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木质藤本,无毛。茎与枝圆柱形,淡灰褐色,具线纹。掌状复叶具长柄, 有小叶4-5片;叶柄纤细,长6-12厘米;小叶革质,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有时为卵状长圆形,长3-8厘米,宽1.5-3.5(4)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或阔楔形,侧小叶常较小。基部有时不对称,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密布极微小的乳凸,中脉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每边7-8条,与网脉同于两面凸起,但在老叶则上面叶脉不明显;小叶柄长1-3厘米,基部1对小叶柄长仅5毫米。花3-4朵组成伞房花序式的总状花序;花序4-6个簇生于叶腋;总花梗短,长7-15毫米,基部为扁圆形、顶急尖的芽鳞片所包托;小苞片披针形,长约3毫米;花梗纤细,长6-12毫米。雄花:萼片白色,外轮3片倒卵状长圆形,长11-12毫米,宽约4.5毫米,内轮3片较狭,宽约3.5毫米;花瓣极小,椭圆形,长约1毫米;雄蕊长8-9毫米,劲直,离生,花药长约35毫米,顶端具短小的凸头,花丝圆柱状,长约5.5毫米,退化心皮小,锥尖。雌花:萼片淡紫色,外轮3片倒卵形,长约16毫米,宽约9毫米,顶端及边缘内卷,内轮3片卵形,长约12毫米,宽约7毫米;退化雄蕊极小,近三角形;心皮直,棍棒状。果长圆形,成熟时淡红色,干后近黑色,长约7厘米,宽约4厘米,外面密布小疣凸;种子棕黑色,扁平。花期4月,果期10月。
产于云南(嵩明、昆明、大姚);四川(宝兴)。生于海拔2100-2700米的山谷密林或疏林和灌丛中。
生境 | 灌丛中, 山谷密林下 |
海拔下限 | 2100 |
海拔上限 | 2700 |
是否中国特有 | 是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叶轴初被疏柔毛,旋即脱净;叶柄基部膨大,包裹着芽;托叶形状多变,有时呈卵形,叶状,有时线形或钻状,早落;小叶4~7对,对生或近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
常绿乔木,高达35m,胸径1m;树冠广圆锥形。小枝平滑无形毛,冬芽小,圆柱形,栗褐色。幼树树皮灰绿色,老则裂成方形厚块片固着树上。叶5针一束,长8-15cm。质柔软,边有细锯齿,树脂道多为3,中生或背...
常绿或半常绿乔木,高可达40m,胸径可达1m。树冠伞形,大枝斜展。树皮灰褐色,纵裂。三出复叶,小叶卵形至长椭圆形,长7~15cm,革质,边缘有浅圆锯齿,两面光滑无毛,叶绿色。花单生,淡绿色,雌雄异株,...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城市文化与建筑形态——昆明古城街道形态探析
建筑的形成与形态定位不是孤立的,而是因循一个整体发展的脉络而有机有序形成,是依附于“城市”这个总的建筑环境氛围而存在,城市整体文化的特征直接影响到建筑个体及群体,街道的形态与意义,并起到控制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