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常绿小乔木,4月中下旬,日均温19-20°C时。芽初露,裸芽,由叶腋及枝梢顶端同时抽出,形稍扁,腋芽长约0.3厘米,顶芽较粗,长约0.4-0.5厘米,棕褐色。5月下旬,日均温多在23°C以上时,叶芽伸长至1-2厘米,叫状柄开始分离,呈斜披针形,长1-2厘米,宽0.5-0.8厘米,棕红色或青绿色。6月上旬,进入暑季,嫩枝长4-5厘米时,展叶状柄5片左右,叶状柄长1-7厘米,宽0.5-1厘米,披针形,具8条平行脉,偏于一侧,嫩枝及叶状柄棕红色。6月中旬至10月中句为生长盛期,定型叶状柄长8-13厘米,宽1.5-2.5厘米,披针形,由棕红色逐渐转青绿色,革质。10月以后,继续缓慢生长,一年中生长高度50-80厘米,有叶状柄50-80片,叶状柄在树上维持约1年,4月初至5月末,为主要换叶期,换叶时间持续近2个月。
10月下旬,当营养生长进入缓慢期时,花芽开始形成,于当年桉条的叶腋处,每叶腋着生穗状花序1-4穗,长0.5-1厘米,淡绿色,每穗有小花蕾80-120个,成螺旋状密集于花轴上,花蕾粟粒状, 11月上旬至下旬,为花序伸展期,序长达2-6厘米,随着花序的伸长, 花蕾膨大成乳头状,高0.12厘米,由青色逐渐变黄色,无毛。11月末至翌年1月中旬,为开花盛期,花轴长5-8厘米,径0.1-0.15厘米,淡绿色,无毛。花开时,金黄色,绒毛状,花萼5片,分离,淡黄色, 雄蕊多数,长约0.2厘米,雌蕊1枚,略高于雄蕊。2月下旬花期结束, 单朵花2-8天萎谢。12月中句至次年2月中旬,为幼果形成期,出现在花谢后约1周,一个月后荚果长2-8厘米,圆形略扁,镰刀状弯曲,棕色带青,被稀疏短毛,每花穗发育成荚果1-15个。4月下旬,荚果长5-10厘米,径0.15-0.2厘米,不规则状扭曲。5月中下旬,果熟,棕褐色,每荚具种子5-10粒。
原产于澳大利亚,引种至中国南亚热带及北热带的低丘、平原地区,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苛。
育苗场地:必须选择在近水源、近造林地、近交通运输方便的地块。如在缓坡山地造林,育苗也可以在造林地里进行。育苗场地应进行平整,地面应打实,并用每亩2.5-3千克的六六六粉进行土壤消毒。为防止育苗地生长杂草,地面需铺一层聚乙烯薄膜或废水泥袋纸片。
营养袋与营养土:育苗容器亦称营养袋,一般采用聚乙烯薄膜袋为宜。容器袋规格为:压偏后的长×宽=15厘米×10厘米,或12厘米×8厘米。袋子底部应打上2-3个1厘米见方的通气排水孔。营养土用红心土50千克,加配垃圾土或火烧土、园地土、塘泥土(均应打碎过筛)。每100千克营养土加配过磷酸钙、复合肥各1千克后搅拌均匀。干湿度以手抓捏成团自然落地能散开为宜。每袋营养土重约0.5千克。营养土入袋后应轻微捣实,然后排列在薄膜片上。
种籽的催芽处理与播种:种籽应先在冷水中浸泡24小时。浸泡期间须反复揉搓和淘洗,捞弃上浮的杂质和不成熟的籽粒。然后将50-60℃的热水倒进装种籽的容器中,边倒边搅动,自然冷却后再泡24小时。经以上处理后,将种籽均匀地铺在塑料薄膜上,上面再盖一层薄膜或稻草进行保温,温度掌握在18-25℃之间。待种籽出现乳白点时即可种进营养袋里,每个营养袋播2粒籽为宜。这里须注意有白芽点的一端朝下,再覆上细土。如果在秋季或冬季播种,还须覆盖稻草或松毛针使之保温保湿。
叶黄槿为常绿大灌木至小乔木,被星状毛。主干不明显,高可达3-4m。其叶大,如心形,叶柄长3-8cm。其花,雄蕊多数为单体,雄蕊筒包围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蒴果球形,开裂。单叶,叶草质,互生,革质,...
落叶灌木,高1.5-3米;当年小枝连同芽、叶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黄色或黄绿色开展的小刚毛状粗毛及簇状短毛,老时毛可弯伏,毛基有小瘤状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几无毛,有凸起的垫状物。叶纸质,宽倒卵...
平枝栒子属落叶或半常绿匍匐灌木,高不超过0.5米,枝水平开张成整齐两列状;小枝圆柱形,幼时外被糙伏毛,老时脱落,黑褐色。叶片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倒卵形,长5-14毫米,宽4-9毫米,先端多数急尖,基部...
播种后每天早晚洒水各一次(雨天除外),以保持营养土的湿润。幼苗出齐后揭去覆盖物,并及时除草、间苗。补苗应在阴雨天进行,还应注意防治病虫害。待幼苗长到15厘米左右或长出4-6片大叶时即可移植造林。造林时应尽量避免在强日照时进行。树坑以40厘米×30厘米×30厘米为宜,栽植时每个坑底应填细土10-15厘米,同时施50克复合肥或过磷酸钙作基肥。营养袋入坑后覆土到与袋面平,压实周围泥土,并使坑穴呈盆状,以利蓄水防早、保土保肥。亩造林密度为300株(株行距为1.5米×1.5米)。造林后需有专人管护并马上封山,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肯氏相思速生,材质坚实,萌芽更新力强,根具固氮菌。宜作家具,可经营薪炭林,及水土保持林。适于中国华南地区营造混交林及作城镇绿化树种。 2100433B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探析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
以豫南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建筑文化为背景,结合古镇、古村落乡土建筑的具体实例,对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以便全面地把握该地区乡土建筑的特点,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新农村乡土建筑提供借鉴.
高产、优质;常绿小乔木叶状柄;披针形;具8条平行脉;偏于一侧;嫩枝及叶状柄棕红色叶腋着生穗状花序1-4穗;花金黄色;绒毛状;花萼5片;分离;淡黄色; 雄蕊多数;雌蕊1枚;略高于雄蕊淡绿色;无毛荚果;圆形略扁;镰刀状弯曲;棕色带青;被稀疏短毛;每花穗发育成荚果1-15个果熟;棕褐色;每荚具种子5-10粒。
高产、优质;常绿小乔木叶状柄;披针形;具8条平行脉;偏于一侧;嫩枝及叶状柄棕红色叶腋着生穗状花序1-4穗;花金黄色;绒毛状;花萼5片;分离;淡黄色; 雄蕊多数;雌蕊1枚;略高于雄蕊淡绿色;无毛荚果;圆形略扁;镰刀状弯曲;棕色带青;被稀疏短毛;每花穗发育成荚果1-15个果熟;棕褐色;每荚具种子5-10粒。
高产、优质;常绿小乔木叶状柄;披针形;具8条平行脉;偏于一侧;嫩枝及叶状柄棕红色叶腋着生穗状花序1-4穗;花金黄色;绒毛状;花萼5片;分离;淡黄色; 雄蕊多数;雌蕊1枚;略高于雄蕊淡绿色;无毛荚果;圆形略扁;镰刀状弯曲;棕色带青;被稀疏短毛;每花穗发育成荚果1-15个果熟;棕褐色;每荚具种子5-10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