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篇 建筑园林篇;第二篇 宗教艺术篇;第三篇 装饰艺术篇;第四篇 城市规划篇。
吴庆洲,广东梅县人。1945年3月生。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建系。1982年和1987年分获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1 989年到英国牛津留学,并应邀到英国九所大学讲学15次。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东方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并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史学分会副理事长、全国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土建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兼任中日韩三国建筑学会刊物《亚洲建筑与工程》(英)编委,《华中建筑》常务编委、《城市规划》、《规划师》《中外建筑》、《重庆建筑》编委。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出版《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广州建筑》、《中国军事建筑艺术》等专著多部,参编《中国民族建筑》(广东篇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史》、《广州百科全书》等书。主持“建筑文化研究”获200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书从城市规划、建筑和园林设计,建筑的装饰艺术和文化融合等多个方面探讨建筑的哲理、意匠及其文化内涵。可供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环境艺术研究者和设计人员参考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中国建筑如何才能走向世界 使中国建筑走向世界,这是中国建筑界的志士仁人所共同关心的事情。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老一辈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师长就已为此毕生奋斗,到如今建筑界仍在为此而努力,算起来已有半个多世纪了。那么,中国建筑走向世界了吗"para" label-module="para">
2.一个外国同行对建筑创作的看法
出生在阿根廷的西萨·佩里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他在一篇自序中表明了他对建筑艺术、建筑师的职责、创作态度和理想的看法,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下面是引用他的原话:
“我认为建筑在所有的艺术中是最丰富、最持久的一种艺术。这些品质来源于每项工程的场地、营造技术、特定功能以及未来合用者的目标等方面所形成的牢固根基。”
“一个建筑师的作品是靠先天的才能、个人的价值体系或意识形态以及提供给个人的机会而形成的。”
“我认为建筑师们应该把自己更多地看作是园丁,……园丁的角色就是了解每棵树的潜质并将它健康地培育成长。同样,建筑师的角色就是了解每个建筑问题并将引导其设计走向一座美观和健康的大厦,并巧妙地与其特定的环境相适应。”
“我热衷于设计象征性的、文化的和非常实用的建筑,也爱设计结构非常小和非常大的、那些有慷慨预算的以及那些资金最少的建筑。”
“对一位建筑师来说,也许最令人满意的事情是在每一项新的工程中发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新世界:其自身的文化、需要、人民和气候。……建筑的实践提供了不断的创新。作为一种艺术,建筑蕴含着青春的活力。”
从西萨‘佩里的自序中,可以了解他对建筑的看法,了解建筑师的角色、职责,了解他对职业的热爱,对建筑创新的追求,了解他对环境的重视,对人民的感情,对文化和象征性的向往。无疑,他是一位文化和艺术素养很高,有着理想和追求的建筑艺术家,又是脚踏实地的建筑设计师,他的建筑作品受到世界上普遍的赞誉并不使人感到意外。
3、筑创作需要建筑科学理论的指导
前述中国建筑创作中形形色色的问题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建筑创作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钱学森先生一直十分关注城市规划、城市建筑等问题,早年钱学森先生提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想,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十架桥梁和十大科学技术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数学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军事科学、地理科学、文艺理论。不久前,他建议把建筑科学归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作为第1i大科学技术部门。
他认为,建筑科学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通过建筑哲学作为桥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建筑科学连接在一起;建筑科学又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
建筑哲学主要内容涉及:建筑科学的理论与工程实践如何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现代气息的新城市和新建筑。
建筑科学的基础科学——建筑学,涉及建筑与人、建筑与社会、建筑与科技手段、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与文物古迹、建筑与历史文化等有关内容,是以建筑为核心,吸纳广泛科学领域的综合性理论。
建筑科学的技术科学,大致包括建筑学、城市学等等所论及的诸多内容,是如何把建筑学的一般理论运用于工程实践的学说。
建筑科学“是一门融合科学与艺术的大部门”,“建筑是科学的艺术,也是艺术的科学”但建筑科学的理论仍不够完备和成熟,仍不能圆满地回答“如何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现代气息的新城市和新建筑”这一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建筑哲学的研究,同时也必须对基础科学的建筑学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进一步弄清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精华和仍有生命力的部分,为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和建筑提供素材。在建筑创作中,如何合理地处理这些素材,也大有学问,值得深入探讨。
