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抗洪

抗洪,汉语词汇,读音kàng hóng,解释为指抗御洪水灾害。

抗洪基本信息

抗洪出处

《人民日报》1965.6.11:“遇上火灾就打火,遇上洪水就抗洪。”

查看详情

抗洪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挡板

  • 挡板;规格型号:符合行业标准;品牌:佛山均林
  • 佛山均林
  • 13%
  • 佛山市均林人防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彩条布

  • 品种:消防员装备;
  • 路杰
  • 13%
  • 云南路杰交通器材加工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P门弯

  • 品种:P型带检查口存水弯;材质:铸铁;规格(mm):De75;管型:W型;
  • 泫氏
  • 13%
  • 北京中兴瑞通科贸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彩条布

  • 品种:消防员装备;
  • 路杰
  • 13%
  • 云南路杰交通器材加工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P门弯

  • 品种:P型带检查口存水弯;材质:铸铁;规格(mm):DN100;管型:W型;
  • 泫氏
  • 13%
  • 北京中兴瑞通科贸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抗洪解释

指抗御洪水灾害。

查看详情

抗洪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抗洪文献

防汛抗洪规章制度大全 防汛抗洪规章制度大全

防汛抗洪规章制度大全

格式:pdf

大小:14KB

页数: 9页

宁绩项目十二合同段 防洪防汛规章制度、措施汇编 编制:宋日礼 审核: 唐雪丰 审批: 季自刚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宁绩十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 5月 10日 目录 一.防汛工作组织措施 二.防汛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制度 三.汛前检查与消缺管理制度 四.汛期巡查与汇报制度 五.汛期值班管理制度 六.汛期灾情汇报制度 七.防汛物资管理制度 八.防汛奖惩制度 九.物资、机械设备、人员住宿场地及防汛措施 十.路基工程实体防汛措施 十一、当地水系通畅保障措施 十二、防汛防护物资准备 附 1:防汛领导小组各部门责任人名单 附 2:防汛抗洪抢险组织和负责区域安排 防汛工作组织措施 为确保宁绩高速十二标项目平安渡汛,制定防汛工作组织措施如下: 一.项目部成立防汛、防洪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何会新 副组长:季自刚、唐雪丰、毛传金 成 员:宋日礼、彭军涛、王帅、黄超、赵勇、刘左贺、

铁路防洪抗洪标准

铁路的抗洪能力主要取决于路基和桥梁。

路基抗洪能力 中国国家《防洪标准》和铁道部《路基设计规范》都对路基的路肩高程做出了规定。新建的特大和大中桥的桥头路基,水库和滨河地段可能被水淹的路基,其路肩应高出设计水位加波浪侵袭高加壅水高再加0.5m,设计水位的洪水频率标准:Ⅰ,Ⅱ级铁路为 1/100,Ⅲ级铁路为1/50。此外的路基,虽然绝大部分并不受江河洪水侵袭,但是却都难以避免暴雨的冲刷而产生水害。路基的抗洪能力,实质上有抵御洪水侵袭和抵抗暴雨冲刷两个方面。对于暴雨冲刷虽然有多种防护措施可以预防,但由于资金、设计、施工、养护等原因,防护设施不足或失效,不能保证雨季边坡的稳定。对于路基坑暴雨冲刷的安全度,至今仍难以作出正确量化与统一的评估。众所周知,对于小流域洪水而言,主要是暴雨的总量,而雨季路基坍塌则不仅仅与降雨总量有关,还与不同历时的降雨强度,即雨型、雨强的关系更为密切,对路基承受的暴雨统一规定一个频率标准是困难的,另一方面,又有路基作为工程地质产物的自身因素,要对其抗洪能力加以量化,确实不易。

铁路的各工务段根据多年来管内降雨量与坍方的关系,决定不同区段桥路设备抗洪能力,制定降雨两级警戒值,即注意警戒值(冒雨出巡雨量)及危险警戒值(限速或封锁区间雨量),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力求达到既能保证行车安全又不致过分影响铁路运输。“降雨两级警戒值”由工务段制定后经上级防洪办批准实施。

新线和复线改造工程,其抗洪能力普遍较差,应针对不同地点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度汛措施。

总之,路基抗洪能力不足或是由于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决定在暴雨作用下容易失稳,或者由于缺乏必要的防护,或者防护工程设计不当及施工质量欠佳等原因造成的,必须采取工程措施才能解决。

桥梁抗洪能力 系指桥梁孔径、高程和基础埋入深度这三方面共同提供的过洪能力(洪水通过能力),更确切地说是指作为一个整体的桥渡所具有的抗洪能力。桥渡包括桥涵建筑物、导治建筑物、桥涵附近路堤等在内的一个整体。它应该是按不同河段的特点、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并能与站场、路基排水设施以及农田水利、城镇周围环境保护相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桥梁抗洪能力习惯上是用可以安全通过的洪水的频率大小来表示的。

