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奇数羽状复叶常聚生于枝顶,长20—35厘米;
小叶3—7对,对生,近无柄,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4—)7—12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渐狭,常偏斜,边缘或至少在中部以上的两侧具钝圆锯齿,表面发亮,背面较淡而无毛,或在幼时沿中肋甚至侧脉被毛。叶柄约为叶轴的1/3—1/5,均无毛。
花小而黄绿色,径达8毫米,集成腋生经8—15厘米的两歧聚伞花序,花轴密被微柔毛;花萼4—5,卵形,先端锐尖,背面被毛;花瓣卵形,与萼齿同数,比萼片长约2倍,内面略被毛;雄花:雄蕊长于花瓣2倍,花丝无毛或有毛;花盘4—5浅裂,无毛,退化子房微小;雌花:较雄花小,雄蕊较花瓣远短;花丝下部被毛;花药有小尖突;花盘垫状,无毛;子房具4—5个离生心皮,卵形,常无毛或疏被毛;花柱4—5,较子房长约2倍,基部分离,中部常扭转,粘合,顶端分离,微反折。
小核果熟时蓝绿色转黑色,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6—8毫米,果皮肉质,干时皱缩,着生于增厚的花盘上,并有稍增大的果萼宿存于基部。花期4月,果7月成熟。
产云南中部(富民、禄丰)、东南部(屏边、砚山)、南部(普洱)、西南部(凤庆)、西部(鹤庆)等地,海拔(1400—)1650—2400米湿润的山谷杂木林中。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各省。自克什米尔地区经尼泊尔、不丹、印度东北部,东达朝鲜、日本均产之。辽宁有一变种。
木材稍硬,心材黄色,边材黄白色,刨削后具光泽,供制器材;树皮及根皮极苦,含苦楝树甙(quassin C22H30O6)与苦木胺(picrasmin C22H30O6),为苦树中的苦味质,有毒,入药能泻湿热、杀虫治疥;亦为园艺上著名农药,多用于驱除蔬菜害虫。
叶黄槿为常绿大灌木至小乔木,被星状毛。主干不明显,高可达3-4m。其叶大,如心形,叶柄长3-8cm。其花,雄蕊多数为单体,雄蕊筒包围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蒴果球形,开裂。单叶,叶草质,互生,革质,...
落叶灌木,高1.5-3米;当年小枝连同芽、叶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黄色或黄绿色开展的小刚毛状粗毛及簇状短毛,老时毛可弯伏,毛基有小瘤状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几无毛,有凸起的垫状物。叶纸质,宽倒卵...
平枝栒子属落叶或半常绿匍匐灌木,高不超过0.5米,枝水平开张成整齐两列状;小枝圆柱形,幼时外被糙伏毛,老时脱落,黑褐色。叶片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倒卵形,长5-14毫米,宽4-9毫米,先端多数急尖,基部...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探析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
以豫南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建筑文化为背景,结合古镇、古村落乡土建筑的具体实例,对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以便全面地把握该地区乡土建筑的特点,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新农村乡土建筑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