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目录
概 述
1.1 建筑结构常见的劣化现象
1.1.1 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1.1.2 裂缝
1.1.3 腐蚀
1.1.4 渗漏
1.1.5 结构变形或连接缺陷
1.2 目前我国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
1.2.1 勘察设计中的问题
1.2.2 施工中的问题
1.2.3 使用中的问题
1.3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的意义
1.4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的发展
1.5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分类
1.5.1 建筑结构检测的分类
1.5.2 建筑结构鉴定的分类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程序
2.1 一般程序
2.2 委托
2.3 调查
2.3.1 资料调查
2.3.2 现场调查
2.3.3 补充调查
2.4 编写检测方案
2.4.1 检测方案内容
2.4.2 检测要求
2.4.3 检测重点
2.4.4 既有建筑的检测
2.5 现场检测
2.5.1 准备工作
2.5.2 现场检测
2.5.3 数据整理分析
2.5.4 检测报告
2.6 鉴定评级
2.7 鉴定报告
建筑结构检测项目及抽检方法
3.1 检测项目
3.1.1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检测项目
3.1.2 砌体结构构件的检测项目
3.1.3 钢结构构件的检测项目
3.1.4 钢管混凝土结构
3.1.5 木结构构件
3.2 抽样检验
3.2.1 抽样检验的意义
3.2.2 抽检方案——计数抽检和计量抽检
3.2.3 抽检数量
3.2.4 抽检方法
常用建筑结构检测方法及结果评定
4.1 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
4.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4.1.2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4.1.3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4.1.4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4.1.5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
4.1.6 混凝土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检测
4.1.7 抗氯离子渗透性检测(库仑电量法)
4.1.8 氯离子渗透系数检测(RCM法)
4.1.9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状况的检测
4.1.10 超声法检测钢管中混凝土抗压强度
4.1.11 结构混凝土冻伤的检测
4.1.12 f"para" label-module="para">
4.1.13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
4.1.14 结构动力测试方法
4.1.15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方法
4.2 砌体结构检测
4.2.1 回弹法检测砂浆抗压强度
4.2.2 回弹检测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
4.2.3 砌体抗压强度检测(原位轴压法)
4.3 钢结构检测
4.3.1 表面硬度法推断钢材抗拉强度
4.3.2 钢结构性能的静力荷载检测
4.4 木结构检测
4.4.1 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
4.4.2 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
4.5 建筑结构变形检测
4.5.1 结构挠度检测
4.5.2 结构倾斜检测
4.5.3 结构不均匀沉降检测
4.5.4 裂缝的检测
4.6 检测结果的评定
4.6.1 计量抽检结果评定
4.6.2 计数抽测结果评定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评级
5.1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评级的意义及适用范围
5.1.1 意义
5.1.2 适用范围
5.2 民用建筑鉴定评级层次和分级标准
5.2.1 民用建筑鉴定评级层次
5.2.2 可靠性鉴定的等级划分和工作内容
5.2.3 鉴定评级标准
5.3 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评级
5.3.1 构件的安全性鉴定评级
5.3.2 子单元的安全性鉴定评级
5.3.3 鉴定单元的安全性鉴定评级
5.4 民用建筑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
5.4.1 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
5.4.2 子单元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
5.4.3 鉴定单元的正常使用性评级
5.5 民用建筑可靠性评级和适修性评估
5.5.1 可靠性评级
5.5.2 民用建筑适修性评估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
6.1 适用范围
6.2 鉴定程序和等级标准
6.2.1 鉴定程序
6.2.2 等级标准
6.3 结构的鉴定评级
6.3.1 一般规定与结构布置
6.3.2 地基基础
6.3.3 混凝土结构
6.3.4 单层厂房钢结构
6.3.5 砌体结构
6.4 围护结构系统的鉴定评级
6.5 工业厂房的综合鉴定评级
危险房屋鉴定评级和火灾后的房屋鉴定
7.1 危险房屋鉴定评级
7.1.1 适用范围及鉴定程序
7.1.2 评定方法
7.1.3 构件危险性鉴定
7.1.4 房屋危险性鉴定
7.2 火灾后房屋鉴定
7.2.1 建筑结构的防火要求
7.2.2 火灾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7.2.3 火灾对钢结构的影响
7.2.4 对火灾后建筑结构的调查
7.2.5 对火灾后建筑结构的检测
7.2.6 对火灾后建筑结构的鉴定
建筑抗震鉴定评级
8.1 基本规定
8.1.1 目的
8.1.2 分类
8.1.3 内容及要求
8.1.4 区别对待
8.1.5 鉴定分级
8.1.6 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要求
8.1.7 抗震验算
8.1.8 抗震鉴定要求的调整
8.1.9 鉴定结果的处理
8.2 场地、地基和基础
8.2.1 场地
8.2.2 地基和基础
8.3 多层砌体房屋
8.3.1 适用范围
8.3.2 第一级鉴定
8.3.3 第二级鉴定
8.3.4 砖房抗震墙基准面积率的计算方法
8.4 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8.4.1 适用范围
8.4.2 第一级鉴定
8.4.3 第二级鉴定
8.4.4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8.5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
