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梨竹,学名:Melocanna baccifera (Roxb.) Kurz,又名:矮梨何(广西)。为禾本科竹类植物。 秆合轴散生状,高8~10米。老秆黄绿色,新秆淡绿色或鲜绿色,微被白粉。箨鞘淡黄绿色或有紫色,后转褐色,被淡色细刺毛,先端宽弧形下凹,二侧角耸起,近顶处呈波状凸隆起;箨耳微弱;箨舌极低;箨叶绿紫色,长三角形至接针形,先筛锐尖似象受状。为核等数,呈半轮生状僚主,叶片长被针形。笋期8~10月。 秆作高级纸的造纸原料,果实特大,形如梨,可烤食。
中国台湾、广东(广州)和香港等地都有引种栽培。原产印度、孟加拉和缅甸。
应选择土层厚60公分以上、疏松、透气、肥沃、保水性能好的沙壤土、乌沙土、黄棕壤,充分利用排灌条件较好的平原、河滩淤地、山脚缓坡地、房前屋后空地、农村菜园周围等处造林,山区应在海拔300米以下、坡度15度以下背风向阳的南坡或东南坡,土壤条件好的,也可扩大到20-25度的坡地。造林前整好地,每亩挖穴60-100个,穴规格为60×40×40公分,株行距3×3米,平地每隔10米开一条25×30公分的排水沟。对20度以上坡地可实施带状整地,带宽4-7米,带间距3-4米。
在春季2-3月或秋冬季10-11月造林。选择1-2年生、胸径2-4 c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竹子作为母竹,生长于林地边缘的新竹最为理想。起苗时保留鞭长15-625px,带土球20kg以上,以草绳包扎。起苗后砍去顶梢,适当修剪,留枝4-7盘。装车时从车厢尾部开始一株一株斜放,蔸互相靠紧。栽植时先平整穴底,每穴回填表土与腐熟有机肥拌匀作底肥,至穴深15-20公分放入母竹。有少数母竹竹秆与竹鞭是不垂直的,这时要让竹鞭在穴内平直舒展,而不强求竹秆直立。填土踏实,根盘下部一定不能留空隙,以利鞭土密接,栽后浇水封土。栽植于风口处的竹子,应采用支架固定。
造林的头两年,应十分注重水分管理。长期干旱要浇水:坡地围绕母竹挖环状沟浇透水后封土,平地在行间挖浅沟灌水后覆土。同时,可在林间套种花生、大豆等农作物,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夏季降雨集中时,一定要及时清沟排水,以防竹子积水死亡。
施肥量要逐年增加。肥料种类根据需要而选择,3月、6月施速效肥,如氮肥、复合肥等;9月施缓效肥,如腐熟饼肥、农家肥、人粪尿等。施肥方式:头一、二年竹鞭伸长不远,可围绕竹株开环状沟,均匀施入肥料后覆土,。从第三年开始,竹林密度增大,采用撒施,配合松土将肥料埋入土中。
为促进竹林郁闭,对前二年所出竹笋,要全部保留,严禁采笋和牲畜为害。第三年如果出笋较多,可挖除小笋、虫笋,保留壮笋。另外,根据我们的经验,后期长出的笋因营养不良,一般长不成竹子,可以挖掉,一是减少养分消耗,二是能增加经济效益。
竹鞭分布太浅,往往只能长出小笋。在9月份第二次施肥后再覆盖一寸土,既能改良土壤,又能提高春笋的鲜嫩度。
成林阶段的管理管理重点是调整竹林结构、改善竹林环境条件、创造良好的土、肥、水、气条件入手,使竹林密度维持在800~1000株/亩、竹子平均胸径3~100px,分布均匀,大小基本一致。
为使竹林永续经营,年年丰产,就必须每年留养一定数量的新竹,作竹林再生产的基础,因此笋期必须处理好挖笋与留笋长竹的关系。一般每年五一节前后开始留养,每亩留200-300株。挖笋方法:当笋出土10~15公分时,沿竹笋周围刨开泥土,从竹笋与竹鞭接点处切断,不要切断竹鞭。每2—3天挖一次。退笋是指生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自然死亡的竹笋 ,识别退笋是在早晨看竹笋尖上有水珠存在的是好笋,而没有水珠的即为退笋,对退笋应及时挖除以免影响食用。
