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绪论
1 矿井热交换理论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1.1 井巷热交换过程的简化分析
1.1.1 空气的含湿量分析
1.1.2 热平衡方程
1.1.3 普通关系式
1.2 按热力因素计算矿井供风量
1.2.1 按井下气象条件计算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1.2.2 按热力因素计算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
1.2.3 按热力因素计算硐室所需风量
1.2.4 柴油机硐室风量计算
1.3 矿床的通风降温可采深度
1.3.1 井底车场风流温度的简化计算
1.3.2 通风降温可采深度计算
1.3.3 在矿井生产水平向深部转移时的通风降温可采深度
1.4 按热力因素确定巷道与采面长度
1.4.1 按热力因素确定巷道长度
1.4.2 按热力因素确定回采工作面长度
2 矿井降温热质交换设备
2.1 矿用喷淋式空气冷却器
2.1.1 在矿井降温中使用喷淋式空冷器的必要性
2.1.2 矿用喷淋式空冷器的构造和类型
2.1.3 风流通过喷淋式空冷器的实际过程
2.1.4 影响喷淋式空冷器热交换效果的主要因素
2.1.5 喷淋式空冷器的热工与风流阻力计算方法
2.1.6 喷淋式空冷器的结构设计
2.1.7 喷淋式空冷器的性能分析
2.2 矿用水冷却装置
2.2.1 冷却塔
2.2.2 表面式水冷却器
2.2.3 采用井下水平喷淋室
2.2.4 井下垂直冷却塔
2.3 矿井与地下工程的除湿
2.3.1 地下工程除湿的必要性
2.3.2 除湿方法及其经济比较
2.3.3 冷冻除湿
2.3.4 吸湿剂及其除湿方法
2.3.5 空气干燥过程计算
2.3.6 巷道壁隔湿
3 矿井制冷降温原理
3.1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
3.1.1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3.1.2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在压一焓图上的表示
3.1.3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3.1.4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
3.1.5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3.1.6 热泵循环
3.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3.2.1 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3.2.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理论循环
3.2.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热力计算
3.2.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实际循环
3.2.5 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3.2.6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形式和结构
3.3 矿井冰冷降温原理
3.3.1 冰冷降温原理
3.3.2 冰冷降温需冰量计算
3.3.3 制冰降温系统的优缺点及技术关键
3.3.4.制冰与冷水降温系统的技术经济比较
3.4 空气制冷原理
3.4.1 概述
3.4.2 工作原理
3.4.3 空气压缩制冷在矿井降温中的应用
3.4.4 压缩空气制冷计算
3.4.5 矿井下的试验资料
4 天然冷(能)源的利用
4.1 天然冰雪冷水及冷空气的利用
4.1.1 天然冷水的利用
4.1.2 建立冷却塔一冰窖系统
4.1.3 冷空气与浅部地温的利用
4.2 地热能的利用技术
4.2.1 基本概念
4.2.2 热泵的工作原理
4.3 矿井水的综合利用
4.3.1 矿井水利用概述
4.3.2 水源热泵技术
4.4 利用矿井瓦斯制冷降温原理
4.4.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原理
4.4.2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原理
4.4.3 利用矿井瓦斯作为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能源
4.5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应用
5 矿井制冷降温系统
5.1 地面集中降温系统
5.2 井下集中降温系统
5.3 联合降温系统
5.4 新汶孙村矿的降温工程简介
5.4.1 井下集中降温工程
5.4.2 孙村矿的地面集中降温工程
5.5 冷热电三联供的降温系统
5.6 热泵降温系统
5.6.1 制冷剂循环系统
5.6.2 井下降温系统
5.6.3 供暖系统
5.6.4 供热水系统
5.7 井下移动式(局部)降温系统
5.8 矿井降温系统设计的最佳参数
5.9 矿井降温系统的节能分析
5.9.1 能源有效利用的评价
5.9.2 评价指数
5.9.3 评价水准
5.9.4 空调用能量消费系数(CEC)
5.9.5 降温冷源系统的节能分析
5.9.6 各种冷热源机组一次能源效率的分析比较
5.9.7 影响降温冷源选择的基本因素与系统的合理组合
6 矿井及地下工程湿交换
6.1 概述
6.2 围护结构散湿的计算与测试
6.2.1 影响围护结构表面散湿的因素
6.2.2 围岩内表面散湿量计算
6.2.3 巷道壁面单位面积散湿量的测试方法
6.3 风流含湿量变化对其温度的影响
6.3.1 风流的温度与含湿量的关系
6.3.2 风流的湿交换与温度的关系
6.4 湿交换对沿巷道流动风流温度影响的分析
6.5 地下水表面与风流间的热湿交换
6.6 风流潮湿度与降温负荷的关系
6.7 通风除湿的可能性分析
6.8 潮湿的气象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6.9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热质交换
7 矿井灾变通风的理论基础
7.1 矿井火灾的基本概念
7.1.1 燃烧的热力过程
7.1.2 燃烧与爆炸
7.1.3 可燃性物质的热值
7.1.4 矿井可燃物及其特性
7.1.5 火灾燃烧中的有关参数计算
7.2 矿井火灾时期的风流状态
7.2.1 风流紊乱的基本形式
7.2.2 风流紊乱产生的原因
7.3 矿井火灾引起的附加热负压计算
7.4 火灾气体沿巷道流动时的压力及网路计算
7.4.1 几项温度指标
7.4.2 火灾气体的压力
7.4.3 矿井在灾变状况下的通风网路计算
7.5 矿井火灾期的巷道热力计算
8 矿井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治
8.1 掘进工作面的防尘与降温
8.1.1 掘进工作面的一般性防尘措施
8.1.2 机掘工作面防尘与降温
8.1.3 掘进工作面的除尘与降温系统
8.2 煤层注水的除尘与降温效果分析
8.2.1 煤层注水的作用
8.2.2 注水设备及器材
8.2.3 煤层注水的除尘与降温效果分析
8.3 矿井水害与热害的综合防治
8.3.1 矿井水害的类型
8.3.2 我国煤矿水害的特点及发生的原因
8.3.3 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现状
