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目前,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正由抗震减震向震后可恢复转变,发展低损伤、自恢复的新型结构抗震体系是未来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群桩基础是桥梁工程中最常见的基础类型,但抗震能力相对较弱,2008汶川地震以后,新修订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提高了基础的设防要求,给桩基础的抗震设计带来一定的挑战。为此,本项目提出了可提离式群桩基础的新型结构体系,既可以形成摇摆减震机制,同时也是一种理想的低损伤、自恢复结构体系。开展大比例可提离式群桩基础单墩桥梁结构模型和普通桩基础桥梁模型的拟静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可提离式群桩基础桥梁具有明显的旗帜形滞回特性,下部结构地震力降幅达50%以上,上部结构加速度降幅达30%,震后残余位移降幅达80%以上,结构具备低阻尼、低损伤、自恢复的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有限元分析,建立并验证了可提离式群桩基础的合理静动力分析模型。基于Abaqus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结合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构,评估了可提离式桩基础桩头与承台关键节点碰撞效应,提出降低桩头与承台关键节点碰撞损伤的控制措施,改进了桩头与承台关键连接节点构造设计。结果显示:可提离式桩基础在强震作用下的实际提离位移一般不超过6cm,节点碰撞对结构整体损伤无明显影响,局部碰撞损伤可通过增加缓冲垫层加以避免。依托上海嘉闵高架桥标准段桥梁,通过广泛的参数分析,系统评估了不同墩高、不同地震动特性、不同基础布置方案以及多维多向地震作用下的可提离式群桩基础桥梁地震响应特点,结果显示,可提离式群桩基础对高低墩状况都可以显著改善桩基的受力,降低桩基配筋,同时容许结构主体保持弹性工作状态,降低结构震后修复需要。 2100433B
群桩基础是我国桥梁工程中最常见的基础类型,但其抗震能力相对较弱。汶川地震以后,新修订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提高了基础的设防要求,给桩基础的抗震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本项目基于扩大基础考虑提离减震方面的相关成果,提出了可提离式桩基础的解决方案。针对结构受力特点,重点围绕提离减震机理、关键节点碰撞效应与损伤控制、以及结构减震效能三个主题开展研究。结合数值理论分析,重点开展有土体参与条件下的拟静力模型试验和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提离式桩基础的合理滞回本构和连接节点碰撞效应分析模型,并确定模型参数的合理取值,进而建立提离式桩基础的抗震性能合理力学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桥式,分析提离式桩基础对结构的自复位性能、动力倾覆稳定性以及地震易损性等方面的影响,评估提离式群桩基础的抗震效能。
鸟是春天的使者、人类的朋友,它不但有鲜艳的羽毛,婉转的歌声,还 有被誉为“天然艺术品”的巢。在法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人类除 了鸟巢之外,什么都能制造出来。”可见,这个天然艺术品不但漂亮,而且 ...
在地质条件分布不均匀、地下水异常的情况下,在施工图桩基摩阻设计计算时会验算地基沉降问题。
LED投光灯的抗震能力是非常强的,在运输或者其他过程中减少支架开裂,灯泡滑落等等问题
基于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分析及其在设计阶段中的应用研究
阐述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重点从地震对桥梁产生的具体危害、桩基的抗震效果、桩基垂直承受力的计算、桩基水平力的计算、液化地基中的桩基础及分析某桥梁抗震设计方案,详细对桥梁桩基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列举了若干桥梁抗震对策,以期为其他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桩基础抗震研究的现状
桩基础抗震研究的现状
批准号 |
50578161 |
项目名称 |
带组合连梁混合筒体抗震性能与设计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10 |
项目负责人 |
阎奇武 |
负责人职称 |
副教授 |
依托单位 |
中南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6-01-01 至 2008-12-31 |
支持经费 |
26(万元) |
古建筑木结构由于年代久远,普遍存在材性劣变、结构损伤、抗震性能大幅下降等问题。借助应力波仪、针阻仪等现代设备对古建木构损伤进行检测;人工模拟干湿交替变化、日光曝晒、菌虫腐变等环境影响因子对木材的影响,研制了带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损伤试件;对试件进行材性、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研究,取得了预期研究成果。 (1)分别对带有不同孔洞、裂缝损伤的试件进行微钻试验,得到相应损伤对应的微钻阻力图谱,对杉木清材试件进行试验,拟合出可用于检测古建筑木材密度、弹性模量、强度与微钻阻力的关系式。 (2)对损伤试件进行材性试验,结合超微观察、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XRD衍射分析的试验结果,定义木材损伤度等级,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损伤对木材力学性能变化,建立了杉木材性退化本构关系模型。 (3)对损伤古木节点进行静载、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得到不同程度损伤木节点连接各部位的受力传力特征、M-θ滞回曲线、节点工作机制与耗能机理,拟合出损伤对木节点刚度退化、节点耗能的影响。 (4)对损伤木梁、木柱进行静载、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得到不同损伤程度下木构件的F-Δ滞回曲线、以及损伤木构件的破坏形态。进一步分析得到了木构件的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等效黏滞阻尼曲线,拟合出损伤木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 (5)对损伤木构架进行动力特性、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得到如何利用脉动法确定木构架损伤位置的方法、F-Δ滞回曲线、以及损伤木构架的结构响应、局部构件破坏形态,进一步分析了木构架的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等效黏滞阻尼曲线,拟合出损伤构件对木构架抗震性能的影响。 (6)结合典型古木构建筑,对古木建筑抗震性能提升与修复保护方法进行了拓展研究,对古木建筑的损伤节点、构件、结构的局部更新、加固修复、整体复位纠偏,及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 课题研究成果可为保护损伤古建木构文化遗产、改善其抗震防灾性能,提供理论支撑。 2100433B
本项目提出带钢-砼组合连梁的新型混合筒体结构,进行新型带钢-砼组合连梁混合双肢剪力墙结构及带钢-砼组合连梁的新型混合筒体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研究,拟采用结构模型及节点的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与计算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破坏准则、恢复力模型、计算模型,建立混合筒体结构空间及简化计算理论,在微机上实现混合筒体结构的空间及简化弹塑性静、动力分析。通过试验与参数研究,找出影响新型混合双肢剪力墙、新型混合筒体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