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 引言
1.1 主题界定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况
1.4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上篇
2 基地环境的表象
2.1 环境表象生成
2.1.1 接纳
2.1.2 过滤
2.1.3 博弈
2.2 环境表象分析
2.2.1 环境表象的界定
2.2.2 环境表象的作用
2.2.3 表象与想象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聚落的介入
3.1 建筑聚落生发
3.1.1 匹配
3.1.2 整合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介入: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3.2.2 建筑聚落的环境归属
3.2.3 整合结果:基地环境脉络决定建筑聚落生发
3.3 关于创新的思考
3.3.1 创新文化的建构
3.3.2 创新文化的特征
3.3.3 建筑领域的设计创新
3.4 本章小结
4 传统聚落概观与特征
4.1 聚、邑、都
4.2 传统聚落构成
4.2.1 秩序化
4.2.2 区域化
4.2.3 符号化
4.3 成功特征总结
4.3.1 同质性
4.3.2 原创性
4.3.3 生长性
4.4 本章小结
5 建筑聚落的要素分析
5.1 从构成的角度分析
5.1.1 建筑聚落设计的组成
5.1.2 建筑聚落意象的解释
5.1.3 建筑聚落的自相似性
5.2 从生长的角度分析
5.2.1 地方性知识
5.2.2 空间、时间与传承
5.2.3 建筑聚落的生命
5.3 本章小结
6 适宜性评价的探讨
6.1 美学与建筑美学
6.1.1 审美感知
6.1.2 审美想象
6.1.3 审美推理
6.2 当代建筑美学思维的兼容性
6.2.1 构成:规则与无序并存
6.2.2 样态:明晰与混沌共生
6.2.3 追求:发展与回归相融
6.3 适宜性评价的三个方面
6.3.1 目的与制约:约束性
6.3.2 原创与生长:时空性
6.3.3 场所与情感:可意象性
6.4 本章小结
下篇
7 建筑聚落与城市环境
7.1 建筑聚落·聚散:营造市隐的氛围
7.1.1 空间的立意
7.1.2 空间的载体
7.1.3 空间的组织
7.2 建筑聚落·引导:形的整合与功能的整合
7.2.1 平衡的环境
7.2.2 原创的聚落
7.2.3 开放的平台
7.3 建筑聚落·契合:融合与拓展
7.3.1 校园介入环境的不同方式
7.3.2 校园聚落的形成
7.3.3 城市西面的门户
7.4 本章小结
8 建筑聚落与乡村环境
8.1 建筑聚落·统领:在基地环境中的起承转合
8.1.1 起:广场与坡道
8.1.2 承:纪念碑与门厅
8.1.3 转:光庭与展厅
8.1.4 合:结束部分
8.2 建筑聚落·级配:空间的赋形与交流的促成
8.2.1 构筑于山水之间
8.2.2 空间的赋形
8.2.3 交流的促成
8.3 建筑聚落·重构:现代家居与传统意趣
8.3.1 地方性的认同
8.3.2 现代的便利与传统的闲适
8.3.3 社会、业主、住户的综合平衡
8.4 本章小结
9 建筑聚落与景区环境
9.1 建筑聚落·转化:封闭的大山环境与醒来的小镇
9.1.1 地势与布局
9.1.2 分解与实施
9.1.3 脉络与传承
9.2 建筑聚落·延续:穿越时空的建筑对话
9.2.1 纪念与否定
9.2.2 敞廊与借景
9.2.3 兼容与渗透
9.3 建筑聚落·记忆:寻觅消逝的场景
9.3.1 再现场景
9.3.2 展示瞬间
9.3.3 依托大地
9.4 本章小结
10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
《建筑聚落介入基地环境的适宜性研究》从基地环境表象的生成与建筑聚落的介入着手,全面阐述了建筑设计作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对基地环境的作用。为了突出表达设计的整体权衡关系,突出设计过程需要在层层镶套的聚落层级环境中梳理表象脉络、寻找设计依据,强调了“建筑聚落设计”的概念。总结传统聚落的成功特征为现代建筑聚落设计提供借鉴,依据基地环境脉络探讨适宜性的评价标准;强调设计的过程是一个“辩护”的过程,业主、建筑师、施工者等各方以项目为纽带形成了一个“辩护共同体”,地方文化是“辩护”的背景;以建筑聚落介入不同环境为线索,通过工程实践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建筑聚落介入基地环境的适宜性研究》可供规划师、建筑师、城市管理者及相关专业人士研究参考,也可作为建筑规划院校师生的学习参考教材。
丛书名: 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
平装: 21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564115746
尺寸: 23.6 x 16.4 x 1.2 cm
重量: 340 g
一、充分认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
适用法律、法规 国家、地方政府现行法律、法规和规定。 (1)综合 专利商及设备供货商关于本装置(设备)的标准规范、安装指导性文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部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地灾评估的有些资料是按场地处理的费用占总投资的比例估算的。 不过勘察的时候一般不用定量估算,通过地震、构造和不良地质等定性判断
