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序号 |
标题 |
类型 |
作者 |
---|---|---|---|
1 |
山东省耕地资源态势分析及可持续 |
期刊论文 |
孔伟,欧名豪* |
2 |
城市化与四川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
期刊论文 |
何格,欧名豪* |
3 |
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的区域耕地数 |
期刊论文 |
何格,欧名豪* |
4 |
城市理性发展理念对中国土地利用 |
期刊论文 |
李景刚,欧名豪,张全景,张效军 |
5 |
山东省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差异 |
期刊论文 |
庞英,张绍江,陈志刚 |
6 |
城市理性发展理念与我国城市化道 |
期刊论文 |
李景刚,欧名豪*,张效军,张全 |
7 |
江苏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期刊论文 |
牛星,欧名豪*,李晓刚,吴静 |
8 |
基于马尔柯夫过程的区域土地利用 |
期刊论文 |
刘琼,欧名豪*,彭晓英 |
9 |
中国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研究 |
期刊论文 |
庞英,张全景,叶依广 |
10 |
经济较发达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 |
期刊论文 |
王宇,欧名豪* |
11 |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之耕地保护绩效 |
期刊论文 |
张全景,欧名豪* |
12 |
土地集约利用探析——GDP高增长 |
期刊论文 |
李晓刚,欧名豪*,荀文会 |
13 |
从土地环境解读我国的土地问题 |
期刊论文 |
张全景,欧名豪*,王万茂,庞英 |
14 |
我国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数量经济 |
期刊论文 |
庞英,张全景,叶依广,欧名豪 |
15 |
耕地生态价值与保护研究 |
期刊论文 |
王宇,欧名豪* |
16 |
生态环境建设对我国西部农业发展 |
期刊论文 |
庞英,叶依广,张全景,高艳梅 |
17 |
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缺失的成因 |
期刊论文 |
刘志坚,欧名豪* |
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其目标由单一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转向为实现生态安全、生存安全/食物安全和经济安全三重目标.本研究在土地生态经济理论和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多目标灰色决策方法建立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规划模型,用生态足迹法测算并验证模型参数,探讨出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规划管理的对策. 2100433B
1、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通常是指参加鉴定的专家团根据成果的现状和国内外技术背景所作出的评价,一般有: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空白,国内领先,省内空白等等。2、科研成果指科研人员在他所从事的某一科学技术研...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审核权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833号)第一条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
毕业后可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可从事岗位投资经理土地规划师投资拓展...
基于生态足迹的潞安矿区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研究
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和可持续发展模型法,对潞安矿区2005年土地利用实施可持续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潞安矿区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3533hm2/人,而人均承载力为0.5978hm2/人;②生态赤字为1.7553hm2/人;③生态压力指数等级为3级;生态占用指数等级为3级;生态经济协调指数等级为1级;可持续发展指数等级为2级。表明潞安矿区是在生态赤字的前提下发展的,是一种弱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为研究恩施州土地利用可持续性,采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恩施土地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进行测算:2004年,恩施州人均土地生态足迹需求为1.362 64 hm2,人均生态承载为0.492 89 hm2,区域土地利用生态足迹总体上呈现生态赤字,为人均-0.869 65 hm2.结果表明恩施州2004年土地利用为不可持续.
全书共分9章,试图从系统和综合的角度,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度量方法、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的研究。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实践前沿研究:基于重庆实证》对土地可持续利用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农用地利用变化等三个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理论阐述,并结合重庆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全书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优化配置一环境影响一变化驱动为主线,以数量分析为特征,以实证为依据,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和农用地利用变化分三篇进行了深入分析。上篇是从全市的角度,利用灰色线性规划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进行研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全市土地资源配置方案进行选优,提出了重庆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中篇从县域尺度,建构了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驱动力一压力.响应模型,提出了包括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指标体系、方法等内容的评价体系。下篇利用历史数据,分析了农用地的变化规律,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综合阐述了推动农用地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
图书目录
上篇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1 概论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2.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概念
2.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内涵
2.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特征
2.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一般原则
2.5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衡量标准
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系统方法研究及模型设计
3.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系统方法研究
3.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模型设计
4 实例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4.1 重庆市概况
4.2 重庆市土地利用现状及结构特征分析
4.3 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4.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优选
4.5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分析
4.6 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方案的措施建议
注释
中篇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5 概论
5.1 选题背景
5.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3 研究思路与方法
5.4 国内外研究现状
6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
6.1 LUPEA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6.2 LUPEA指标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7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构建
7.1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概述
7.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3 LUPEA的方法选择
8 实证研究——重庆市綦江县为例
8.1 总则
8.2 研究区域概况
8.3 研究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8.4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分析——响应分析
8.5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8.6 讨论
注释
下篇 农用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9 概论
9.1 研究背景
……
10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结果与分析
12 讨论与结论
本项目属土地资源调查评价领域和(土地科学)基础研究领域。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大区级、县级和建设用地、耕地、林地和草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体系。(2)研究编制县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大纲,并将其应用于县级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3)研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预测方法与监测方法,构建我国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与监测方法体系。(4)研制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空间决策信息系统。 本项目特点:(1)系统地提出了全国不同区域、县级尺度和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具有开放式的交叉组合特点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使我国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2)首次制订了县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南性文件《县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大纲》,并研制了“县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空间决策信息系统”,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研究的空白。(3)集“神经网络”和“灰色系统”模型,提出了基于过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动态评价新方法,实现了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的可持续状况;应用“障碍度”分析法,实现了土地可持续利用因子限制作用的定量表达,攻克了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中进行动态评价的技术难题。(4)研究成果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应用基础理论方面具有理论和方法创新意义,同时采用理论研究与试点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有力促进了科研成果向土地管理实践的转化。 本项目应用推广情况:(1)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已应用于全国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主要指标的制订;一些指标已应用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2)《县级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大纲》和“县级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空间决策信息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六个省的县级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效发挥了土地资源管理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3)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已应用于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监测指标和“国土资源部土地可持续利用信息发布系统”指标的确定。(4)所设计的耕地、建设用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已经用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城市规划设计中。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