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2009年7月25至26日,由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TE 2009)在四川省成都市加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国际学术会议。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先生、两院院士沈志云、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副主任胡正民、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周伟先生、美国土木工程协会王郴平教授、我校副校长濮德璋、校长助理蒲云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交通运输学院彭其渊院长主持。本次大会分成两个部分:开幕式和专题报告。
开幕式上,濮德璋副校长发表讲话,他指出“中国铁路事业在各个方面的飞跃发展,无不凝聚着西南交大人的智慧,同时我校在现代交通科技发展中部叶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本次会议共涉及到12个领域多个方面,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术平台,同时也加强了协作交流,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接着,王德荣教授在致辞中讲到“交通运输业自建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快交通事业的发展、解决转变运输发展方式、改善自然环境的问题成为了现今主要的任务。本次会议能够加强交流和创新,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随后,胡正民副主任指出交通运输有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信息化智能化为保证,以新技术、新理念为导向,而这些都离不开交流与学习。这次会议就为海内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搭建了一个宽广的舞台,并且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能够为国际会议提供服务感到自豪。最后,王郴平教授简要介绍了美国土木工程协会的基本情况,并指出交通运输作为国家经济的大动脉是不可缺少的,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够促进交流、加强合作、共同进步。
开幕式结束后,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先生、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先生、荷兰DELF理工大学Henk J. Van Zuylen教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周伟先生等12位知名学者和人士先后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据悉,此次大会是交通运输工程研究领域国内举办的第二届高规格、高水平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大会由西南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中国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共同举办,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承办。大会进行了一年左右时间的筹备工作,组委会收到1600多份论文摘要和1300多篇英文稿件,最后精选出740多篇文章和此次学术会议的交流成果一起由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出版社(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ASCE )结集出版, 美国著名检索机构《工程索引》(EI)收录。会议为期3天,议题涵盖了交通运输规划与系统优化等14个重要研究方向和学科前沿。与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本着“高速、安全、环保、发展、创新”的宗旨进行大会主题发言交流和分会深入互动。
2007年7月22日上午8:30,由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承办的第一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在加州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来自海内外交通运输领域的3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对交通运输工程研究领域进行了探讨及交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西南交大校长陈春阳、两院院士沈志云、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党委副书记朱健梅、校长助理蒲云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了会议。7月22日上午的大会议程分为两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由我院副院长罗霞教授主持,第二时段由来自美国阿肯色大学的王郴平教授主持。
据悉,此次大会是中国交通运输工程研究领域内的举办的第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由西南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中国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共同举办,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承办。大会进行了一年左右时间的筹备工作,并向海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发送了1000多分邀请函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论文征集。组委会共收到1400多篇论文,在其中精选出600多篇分别来自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公司、政府机构80多家单位的论文由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出版社(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ASCE )出版,美国著名检索机构《工程索引》(EI)收录。会议为期三天,议题涉及到交通运输规划与系统优化等13个研究领域。它本着“交流、发展、创新、高速、安全”的宗旨,为海内外杰出的交通运输专家和学者们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会议论文集将由美国土木学会出版社(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ASCE)出版,EI收录。会议语言和论文均为英语。
会议主要议题
1.交通运输规划与系统优化 2.交通运输信息技术 3.交通运输安全与环境保护
4.综合运输系统 5.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 6.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
7.国际运输与物流管理 8.智能交通理论与应用技术 9.供应链管理与物流信息技术
10.道路交通工程 11.客运专线规划、建设与运输组织术 12.其他议题
2011年7月23至24日,由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TE 2011)在四川省成都市加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特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国内外高校、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专业组织、公司企业代表和嘉宾共300多人参加了此次国际学术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原交通部副部长胡希捷,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胡政,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常委、秘书长茅玉麟女士,国际铁路联盟主席Jean-Pierre LOUBINOUX ,美国土木工程协会理事、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王郴平教授,中铁二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颖,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陈春阳,我校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彭其渊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范平志主持。本次大会分成开幕式和专题报告两个部分。
开幕式上,陈春阳校长首先致欢迎辞,他指出“本次会议是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是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一场学术盛宴,为国内外杰出的交通运输工程专家和学者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提供了重要平台,对于推动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国际研究,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促进我校在交通领域的科研创新和人才交流,为国家交通运输领域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第三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TE 2011)论文集将由美国土木工程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ASCE)出版,EI收录。会议语言和论文均为英语。
会议主要议题
· 智能交通理论与应用技术· 交通运输控制与信息技术 · 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安全、环境保护与应急救援技术 · 低碳交通技术·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
· 高速铁路规划、建设与运营组织· 综合运输系统规划与组织管理·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与系统优化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为一级学科,其下一般分为几个方向:交通规划、道路与机场工程、城市轨道交通、交通信息工程、物流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 毕业后铁路局、中铁建设局、中铁设计院、物流企业、中铁货物运输...