8.5.1 适用范围
8.5.2 第一级鉴定
8.5.3 第二级鉴定
8.6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
8.6.1 适用范围
8.6.2 结构布置和构造鉴定
8.6.3 抗震承载力验算
8.7 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
8.7.1 适用范围
8.7.2 结构布置和构造鉴定
8.7.3 抗震承载力验算
8.8 木结构和土石墙房屋
8.8.1 木结构房屋
8.8.2 土石墙房屋
8.9 烟囱和水塔
8.9.1 烟囱
8.9.2 水塔
附 录
附录A 常用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标准(见表A.1)
附录B 检测与鉴定方案范本\[14\]
附录C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案实例\[15\]
附录D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报告实例\[16\]
附录E 既有建筑上荷载标准值的确定
附录F 既有结构构件材料强度标准值的确定
附录G 民用建筑单个构件的划分(如表G.1所示)
参考文献 2100433B
安全性鉴定主要是针对构件而言,通过检测构件的实际强度、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裂缝、变形等等,对不同的项目作出评级,根据各分项评级结果来对建筑物进行安全性评定。它不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情况。抗震鉴定,则是对建...
正常的施工结构质量检测费用施工单位支出。建设单位因结构质量有疑虑请检测机构重新检测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习题2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习题 2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非破损检测混凝土材料强度技术的是( )。 A、回弹法 B 、钻芯法 C、标准试块试验 D 、拔出法 2. 在潘立先生提出的钢筋实际应力的测试方法中, 被测钢筋要进行削磨, 削磨的位 置是( )。 A、应变计的上方 B 、应变计的下方 C、应变计的对侧 D 、应变计的同侧 3. 下列对于回弹法测量混凝土强度做法错误的是( )。 A、取一个结构或构件混凝土作为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最小单元,至少取 10个 测区,测区的大小以能容纳 16个回弹测点为宜 B、测区宜随机分布在构件或结构的检测面上,相邻测区间距应尽量大,当混 凝土浇筑质量比较均匀时可酌情缩小间距,但不宜小于 2m C、每一测区的两个测面用回弹仪各弹击 8点,如一个测区只有一个测面,则 需测 16点,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 D、当回弹仪在水平方向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教学大纲
relationship betwee n Government a nd busine ss. T he "two se ssi ons", General Se cretary of "Pro", "cle ar" the wor d succi nctly sum marized t he new relationship betwee n Gov ernment a nd business, as pure politi cs, resha ping the political relati onship specified i n t he directi on. District le aders i n ha ndling politi cal and busi ness relati ons, engage i n tradi ng power for money, a n
1 绪论
1.1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的必要性、原因及发展概况
1.1.1 建筑结构加固的必要性
1.1.2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的原因
1.1.3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概况
1.2 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的工作程序和基本原则
1.2.1 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的工作程序
1.2.2 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的基本原则
1.3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的学习方法
习题与思考题
2 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2.1 概述
2.1.1 检测的作用和意义
2.1.2 检测的内容及分类
2.1.3 检测的原则
2.2 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及裂缝和变形检测
2.2.1 建筑结构的测绘
2.2.2 裂缝检测
2.2.3 结构变形检测
2.3 混凝土结构的损坏机理
2.3.1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机理
2.3.2 混凝土的碳化机理
2.3.3 混凝土的氯离子侵蚀机理
2.3.4 混凝土裂缝对钢筋锈蚀的影响
2.3.5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
2.3.6 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
2.4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2.4.1 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
2.4.2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2.4.3 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定混凝土强度
2.4.4 拉拔法测定混凝土的强度
2.4.5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2.5 混凝土耐久性的检测
2.5.1 耐久性检测的内容
2.5.2 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的类别
2.5.3 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测量
2.5.4 钢筋锈蚀的检测
习题与思考题
3 砌体结构的检测
3.1 砌体的损坏机理
3.1.1 荷载引起的裂缝
3.1.2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3.1.3 温度裂缝
3.2 砌体结构检测的一般原则
3.2.1 检测程序及工作内容
3.2.2 检测单元、测区和测点的布置
3.2.3 检测方法分类及其选用原则
3.3 原位轴压法
3.3.1 一般规定
3.3.2 原位轴压法的试验步骤
3.3.3 试验结果的整理
3.4 扁顶法
3.4.1 扁项法的测试装置与变形测点布置
