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由于旋转机械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当旋转机械出现故障时振动的幅度、频率、方向等信息会发生改变。因此可以利用振动信息的改变来监测机械运行的情况,通过BR-Mini2432测震系统对信号采集、存储并通过网络传送到用户终端,最终由客户终端专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根据用户设定的报警门限值得出机械振动是否超标、是否出现损坏,更进一步得到已坏的位置等用户所需要的结果。达到心中有数而防患于未然。监测点多、数量大的情况下、可以用多个BR-Mini24组成监测网络,实现对整个监测点实时监控的目的,同时设置报警界线,对检测点的运行情况作出科学的预警和评定!
达到指导设备工程师对设备运行的状态“心中有数”,做到故障提前发现、及时维修,“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上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机械振动监测系统是主要集传感技术、采集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测震系统,实现了对机械运行情况远程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微振测试等;被广泛用于桥梁动态测试、机械振动分析,4通道全并行采集,24位高精度模数转换器,最高50KSPS高速采样,大于100dB的高动态范围,标准以太网接口,传输距离无限扩展等诸多优点,支持Windows 95/98/NT/2000/XP/win7操作系统,项目管理式设计界面,科学的数据文件管理方式,模块化功能设计。
采样频率:最高50KHz(1Hz~50KHz可调);
量 程:±10V;
直流误差:<0.005%F.S;±2mV;
适用频率:0~10KHz;
输入阻抗:1MΩ/20pF;
供电方式:内置锂电池>20小时或AC 220V(市电);
工作温度:-10~60 ℃;
外形尺寸:218 mm × 140 mm × 72 mm;
重 量:1.25 Kg;
防护等级:IP52(防大颗粒灰尘进入,防水淋溅)
功能参数
显 示:全中文显示,320x240高亮LCD;
输入方式:电压输入;
通信接口:标准网络接口(交叉网线);
记录长度:记录时长任意可调;
记录方式:循环记录、连续记录、自动记录等;
工作模式:智能模式、用户模式、联机模式、实时模式等;
触发方式:自动触发、电平触发、手动触发、定时触发等;
触发电平:根据测试量任意可调,步长0.1%;
传感器参数
量 程:±2g
测量方向:三维方向,XYZ坐标系;
频带范围:1~1500Hz(-3dB);
灵 敏 度:600mV/g (可定制高输出型);
非线性度:0.5%;
幅值准确度:±5%;
信号分辨率:≤0.002g(2g量程);
工作温度:-40℃~70℃;
尺 寸:25mm X 25mm X 25mm(可定制)
重 量:≤20克;2100433B
震动位移就是振幅因为震动的图像是一个正弦函数图像也就是A上下位移是+A和-A
机械振动台是指用于对电子产品、元件、组件、机电产品、仪器仪表等进行振动试验的力学环境试验设备。它以低频率、大负载、价格低廉的特点,而适用于实验室中做垂直和水平振动,并可自动扫频,从而了解产品受振动后的...
你是说的摆钟吧。它是根据单摆定律制造的 摆动的钟摆是靠"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来摆动的,简单的说,如果你把钟摆拉高,由于重力影响它会往下摆,而到达最低位置...
机械振动及其应用
机械振动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赵立 (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海洋港口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3) 摘要:本文综述了机械振动在机械工程中的研究成果。 首先阐述了机械振动的定义; 然后举 例机械振动的利用及其机械振动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比如振动压路机技术、 振动 摊铺机和振动筛及其石英振荡器的研究等方向应用并对振动压路机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 分析;接着分析机械振动设备故障;最后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机械振动、机械工程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irstly, the defini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is described, and then
消防系统工作原理
. 精选范本 消防设施工作原理说明 1消火栓系统 1.1 消火栓系统消防用水量及供水水源: 本工程高层民用建筑进行消防设计。 水源为市政水源供水, 室 外 由 市政 给 水 管 引 入 场 地 后 绕 A 栋 、 B 栋形 成 一 个 环 状 管 网。 室外 消 火栓 系 统 :用 水 量 30L/s, 室 内 消 火 栓 系统 :用 水 量 40L/s, 火 灾 延 续 时 间 按 2 小 时 计算 。 自动 喷 水 灭 火 系 统 按 中 危 Ⅱ级 设 计 , 由 于 商 场 内 装 设 格 栅 吊 顶 , 喷 水 强 度 修 正 为 10.4L/min. ㎡ ,作 用面 积 160 ㎡ ,消 防 用 水 量 为 27.7L/s. 火 灾 延 续 时 间 按 1 小 时 计 算 , 柴 油 发 电 机 房 设 置 水 喷 雾 系 统 , 灭 火 保 护 喷 雾 强 度 : 20L/m
机械振动台符合美国及欧洲运输标准及 EN、ANSI、UL、ASTM、ISTA国际运输标准。
书 名: 机械振动学
作 者:程军圣
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113-847-4
出版时间: 2010年7月
开本: 16开
页数:269
