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章 建筑与人体
一、人体的原始诉求和人体意象是建筑文化的肇始
二、人体比例与模数制是建筑数理观念的核心
(一)西方数理思想下人体比例的建筑投影
(二)建筑模数制度的人体因由
三、人体仿生是建筑空间结构探索的主线
(一)建筑空间与人体的对应仿拟
(二)建筑结构装饰对人体的艺术化抽象
四、人体工程学从本质上开启了建筑对人的全方位探知
第二章 建筑与植物
一、植物是自然的建筑
二、植物与建筑的渊源催生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一)植物资源是原始建筑的选址宗本
(二)植物生长是原始建筑的方位参照
(三)植物的形材是原始建筑的构型依据
三、植物与建筑的互生赋予建筑丰厚的文化生命
(一)植物的寓意与建筑的文化积淀
(二)植物的配植与建筑的风水营造
(三)植物的形态与建筑的组景美学
四、生态理念下植物的建筑化与建筑的植物化
(一)建筑与植物的渐趋融合
(二)植物纤维的建筑材料开发
(三)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观
第三章 建筑与汉字
一、建筑设计国际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二、汉字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汉字的美学价值
(二)传统造字对建筑文化的表征
(三)汉字美学与建筑构成的相同规律
三、现代建筑设计对汉字的借鉴
(一)现代建筑设计对汉字字形的直接借用
(二)现代建筑设计对汉字视觉符号的解构
(三)现代建筑设计对汉字结构规律和造字方式的提炼与延伸
(四)现代建筑设计对汉字意象的升华
第四章 建筑与数字
一、古建筑与文化哲思的道器关系
二、儒家思想下建筑的等级礼“数”
三、《周易》影响下建筑的阴阳象“数”
四、佛教教义下建筑的宗教圣“数”
五、工艺法度下建筑的营造模“数”
第五章 建筑与十字
一、源于原始崇拜和时空观念的十字现象
二、东西方宗教建筑空间的十字格局
(一)曼荼罗的十字平面与汉地佛教建筑的十字纵横轴
(二)基督教建筑平面的十字架意象
(三)伊斯兰教建筑十字平面的基督文化遗存
三、宗教建筑结构中的十字骨架
(一)屋脊造型的十字框架
(二)梁柱节点的十字承托
四、宗教建筑装饰中的十字纹样及其变体
(一)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建筑的十字纹饰
(二)佛教建筑的十字纹及变体
第六章 建筑与方位
一、堪舆观对传统佛教建筑选址方位的作用
二、传统建筑营造观对佛教建筑方位的左右
(一)传统营造行为中的民俗方位观
(二)佛教建筑方向中的民俗观渗透
三、宗教等级观念下的佛教建筑布局模式
(一)传统建筑的等级礼制规范
(二)佛教建筑的等级序列格局
四、佛教建筑内部空间方位的宗教思想隐喻
(一)佛教思想的方位意象
(二)内部空间方位中的隐喻
五、佛教仪轨对礼佛人空间方位行为的约束
后记2100433B
《建筑文化六义》由王冬梅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建筑文化六义》内容横贯中西古今,既有古代建筑的文脉梳理,也有传统语汇的现代建筑式延续,以及对设计理念的前瞻式探讨。
王冬梅,女,汉族,皖籍。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从事高校教学十余年,勤勉于教科研工作。2003—2013年间,陆续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含CSSCI、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共计11篇,出版个人专著1部、教材1本,获国家专利5项,作品获奖及入选20余件。近年来,主持完成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省质量工程项目、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共5项,参与省级及校级研究项目8项、校精品课程2项。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教坛新秀”、淮北师范大学首届“教坛新秀”、“优秀教师”、“先进个人”。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电厂图书目录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该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建筑文化的基本属性;中西传统建筑文化的特征;中西方建筑文化思潮;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中西著名建筑家;中西著名建筑掇英。
封面
中西建筑文化
内容简介
前言
第一章 建筑文化的基本属性
第二章 中西传统建筑文化的特征
第三章 中西方建筑文化思潮思
第四章 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
第五章 中西著名建筑家
第六章 中西著名建筑掇英
参考文献
附录 鲁班精神和鲁班文化
封底 2100433B
柴裴义大师
柴大师一直奋战在我国建筑设计一线,2004年获国家设计大师称号,2008年荣获梁思成奖。他身材魁梧,一头银色的白发,金丝边眼镜的后面总是闪烁着一双充满笑意的眼睛。他坦言,自己已经出任了七、八届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国家奖(国优)及部奖(行业优)的评委,在这两个奖项几十年的评奖历史中,不仅有传承不变的设计理念,比如“实用、经济、美观”的评价标准;更有不断开创潮流和与时俱进的设计元素,比如在设计概念中中国本土地域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的博弈,以及不断追求体现当代科学技术为建筑带来的演变,正是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这项我国最高建筑设计政府奖的独特魅力。
Q:作为一名多年参评建筑设计国优奖的评委,您认为中国建筑师在当代建筑文化创意方面有何新的尝试与追求?这种建筑文化的渗透,是不是能涉及到各种类型的当代建筑?
