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植株高50-100厘米。根状茎粗壮,短而直立,粗约1厘米,木质,密被一大丛的鳞片;鳞片大,长8-12毫米,基部宽1-2毫米,披针形,膜质,黑褐色,有光泽,全缘。叶簇生;叶柄长30-38厘米,基部粗约4毫米并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灰绿色,上面有纵沟;叶片椭圆形,长45-60厘米,宽26-30厘米,先端渐尖,二回羽状;羽片15-20对,下部的对生,相距约5厘米,向上互生,斜展,有长柄(6-10毫米),基部羽片几不缩短,长14-16厘米,基部宽3.8-4.2厘米,披针形,长尾头(尾长约2厘米),一回羽状;小羽片8-10对,互生,斜展,有长柄(长2-3毫米),下部各对相距1-1.4厘米,彼此略疏离,同形,几同大,长1.5-2厘米,宽1-1.5厘米,菱形,钝头,基部长楔形,略不对称,上侧圆截形并稍呈耳状突起,下侧楔形,下延;外缘和上缘为不整齐的浅波状并有粗钝齿牙,余均为全缘,上部小羽片与下部的同形而渐小。叶脉两面均明显,上面隆起,下面多少凹陷呈沟脊状,侧脉扇状二叉分枝,彼此接近,极斜向上,不达叶边。叶厚纸质,干后暗绿色,光滑;叶轴及羽轴均为灰绿色,光滑,上面有浅阔纵沟。孢子囊群阔线形,长3-8毫米,深棕色,斜向上,位于小羽片的下部及中部,每小羽片有3-8枚,彼此接近,但排列不整齐;囊群盖阔线形,淡棕色,膜质,全缘,开向主脉或叶边。
特产云南西北部(独龙江流域)。生密林下,海拔1 200米。 2100433B
黑木蕨的根3mm左右,茎较细,叶齿较少、较圆润,叶面不平整,透明度较高,较薄。是一种水生蕨类,具有互生性的叶部,叶片全裂呈羽毛状,色泽呈暗绿色。不论水上叶或水中叶只要有足够的光线,叶片就会直立生长。适...
陆生大型或中型蕨类植物。根状茎长而横走,有管状中柱(如栗蕨属),或短而直立或斜升,有网状中柱(如凤尾蕨属),密被狭长而质厚的鳞片,鳞片以基部着生。叶一型,少为二型或近二型,疏生(如栗蕨属)或簇生(如凤...
叶黄槿为常绿大灌木至小乔木,被星状毛。主干不明显,高可达3-4m。其叶大,如心形,叶柄长3-8cm。其花,雄蕊多数为单体,雄蕊筒包围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蒴果球形,开裂。单叶,叶草质,互生,革质,...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深圳马峦山及其邻近山地苏铁蕨群落特征分析
对深圳马峦山郊野公园、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和排牙山自然保护区中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 (Hook.) J. Sm.〕群落的组成、种群垂直结构和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3个群落物种的频度、多样性和均匀度进行了比较。根据群落中优势种的重要值与乔、灌木的分层,马峦山郊野公园、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和排牙山自然保护区的苏铁蕨群落可分别命名为鸭脚木-豺皮樟-苏铁蕨群落、山乌桕-毛棉杜鹃-苏铁蕨群落和红鳞蒲桃+鸭脚木-豺皮樟-苏铁蕨群落。3个群落中,中低层(高度小于10 m)的个体数均占群落个体总数的90%以上,随高度增加个体数量急剧减少。以胸径反映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除苏铁蕨种群外,3个群落的优势种群大都含有一定比例的Ⅰ级(DBH<2.5 cm)幼树、Ⅱ级(2.5 cm≤DBH<7.5 cm)小树和Ⅲ级(7.5 cm≤DBH<22.5 cm)壮树,而Ⅳ级(DBH≥22.5 cm)大树较少,显示3个群落具有不断更新的趋势。马峦山郊野公园、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和排牙山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中频度级(FR)为A级(0%≤FR<20%)的种类均占绝对优势,比例分别为57.50%、63.16%和61.70%,E级(80%≤FR≤100%)种类所占比例均较小,但马峦山郊野公园苏铁蕨群落E级种类比例大于D级(60%≤FR<80%)种类,符合Raunkiaer群落频度分布定律。3个群落中,田头山自然保护区苏铁蕨群落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马峦山郊野公园苏铁蕨群落均最低。研究结果表明,3个苏铁蕨群落都处于演替中期,尚未达到顶极、亚顶极状态。
阔基苍山蕨 阔茎苍山蕨(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
Ceterachopsis latibasis
植株高达28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连同叶柄密被鳞片;鳞片卵状披针形,长达5毫米,棕色,全缘。叶簇生;柄短,约1-2厘米;叶片倒披针形,长15-25厘米,中部宽3-4.5厘米,短渐尖头,向基部渐变狭,羽状深裂几达叶轴;裂片11-13对,互生,斜展,三角形或三角状椭圆形,略呈镰刀状,中部的长1.8-2.5厘米,基部宽1.6-2.5厘米,尖头,偶有圆头或钝头,全缘,有棕色的膜质半透明狭边,缺刻为U字形或V字形,宽可达1厘米,通常在中部以上的一些裂片基部上侧的上面近叶缘处各有1个小芽胞。叶脉隐约可见,侧脉3-5对,多为二叉,基部一对或仅基部上侧的侧脉为二回二叉。叶薄革质,干后上面褐色,下面棕色,两面均无毛,仅沿叶轴下面有椭圆形(钝头或尖头)或卵状披针形(渐尖头)的小鳞片。孢子囊群线形,斜上,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一脉的上侧,每裂片3-4对;囊群盖同形,棕色,薄膜质。
本种形体近于苍山蕨 C. dalhousiae (Hook.) Ching, 但较高大,叶片远较宽(约为其二倍),裂片斜出,三角形,尖头,基部上侧有1个小芽胞,叶脉除基部的外均为二叉,故易区别。
裂片11-13对,互生,斜展,三角形或三角状椭圆形,略呈镰刀状,中部的长1.8-2.5厘米,基部宽1.6-2.5厘米,尖头,偶有圆头或钝头,全缘,有棕色的膜质半透明狭边,缺刻为U字形或V字形,宽可达1厘米,通常在中部以上的一些裂片基部上侧的上面近叶缘处各有1个小芽胞。叶脉隐约可见,侧脉3-5对,多为二叉,基部一对或仅基部上侧的侧脉为二回二叉。叶薄革质,干后上面褐色,下面棕色,两面均无毛,仅沿叶轴下面有椭圆形(钝头或尖头)或卵状披针形(渐尖头)的小鳞片。孢子囊群线形,斜上,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一脉的上侧,每裂片3-4对;囊群盖同形,棕色,薄膜质。
本种形体近于苍山蕨 C. dalhousiae (Hook.) Ching, 但较高大,叶片远较宽(约为其二倍),裂片斜出,三角形,尖头,基部上侧有1个小芽胞,叶脉除基部的外均为二叉,故易区别。2100433B
阔基苍山蕨 Ceterachopsis latibasis Ching et Shing ex Ching et S. H. Wu
大叶苍山蕨 Ceterachopsis magnifica Ching
疏脉苍山蕨 Ceterachopsis paucivenosa (Ching) Ching
俅江苍山蕨 Ceterachopsis qiujiangensis Ching et Fu ex Ching et S. H. Wu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