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1.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部分规定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2008)
1.1.2 比例(GB/T14690-1993)
1.1.3 字体(GB/T14691-1993)
1.1.4 图线(GB/T17450-1998、GB/T4457.4 -2002)
1.2 尺寸注法(GB/T4458.4 -2003、GB/T16675.2 -1996)
1.2.1 尺寸注法基本规则
1.2.2 尺寸的组成及基本注法
1.3 绘图工具及使用方法
1.3.1 绘图工具
1.3.2 徒手绘图及仪器绘图
1.4 典型几何作图
1.4.1 等分已知线段
1.4.2 正多边形的画法
1.4.3 斜度、锥度的画法
1.4.4 圆弧连接
1.5 平面图形分析与画法
1.5.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1.5.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及画图步骤
1.5.3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习题
第2章 投影和三视图基础
2.1 三视图的形成
2.1.1 投影法概述
2.1.2 投影面体系和立体的三视图
2.2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2.2.1 点的投影
2.2.2 直线的投影
2.2.3 平面的投影
2.3 基本体的投影
2.3.1 基本概念
2.3.2 回转体的投影
2.3.3 回转体表面取点
习题
第3章 组合体
3.1 组合体的基本概念和形体分析
3.1.1 组合体的定义
3.1.2 组合方式和形体分析法
3.1.3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3.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3.2.1 叠加体三视图的画法
3.2.2 挖切体三视图的画法
3.2.3 由正等轴测图绘制三视图
3.3 组合体表面的交线——截交线
3.3.1 截交线的定义
3.3.2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3.3.3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
3.3.4 截交线综合
3.4 组合体表面的交线——相贯线
3.4.1 相贯线的定义
3.4.2 平面立体与其他立体相交
3.4.3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交
3.4.4 相贯线综合
3.5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3.5.1 常见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3.5.2 组合体的尺寸分析及其与形体分析的关系
3.5.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3.5.4 组合体尺寸标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5.5 几种典型板类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3.6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
3.6.1 阅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知识
3.6.2 读图的基本方法
习题
第4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4.1 视图
4.1.1 基本视图
4.1.2 向视图
4.1.3 局部视图
4.1.4 斜视图
4.2 剖视图
4.2.1 剖视的基本知识
4.2.2 剖视图的种类
4.2.3 剖切面的种类及剖切方法
4.2.4 剖视图中的尺寸标注
4.3 断面图
4.3.1 断面图的概念
4.3.2 断面图的种类
4.3.3 剖切位置与断面的标注
4.4 其他表达方法
4.4.1 局部放大图
4.4.2 简化画法
习题
第5章 标准件
5.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5.1.1 螺纹的基本知识
5.1.2 螺纹的规定画法
5.1.3 螺纹的规定标记及注法
5.1.4 螺纹的端部和尾部
5.2 螺纹紧固件
5.2.1 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及规定标记
5.2.2 螺纹紧固件的装配画法
5.2.3 螺纹紧固件装配图中的简化画法
5.3 键连接与销连接
5.3.1 键连接
5.3.2 销连接
习题
第6章 零件图
6.1 零件图内容
6.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6.3 零件常见工艺结构
6.3.1 铸造及压塑件工艺结构
6.3.2 金属切削件的工艺结构
6.4 零件图的尺寸注法
6.4.1 尺寸基准的选择
6.4.2 合理标注尺寸应该注意的问题
6.4.3 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
6.5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6.5.1 表面粗糙度
6.5.2 公差与配合
6.6 零件图画法和阅读
习题
第7章 装配图
7.1 概述
7.2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7.3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7.4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7.5 装配图中的序号、代号和明细栏
7.5.1 序号的编排和代号
7.5.2 明细栏
7.6 装配结构简介
7.7 装配图的画法
7.8 看装配图的方法
7.8.1 看装配图的要求
7.8.2 看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7.8.3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工作图
习题
附录
附录A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表A1 普通螺纹的基本尺寸(摘自GB/T196-2003)
表A2 梯形螺纹基本尺寸(摘自GB/T5796.3 -2005)
表A3 圆柱管螺纹(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基本尺寸(摘自GB/T7307-2001)
