧化物组成的矿物,因为含有镁、铁、锌、锰等元素,根据这些也可以将它分类,如铝尖晶石、铁尖晶石、锌尖晶石、锰尖晶石、铬尖晶石等。由于含有不同的元素,不同的尖晶石可以有不同的颜色,如镁尖晶石在红、蓝、绿、褐或无色之间;锌尖晶石则为暗绿色;铁尖晶石为黑色等等。尖晶石呈坚硬的玻璃状八面体或颗粒和块体。它们出现在火成岩、花岗伟晶岩和变质石灰岩中。有些透明且颜色漂亮的尖晶石可作为宝石,有些作为含铁的磁性材料。
(1)颜色:有红色、橙红色、粉红色、紫红、无色、黄色、橙黄、褐色、蓝色、绿色、紫色等多种颜色。
(2)光泽及透明度:玻璃至亚金刚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3)光性特征:均质体。
(4)折射率:1.718( 0.017,-0.008),锌尖晶石为1.805,铁尖晶石为1.835,铬尖晶石可高达2.00,无双折射率。
(5)色散:0.02
(6)发光性:红色、橙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呈弱至强红色、橙色荧光,短波下无至弱红色、橙色荧光;黄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弱至中等强度褐黄色,短波下无至褐黄色;绿色尖晶石长波紫外光下无至中的橙-橙红色荧光。无色尖晶石无荧光。
(7)吸收光谱:红色和粉红色尖晶石山铬致色,在黄绿区以550nn,为中心有宽吸收带,紫区吸收,红区有多条荧光线,被描述为风琴管状。蓝色尖晶石由铁或偶由钻致色,主要吸收带在蓝区,以458 nm吸收带为最强,还有478nm等几条较弱的带。锌尖晶石的吸收光谱与蓝色尖晶石的相似,只是弱些。合成蓝色尖晶石:钴致色,绿、黄和橙黄区有3条较强的吸收带,绿区吸收带最窄。630nm、580nm、543nm,其中间580nm吸收带最宽
(8)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四射星光、六射星光)稀少,变色效应。
(9)结晶特点:晶体常呈八面体晶形和磨蚀卵石,有时为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和立方体聚形,具特征的尖晶石律双晶,即以{111}为双晶结合面构成的接触双晶。
(10)偏光镜下:颜色随成分而变,无色、浅玖瑰色(镁尖晶石)、暗绿色(铁尖晶石)、浅灰白色(锌尖晶石)。尖晶石为均质体,但锌尖晶石可有光性异常。
(1)解理:解理不发育,常见贝壳状断口。
(2)硬度:摩氏硬度8。
(3)密度:3.57-3.90,一般为3.60,含Zn高的品种(锌尖晶石)可达4.60。
尖晶石可用热处理改善颜色。蓝色者在900℃加热变成绿色,加热到1200℃变成黄色。这种改色效果稳定。也有将红色尖晶石加热去掉棕色成分获得纯红色的报道。
1、固态包体:常见八面体尖晶石包体,单独、成行排列或呈指纹状分布。有时见八面体负晶,其内局部被方解石、白云石充填,其次可见片状石墨、柱状磷灰石、石英等包体。在缅甸产的尖晶石中发现有细小雾状包体,刀片状榍石包体,密集时可形成星光效应。
2、液态包体:开放裂隙中常见液态包体。八面体晶体包体周围可有张力裂隙形成的指纹状包体。
3、生长现象:可见沿八面体晶面发育的生长带及双晶纹,在正交偏光下油浸观察最易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