每年6月深翻松土,挖除老鞭、竹蔸,深翻时即使鞭段有损伤,也可很快抽发新鞭,促发岔鞭。对林间空地增施有机肥,利用竹鞭趋松趋肥性诱来嫩鞭,使竹林地下系统分布均匀。
6—7年生的竹子,生产力已衰退,应及时除去。可结合6月份松土,将老竹连蔸挖去,保留少量4—5年生竹,1—3年生竹占70%以上,伐竹的枝叶最好留盖林地,增加养分。为便于识别竹子年龄,可对当年新竹标号。对于冬季雪害严重地段的竹林,在新林完成放枝展叶后的6月份,可对竹子斩梢,每株留枝12—15档。老竹园更新复壮可采用带状伐竹深垦作业法:把竹园划成宽2—3米的林带,隔带砍去带上竹子,深垦50公分,把新老鞭都挖出,施入有机肥,拌匀复土,2—3年后带上长出新竹,再伐去保留带的竹,按同样方法处理。
依竹林的年生长节律,每年施肥四次:2—3月份施长笋肥,挖笋后每穴施尿素10克,每亩25—60公斤。6月份施长鞭肥,每亩施尿素50公斤,结合松土施腐熟厩肥1000公斤。8—9月份施催芽肥,每亩施复合肥100公斤或人粪尿液肥,天旱时结合浇水施入,或撒施浅削入土,或开沟施入复土。11月—次年2月份施孕笋肥。我市降雨正常年份,一般不需浇水,但夏秋季如遇长期干旱,会导致地下茎生长不良,竹鞭节短缩,鞭芽不齐,有条件的应对竹林进行灌水。
竹丛枝病,症状为:变态丛生的细枝簇拥在一起,象鸟巢一样挂在竹枝间。发现后及时剪除病枝烧毁,可有效阻止传染。该病在管理粗放的竹林中常有发生,应经常保持竹林通风透光。
竹织叶野螟,又名竹螟虫、竹苞虫,是对笋用竹为害最严重的食叶害虫。发生于6-9月,每年繁殖二代。主要吃新竹的嫩叶。其幼虫能吐丝将竹叶卷起,在虫苞内取食并排出锯末状粪便。防治方法:发现成虫开始产乱卵时,用敌百虫晶体5000倍液喷施于竹叶。竹林郁闭后,其抗虫能力也有所增强。另外,每年9-10月清除林地杂草,可以破坏害虫越冬场所,减少次年虫害的发生。
竹笋泉蝇是重要的食笋害虫,发生高峰期在4月30日至5月10日。其成虫类似小苍蝇,于竹笋刚出土时在笋尖上产卵,在笋体内孵化成蛆状幼虫,聚集于笋体内取食笋肉,被害竹笋无食用价值。防治方法:于出笋前半个月,用敌百虫晶体5000倍液均匀喷洒林地,可杀灭部分成虫;如出笋后发生,用敌百虫晶体5000倍液拌鲜笋片撒于竹林内可诱杀成虫。
竹笋夜蛾发生高峰期同竹笋泉蝇。其成虫于竹笋刚出土时在笋尖上产卵,幼虫在笋体内孵化成长,体长2.5-100px,虫头橙红色,体紫褐色。一般一虫为害一株竹笋。笋尖被虫咬秃,笋体上有多个小孔,孔中有蜂蜜状分泌物排出,有蚂蚁聚集取食。剥开竹笋箨叶,发现笋体上有多处被蛀食,一般从上部向下部取食。被害较轻者仍在继续生长,可以采食;严重者笋体开始腐烂。防治方法同竹笋泉蝇。
梨竹假鞭粗约2.5厘米,圆柱形,实心,节间长10-15厘米,在地中横走可延伸至5米之遥。竿劲直,末梢点垂,高8-20米,直径3-7厘米;节间圆筒形,长(12)20-50厘米,幼时绿色,薄被白粉并混生柔毛,老则呈枯草色,光滑无毛,竿壁厚5-7.5毫米;竿环不隆起,仅其箨环较明显;幼竿因竿箨宿存而长期不具分枝,老熟后则竿上部每节有多枝簇生,其粗细彼此近相等。箨鞘硬革质,幼时黄绿色,背面贴生脱落性的白色(老时呈黄色)小刺毛,鞘长10-15厘米,先端作广弧形下凹,但顶部可呈波状鼓凸,基部的外缘呈圆形弧曲;箨耳不明显;鞘口繸毛甚发达;箨舌低矮,边缘具细齿;箨片线状三角形,长可10-30厘米,基底宽约2.5厘米,直立,惟以后外翻,先端渐尖呈锥状,基部沿鞘之两侧向外延伸成为窄条附着在鞘肩上。末级小枝具5-10叶,叶鞘光滑无毛,叶耳极小,常不存在,鞘口繸毛每边8-10条,波曲或卷曲,其长为8-15毫米,白色,易落;叶片披针形至矩状披针形,长15-24 (35)厘米,宽25-35毫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灰绿色,幼时且有微毛,先端尾状渐尖而具一粗糙扭曲的长尖头,基部呈不对称的楔形,两边缘均具纤毛,但有一边较粗糙,次脉8-12条,三次脉在次脉间为5或6条,小横脉不甚明显,亦不作整齐的方格状,但可见有透明微点散布于细脉间。