定价:35.00元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线性振动的基本理论,介绍了有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并给出了许多工程技术实例。全书共11章,包括七大部分:单自由度系统振动、两自由度系统振动、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多自由度系统模态分析、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分析的近似方法与数值方法、弹性体振动、随机振动、模态测试技术基础。
本书为力学、机械专业本科生专业课和研究生课程用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研奔人品自学或参考。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振动的分类
§1.3 简谐振动及其表示方法
§1.3.1 简谐振动及其特征
§1.3.2 简谐振动的表示方法
§1.4 振动的合成
§1.4.1 振动方向相同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1.4.2 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1.5 谐波分析
第二章 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2.1 引言
§2.2 无阻尼自由振动
§2.3 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
§2.3.1 静变形法
§2.3.2 能量法
§2.3.3 瑞利法
§2.4 粘滞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
第三章 单自由度系统的强迫振动
§3.1 引言
§3.2 简谐激振力引起的强迫振动
§3.3 隔振原理
§3.4 惯性式测振仪原理
§3.5 周期激振力引起的强迫振动
§3.6 单自由度系统的频响函数
§3.7 任意激振力引起的强迫振动
第四章 两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4.1 引言
§4.2 两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4.3 拍的现象
§4.4 两自由度系统的强迫振动
§4.5 动力吸振器
第五章 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5.1 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5.1.1 拉格朗日方程法
§5.1.2 柔度影响系数法
§5.2 固有频率和主振型
§5.3 主振型的正交性
§5.4 主振型正交的物理意义
§5.5 主振型的归一化
§5.6 固有频率相等的情况
§5.7 固有频率为零的情况
§5.8 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若干基本方程
§5.9 无阻尼系统对初始条件的响应
§5.10 无阻尼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
§5.11 参数变化对系统固有频率与振型的影响
§5.12 约束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
第六章 多自由度振动系统模态分析
§6.1 粘滞阻尼系统实模态分析
§6.1.1 粘滞阻尼矩阵的解耦条件
§6.1.2 实模态系统的振动响应
§6.2 粘滞阻尼系统复模态分析的状态空间法
§6.2.1 复频率与复振型
§6.2.2 复振型的正交性
§6.2.3 一般粘滞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响应
§6.2.4 一般粘滞阻尼系统的强迫振动响应
§6.3 粘滞阻尼系统复模态分析的拉普拉斯变换法
§6.3.1 复频率与复振型
§6.3.2 复振型的正交性
§6.3.3 传递函数的有理分式表达
§6.3.4 留数和复振型的关系
§6.3.5 复频率与留数的物理意义
§6.4 实模态理论与复模态理论的关系
§6.4.1 实模态系统的复频率与复振型
§6.4.2 实模态参数与复模态参数
§6.4.3 实模态理论与复模态理论的传递函数
第七章 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分析的近似方法与数值方法
§7.1 多自由度系统特征值问题的近似解法
§7.1.1 瑞利法
§7.1.2 邓可莱法(迹法)
§7.1.3 里兹法
§7.1.4 矩阵迭代法
§7.1.5 子空间迭代法
§7.2 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响应分析的直接积分法
§7.2.1 中心差分法
§7.2.2 Houbolt法
§7.2.3 Newmark法
§7.2. 4 Wilson-θ法
第八章 弹性体振动
§8.1 弦的横向振动
§8.2 杆的纵向振动
§8.3 杆的纵向强迫振动
§8.4 圆轴的扭转振动
§8.5 梁的弯曲振动
§8.6 梁弯曲振动的固有频率与振型函数
§8.7 梁弯曲振动振型函数的正交性
§8.8 梁的横向强迫振动
§8.9 轴向力、转动惯量和剪切变形对梁振动的影响
第九章 弹性体振动的近似解法
§9.1 集中质量法
§9.2 传递矩阵法
§9.2.1 轴的扭转振动
§9.2.2 梁的弯曲振动
§9.3 瑞利-里兹法
§9.4 假设振型法
§9.5 有限元法
§9.5.1 梁的弯曲振动
§9.5.2 杆的纵向振动
第十章 随机振动
§10.1 引言
§10.2 随机过程及各态历经过程
§10.3 正态随机过程
§10.4 相关函数
§10.5 功率谱密度函数
§10.6 振动系统在单一随机激励下的响应
§10.7 振动系统在多个随机激励下的响应
第十一章 模态测试技术基础
§11.1 引言
§11.2 频响函数测试系统
§11.3 数字信号处理
§11.3.1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及其快速算法(FFT)
§11.3.2 频混、泄漏与栅栏效应
§11.3.3 细化
§11.4 激振技术
§11.4.1 激振信号
§11.4.2 激振器
§11.5 模态参数识别的频域方法
