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绪论
0.1 建筑装饰的理论综述
0.2 研究的意义
0.2.1 建筑装饰的概念发生巨大变化,并有模糊化与暂时化的倾向
0.2.2 20世纪是中国建筑和社会文化变化最大的时期
0.2.3 国内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缺
0.3 研究的方法、范围和本书框架
0.3.1 研究的方法
0.3.2 研究的范围
0.3.3 本书框架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第一章 本体与附加
1.1 现有概念的剖析
1.1.1 西方的概念
1.1.1.1 概念演变的四个阶段
1.1.1.2 Omament Omamentation与Decoration的辨析
1.1.2 中国的概念
1.1.2.1 传统概念的宽泛性
1.1.2.2 当代概念的模糊性
1.2 重新界定装饰的概念
1.2.1 什么是装饰
1.2.2 本体性装饰(Noumenal Omament)
1.2.2.1 结构装饰化(Structure Omamentalized)
1.2.2.2 装饰结构化(Omament StructuraIized)
1.2.3 附加性装饰(AppIIed Omament)
1.2.3.1 建造的装饰(Omament Constructed)
1.2.3.2 附加的艺术(Applied Decorative Art)
1.2.4 两者的关系
1.3 装饰在建筑中的地位
第二章 美与意义
2.1 建筑装饰的三个层次
2.1.1 第一层次:功能与构造的需要
2.1.1.1 装饰的起源
2.1.1.2 建筑装饰的起源
2.1.2 第二层次:美化建筑
2.1.2.1 艺术加工
2.1.2.2 美的原则
2.1.3 第三层次:表达意义
2.1.3.1 象征意义
2.1.3.2 身份和地位
2.1.3.3 民族文化
2.2 由来已久的哲学思辨:“美”与“意义”
2.1.1 美与意义的结合
2.1.2 美与意义的分离
2.3 现代主义建筑:重审美而轻意义
2.3.1 现代艺术
2.3.1.1 为艺术而艺术
2.3.1.2 意义的模糊
2.3.2 现代主义建筑的装饰观念
2.3.2.1 装饰就是罪恶
2.3.2.2 追求空间胜于意义
2.3.2.3 对意义模糊的批评
2.4 后现代主义建筑:重意义而轻审美
2.4.1 POP艺术:从形式到意义
2.4.2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装饰观念
2.4.2.1“鸭子”与“装饰化棚屋”
2.4.2.2 对重意义而轻审美的批评
2.5 小结
第三章 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
3.1 技术因素
3.1.1 直接应用的技术
3.1.1.1 工艺
3.1.1.2 材料
3.1.2 间接作用的技术
3.2 经济因素
3.2.1 对装饰的制约
3.2.2 对装饰的促进
3.3 社会文化
3.3.1 哲学思想
3.3.2 社会心理
3.3.3 道德标准
3.3.4 政治因素
3.4 审美因素:与姊妹艺术的类比
3.5 小结
第二部分 具体分析
第四章 1920年代末-1940年代:驳杂的装饰
4.1 驳杂的装饰
4.1.1 装饰的分类
4.1.1.1 西方体形 西方装饰
4.1.1.2 中国体形 西方装饰
4.1.1.3 西方体形 中国装饰
4.1.1.4 中国体形 中国装饰
4.1.2 装饰的手法
4.1.2.1 布杂式装饰
4.1.2.2 装饰派装饰
4.1.2.3 新古典主义式装饰
4.1.2.4 现代主义的无装饰
4.2 与经济因素的关系
4.2.1 中国固有之形式的装饰
4.2.2 装饰派装饰与现代主义的无装饰
4.3 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4.3.1 1925年以前对西式建筑的崇尚
4.3.2 1925年以后民族情绪的高涨
4.3.2.1 传教土的本土化运动
4.3.2.2 政府的民族意识形态需求
4.3.2.3 知识分子冷静地看待西方
4.3.2.4 日本建筑界追求本土化对中国的影响
4.4 与姊妹艺术的类比
4.4.1 服装的西体中用
4.4.2 其他艺术的中西合璧
4.5 小结
第五章 1950年代-1970年代:民族化的装饰
5.1 民族化的装饰
5.1.1 布杂式装饰
5.1.1.1 西洋建筑的轮廓意象
5.1.1.2 中国建筑的轮廓意象
5.1.1.3 中西合璧的轮廓意象
5.1.2 新古典主义式装饰
5.1.3 简化的略有中国味道的装饰
5.2 与经济的关系
5.2.1 装饰批判
5.2.2 与现代主义反对装饰的比较
5.3 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5.3.1 前苏联布杂思想的影响
5.3.2 与台湾的比较
5.3.3 装饰的暂时恢复
5.4 与姊妹艺术的类比
5.5 小结
第六章 1980年代以来:多元化的装饰
6.1 多元化的装饰
