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矿业城市循环经济系统设计与优化》是在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河北省矿业城市循环经济系统规划及实现途径研究”(项目编号:07457205D-7)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充实、整理和完善形成的,包括8章。分别为矿业城市及矿业城市的界定标准、矿业城市的产业糯合特征及演化路径;矿业城市产业经济的运行特征、循环经济及矿业城市循环经济系统基本特征;矿业城市资源产业集群及其演变轨迹、基于产业集群的矿业城市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矿业城市循环经济系统效率与系统优化、矿业城市循环经济系统优化SD建模原理及循环经济系统SD仿真模型;矿业城市主导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和主导产业循环经济系统技术支撑体系;系统场控理论、矿业城市循环经济系统场控功能研究及运行管理机制构建;唐山市资源产业集群体系的循环经济实证研究。
《矿业城市循环经济系统设计与优化》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及管理部门的参考用书。2100433B
出版时间:2009-11-01版 次:页 数:159装 帧:精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科学与自然 > 地质学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本书分为上篇“平面构成”和下篇“色彩构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最后章节选编了一些本校历年来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此外,本书最后部分附有构成运用范例及题型练习,可供自考学生参考。本...
本书从招贴的起源、发展到现代招贴设计的运用,阐述了招贴的分类、功能及设计形式等基本知识。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招贴设计中。全文内容基础,表述深度恰当,以简单的理论知识引领...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矿业城市循环经济综合指标评价
通过参考不同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了一套新的矿业城市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提出了一种构建指标和它们的权重的实践方法,并且讨论了使用改进BP神经网络方法评价矿业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原理。改进的BP神经网络方法是一种极好的矿业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
构建矿业城市发展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矿业城市是指凭借矿产资源要素的天然禀赋,通过人们后天的开发建设而形成的单一产业性城市。中国矿业城市资源库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矿业城市426座,矿业城镇人口31084万人。根据矿产开发程度和发展阶段,我国426座矿业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
《矿业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演化》以矿业城市土地利用为核心,对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及其变化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研究,构建了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的一般理论框架,并以江苏省典型矿业城市——徐州市为分析样本,充分利用RS与GIS技术,围绕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格局、机制、效应”这一科学命题,系统分析矿业城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与格局特征,综合研究资源、经济、技术、交通、社会等因素对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并从生态系统视角分析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矿业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演化》可以作为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和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
内 容 简 介
全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我国铁路编组站的设备与作业;编组站系统设计优化的理论基础;到达――解体子系统设计优化;编组子系统设计优化;出发子系统设计优化;编组站系统设计综合优化;编组站布置图型设计优化;驼峰设计优化;编组站分阶段发展设计优化。本书可供铁路运营、站场设计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LUCC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矿业城市研究进展
1.2.3 矿业城市徐州市LUCC研究进展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l.4.1 研究目标
l.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内容结构
2 研究区概况及遥感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2 矿业经济发展概况
2.2 数据基础及遥感数据处理
2.2.1 研究区范围
2.2.2 数据源
2.2.3 遥感数据处理工作平台及技术路线
2.2.4 遥感数据预处理
2.2.5 遥感影像解译
2.2.6 矢量图的生成及建库
3 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理论研究
3.1 矿业城市基本内涵
3.2 中国矿业城市发展及理论研究意义
3.3 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3.4 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的理论研究
3.4.1 分析方法成因分析法
3.4.2 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系统层次关系辨识
3.4.3 矿业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作用机制理论框架
3.5 本章小结
4 徐州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格局研究
4.1 技术流程及研究方法
4.1.1 技术流程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与变化强度
4.2.2 土地利用类型增减转移
4.2.3 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
4.3 本章小结
5 徐州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与空间格局研究
5.1 徐州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演变分析
5.1.1 研究方法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及均衡度
5.1.2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化
5.1.3 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计算及分析
5.1.4 用地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的关系分析
5.2 徐州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化研究
5.2.1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及研究数据基础
5.2.2 研究方法
5.2.3 工业用地空间分析
5.2.4 居住用地空间分析
5.2.5 商服用地空间分析
5.2.6 工业、居住及商服用地空间格局对比分析
5.2.7 工业、居住及商服用地空间格局关系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徐州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
6.1 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定量研究方法及研究主要内容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2 主要定量评价方法
6.1.3 驱动力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
6.2 徐州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实证研究
6.2.1 自然因素影响
6.2.2 矿产资源影响
6.2.3 经济人文因素影响
6.2.4 驱动力因素系统综合影响的定量研究
6.3 本章小结
7 州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
7.1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理论的徐州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研究
7.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及应用
7.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7.1.3 计算结果与分析
7.2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徐州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
7.2.1 生态足迹理论及应用
7.2.2 生态足迹计算及分析
7.2.3 生态承载力计算及分析
7.2.4 生态盈余(或赤字)计算与分析
7.3 基于景观生态理论的徐州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
7.3.1 景观生态理论及应用
7.3.2 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总结
8.2 主要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