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尽管钢桥的地震破坏程度比混凝土桥梁轻微,但地震灾害表明,钢结构在强震荷载作用下有可能发生钢板局部失稳、超低周疲劳开裂等形式的地震损伤,建立考虑结构损伤的钢桥抗震设计方法十分必要。迄今为止,我国对这类结构的地震损伤机理以及抗震设计方法缺乏研究,在实际工程中多采用较为保守的弹性设计方法,而这种设计方法一方面不经济,另一方面由于对钢桥地震破坏机理缺乏认识,当桥梁遭受到超过预期强度的地震作用时容易发生致命性的倒塌破坏。 本项目以建立考虑结构损伤的钢桥抗震设计方法为研究目的,根据立项的研究计划,对钢桥在强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特征、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模型、滞回本构模型、超低周疲劳损伤特性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通过四年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系统研究了考虑结构参数和多方向地震作用的钢桥墩地震破坏区域长度及其基本特征,为合理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提供了建模依据; 2)以钢拱桥为对象,研究了复杂地震荷载下的结构损伤特性; 3)对双曲面滞回本构模型进行了再修正,并以ABAQUS为平台实现了用双曲面模型的钢桥结构动力地震反应计算; 4)标定了我国钢桥中最常用的钢材Q345qC双曲面模型材料参数; 5)利用双曲面模型的修正经验,对钢筋MP模型中长期存在的不合理小幅循环履历问题提出了修正方法,根本上解决了小幅循环下的不合理履历问题;进一步利用MP模型提出了钢结构阻尼元件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简化计算模型; 6)对钢材的母材、焊接接头、锈蚀钢材的超低周疲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 7)研究了高强度钢材的疲劳性能,提出了疲劳裂纹扩展参数; 8)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整理和提炼,最终编著了《钢桥抗震设计》一书。 整个研究工作发表18篇学术期刊论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13篇。会议论文7篇(其中4篇为国际会议论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4人次。申请专利一项。培养已毕业的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4人。 本项目研究基本上奠定了建立钢桥抗震设计方法的基础,在下一步研究中以此为基础通过开发考虑钢板局部变形影响的简化计算模型,提出以性能为目标的验算方法,建立钢桥抗震设计体系。 2100433B
地震灾害表明,钢桥在近场地震作用下发生结构损伤不可避免,建立其塑性域地震反应算法和损伤指标是完善钢桥抗震设计规范的急需。目前,独柱式钢桥墩的设计方法趋于成熟,而复杂钢桥抗震设计方法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本项目以受动轴力和双轴弯曲变形的复杂钢桥为对象,通过试验和理论研究改进钢材的滞回模型,提出合理的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方法,根据震后的使用性和修复性要求建立包括局部和整体变形的极限状态损伤指标。在此基础上,以上承式和中承式典型钢拱桥为重点,通过多尺度计算模型研究复杂桥梁塑性域的地震反应,以及近场地震、空间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特性和合理的结构减震体系。通过本项目研究,预期取得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适用于复杂应力状态的钢材非线性滞回模型和基于震后性能要求的地震损伤指标;得到结构地震破坏区有效长度经验公式;确立高精度地震反应计算模型和离散要求;探索复杂钢桥的抗震构造和合理的减震方法。
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 1、多遇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作用效应组合,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弹性变形验算,以满足第一水准的设防要求。 2、罕遇地震作用下验算结构构件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
您好,抗震设防通常通过三个环节来达到: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即确定建筑物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抗震设计,采取基础、结构等抗震措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抗震施工,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施工,保证建筑质量。希...
桥梁的抗震设计方法为什么要由传统的强度设计转向概念设计、延性设计、位移设计、
现在对抗震要求的提高,建筑的多元化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对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针对不同的结构抗震性能指标,进一步分析了基于强度、位移、能量、损伤性能等不同指标的几种抗震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研究的难点。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概述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概述
《框架结构基于能量的试验和抗震设计方法研究》是一篇论文,叶献国指导。
副题名
外文题名
论文作者
何利著
导师
叶献国指导
学科专业
学位级别
工学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授予时间
2011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框架结构 能量分析 强度折减系数 抗震设计
馆藏号
TU973
唯一标识符
108.ndlc.2.1100009031010001/T3F24.005766091
馆藏目录
2012\TU973\20
2100433B
批准号 |
50778127 |
项目名称 |
基于声辐射度的复杂空间声场模拟方法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3 |
项目负责人 |
蒋国荣 |
负责人职称 |
副教授 |
依托单位 |
同济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8-01-01 至 2010-12-31 |
支持经费 |
27(万元) |
基于社会变迁研究思路,以汶川地震、云南姚安地震的农村灾区为研究样区,采用回溯性问卷和多次实名跟踪问卷的方法,调查农村居民在震后不同时间点的生产恢复、生活恢复程度,构建灾区时间-恢复率关系的恢复曲线模型,对震后长期恢复重建过程进行定量化表达。对比不同灾区的恢复曲线,辨识恢复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阐释外界因素对恢复过程的正向/反向影响效应,为农村灾后恢复重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出具有时间阶段特点的灾后恢复重建最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