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电气百科

降水自动采集器

降水自动采集器概述

一种采集雨水用的降水自动采集器,它由传感头、采集器及箱 体组成,在传感头部分增设了由电热丝等组成的加热系统和自 动保护电路,使传感头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处长了使用寿命, 在采集器部分采用漏斗口盖上升后再旋转的开盖的方式,使全部动作部件受到了保护,防止了锈蚀、卡死现象发生,本采集 器总体结构紧凑,箱体小巧,能较准确和可靠的完成降水采集工作。一种采集雨水用的降水自动采集器,它由传感头、采集器及箱 体组成,其特征在于传感头的敷铜板上开有多条细槽沟,槽内 嵌有电热丝,采集器的漏斗口盖固定在主轴轴套顶部,主轴轴 套的主轴丝杆下端的丝杆齿轮,和电机减速器传动齿轮相契合,主轴轴套外侧开有"L"形导槽,和箱内固定的导轮配合, 以控制漏斗口盖升降和作一定角度的旋转。

查看详情

降水自动采集器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LoRa智能土壤采集器

  • ZHCJ-01
  • 绿粤
  • 13%
  • 深圳市绿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采集器

  • 品种:采集器;配置说明:有线及无线远传;规格:LY;
  • 朗远
  • 13%
  • 山东朗远仪表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现场采集器

  • 16个RS-422/485串口 1个以太网口 标准的19寸机架型、带LED指示灯、液晶显示屏
  • 共济科技
  • 13%
  • 深圳市共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采集器

  • 产品类型:抄表系统,说明:用于收集电表信息,
  • 盛隆
  • 13%
  • 盛隆电气集团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保定办事处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采集器

  • A-DAS100
  • 亚派
  • 13%
  • 南京亚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Ⅱ型采集器

  • 无线方案
  • 广东2022年1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Ⅱ型采集器

  • 无线方案
  • 广东2021年3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Ⅱ型采集器

  • 宽带载波方案1MHz~30MHz
  • 广东2021年1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Ⅱ型采集器

  • 窄带载波方案3kHz~500kHz
  • 广东2020年2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Ⅱ型采集器

  • 宽带载波方案1MHz~30MHz
  • 广东2019年4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采集器

  • 采集器
  • 0个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0-09-01
查看价格

采集器

  • 采集器
  • 34只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09-29
查看价格

话筒采集器

  • 话筒采集器
  • 1个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9-19
查看价格

采集器

  • 采集器
  • 1个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9-19
查看价格

采集器

  • 采集器
  • 1m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12-07
查看价格

降水自动采集器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降水自动采集器文献

自动抄表系统采集器的设计 自动抄表系统采集器的设计

自动抄表系统采集器的设计

格式:pdf

大小:343KB

页数: 1页

自动抄表系统采集器的设计

采集器安装作说明 采集器安装作说明

采集器安装作说明

格式:pdf

大小:343KB

页数: 11页

采集器安装操作说明 一、采集器的外形尺寸 采集器尺寸图 外形尺寸 长×宽×厚= 160mm× 112mm×71mm 二、安装准备 一、物料准备 序号 名称 数量 规格型号 说明 备注 1 采集器 1 台 按合同要求 2 机箱及附件 1 套 按合同要求 可选 3 电源线 2 米 RVVP 2*2.5mm 2 采集器取电 4 485 线 1 米 KVVP 2*0.75 mm 2 采集器接电表 5 工具 1 套 电钻、扳手、内六角扳手、 螺丝刀、试电笔、 绝缘胶布、斜口钳、绝缘手套等 6 捷宝 A188 掌 机 1 台 测试 485 接线无误后视为安装结束 7 电表资料 1 套 按前期标准制表,确保与 SG186 信息一致, 如不一致,请核对现场与 SG186 信息并进 行修改后再行安装。 二、人员准备 序号 工 种 人数 负责事宜 1 现场施工 1 采集器安装现场施工 2 安全监督及资 料核

降水降水的种类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体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降水雨

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称为雨,按其性质可分为:①连续性降水,时间长,尺度中等;②阵性降水,时间短,强度大;③毛毛雨,形如牛毛。