我也求。可以发到515367830@qq.com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分别是干什么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一、交通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交通规划、勘测、设计、建造、监理、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主要面向公路、桥梁、市政、城建、公安、铁道和民航等领域,适合在公路局、交通局、市政局、建设局、设计院、高...
由西南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美国土木工程协会、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和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TE 2013)以及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承办的2013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于2013年10月19至21日在成都加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中国科学院院士、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翟婉明,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前所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张侃,国家铁路局科技法制司司长严贺祥,四川省学位办主任陆卫江,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交通与发展院院长Jonathan C.Esslinger,美国土木工程协会理事、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王郴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主任陆键教授,戴尔福特大学交通规划学院Henk J.Van Zuylen教授,滑铁卢大学iTSS实验室主任付立平教授,密立根大学交通研究中心研究员James R.Sayer,高级公路工程师、交通效益管理办公室Michael Moravee,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李德宏教授等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新加坡、巴基斯坦和中国台湾等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国内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近300人参加了此次国际学术会议。开幕式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国祥主持。
大会伊始,首先由徐飞校长致欢迎辞。他指出,交通运输领域是国家建设的底层结构,而创新当为其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次会议是交通运输领域的高水平学术会议,是国内外杰出的交通运输工程专家和学者科学研究和交流的良好平台,能够为未来交通运输领域发展提供创新之源从而促进全国乃至全球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
开幕式最后一项,由来自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交通与发展院院长Jonathan C.Esslinger致辞。他表示此次会议是一个沟通国内外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的良好平台,是交通运输领域发展、创新的良好契机。他也希望能借此契机实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间的学术交流,使交通运输工程这个领域可以更好地发展。
开幕式后,大会举行了13场特邀报告,我校翟婉明院士带来题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进程的专题讲话,他从我国高速铁路提速历史、高速铁路路网、高速列车和线路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近五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取得的迅猛发展。随后,戴尔福特大学Henk J.Van Zuylen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张侃先生,美国密歇根大学James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主任陆键教授、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司长严贺祥、滑铁卢大学iTSS实验室主任FU Liping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Lee Der-Horng教授、高级公路工程师Michael Moravec、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BAO Shan、山梨大学Kuniaki Sasaki教授、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管理学院院长Muhammad Bader Khan、逢甲大学CATMS实验室副主任林大杰先后作了题为“中国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工程心理学与交通安全”、“智能车联网技术”、“城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灾害管理”、“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分析方法研究”、“道路网络监测监控的外包和大规模合作,拥塞治理和排放建模”、“数据驱动的交通建模”、“应用3D激光成像技术的路面状况调查研究”、“驾驶员注意力分散:手机的使用以及自我约束”、“基于实时数据的日交通流量分析方法”、“运用分支定界法的优先权规则优化铁路时刻表”以及“台湾城市公交管理和服务的信息技术发展”的特邀报告。
20日进行的大会设“交通运输规划与系统优化”、“绿色交通与低碳交通”、“交通安全环境”、“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多个主题分三个会场进行研讨,共举行专题报告69场。刘晓波教授、李文权教授、易思蓉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做了“城市公交的规划经验与方法”、“城市需求响应公交智能化运营调度问题探究”、“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数字铁路选线系统”等报告。
20日下午5:30,第四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TE 2013)暨2013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闭幕式在镜湖宾馆多功能厅举行。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彭其渊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学毅教授,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牛慧民教授,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李文权教授,大连交通大学陈秉智教授出席闭幕式。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广大交通运输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研究和探索交通运输领域的科技、管理、经济等问题,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交流平台。据悉,本届博士生学术论坛的所有65篇博士生论文将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会议的所有459篇论文集均由美国土木工程协会出版社集结出版,并将被美国著名检索机构《工程索引》(EI)收录。
会议主要议题
交通运输规划与系统优化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应用技术交通控制与信息技术
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 交通运输安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高速铁路运营组织与运营安全 综合运输系统 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