花枝下垂,每节可簇生3-4枚假小穗位于无毛钝圆头之苞片腋间;假小穗稍作两侧扁,无毛,长约13毫米;苞片2-4片,披针形,先端具小尖头;外稃卵状披针形,质地较苞片为薄,亦具小尖头;内稃席卷,无脊,先端渐尖,也呈小尖头状;鳞被2,形狭窄,线状长圆形,先端钝圆而具啮蚀状之流苏,基部具3-5条脉纹;花丝扁平,互相分离或在基底有不规则的连合,花药黄色,顶端凹缺;子房卵球形,无毛,上端变细而形成甚长的花柱,后者上具2-4枚羽毛状外弯的柱头。果实大型,呈梨形,长4.5-12.5厘米,直径5-7厘米,鲜重47-180克,先端具长(可达5厘米)而弯曲之喙,果皮坚硬肉质,肥厚,壁厚约为2-3厘米;种子内无胚乳,胚体的盾片(scutellum)很大,几乎充满果实内腔。
应该是梨木的比较好,因为梨木很致密而且年轮不明显,硬度也较高,不易开裂,所以比较适合做擀面杖。
油梨普遍密度大颜色深有些紫黑色的,康梨密度稍微小些,颜色黄,但是纹路也更好看。看你喜欢什么了,说不上哪个好。康的也有沉水的,油梨也有全鬼脸的。不能一概而论,还是看个人喜好。
喜欢纹理的就选择糠梨,喜欢质感的就选择油梨!从材质来说,油梨好些!从美观上看,糠梨好些!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竿为造纸上等原料,劈篾可供编织;竹叶可酿酒,果可食。地下茎的假鞭类似黄藤,可作为黄藤的代用品。
竹仙洞水库供水隧洞沙梨沟检修竖井的施工设计
介绍了竖井施工中有关基坑排水、混凝土浇筑以及侧壁模板等设计问题。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圆黄梨和黄金梨香气成分
用固相微萃取装置(SPME)提取圆黄梨和黄金梨香气成分,用GC-MS法从中分离并确认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香气成分中的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圆黄梨中检测鉴定出7种化学成分,分别为:乙酸乙酯、乙醇、α-法呢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辛酸乙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从黄金梨中共检测鉴定出6种化学成分,分别为:乙酸乙酯、乙醇、α-法呢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编写说明
总述
竹亚科植物形态
竹亚科植物地理分布
中国竹亚科植物耐塞区位划分
分述
中国竹亚科植物
中国竹亚科分族属检索表
Ⅰ 箣竹超族
族1. 梨竹族
一、梨竹属
1. 梨竹
2. 小梨竹
二、泡竹属
1. 泡竹
三、梨藤竹属
1. 澜沧梨藤竹
2. 梨藤竹
3. 西藏梨藤竹
4. 流苏梨藤竹
5. 纤细梨藤竹
6. 大吊竹
7. 高肩梨藤竹
四、薄竹属
1. 薄竹
五、**笔属
1. 垂耳竹
2. 短枝黄金竹
3. 糯米竹
4. *簕竹
5. 苗竹仔
6. 沙罗单竹
附录一 本书新收录竹种原始文献(续《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一分册)
附录二 待确定分类地位竹种
参考文献
中文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鸣谢
花枝有叶或无叶;假小穗(或其穗簇即花序)极大多数无柄,侧生于花枝(甚至是主竿)的各节上,如为顶生时,则花枝最上方的一段节间可类似其柄。果实为颖果、浆果(此时可无胚乳)、坚果(果皮干后坚硬)或囊果(果皮质薄,与种子易剥离)等类型。
模式属:簕竹属 Bambusa Retz. corr. Schreb. (nom. cons.)