此外,城市和建筑必须有现代气息,有时代特色,因此,加强研究现代建筑的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也势在必行。
4.传统建筑文化有哪些精华可供借鉴
要有中国特色,就必须借鉴传统,因而就必须研究传统。那么,传统建筑文化中,有哪些精华可供我们借鉴呢"para" label-module="para">
(1)传统的建筑哲理值得借鉴
中国古代哲学以天地人为一个宇宙大系统,追求天地人三材合一和宇宙万物的和谐合一,并以此为最高理想,用以指导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象天法地意匠。和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o,使中国古代城市独具特色。
(2)象征主义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特色
象征主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和标志。传统建筑文化中用象征主义表达五大观念系统:追求与宇宙和谐合一的哲学观念系统;向往神仙胜境、佛国世界的思想观念系统;宣扬儒家文化的礼制思想;生殖崇拜和生命崇拜观念;祈福纳吉的思想观念。
(3)民居建筑中有许多地方特色可供借鉴
各地民居均具有各自的地方文化特色,笔者为客家人,对客家民居作过详细、系统的研究,确有许多精华值得借鉴。
(4)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供现代建筑借鉴和采用。
笔者近年对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我国传统建筑装饰题材之多样,文化内涵之丰富,历史之久远,特色之明显,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可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借鉴和采用。
(5)传统的园林艺术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与建筑艺术的融合,将放出异彩。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白天鹅宾馆就是代表,其中庭的“故乡水”,具有传统园林艺术特色,受到中外人士的赞赏,为建筑增色添彩。
5.重视可持续发展,提高现代建筑的科学技术水平
可持续发展是在1980年由自然保护国际联盟首次提出的,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以下三点:(1)可持续发展把发展作为头等重要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根本目的是使地球上的所有人类长期、健康地生存和发展下去。(2)特别强调发展与资源及环境的关系,认为发展与资源及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发展的社会责任,应是在财富分配与接近社会资源的机会方面公平合理。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国际上正提倡绿色建筑。美国建筑师学会(AIA)和国际建筑师协会1993年4月在芝加哥的一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会议上提出了建筑环境问题。美国的建筑运动此后即随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潮流而诞生。美国副总统A.戈尔在“全球环境计划”一节中对“建筑技术”作了专题讲座,内容包括:改进设计,降低能耗;从能源消耗角度设计新建筑所产生的后果是惊人的;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安装防雪窗;安装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用于降低取暖费用;种植树木遮掩建筑物来降低空调需求;半地下建筑提高墙壁的保温性能;门窗的设计与自然光的利用,四季的采光通风;墙壁厚度及建筑物自身系统设计组合与节能的关系;一个新型灯泡在寿命期内可节省一吨煤炭;加强包括建筑业在内的产业效率标准建设,等等。
对照戈尔的“建筑技术”的专题报告,我们眼下到处可见的耗能又污染光环境的玻璃幕墙建筑也应该慎用或煞车了,遍地开花的影响生态和环境的高层建筑也应加强规划控制了。
近年,智能建筑也正在世界各地兴起。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被称为智能建筑的大厦始建于美国。所谓智能,即给有厚重肌骨的传统建筑加上“聪明”的头脑和“灵敏”的神经系统。其智能体三个方面:(1)建筑能“知道”建筑内外所发生的一切;(2)建筑能以确定有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方便、安全、舒适和富有创造力的环境;(3)建筑能迅速“响应”用户的各种要求,即所谓的“三个A”: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建筑自动化(BA)。
智能建筑也必须面向可持续发展,创造高适用技术,如利用浅层地下空间热惰性的自然空调;选择性辐射材料的制冷技术;利用常温相变材料的潜热调节室温;太阳能在采光、日照、采暖、发电等方面的综合利用;风能的利用,如何变风害为风利;生态、仿生技术的应用等等。
6.加强执业建筑师的继续教育和在校学生的建筑教育
由于建筑科学的发展,职业建筑师原先的知识正迅速老化,什么是建筑哲学,建筑学和建筑科学技术近年有什么新进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什么是生态城市、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什么是建筑文化、地方特色,如果不继续学习,接受新知识,就不可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因此,加强职业建筑师的继续教育势在必行,否则,中国建筑走向世界只是一句空话。
搞好在校学生的建筑教育,首先得让老师有较高的建筑科学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然后才有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为21世纪中国建筑走向世界培养后继力量。除了科学技术及文化知识、专业水平外,东南大学建筑系仲德昆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笔者深有同感。
7.介绍世界建筑,学习各国经验和有益适用的理论
