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 打开电源。
2、 根据试验标号和技术要求,选择好油槽油孔的直径。
3、 用金属提杆堵住油孔。
4、 注入水不能太满。
5、 取样品放入杯中熔化。
6、 根据沥青的要求将导热电极调到需用温度,打开加热开关,满足条件后,提出油槽中的金属棒,沥青流出倒置于量筒中,加入适量水待试样自流孔流入量筒25ml,按动秒表,流止100ml时,按停秒表,记取经过时间。
7、 试验完毕,关闭电源。
使用前应检查各部分是否正常,并注意水槽内是否清洁,油槽孔内有无障碍物,按下列顺序进行试验。
1、 好注水漏斗,注入的水不能超过规定的刻线。
2、 取下油槽盖。
3、 根据试验沥青的标号和技术规范选择好油槽泄油孔的直径。
4、 用金属提杆堵塞泄油孔。
5、 取沥青样放入烧杯中加热熔化,倒入油槽。
6、 盖好油杯盖。
7、 根据各种沥青的要求对温度设定进行设定:按住↑或↓按键使温度窗口显示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松开按键:打开电源开关,开始加热;开动搅拌开关,当温度达到时,恒温1—3min。提起球塞,利用标记悬挂在试样管边上,等试样流入接受瓶或量筒达25ml(量筒刻度50mL)时,计取时间,待试样流出75mL(量筒刻度100mL)时,停止计时。计取试样流出50mL所经过的时间,即为试样的粘度。详见交通部行业标准JTJ052-2000中的(T0621—93)进行试验。
适用于测定低稠度的粘稠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和软煤沥青等的粘滞,粘滞度为试样在规定的温度下,从标准粘度计的泄油孔流满50ml所需之时间,以S表示,测定试样的粘滞度,以划分试样的标号。
乌氏粘度计比奥氏粘度计多了一支管,管1(左图)。由于乌氏粘度计有一支管1,测定时管3中的液体在毛细管下端出口处与管2中的液体断开,形成了气承悬液柱。这样流液下流时所受压力差ρgh与管2中液面高度无关,...
根据溶液的黏度大小,粘度计不同大小的转子在溶液中旋转时会受到一个剪切力,根据力的大小在粘度计上会显示出黏度的大小,Brookfield粘度计是常用的旋转粘度计,国产的要便宜。
测的是动力粘度。 数值的话大多为cp(厘泊)也可以显示出斯托默的那种KU
1、恒温槽:φ160mm*100mm
2、盛样管:内径φ40mm
3、流孔直径有:φ3mm φ4mm φ5mm及10mm四种
4、接收瓶:100ml
5、控温范围:室温~90°C
6、控温精度:±0.2°C
7、计时方法:数字显示
1. 使用沥青标准粘度计,要认真阅读技术说明书,熟悉技术指标、工作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严格遵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步骤进行操作。 2. 初次使用沥青标准粘度计人员,必须在熟练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熟练掌握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 3. 实验时使用的沥青标准粘度计,要布局合理,摆放整齐,便于操作,观察及记录等
1、高精度智能表控温,温度更准确。
2、循环水泵控制水循环。
3、控温范围:室温-90℃
4、设有电子记时器。
5、设有冷光照明2100433B
1、高精度智能表控温,温度更准确。
2、循环水泵控制水循环。
3、控温范围:室温-90℃
4、设有电子记时器。
5、设有冷光照明
沥青仪器操作规程
1 自动马歇尔试件击实仪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检查电源是否安全,在控制面板上输入击实次数。 2.提起导向杆,用挂锤板定位,升起试模护筒,将装好的试样的试模 筒推进定位销中,将试模护筒放下,然后把导向杆放入试模筒内。 3.开启击实按键,仪器自动记录击实次数,当实际击实次数与设定次 数相同时,仪器自动停止工作。 4.试件击实一面后,取下套筒,将试模掉头,装上套筒,然后以同样 的方法和次数击实另一面。 5.工作完毕,应切断电源,对仪器进行清理保养。 2电脑沥青针入度仪操作规程 1.将盛有试料的铜环 ,放置在环架中层孔的相应圆孔上 ,并套钢球定位 环 ,将温度计从中 心孔插入 ,使其水银底端与铜环下面齐平 ,根据试验 软化点之不同 ,需将上述安置好地环架 置于一定温度的水或甘油中 15min. 2.烧杯内注入 10℃±0.5℃的蒸馏水或 32℃±1℃的甘油 ,然后放入环 架 ,经 15min
沥青拌合站操作规程
多哥壹号公路改建项目 J1500沥青拌合站操作规程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多哥一号公路改建项目 2012年 4 月 安迈 4000 型沥青拌合站操作规程 目录 一、 操作重点 二、 安全操作规程 三、 开、关机操作顺序 第一章 操作重点 1-1 每天开机前应检查设备上的阀门开、闭是否正常,油位 是否正常; 1-2 设备工作时有专人看护、巡查; 1-3 巡查人员如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操作室人 员(如听到异常声音、局部温度过高等) ; 1-4 每天工作结束时要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特别是引风 机、振动筛、搅拌锅的轴承保养; 1-5 工作结束时必须把下料槽、运料小车的沥青料清理干 净,防止第二天工作时的不灵活; 1-6 工作结束时必须把场地卫生打扫干净。 第二章 安全操作规程 2-1 进入场地人员须带安全帽; 2-2 工作人员不得赤脚、穿拖鞋、穿肥大衣服进入工作岗位; 2-3 禁止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