8.3.4 突水的征兆
8.3.5 突水水源分析
8.3.6 煤矿水害防治的方法
8.3.7 热水防治
参考文献2100433B
罗海珠著的《矿井通风降温理论与实践》在论述矿井通风降温基本理论的过程中,密切联系矿井通风降温的实际,书中所列举的实际工程,不一定是示范工程,仅是为了说明基本理论的应用方法。提高和发展矿井通风降温的科技水平,必须以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支撑,这是在编写本书过程中始终坚持的观点。
罗海珠,1962年8月生,江西吉水人,博士,研究员,煤炭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董事长。主持完成了国家“七五”至“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参与编写并出版专著5部,在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制订或修订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5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煤炭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煤炭工业局安全生产科技奖一等奖1项,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1995年获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1996年被评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6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1998年获辽宁省首届青年科技奖,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抚顺市跨世纪优秀青年专家、十佳科技英才、优秀科技工作者。培养了一大批矿井火灾防控的优秀科研人才,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9名,是我国矿井火灾防控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在掘进巷道时,为了供给人员呼吸,排除稀释掘进工作面瓦斯或爆破后产生的有害、有害气体和矿尘要进行通风。掘进巷道的通风叫掘进通风。掘进通风方法分全负压通风、引射器通风和局扇通风。由于我集团公司主要采用局扇...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方式、通风方法和通风网络的总称。通风系统,包括风机控制、CO传感器、交通状态检测、火灾报警控制和TC控制。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
机械设备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会一直产生相应的热量,如果之前产生的热量没有及时排出或被吸收掉,加之车间空间较大,人员众多,设备多,产生的热量较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一直叠加上去使用车间湿度更热。1、在发...
《矿井通风防尘》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矿井通风防尘》是\"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该课程建设,可以更好地为矿山企业培养急需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矿井通风课程项目导向教学设计与实践
探索与创新紧贴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以实际矿井通风设计内容和日常管理工作为任务,尝试对矿井通风课程进行项目导向教学设计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本书针对矿井工程地质特点,采用多学科理论与综合研究方法,系统地介绍了矿井开采地质条件、岩石(体)工程地质条件和矿井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等矿井工程地质理论与方法。在矿井开采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决定沉积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沉积岩石成分、结构和赋存环境等因素与宏观力学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剖析了沉积岩体结构及其力学特征和岩体中地应力的分布规律,构建了沉积岩体结构地质力学模型;通过物理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揭示了煤炭开采过程中巷道和采场围岩应力分布及其变形破坏规律,介绍了矿井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理论与控制技术。
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矿井提升与运输课程设计、运输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彭苏萍(1959.06.15 —),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矿山工程地质与工程物探专家。生于江西省萍乡市,原籍江西萍乡。1982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本科),1988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公共安全〉专题组副组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国家“653工程”煤炭地质与测绘领域首席专家等。获中国矿业大学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
发现煤层砂岩顶板变薄尖灭带是顶板灾害易发区,建立了煤层顶板稳定性地质预测技术与方法。率先开展煤矿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建立了以野外采集评价技术、三维地震可视化解释与反演技术、纵横波联合解释技术为基础的煤矿高分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体系,首次达到700米深度勘探精度达到查明≥3米断层的技术水平,并在煤炭企业广泛推广应用。上述两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均排名第一)。研制开发出具自主知识产权的矿井地质雷达和多波地震仪装备并在煤炭、交通和军事阵地探测中推广应用。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均排名第一),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获国家软件版权4项,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4本(其中1本由Springer出版)和百余篇论文。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