近年,中国建筑学会和各建筑杂志、报刊在介绍世界优秀建筑、著名建筑师以及有关经验、理论上作了许多工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国同行的好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我们的视野。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国外在绿色建筑、生态城市、智能建筑等方面的探索,对我们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国外成功的建筑师的真知灼见,对我们也极富启示意义,如前述西萨.佩里的看法即是一例,又如c·柯堕亚说:“那些美妙而灵活多变的和多元的乡土语言已经存在。作为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我们要做的一切不过是调整我们的城市,使这种语言能够重新散发活力。”柯里亚的这段话,很值得我们创造地方建筑特色时参考借鉴。
8.我们要进行的努力
中国建筑还存在许多问题,要走向世界,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要加强建筑哲学和建筑科学理论的研究;同时,要研究传统建筑文化,借鉴传统,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借鉴各地民居及乡土建筑,才能创造出地方特色;……面向可持续发展,提倡生态城市、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也要与可持续发展合拍;要加强职业建筑师的继续教育和在校建筑系学生的教育;要介绍世界建筑,要学习各国经验和有益适用的理论,但对不顾国情,误用或乱用外国的理论则要进行坚决抵制。我相信,只要我们照此努力去做,中国的城市、建筑将出现新的面貌,中国特色、地方特色将在建筑的百花园中各呈风采,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将体现我国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将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和赞赏。
9、研究中国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城市和园林
本书的宗旨,正是通过研究中国建筑的哲理、意匠与文化,为当代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园林设计师提供思想和理论的武器,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现代城市和现代园林出一份力。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随着中国以东方巨龙的雄姿逐渐超越各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强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将出现伟大的复兴。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将自豪地耸立于世界现代建筑之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将受到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赞赏。这一天必定会到来!2100433B
电厂图书目录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日)
丛书名: 建筑意匠与历史中国书系
平装: 21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11213742X, 9787112137428
条形码: 9787112137428
徽州民宅的雕刻装饰,从审美角度讲,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文化角度讲,凝聚了更多的人文情节。《神工意匠——徽州古建筑雕刻艺术》从全新的视角对徽州古代建筑雕刻的保护传承与创新、艺术特色、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南方、北方古代建筑艺术的差异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了论述。《神工意匠——徽州古建筑雕刻艺术》的题材新颖,内容丰富,且关于徽州古建筑雕刻的书籍在我国尚属少数。相信会收到读者欢迎并取得良好收益。
北京艺术博物馆现收藏各类古代艺术品近五万件,时代上起原始社会,下迄明清,藏品门类广泛,主要包括历代书法和绘画,碑帖及名人书札,宫廷织绣,宫室瓷器,古代家具,历代钱币及玺印等。还收藏了上自宋代下至民国的古籍图书十余万册。
安徽省博物馆成立于1956年11 月14日,是当时全国四大样板馆之一。2010年12月28日更名为安徽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也成为毛泽东主席唯一视察过并就博物馆事业作出指示的博物馆,也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视察过的博物馆。并获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展陈大楼被省政府纳入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建筑与文化》共出版文献8614篇。
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官网显示,《建筑与文化》载文量为7217篇。
《建筑与文化》论文电子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ASTP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收录。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建筑与文化》总被下载904063次、总被引746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397、(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008。
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官网显示,《建筑与文化》2015年影响因子为0.17,被引量为3348次,下载量为108808次。2015年影响因子排名为: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第5612名;交通运输,工业技术,文化,教科文艺(2989种)第232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