柴裴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筑设计领域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带来了国内的建设高潮,为建筑师们提供了不少建筑创作的好机会。在不少大型建筑的设计过程里,我们引进了中外合作设计、国际竞标等工作模式,带动了国内建筑设计水平长足的进步。进入21世纪,通过国际竞标,不少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建筑相继出现在中国;最近几年,中国本土建筑师也在很多大型的国际竞标中开始拔得头筹,例如几个“国字号”的大设计院以及华南理工大学设计院为代表的一批新生力量,用作品证明了中国建筑师的实力;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众多国优获奖作品中,每年都能看到一批由青年建筑师作为主创的“亮点”工程。2011年参加国优评奖的设计项目数量虽然比较多,而且没有“奥运”、“世博”等建设中心事件的策动,好作品相对略少,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了解到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水平。
我认为,当代建筑文化在设计领域的渗透是全面的,并因此出现了很多好作品。今年,以前很少得国优奖的一些中小型建筑,比如学院建筑、博物馆建筑和纪念建筑,还有一些更小的项目——因为建筑师在文化方面的特别考量,都获得了评委们的青睐。此外,旧建筑改造同样令建筑师大有可为。这个新时期的命题不但能解决我国建筑“短命”和大拆大建的问题,而且通过建筑师的巧妙构思,照样可以达到很好的空间效果和艺术效果。例如,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馆原是一处工业厂房,建筑师经过深思熟虑将其改造成为办公楼和教学用房,虽然仅仅花了几百万元,而且没有任何高级装修,却不失为一座建筑的精品;中国美术馆改扩建工程,建筑师选择了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原汁原味地扩建,既增加了功能又保持了建筑特有的风韵;由中元国际设计的上海“1933老场坊保护性修缮”则是另一类成功的例子,它把一座1933年建成的已废弃的宰牲场改造成了现在的创意园,虽然建筑的功能改变了,但建筑的气质没有改变,时尚和创意为老建筑的存在开辟了新方向。
Q:我们注意到了近些年中国建筑师在本土文化和建筑地域特色上的不断追求和努力,您认为今年的国优获奖建筑设计作品中有没有在此方面表达得比较恰当的建筑,为什么?
柴裴义:本土文化和地域特色是建筑之“中国性”的本源。在这里,我要向读者们推荐三个在此方面堪称优秀的获奖作品:第一个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第二个是是浙江美术馆,最后一个是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
Q:南非德班世界气候大会上,各国对利用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您认为国优获奖建筑中有没有在建筑和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方面考虑得比较成熟的作品?
柴裴义:在2011年参与评奖的建筑中,几乎每个报优建筑在设计说明里面都会提到节能、生态的技术和理念,但评委们觉得能够完美地表现这一理念的作品实在是很有限。希望建筑师应当敏感地嗅到节能、生态设计的意义。建筑设计应考虑生态和节能,不是让我们必须采用什么新技术,而是通过我们的设计尽量让建筑节约,让它减低污染,减低有害排放,不要让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因为我们设计的建筑而背上包袱。
Q:您可以向读者们再推荐几个不错的作品吗?
柴裴义: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几个作品,我就再挑选几个获奖项目给读者们简要介绍一下。这些项目中有中外合作设计的项目,也有中国建筑师自主创新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