查看详情

中国全面进入主汛期 防汛抗洪形势严峻

防汛抗洪进入关键时刻和紧要关头

  今年入汛以来,华南、江南、西南和东北、华北的部分地区降雨明显偏多,先后有128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的洪水,一些地区遭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和严重内涝等灾害。今年已先后生成7个台风,个数明显多于常年(4.7个),6月15日第7号台风“海贝思”首次登陆我国,比多年平均首次登陆日(6月26日)提前11天。  分析表明,从7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抗洪进入关键时刻和紧要关头。前一阶段江南、华南地区强降雨过程频繁,江河湖库底水高,土壤含水饱和,产汇流条件充分。与此同时,北方地区刚刚进入主汛期,随着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江淮、黄淮和华北地区的降雨过程开始增加。据预测,今明两日,江淮、江南北部、西南大部持续多日的强降雨过程强度将再次加大,江苏中部南部、安徽中部将有暴雨,京津冀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极易引发流域性洪水和内涝、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洪涝灾害。此外,7月上旬末,东海海域可能生成1个台风并影响我国,防汛防台风形势十分严峻。  会议强调,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要强化监测预警,提升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能力;要加强应急值守,加强监测力量和值班抽查,及时应对各类突发的汛情、险情和灾情;要强化联合会商,科学研判防汛形势,超前安排部署,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要突出防御重点,切实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安全度汛和中小河流防洪等防洪重点工作;要细化方案预案,特别要针对洪涝、台风、山洪等各类灾害叠加的情况,细化防、抢、撤预案,提高预案的周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支持指导,根据汛情变化和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场指导,加大资金和物资支持力度。  会后,国家防总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指和各流域防总发出通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做好各项防汛抗洪工作。在昨日派出4个工作组的基础上,再次向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贵州等省(直辖市)加派9个工作组,协助和指导地方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截至7月1日,今年全国共有19个省(区、市)1935万人遭受洪涝灾害,因灾死亡134人,农作物受灾129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34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受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减少三成,死亡人口减少一成,直接经济损失增加两成。但局部地区受灾严重。广东、湖南、贵州、江西、福建、浙江、广西等7省(区)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占全国总数八成,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全国总数的九成。  据悉,6月份全国共发生4次强降雨过程,月降雨量较常年增加近一成。前一阶段,江南、华南地区强降雨过程频繁,江河湖库底水高,土壤含水饱和。与此同时,北方地区刚刚进入主汛期,江淮、黄淮和华北地区的降雨过程开始增加。此外,7月上旬末,东海海域或生成1个台风并影响我国,防汛防台风形势十分严峻。  国家防总会议强调,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加强应急值守,加强监测力量和值班抽查,及时应对各类突发的汛情、险情和灾情;要强化联合会商,科学研判防汛形势,超前安排部署,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要突出防御重点,切实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安全度汛和中小河流防洪等防洪重点工作。

查看详情

[湖北]武汉:发布首部抗洪救灾白皮书

武汉发布首部抗洪救灾白皮书 填湖建房是城市内涝祸首

昨日,武汉市民政局发布江城首部抗洪救灾白皮书,以2016年与1998年两次特大洪水为背景,全面总结、分析抗洪救灾的得与失。

汛情更重灾情相对较小

白皮书通过大数据对比得出,2016年入汛更早,累计雨量更大,且在时间、空间分布上更集中,雨情、水情更为复杂。

根据统计,除受灾群众安置重于1998年之外,其他灾情数据指标均小于1998年。

城市内涝明显加重

据统计,7月6日武汉市中心城区一共出现150处渍水点。洪山区南湖片区受灾群众近2.5万人,转移安置1.8万人,集中安置点高峰时期达到2500人,集中安置时间最长的达20多天,在城市防汛历史上罕见。

白皮书分析,城市渍水原因很多,除湖泊防洪排涝系统规划存在问题外,主要原因是迅猛的城市房地产开发违背自然规律,填湖建设,扰乱了水系,降低了调蓄能力。据《武汉地理信息蓝皮书》披露,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湖泊面积减少了约34万亩;最近10年,湖泊面积减少了大约1万亩,几乎都用于地产开发,其中取得有关部门合法审批手续填湖的占53.3%,非法填湖者占46.7%。近些年对违法填湖整治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偷偷摸摸”慢慢蚕食的问题依然存在。

根治水患需疏堵结合

白皮书梳理了今年抗洪救灾经验,提出疏堵结合根治水患方略,认为武汉防汛压力首先是过境水量的威胁,必须让客水来得了、走得快,减少滞留造成的危害。

武汉市境内举水、倒水、滠水及其支流河渠、水库沟渠应切实重视。长期以来,这些沟渠干线长,疏浚维修投资大,平时又看不见灾,被严重忽视。很多河渠淤塞,河床抬高,流量减少,加之缺少护坡,一遇大洪水很容易溃堤。应制定分年度维修疏浚计划,保障雨水畅通。对河渠认真整险加固,弯道处尽量加以护坡处理。

此外,还应发挥湖泊调蓄功能,装得满、装得住,保障湖泊在设定水位内堤防不出问题。民垸堤防按设定标准加固加牢,达到即使漫堤也不溃堤。分蓄洪区的主体排洪泵站建设需加大力度。不适合生活居住的湖区,采取移民办法,重新规划村镇布局。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