6.1.1 附加性装饰
6.1.1.1 新古典主义建筑装饰
6.1.1.2 后现代主义建筑装饰
6.1.1.3 地域主义建筑装饰
6.1.2 本体性装饰:晚期现代主义的装饰
6.1.2.1 结构装饰化
6.1.2.2 装饰结构化
6.2 与经济技术的关系
6.2.1 技术因素
6.2.2 经济因素:经济本位与暂时性
6.3 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6.3.1 全球化的冲击
6.3.2 大众文化的冲击
6.4 与姊妹艺术的类比
6.5 小结
第三部分 原则与方法
第七章 理性的装饰
7.1 复杂思想下的建筑装饰
7.1.1 装饰与基因的类比
7.1.2 中国现代建筑装饰发展的三条脉络
7.1.3 中国古典建筑基因的价值
7.2 对建筑装饰的评价
7.2.1 对本体性装饰的评价
7.2.1.1 结构装饰化与建构
7.2.1.2 装饰结构化
7.2.2 对附加性装饰的评价
7.2.2.1 建造的装饰
7.2.2.2 附加的艺术
7.3 装饰有没有未来"para" label-module="para">
7.3.1 当代的质疑
7.3.2 纵向例证:摩天楼的演变
7.3.3 横向例证:当今世界建筑师的作品
7.3.3.1 建筑师的分类
7.3.3.1 装饰所占比例
7.3.3.2 装饰的新趋势
7.3.4 类比例证:姊妹艺术中的装饰
7.3.4.1 与音乐的类比
7.3.4.2 与服装的类比
7.3.5 结论
7.4 回归理性的装饰
7.4.1 时代性原则
7.4.1.1 时尚与经典
7.4.1.2 现代与传统
7.4.1.3 时代性原则
7.4.1.4 实例分析
7.4.2 地域性原则
7.4.2.1 全球化与地域性
7.4.2.2 地域性是立足点
7.4.2.3 地域性原则
7.4.2.4 实例分析
7.4.3 大众性原则
7.4.3.1 大众与精英
7.4.3.2 大众与先锋
7.4.3.3 大众性原则
7.4.3.4 实例分析
7.4.4 经济性原则
7.4.4.1 永恒性与暂时性
7.4.4.2 经济性原则
7.4.4.3 实例分析
第八章 工程实践:徐州汉画像石馆扩建工程
8.1 工程背景
8.1.1 两汉文化的徐州
8.1.2 汉画像石馆的特点
8.1.3 徐州汉画像石馆扩建
8.2 总体构思
8.2.1 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8.2.2 与人文环境的协调
8.3 建筑装饰的原则
8.3.1 时代性原则
8.3.2 地域性原则
8.3.3 大众性原则
8.3.4 经济性原则
8.4 本体性装饰
8.4.1 叠涩
8.4.2 模壳
8.4.3 斜面屋顶
8.5 附加性装饰
8.5.1 明器
8.5.2 石阙和石亭
8.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
本书首先分析了诸多已有的中西方建筑装饰概念存在的问题,重新界定了装饰的概念,从装饰与建筑本体之间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本体性装饰”和“附加性装饰”的概念,并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了它的三层作用:实用、美化和表达意义。其次,通过具体分析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建筑装饰在演变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和审美因素),以及“本体性装饰”和“附加性装饰”演变和更替的关系,提出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是一种在错综复杂观念下的一致、互动的关系。第三,本书肯定了装饰在建筑中的价值,认为就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而言,具有装饰的建筑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针对装饰在建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需要本着“回归基本原理”的精神,提倡“理性的装饰”,并把“理性的装饰”思想归纳为四条原则:时代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大众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最后,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将核心理论和观点予以印证。
本书适合从事建筑设计、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的工作者,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阅读。
原来的比较传统现在的比较现代式
可以找私人的.