3.4.2 试验方法及步骤
3.5 原位单剪法及原位单砖双剪法
3.5.1 原位单剪法
3.5.2 原位单砖双剪法
3.6 推出法
3.6.1 推出法的试验步骤
3.6.2 推出法测区砂浆强度的计算方法
3.7 筒压法
3.7.1 筒压法的适用范围
3.7.2 筒压法的测试设备
3.7.3 筒压法的试验步骤
3.7.4 筒压法的数据分析
习题与思考题
4 建筑地基基础的检测
4.1 建筑地基基础检验与监测的一般要求
4.1.1 建筑地基基础检验的一般要求
4.1.2 建筑地基基础监测的一般要求
4.2 地基承载力的检测
4.2.1 地基静力载荷试验
4.2.2 复合地基栽荷试验
4.3 桩基静载试验和动测技术
4.3.1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4.3.2 动力试桩技术
4.4 深基坑工程监测
4.4.1 监测设备及其功能与使用方法
4.4.2 监测项目和测点的布置
4.4.3 监测数据的整理与利用
习题与思考题
5 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
5.1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的一般方法、程序及评定等级
5.1.1 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5.1.2 建筑结构鉴定分类及鉴定等级的划分
5.2 工业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5.2.1 鉴定方法
5.2.2 结构的鉴定评级
5.2.3 围护结构系统的鉴定评级
5.2.4 工业厂房的综合鉴定评级
5.3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5.3.1 民用建筑鉴定的基本规定
5.3.2 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的方法
5.3.3 构件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
5.3.4 子单元的安全性鉴定评级
5.3.5 子单元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
5.3.6 民用建筑的可靠性评级
习题与思考题
6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加固
6.1 钢筋混凝土梁、板承载力不足的原因及表现
6.1.1 梁、板承载力不足的原因
6.1.2 正截面破坏特征
6.1.3 斜截面破坏特征
6.2 预应力加固法
6.2.1 预应力加固工艺
6.2.2 预应力加固效应及内力计算
6.2.3 加固梁承载力计算
6.2.4 张拉量计算
6.2.5 张拉控制应力及预应力损失
6.2.6 构造要求
6.2.7 计算步骤及设计实例
6.3 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
6.3.1 概述
6.3.2 刚性支点加固结构计算
6.3.3 弹性支点加固结构计算
6.4 增大截面加固法
6.4.1 概述
6.4.2 新旧混凝土截面独立工作情况
6.4.3 新旧混凝土截面整体工作情况
6.5 增补受拉钢筋加固法
6.5.1 增补钢筋方法简介
6.5.2 受力特征
6.5.3 加固梁截面设计
6.5.4 构造要求
6.5.5 计算实例
6.6 粘贴钢板加固法
6.6.1 概述
6.6.2 结构胶性能
6.6.3 粘贴钢板加固梁破坏特征及钢板受力分析
6.6.4 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及规定
6.6.5 构造规定
6.6.6 粘贴钢板施工要求
6.6.7 粘贴钢板加固工程实例
6.7 承载力加固的其他方法
6.7.1 梁的斜截面承载力加固
6.7.2 阳台、雨篷、檐板等悬臂构件的加固
习题与思考题
7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加固
7.1 混凝土柱的破坏及原因分析
7.1.1 混凝土柱破坏特征
7.1.2 混凝土柱承载力不足的原因
7.2 增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柱
7.2.1 概述
7.2.2 构造及施工要求
7.2.3 受力特征
7.2.4 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7.2.5 计算实例
7.3 外包钢加固混凝土柱
7.3.1 概述
7.3.2 湿式外包钢加固设计
7.3.3 干式外包钢加固设计
7.3.4 构造要求
7.3.5 计算实例
7.4 柱子的预应力加固法
7.4.1 概述
7.4.2 加固柱的承载力计算
7.4.3 预加应力控制值及顶升量计算
7.4.4 构造要求
习题与思考题
……
8 混凝土屋架的加固
9 砌体结构加固
10 钢结构的加固
11 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加固
12 建筑物的纠偏技术
13 建筑物的迁移
14 建筑物的抗震鉴定与加固
15 建筑结构加固新技术、新工艺简介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结合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工作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对各类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鉴定、使用性鉴定、耐久性鉴定、抗震鉴定、危险性鉴定、完损性鉴定、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施工周边建筑结构安全影响鉴定的介绍和分析,提供了各类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思路。重点从检测鉴定技术的过程入手,全面分析了各种常见结构形式的检测方法以及鉴定评定的方法,并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加固处理建议。本书图例丰富、实用性突出、内容新颖详实,对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指导意义。 本书可作为从事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工作的基层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实用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本(专)科教材及职业培训教材。
《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第2版)》按照我国最新的有关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的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编写。内容包括:砌体结构的检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建筑地基基础的检测,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混凝土结构加固,砌体结构加固,钢结构加固,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建筑物纠偏技术,建筑物的迁移技术,建筑物的抗震加固,建筑结构加固新技术、新工艺简介等。书中附有许多结构加固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