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桥梁健康监测中监测数据和结构有限元模型本身都具有强烈的本质不确定性,且通常会掩盖结构损伤所产生的结构响应变化,导致实桥的损伤识别和安全评估非常困难,因此必须分析不确定性来源和评估数值模型的预测精度。本课题紧密结合桥梁健康监测,研究能够反映桥梁不确定性的有限元模型确认方法:研究剔除环境因素影响的有效方法,基于灵敏度分析进行参数筛选和不确定性量化分析,研究桥梁典型响应特征抽取和确认准则,基于响应面方法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和确认,同时运用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和实桥监测数据研究相应算法的有效性和评估确认模型的预报精度,在国际国内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6-9篇。所提出的方法可以用于基于模型的桥梁健康监测、损伤识别和安全评估,对于桥梁健康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100433B
批准号 |
50778044 |
项目名称 |
基于健康监测的桥梁有限元模型确认方法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6 |
项目负责人 |
宗周红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福州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8-01-01 至 2010-12-31 |
支持经费 |
32(万元) |
一、设计方法: 1、方案构思与结构选型 根据竞赛规则要求,我们从模型设计的要求、模型制作材料的性能、加载形式和制作方便程度等方面出发,采用白卡纸、白乳胶和白棉线设计制作了桥梁模型。为了达到轻简抗挠...
这个要根据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一般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费用主要包括前期桥梁检测的费用(桥梁普查、构件无损检测、动静载荷试验等)、传感器的费用(占很大一部分)、网站及服务器维护费用、传感器维护费用等。像我们...
桥梁模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说明书 1、方案构思与结构选型从模型设计的要求、模型制作材料的性能、加载形式和制作方便程度等方面出发,采用白卡纸、白乳胶和白棉线设计制作了桥梁模型。为了达到轻简抗挠的效...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
为了提高桥梁检测中对于桥梁健康状况评定的准确性,为桥梁的加固设计与长期健康监控提供依据。本文建立了用于修正桥梁有限元模型参数的BP神经网络程序,该BP神经网络程序利用了MATLAB软件实现,通过使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原始模型并将计算所得到的不同修正参数组合下的挠度计算值作为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对修正参数的实际值进行预测。由实测挠度值、修正前计算挠度值与修正后计算挠度值对比分析的结果可知,修改后的桥梁有限元模型挠度计算值介于实测值与修正前桥梁有限元模型计算值之间,修正后的相对差值大多小于10%,是原来相对差值的一半左右。BP神经网络对于修正参数的预测准确度高,桥梁有限元模型的精确性得到了提高。本文使用的桥梁有限元修正方法简单可靠,计算效率高,易于在工程实践中实现,为桥梁有限元模型的修正提供参考。
基于小波分析的桥梁健康监测方法
基于小波分析的桥梁健康监测方法——通过分析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阐述了测试数据分析处理的重要性。针对小波分析技术在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领域的优势,举例说明Yd,波分析在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包括可实现结构振动测试数据的信号去噪、信号检测...
桥梁结构系统本身及模拟的很多不确定性、监测系统测量误差和噪声干扰等复杂因素,给桥梁结构的早期损伤识别带来很大的困难,使之成为桥梁健康监测和安全评估的瓶颈。基于模型确认的桥梁结构概率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课题,紧密结合桥梁健康监测,研究能够反映桥梁结构损伤局部化特点的敏感损伤特征指标及其统计分布规律;结合有限元模型确认技术和概率统计方法,研究基于确认有限元模型的桥梁结构概率损伤诊断方法;以混凝土简支梁桥和连续刚构桥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损伤试验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同时结合实桥健康监测系统验证平台,探索实桥早期损伤诊断的可行性。本课题研究可以应用于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损伤识别和安全评估,对于桥梁健康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我国桥梁结构正面临复杂服役环境和多灾害荷载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损伤加速演化的进程,应该 治结构之未病、防患于未然。本课题试图将桥梁健康监测和结构多尺度损伤预后结合起来,研究桥梁结构多尺度损伤预后过程中环境因素和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描述,研究桥梁结构多尺度损伤模拟、损伤模型修正及模型确认方法,建立基于模型的桥梁结构多尺度损伤预后方法;进一步地,研究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技术的数据驱动损伤预后方法,建立联合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桥梁结构多尺度损伤预后综合方法;以独塔斜拉桥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和实桥健康监测系统验证平台,来验证上述多尺度损伤预后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课题研究成果可用于预测预报桥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潜在损伤的危害,指导桥梁预防性养护决策,对桥梁健康监测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桥梁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一直是国内外土木工程届的研究热点和关注焦点之一,但是桥梁结构的早期损伤诊断已经成为制约桥梁健康监测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相对于确定性的损伤识别,基于概率统计理论框架的损伤识别方法能够更好地反应损伤问题的不确定性本质;不确定性量化和传递是当前模型验证和确认(V&V )所关注的焦点,但是,还没有能够对大型复杂桥梁结构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精确量化和损伤识别。本课题的特色是紧密结合桥梁健康监测,研究基于模型确认的桥梁结构概率损伤识别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能够反映桥梁结构损伤局部化特点的敏感损伤特征指标及其统计分布规律;(2)环境因素和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在模型修正&确认过程中的量化和传递分析;(3)结合有限元模型确认技术和概率统计方法,研究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和确认的桥梁结构概率损伤识别方法;(4)以桥梁结构模型试验和实桥健康监测来验证所建议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基于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的单元损伤指标和比例阻尼系统的损伤识别方法;(2)建立基于响应面模型修正和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的损伤识别方法;(3)建立了实际运行状态下新沂河大桥车辆荷载模型;(4)建立了基于两阶段响应面和支持向量机的结构多尺度模型修正&确认方法,实现了不确定性参数正反向传递;(5)建立基于模型修正&确认的桥梁结构概率损伤识别和评估方法;(6)建立了基于实际运行荷载的灌河大桥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可供实桥疲劳评估参考;(7)开展了大跨度桥梁(包括斜拉桥、连续刚构桥和连续梁桥)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多台阵试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可为结构概率损伤识别方法提供必要的试验验证。项目研究成果在京沪高速新沂河大桥和沈海高速灌河大桥监测与评估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受到业主好评。 在国内外一流刊物上发表了7篇SCI检索论文、14篇EI检索论文和5篇核心期刊论文;并出版专著2部、提出发明专利4个。在人才培养方面:已毕业博士生2名、在读博士生2名;已毕业硕士生9名、在读硕士生1名;项目组成员之一王浩博士获得获得2014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并晋升研究员,夏樟华博士晋升副研究员。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损伤识别和安全评估,对于桥梁健康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