表A4 普通螺纹的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倒角(摘自GB/T3-1997)
表A5 通孔和沉孔
表A6 螺栓
表A7 螺柱(摘自GB897~900-1988)
表A8 开槽圆柱头螺钉(摘自GB/T65-2000)、开槽沉头螺钉(摘自GB/T68-2000)
表A9 紧定螺钉
表A10 螺母
表A11 垫圈
附录B 键、销连接
表B1 普通平键尺寸(摘自GB/T1096-2003)和键槽尺寸(摘自GB/T1095-2003)
表B2 圆柱销(摘自GB/T119.1 -2003)和圆锥销(摘自GB/T117-2000)
附录C 公差与配合
表C1 标准公差数值
表C2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
表C3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
表C4 基轴制和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
表C5 优先配合中孔的极限偏差
表C6 优先配合中轴的极限偏差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作为一本高等院校机械制图的教学用书,本书的主要特色为:
(1)侧重于投影理论和投影制图的基本内容;
(2)适当加大了工程形体的视图及表达方法的训练,以保证工程制图基本素质的培养;
(3)在机械制图部分包括了较广泛的内容,以适应不同层次的读者进行灵活选择,更有效地培养读者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综合能力;
(4)本书反映了江苏大学近几年机械制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每章后面配有典型习题,书末附习题解答。
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机械、车辆类专业的机械制图的学习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培训班的培训用书。此外,对于机械设计人员以及制图爱好者来说,本书也是一本很好的自学教材。
本书由江苏大学鲁金忠、姚辉学、卢章平等编著,第1~3章由姚辉学编写,第4~7章由鲁金忠、卢章平编写。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河南科技大学的张凌峰博士和江苏大学的钟俊伟、黄娟、潘金彪、黄文岳、顾永玉、路欣、戴峰泽、肖爱民、陈松龄、袁鹏平、潘海彬、葛涛、许仁军、王伟、罗密、程广贵等。限于作者的学识和经验,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机械制图练习与提高》采用边学边练的方式编写,内容包括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和三视图、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的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机械制图练习与提高》应用最新国家标准,习题量大,并附答案,使用方便。
《机械制图练习与提高》可供机械及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培训教材。
机械制图软件的话,建议使用尧创机械CAD,操作习惯和autocad一样,还带有很多参数化图库、标准件、系列件、紧固件、弹簧等等,可以自动生成明细表什么的,我比较喜欢用序号顺序排序功能。机械制图资料的话...
边讲边画讲练结合提问引导头脑风暴行动导向
确定圆心时必须线线相交,这是基本规则。比如你图上的R12的圆心很明显就是线线相交的结果。但请注意,有的时候这个圆太大或太小如果把它的圆心画出来图纸就会很大或看不清楚,整个图面就被破坏掉了。比如你图上的...
机械制图练习题
1 测验Ⅰ 一、 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8分) 1、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 )变形的重要原因。 A.第一变形区 B.第二变形区 C.第三变形区 D.第四变形区 2、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 )。 A.切削速度 B.切削深度 C.进给量 D.切削宽度 3、刀具磨钝的标准是规定控制( )。 A.刀尖磨损量 B.后刀面磨损的高度 C.前刀面月牙洼的深度 D.后刀面磨损的厚度(即深度) 4、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 ( )。 A.刃倾角大于 0° B.刃倾角小于 0° C.前角大于 0° D.前角小于 0° 2 5、车削时,切削热传出的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刀具 B.工件 C.切屑 D.空气介质 6、在下列因素中,对切削力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是( )。 A.刀具角度 B.切削用量 C.工件角度 D.刀具材料 E.冷却方式 F.切削温度 7
机械制图与CAD的整合探讨
机械制图与 CAD的整合探讨 摘 要:当前技校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普遍感到难学、学了出去工作 也不会用。其原因一是学生基础差,二是制图课程传统教学方式、方 法存在的弊端,因此本文探讨关于制图课程整合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的教学方法和构想。 【关键词】 机械制图 CAD 整合 随着计算机绘图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 传统的制图方式已 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图板丁字尺等绘图工具、 绘图仪器已经被计算 机所取代;图纸等技术文件已经存进了计算机磁盘; 手工绘图已经被 计算机绘图所取代。由此许多技工学校开设了《 CAD》这门课,这对 于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 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方便了课堂教学互动性的开展。 一、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很多学校把《机械制图》与《 CAD》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 来进行教学,就是加在一起在而具体的教学过程也彼此分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