§11.5.1 导纳圆拟合法
§11.5.2 最小二乘迭代法
§11.6 模态参数识别的时域方法
§11.6.1 随机减量法
§11.6.2 ITD(The Ibrahim Time Domain Technique)法
§11.6.3 STD法
附录A 傅立叶变换及其主要性质
附录B Laplace变换及其主要性质
参考文献
由美国迈阿密大学Singiresu S. Rao教授所著的《机械振动(第4版)》一书,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锐意创新,引领潮流。其翔实的内容、理论与实用并重的风格、与广泛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的完美结合不仅反映了作者深厚的专业积淀,同时也反映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所崇尚的学术风范。
作为一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机械振动理论与应用可以惠及许多专业的工科大学生,翔实的内容不仅可以为将来从事具体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可以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专业嗅觉;理论与实用并重是当今学术界的主流趋势,本书的风格同样可以影响它的使用者;本书的使用者可以充分领略现代计算机技术在振动分析中的魅力,这种魅力同样可以助推他们在从事振动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时取得更大的成就。
引进原版教材虽然是吸收国外先进知识的一条捷径,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国人的英语水平而译著就可以作到两者兼顾。本书中文译本的面市必将推动我国机械振动课程的教材建设。
本版保留了前几版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介绍机械振动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的风格,强调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理论分析的融合,对基本原理的解释更加详尽,习题和例题更加丰富多彩。一些重要的变化原著作者已在前言中作了说明。
目前国内出版的关于机械振动方面的新书无论是在内容的系统与全面上,还是在实用性与计算技术的融合上,都不能与本书相比。
原著包括14章正文内容和6个附录,适合于不同层次和学时的“机械振动”课程选用。由于振动分析中的数值积分方法(原著第11章)和有限元方法(原著第12章)的内容,在后续课程中有更详尽的介绍,再加上篇幅的限制,所以这两章和原著第13.11(非线性振动的数值分析方法)未作编译。至于原著中的6个附录(数学关系、梁和板的变形、矩阵及其运算、拉普拉斯变换对、单位制和MATLAB简介),则只保留了拉普拉斯变换对和单位制。此外,第7章内容变化较大。一是增加了李兹法和子空间迭代法这两节内容;二是对瑞利法和矩阵迭代法进行了改写。这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 一是李兹法和子空间迭代法在利用计算机求多自由度系统的前若干阶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方面的优势是其他方法都不能比拟的;二是原著对瑞利法和矩阵迭代法的介绍还不够深入、系统。例如,瑞利法中并未区别瑞利第一商和第二商的概念;矩阵迭代法中,不是从讨论如何求第一阶固有频率及其振型开始,再过渡到如何在此基础上求出各高阶固有频率和高阶振型。
第1章介绍振动理论的基础知识;第2章讨论有阻尼单自由度系统和无阻尼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第3章讨论单自由度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的受迫振动问题;第4章讨论单自由度系统在任意激励下的受迫振动问题;第5章讨论两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问题;第6章借助矩阵运算讨论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分析方法;第7章介绍确定多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的近似方法如Rayleigh法、Dunkerley法和矩阵迭代法等;第8章讨论弹性体包括弦、杆、轴、梁和薄膜的振动问题;第9章讨论振动的控制问题;第10章介绍振动的测量与信号分析问题;第11章(对应原著第13章)介绍非线性振动问题的分析方法;第12章(对应原著第14章)介绍随机振动问题的处理方法。
机械振动(第4版)第1~8章的部分内容可以作为本书的基本部分;第9~10章可以作为本书的拓展部分;第11, 12章可以作为本书的提高部分。指导者也完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本书的部分内容作为辅导材料。
本书第2, 4, 5, 12章和11.8~11.14节由李欣业执笔,第3章由胡竟湘执笔,第6, 8章由杨理诚执笔,第7章由钟顺执笔,第9, 10章由张明路执笔,第11.1~11.7节由李银山执笔。
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张秋玲教授,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她的慧眼相识才使得此译著的出版成为可能。同时在编辑过程中,为保证译著的质量,她与译者进行了大量的沟通与求证。
硕士研究生杨彦龙、张华彪、杨延鹏、张丽娟和许多本科生在部分章节、习题和程序的编译及校对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衷心感谢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予恕教授为本书作序。
限于水平,错误与不妥之处难免,恳请广大同行与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