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局域大空间高层结构属于典型的复杂体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反应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局部和整体扭转振动,结构破坏呈现显著的扭转破坏特征。本课题首先以现有局域大空间高层结构整体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结果为基础,对该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失效机理和扭转振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建立扭转反应的合理评定指标体系和方法以及该类结构的降阶力学模型。课题研究工作第二步将根据局域大空间高层结构的特点,通过在局域大空间部位设置控制装置,采用优先减小局域大空间部位局部扭转振动的途径来控制结构整体扭转振动反应,并建立相应的结构扭转振动控制理论及其系统设计与数值仿真分析方法。最后,采用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手段,验证课题所建立的结构扭转振动控制新方法在减小局域大空间高层结构局部和整体扭转振动及结构总体动力反应方面的有效性。 2100433B
批准号 |
50678126 |
项目名称 |
局域大空间高层结构抗震失效机理与扭转控制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4 |
项目负责人 |
赵斌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同济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7-01-01 至 2009-12-31 |
支持经费 |
30(万元) |
对于结构专业,提高地基承载力,解决结构抗倾覆等是最重要的。
抗震等级是设计结构时用的,抗震构造等级是钢筋搭、锚固接施工用的。
乙级设计资质只能设计的高层建筑限于10~28层,不能设计超过100米高。甲级设计资质设计的高层建筑超过150米时,施工图应送省级的审图机构审查。
高层结构抗震的概念优化设计
高层结构抗震的概念优化设计——概念设计能正确的解决总体方案、材料使用和细部构造,达到合理设计的目的.抗震概念设计根据抗震设计的复杂性,避免了无必要的繁琐计算,为抗震计算创造便于计算的模型.使计算分析结果更能反映地震时结构反应的实际情况,从宏观...
浅谈带转换层高层结构抗震计算
浅谈带转换层高层结构抗震计算 摘要:本文结合案例阐述了某大厦采用主次框支梁转换结构抗震计算及解决 方案,计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框支转换层;抗震计算;计算分析 建筑抗震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 想,依此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明确建筑的抗震设计, 有助于明确抗震设计思想, 灵活、恰当地运用抗震设计原则, 使设计人员不至于 陷入盲目的计算工作,从而做到比较合理地进行抗震设计。 1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占地面积 23839m2,建筑面积 65281.34 m2,地下二层,地上三 十一层。每栋建筑成为独立塔楼。地下室连为一个整体,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基 础持力层为强风化板岩。建筑嵌固端设在地下室厚 180mm顶板上,地下室与上 部结构的剪切刚度比大于 2,满足嵌固条件。裙房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 楼板采用普通梁板结构。 建筑在地上第二
本项目以软弱覆盖土层中的地下大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先进动态离心模型试验和三维精细化数值仿真技术,揭示软土地下大空间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规律及其灾变机理,研究地震能量在地下结构中的传递机制和耗散效应,揭示基于能量分析的减震控制原理,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地下工程的抗震防灾水平提供科学支撑。 本项目按项目计划书要求完成全部预定研究内容。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采用高精度的动态离心模型试验技术,重点研发了可保证重复制备砂土试样的设备和方法以及可获得地下结构动力响应特征的测试元件桥路设计,真实模拟软弱土层的应力场,精确再现“软土-减震装置-地下结构”系统原型在实际应力条件下的真实动力响应;2)试验验证了地下结构受周围岩土介质变形或相对位移影响显著的动力响应特征,揭示了减震层通过吸收地下结构周围岩土介质的相对位移,进而降低结构内力和变形,最终减轻甚至避免了结构震害的作用原理;3)建立并验证了考虑跨尺度效应的混合建模方法,开展了三维精细化地震响应参数分析,实现了大开车站倒塌破坏模式的数值再现,研究结果表明:强竖向地震动增大了中柱轴压、从而降低了中柱的抗侧移能力,而高轴压、弱抗剪承载能力以及构造措施不足是导致中柱破坏、车站坍塌的主要因素;4)在此基础上,对软土中典型双层地铁车站进行了减震装置的空间优化布置设计,归纳了地震能量输入、转移、分布、耗散与吸收的规律,实现减震耗能装置在地下结构中的有效设计和优化布置,揭示了基于“替换”和能量概念的地下大空间结构的减震控制原理。 本项目是已结题青年基金项目的深化与拓展,重点实现高精度试验模拟和精细化数值建模的突破,为正确反映地下工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态、深入认识和理解地下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和减震控制原理提供更真实、可靠、精确的科学数据和新的研究途径。研究成果已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8篇(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EI论文3篇;参编著作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 项(排名第2 )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排名第4)。 2100433B
批准号 |
51574224 |
项目名称 |
泥质巷道锚固结构弱化失效致灾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404 |
项目负责人 |
李桂臣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中国矿业大学 |
研究期限 |
2016-01-01 至 2019-12-31 |
支持经费 |
63(万元) |
大跨空间钢结构广泛应用于人员活动密集的大型公共建筑,一旦遭遇内爆炸袭击,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但相关研究薄弱。本项目采用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内爆炸作用下大跨空间钢结构的动力响应、破坏模式、失效机理和防爆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基于ALE有限元,对大跨空间钢结构内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规律进行数值实验,推演冲击波超压与炸药TNT当量和爆炸点距离之间的数学表达。其次,对爆炸冲击波超压进行本征正交分解法(POD法)分解和重构,使时空不同步的海量冲击波超压频谱转换成有限数量的表征值,获得冲击波压力场在结构表面上的分布,使爆炸冲击波作用数量化并进行试验验证。然后,考虑结构几何及刚度、非结构破坏和泄爆影响并结合试验结果,对大跨空间钢结构在内爆炸冲击波超压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机制、失效模式和机理进行数值仿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跨空间钢结构的防爆和泄爆方法及正确使用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