根据其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等,具体通过降水量来区分。

降水等级划分表

用语

12h降水总量/mm

24h降水总量/mm

毛毛雨、小雨、阵雨

<5.0

0.1~9.9

中雨

5.0~14.9

10.0~24.9

大雨

15.0~29.9

25.0~49.9

暴雨

30.0~69.9

50.0~99.9

大暴雨

70.0~139.9

100.0~249.9

特大暴雨

≥140.0

≥250.0

小雨:雨点清晰可见,无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水很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h内降水量小于5mm或24h内降水量小于10mm的降雨过程。

中雨: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顶有沙沙雨声,12h内降水量5~15mm或24h内降水量10~25mm的降雨过程。

大雨: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屋顶有哗哗雨声,12h内降水量15~30mm或24h内降水量25~50mm的降雨过程。

暴雨:凡24h内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根据暴雨的强度可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种。暴雨:12h内降水量30~70mm或24h内降水量50~100mm的降雨过程;大暴雨:12h内降水量70~140mm或24h内降水量100~250mm的降雨过程;特大暴雨:12h内降水量大于140mm或24h内降水量大于250mm的降雨过程。

大气中气流上升的方式不同,导致降水的成因亦不同。按照气流上升的特点,降水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1)对流雨。由于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造成不稳定的对流运动,使气块强烈上升,气温急剧下降,水汽迅速达到过饱和而产生降水,称其为对流雨。对流雨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并伴随雷电现象,故又称热雷雨。从全球范围来说,赤道地区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国通常只见于夏季。

(2)地形雨。暖湿气流运动中受到较高的山地阻碍被迫抬升而绝热冷却,当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凝结降水,也就是地形雨。地形雨多发生在山地的迎风坡。

(3)锋面雨。当两种物理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时,暖湿气流交界面上升而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降水,称其为锋面雨。锋面雨一般具有雨区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温带地区,包括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锋面雨占有重要地位。

降水雪

小雪:12h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h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h内降雪量1.0~3.0mm或24h内降雪量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h内降雪量3.0~6.0mm或24h内降雪量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h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h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降水霰

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球,由过冷水在冰晶的各个方向上冻结而成,其直径为2~5mm,落在地上反跳,常出现在降雨之前。

降水雹

由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层相间组成的固态降水。冰雹多为球形,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多从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

查看详情

降水降水要素

降水降水(总)量

对某一测点而言,指一定口径承雨面积上的降水深度,亦可指某一面积上的一次降水总量,单位以m3、亿m3计或以降水深度(mm)表示。在研究降雨量时,很少以一场雨为对象,一般常以单位时间表示,年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月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月降雨量的平均值;年最大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一年中降雨量最大一日的绝对量。

降水降水历时与降水时间

前者是指一场降水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后者指对应于某一场降水量而言,其时间长短通常是人为划定的(如1,3,24h或1,3,7d等),在此时段内并非意味着连续的降水。用t表示,以min或h计。

降水降水强度

简称雨强,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降雨量,以mm/min,mm/h或mm/d计,用i表示,

(mm/min),在工程上,暴雨强度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q(L●s-1●10-4m2)表示,qi之间的换算关系是将每分钟的降雨深度换算成每公顷面积上每秒钟的降雨体积,即

式中,q为暴雨强度(L●s-1●hm-2))。

降水量、降水历时和降水强度一般被称为降水三要素。

降水降水面积和汇水面积

降水面积即指降水所笼罩的面积,汇水面积是指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面积,用F表示,以公顷(hm2)或平方千米(km2)计。

查看详情

降水降水的形成

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形成降水的条件有三个:①要有充足的水汽;②要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③要有较多的凝结核。当大量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入雨区,如果这里存在使地面空气强烈上升的机制,如暴雨天气系统,使暖湿空气迅速抬升,上升的空气因膨胀做功消耗内能而冷却,当温度低于露点后,水汽凝结成愈来愈大的云滴,云滴凝结增大,合并碰撞增大,相互吸引增大,上升气流不能浮托时,便造成降水。地面暖湿空气→抬升冷却→凝结为大量的云滴→降落成雨。 人工降水就是根据自然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需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并与其他云滴碰撞合并而增大形成降水。对于不同的云,需采用不同的催化方法。

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东南季风为我国带来海洋的水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会最先得到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也就成为了我国年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区。西南季风也为我国带来降水,可影响到我国华南一带;当西南季风发展强盛时,也可深入到长江流域。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地区相对于西北地区较近海洋,在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会进入全年中降水较多的雨季。而我国北方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成为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区。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