建筑装饰行业,这个行业很特别的一点就是所有的业务都围绕这项目来进行。所以如果要完全照搬ERP的定义去要求什么计划、制造、物流、分销模块,那么一定不是合适的。而对建筑装饰行业而言,一个合格的ERP,我想...
浅析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
就建筑本身而言,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在建筑装饰设计中注入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内涵,依然转变成强化建筑文化价值的不可或缺手段。而开展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研究,时认识我国建筑文化及其与中华社会文化环境的密切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建筑装饰的社会性表达、建筑装饰的文化性表达,对传统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现代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有效结合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
本文重点阐述了建筑装饰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其系统的概述、环境分析的对比、传统与现代建筑装饰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详细的阐述了这一理念,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大家能对此问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史、环境史,现主要从事前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水权问题研究。 2100433B
水利社会的类型——明清以来洪洞水利与乡村社会变迁 |
|||
书号: |
20514 |
ISBN: |
978-7-301-20514-3 |
作者: |
张俊峰 |
版次: |
1 |
开本: |
16开 |
装订: |
平 |
字数: |
306 千字 页数:352 |
定价: |
¥44.00 |
浏览次数: |
1352 |
||
出版日期: |
2012-05-11 |
丛书名: |
田野·社会丛书 |
导 言
第一章 明清以来洪洞人口、资源与环境特征
一、从杨侯国到洪洞县
二、"大槐树"移民与明清洪洞人口问题
三、历史时期洪洞区域社会发展的环境要素
四、洪洞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三种类型
第二章 引泉灌溉:以霍泉为中心的洪赵泉域村庄
一、颇似江南:泉水、村庄与渠系
二、以水为中心:水资源开发与水利型经济
三、权力中心:水组织与水政治
四、灌溉不经济:水争端与水权利
五、权利象征:水信仰与水习俗
六、油锅捞钱与三七分水:泉域社会的冲突与秩序
七、建国初期泉域社会的历史性变革
第三章 引河灌溉:以通利渠为中心的临洪赵三县十八村
一、通利渠开创之谜
二、无法选择的生存环境
三、地水夫一体化的通利渠水利管理体系
四、明清以来通利渠十八村地权形态
五、明清以来通利渠发展中的"内忧外患"
六、1948年以后通利渠水利秩序的重新调整
第四章 引洪以灌:洪水资源开发与地域社会发展--以明清以来洪洞县河西16渠34村为中心
一、水碑与水册:洪灌型水利社会史研究的文献基础
二、洪水资源特性与河西水利开发的时空进程
三、洪灌型渠道的组织、制度及水利特点
四、获取水权的途径
五、洪灌型区域的水神信仰
六、洪灌型区域的水利争端
七、洪灌型水利社会的特点
第五章 以"水"为中心的洪洞区域社会--洪洞研究的典型性及类型学意义
一、为什么是以"水"为中心?
二、洪洞研究的典型性
三、洪洞研究的类型学意义--以"泉域社会"为例
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第六章 类型学视野下的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
一、多学科共识:通过水来看社会
二、水利社会史研究的类型学视野
三、水利社会史研究关注的焦点与问题
四、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