地质灾害易发山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
地质灾害易发山区聚落用地的适宜性评价研究,不仅能为山地社区的重建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能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科学参考.以岷江上游理县为研究区,从自然-生态、生产和生活条件3个维度选取15个评价指标,构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运用ArcGIS栅格处理技术对指标进行单因素量化分析及多因素综合评价;以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将聚落用地适宜性划分为4个等级.研究表明:1)理县不适宜聚落用地布局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95.72%,适宜的土地面积仅为184.6 km2;2)全县聚落用地适宜性等级以中度适宜为主,低度适宜次之,高度适宜最小;3)聚落用地最适宜区域主要位于杂谷脑镇东南部;低度、中度适宜区占面积比例较大的乡镇在空间上连续分布且处于杂谷脑河流域下游及国道317附近;4)县境内有重点生态保护区分布的乡镇聚落用地基本以低度和中度适宜区为主,高度适宜区分布少.
地质灾害易发山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
地质灾害易发山区聚落用地的适宜性评价研究,不仅能为山地社区的重建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能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科学参考。以岷江上游理县为研究区,从自然一生态、生产和生活条件3个维度选取15个评价指标,构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运用ArcGIS栅格处理技术对指标进行单因素量化分析及多因素综合评价;以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将聚落用地适宜性划分为4个等级。研究表明:1)理县不适宜聚落用地布局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95.72%,适宜的土地面积仅为184.6km2;2)全县聚落用地适宜性等级以中度适宜为主,低度适宜次之,高度适宜最小;3)聚落用地最适宜区域主要位于杂谷脑镇东南部;低度、中度适宜区占面积比例较大的乡镇在空间上连续分布且处于杂谷脑河流域下游及国道317附近;4)县境内有重点生态保护区分布的乡镇聚落用地基本以低度和中度适宜区为主,高度适宜区分布少。
《住宅建筑典型节能技术适宜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现状,建筑节能技术适宜性分析方法,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典型地区住宅建筑本体及供热供冷系统典型节能技术适宜性分析。
《住宅建筑典型节能技术适宜性研究》结合多年的研究实践、通过理论阐述、大量的模拟仿真计算数据等方式介绍了住宅建筑的典型节能技术及其适宜性等知识。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建筑节能技术适宜性分析的必要性;细致地分析了典型地区住宅建筑的适宜技术。对近年来行业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南方地区建筑保温该如何做,土壤源热泵系统适合在哪些地区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住宅建筑典型节能技术适宜性研究》可供从事建筑节能设计和研究等工作的工程技术、设计、咨询、科研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阅读。
作为传统徽州人生产与生活的重要空间,徽州传统聚落与各类古建筑遗存非常丰富。这些数量巨丰的传统聚落和古建筑遗存不仅类型繁多,而且内容丰富,蕴藏着极为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信息,既是徽学不可缺少、价值弥足珍贵的研究对象之一,也是徽学研究的第一手实物资料。它在复原与重构徽州过去的物质和精神生产与生活图景,传承与创新徽州建筑关键技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徽州传统聚落规划和建筑营建理念研究》通过全方位的田野调查,收集和拍摄了数以万计的徽州聚落及各类古建筑地面文化遗存文字资料及实物图片,并与现存的徽州方志、家谱和文书等相关文献资料相结合,对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书从建筑史学的视角,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从相关历史研究文献探索了彝族聚落发展演变的基本历史规律和特征;采用文化区系的分类方法,在彝区山形走势、族群与风俗习惯、流域与文化传播等基础上建立西南彝族建筑文化分区,介绍了彝族聚落的分布规律及区域文化形态特征。本书还分析了西南地区彝族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内部组织结构、聚落的营造理念、建筑风格风貌形态的一般营造规律和技术特征。归纳总结了西南彝族建筑的构成体系和文化技术特色,探索了西南彝族聚落的生成机制与发展演变规律,为彝族聚落与建筑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