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绿色交通和低碳交通 2100433B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二届编辑委员会会议纪要
<正> 2003年11月8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理工大学召开,会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本刊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教授邓学钧主持。参会成员:吉林大学王荣本教授,大连海事大学吴兆麟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德平教授,长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二届编辑委员会会议纪要
2003年11月8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理工大学召开,会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本刊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教授邓学钧主持。参会成员:吉林大学王荣本教授,大连海事大学吴兆麟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德平教授,长安大学陈荫三教授,
内容介绍
《第四届土木工程结构生命周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英文版)》内容简介:The objectives of the symposium are to provide art exhibition platform for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es on the lifetime engineering of civil infrastructure, which have been achieved by scholars, researchers and the technical personnel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It also aims to highlight the exchange in terms of lifetime engineering of civil infrastructure,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d durability analysis, performance-based structural design and analysis, management of infrastructur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and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condition assessment. It still aims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new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ies applied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jor infrastructure and hence to promote the in tem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2100433B
第三届建筑、土木与水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ACHE 2017)定于2017年8月18日至20日在中国昆明隆重举行。会议主要围绕建筑、土木与水利工程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建筑、土木与水利工程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人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讨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索前沿科技的国际性合作交流平台。欢迎海内外学者投稿和参会。
本书收集了DADA2015“数字工厂”系列活动——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的主要论文。
DADA是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DigitalArchitectureDesignAssociation)的简称,它隶属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由23位国内从事数字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及学者于2012年10月发起成立;其宗旨是联合国内建筑行业中从事数字建筑的建筑师、学者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团体,开展国内及国际化数字建筑设计的广泛学术交流,促进数字建筑的研究和实践,推动数字建筑知识及技术的迅速普及;同时,积极引导建筑行业内从设计、生产,到施工、管理等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为整个建筑行业整合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链做出应有贡献。
“数字工厂”是一个比喻,它指“数字建造工作营”、“数字设计课程”、“数控加工生产”、“智能建筑建造”等内容;2014年深圳DADA核心会员会议决定2015年系列活动由同济大学承办,并确定活动主题为“数字工厂”。作为数专委系列活动的主题,它包含了多层含义,其一,DADA试图推动数字技术从数字设计向数控生产发展;其二,建筑业应该以数控加工作为产业升级的目标;其三,建筑的数控建造应该响应新兴工业4.0的崛起,携手探索智能建筑工业的道路;其四,建筑师应该站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前列,引导“数字建筑产业”的诞生及健康发展。
DADA2015“数字工厂”系列活动包括系列讲座、数字建造工作营、数字建筑展览、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等部分,该系列活动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协办。数字建造工作营(袁烽组织策划)由12个项目组成,包括“机器人木构建筑”(阿基姆-曼格斯)、“机器人协同建造”(罗兰德-斯努克斯)、“自主建构”(马德扑)、“蚕丝混凝土”(徐卫国、于雷)、“机器人建筑模型设计研究”(约翰尼斯-布朗曼等)、“物理风洞与环境性能生形”(袁烽)、“机器人陶土打印”(袁烽、孟浩等)、“数字金属弯折”(王振飞、王鹿鸣)、“3D打印时装”(马子聪、雷姆-D-库哈斯)、“简杂木架”(高岩)、“数字化的传统技艺”(宋刚、熊璐)、“数控加工的悬浮张拉整体结构”(钟华颖)。数字建筑展包括“数字建造工作营成果展”(袁烽策展)、“DADA2015国际学生建筑设计作品展”(徐卫国、尼尔-林奇策展)。
DADA2015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自2015年1月开始面向海内外专家学者征集论文。征文过程分为摘要征集、全文提交、文章修改等阶段,论文摘要征集阶段经过两位组委会成员的审查,全文提交后又经过两位国际评审委员会成员的审查。在整个论文征集阶段我们共收到投稿106篇,最终共有53篇文章(中文40篇,英文13篇)通过审查,收录在《数字工厂——DADA2015系列活动·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徐卫国、黄蔚欣主编,2015.07)。本书在上述论文集的基础上,优选了22篇论文,并增补了两篇相关论文;这些论文涉及与数字建筑相关的多个领域,包括数字建筑设计、建筑性能模拟与优化、数控加工与建造、互动建筑与互动设计等。
DADA2015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以及本书的编辑,离不开相关专家学者和学术组织的支持,会议组委会感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功地组织了本次会议,感谢DADA委员和国际评审委员会成员在论文评审阶段辛勤的工作!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和亚洲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学会(CAADRIA)帮助我们向国内及海外专家学者发布了会议的信息,在此特别致谢!
徐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