本超族计含梨竹族 MELOCANNEAE、簕竹族 BAMBUSEAE、牡竹族 DENDROCALAMEAE、褐纹竹族 NASTEAE 及倭竹族 SHIBATAEEAE 等5族,其中仅褐纹竹族我国不产。前3族国产21属240余种,分布均在华南、西南各省区之热带、亚热带各处;而倭竹族则多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亚热带北缘至温带各地,西南省区较高海拔山岳地带亦有。
簕竹族 BAMBUSEAE Trin.
牡竹族 DENDROCALAMEAE Benth.
梨竹族 MELOCANNEAE Benth.
倭竹族 SHIBATAEEAE Nakai
植株的具花部分是续次发生的,其主轴及分枝不为延续性的;假小穗或假小穗簇丛均无柄或近于无柄,直接着生在花枝之各节,甚至着生于竿节(当为前一情况时,具花小枝的顶端那段节间常易被误认为是顶端小穗或假小穗之柄),在其着生处的花枝各节通常还具叶性器官(例如变态叶、佛焰苞或苞片),并在腋内存有先出叶;竿箨通常为脱落性,甚至为早落的,惟泰竹属Thyrsostachys及寒竹属Chimonobambusa的某些种则可为宿存性。
北美箭竹族 ARUNDINARIEAE Nees
香竹族 CHUSQUEEAE (Munro) E. G. Camus
植株的具花部分是单次发生的,即其小穗生长在特定的轴性器官上而非直接着生在营养轴(竿包括各级枝条)的各节,其主轴(即花序轴)以及其分枝都为延续的而无明显节环,它们的内部结构均匀一致,且多为实心,在花序分枝处不具苞片或仅托附1微小的苞片,但在其腋内决无先出叶的存在;小穗均具或长或短的小穗柄(镰序竹属Drepanostachyum在具花初期无明显小穗柄,此时颇似假花序状态),在整体具花部分的基部才有叶性器官,但绝不在花序之中出现或夹杂有营养叶;竿捧大都宿存或迟落(偶在某些属种为早落);果实多为颖果而具纵长腹沟,稀或果皮肥厚而呈坚果状(例如铁竹属Ferrocalamus)。
酸竹属 Acidosasa 悬竹属 Ampelocalamus 簕竹属 Bambusa 巴山木竹属 Bashania 短穗竹属 Brachystachyum 空竹属 Cephalostachyum 寒竹属 Chimonobambusa 香竹属 Chimonocalamus 绿竹属 Dendrocalamopsis 牡竹属 Dendrocalamus 镰序竹属 Drepanostachyum 箭竹属 Fargesia 铁竹属 Ferrocalamus | 井冈寒竹属 Gelidocalamus 巨竹属 Gigantochloa 箬竹属 Indocalamus 大节竹属 Indosasa 梨藤竹属 Melocalamus 梨竹属 Melocanna 异枝竹属 Metasasa 单枝竹属 Monocladus 新小竹属 Neomicrocalamus 慈竹属 Neosinocalamus 少穗竹属 Oligostachyum 刚竹属 Phyllostachys 大明竹属 Pleioblastus | 矢竹属 Pseudosasa 泡竹属 Pseudostachyum 筇竹属 Qiongzhuea 赤竹属 Sasa [/思]簩竹属 Schizostachyum 业平竹属 Semiarundinaria 倭竹属 Shibataea 唐竹属 Sinobambusa 筱竹属 Thamnocalamus 泰竹属 Thyrsostachys 玉山竹属 Yushan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