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编写组
序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可控震源系统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一节 可控震源系统发展介绍
第二节 振动器及辅助系统
第三节 控制系统
第四节 相关器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反射地震波场褶积积分模型
第二节 地震记录褶积模型
第三节 扫描信号
第四节 相关方法
第三章 常规采集方法
第一节 野外施工方法
第二节 主要观测系统参数设计
第三节 激发参数选择
第四节 相关记录主要干扰波分析
第五节 勘探实例分析
第四章 高效采集技术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交替扫描采集方法
第三节 滑动扫描采集方法
第四节 独立同步扫描采集方法
第五节 距离分离同步扫描采集技术
第六节 其他高效采集方法介绍
第五章 高保真采集技术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野外施工方法
第三节 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节 实例分析
第六章 配套技术
第一节 通信技术
第二节 定位及导航技术
第三节 源驱动技术
第四节 仪器记录系统及相关设备
第五节 现场质量监控技术
第七章 技术发展趋势
第一节 低频勘探技术
第二节 大吨位可控震源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高效、高保真采集技术的融合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介绍了可控震源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常规采集方法、高效采集技术、高保真采集技术。作为可控震源地震勘探系统工程的一部分,书中还介绍了测量、采集仪器和质量控制等技术。本书最后介绍了可控震源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发展趋势,认为“高效、高保真、低频(宽频)”三项技术相融合是可控震源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发展方向。
本书着重介绍了地震勘探工程实用技术,可供地震勘探现场工作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1) 图像传输格式格式是视频编辑最重要的一种参数,图像卡需要支持系统中摄像机所采用的输出信号格式。大多数摄像机采用RS422或EIA644(LVDS)作为输出信号格式。在数字相机中,IEEE1394...
楼下的人一回答就知道不专业,就方便性来说可以选择USB,就专业和稳定性来说肯定是选择板卡式的PCI卡了。
我大概算是低手哈,但是试着回答下:1.速度是1.25ms/s的意思是1秒钟可以1兆次2.FIFO 是先进先出的意思(first in first out),应该只是数据存储3.速度的影响还和A...
排队论在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施工作业中的应用
可控震源是在陆地和海洋的地震勘探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非炸药震源,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可控震源出力大小、频率范围、扫描时间、相位等参数可根据具体的工区地表条件、深层地震地质条件而调整。排队论是研究系统随机聚散现象和随机服务系统工作过程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排队论通过对服务对象到来及服务时间的统计研究,得出如等待时间、排队长度、忙期长短等数量指标的统计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来改进服务系统的结构或重新组织被服务对象,使得服务系统既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又能使机构的费用最经济或某些指标最优。针对于可控震源的施工,我们可以根据施工作业的条件,时间、成本、资源等诸多要素,应用排队论的知识进行建模,精心设计,合理调配,使之发挥最大效益。
排队论在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施工作业中的应用
可控震源是在陆地和海洋的地震勘探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非炸药震源,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可控震源出力大小、频率范围、扫描时间、相位等参数可根据具体的工区地表条件、深层地震地质条件而调整。排队论是研究系统随机聚散现象和随机服务系统工作过程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排队论通过对服务对象到来及服务时间的统计研究,得出如等待时间、排队长度、忙期长短等数量指标的统计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来改进服务系统的结构或重新组织被服务对象,使得服务系统既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又能使机构的费用最经济或某些指标最优。针对于可控震源的施工,我们可以根据施工作业的条件,时间、成本、资源等诸多要素,应用排队论的知识进行建模,精心设计,合理调配,使之发挥最大效益。
槽波法地震勘探是以炸药震源或锤击等震源在煤层中激发槽波,用两分量检波器同时记录两个水平振动分量:一个分量垂直于煤壁;另一个分量平行煤壁。槽波地震仪与地面数字地震仪类似,不同点只是防爆,具有更高的上限频率,更为轻便等。
槽波法地震勘探的基本测量方法有透射波法及反射波法两种。其原理及对应的典型记录示于下页图3。透射波法测量中,震源与检波器分别安置在不同巷道内(包括钻孔、工作面等);反射波法测量中,震源与检波器则安置在同一巷道,与地面地震勘探类似。常采用共反射点多次叠加技术。
若采区内有落差大于煤厚的断层,断层将波导完全阻断,发生反射而无透射槽波; 若断层落差小于煤厚,波导部分阻断,则部分能量被反射,部分能量形成透射槽波。根据反射与透射槽波的有无及强弱,即可判断测区内有无异常及阻断的程度。在煤层厚度1.0~3.5m,夹矸厚度小于1/3煤层厚度等有利条件下,槽波法地震勘探可检测落差小于1/2煤层厚度的断层或其它异常。透射的最大距离可达1000m以上。该法检测异常的准确率可达80%以上。反射波法可确定断层位置,探测范围较小,一般在300~400m以内,准确率在60%以上。但不论那一种方法,都不能定量确定断层落差及识别异常的性质。
成果登记号 |
19910279[04589] |
项目名称 |
山区地震勘探采集方法技术的研究 |
第一完成单位 |
西南石油地质局第二物探大队 |
主要完成人 |
陈清池、童陆一、黄康南、钟绍华、龚镇 |
研究起始日期 |
1991-05-01 |
研究终止日期 |
1992-12-01 |
主题词 |
三维地震法;地震勘探;山岳 |
任务来源 |
B |
该成果研究了在山区恶劣地形条件下地震资料的采集问题,改进了二维地震勘探的用了灵活多样变观系统、通道式灵活二维地震观测系统及弯曲测线观测三维地震勘探中设计使用了“矩阵式”三维地震观测方法,获得了资料果。在山区测地工作中,针对山高林密难以敷设直导线的情况,作了多计了“灵活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在VSP测井的同时获得了一块井旁三量资料。改进了山区地震面积测量资料。改进了山区地震勘探队伍的组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