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绿色建筑热湿环境及保障技术

《绿色建筑热湿环境及保障技术》是2007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郑洁、黄炜、赵声萍。 

绿色建筑热湿环境及保障技术基本信息

绿色建筑热湿环境及保障技术目录

第1章绪论

11绿色建筑

111绿色建筑的兴起

112绿色建筑的历史沿革

12建筑热湿环境

121环境及其构成要素

122建筑热湿环境

13热湿环境控制的意义

131绿色建筑热湿环境控制的意义

132建筑环境性能的特点

133绿色建筑热湿环境控制的特点

14绿色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141建筑环境控制的现状

142绿色建筑环境控制的发展

第2章建筑热湿环境基础

21辐射

211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212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

213实际固体和液体的辐射

214实际物体的吸收比与基尔霍夫定律

215辐射换热

22对流换热

221对流换热基础

222表面传热系数

223对流换热

23导热

231导热的基本定律

232通过平壁的导热

233通过圆筒壁的导热

234导热热阻和形状因子

第3章绿色建筑热湿环境

31基本参数

311温度

312湿度

313风

314气候

32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

321引言

322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

33负荷计算

331冷负荷

332热负荷

333湿负荷

第4章热湿环境

41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411人体的热调节生理学基础

412人体的体温调节及水盐代谢系统

413反映人体的体温调节及水盐代谢系统的生理指标

42人体对稳态热环境的反映描述

421人体对外界的热交换

422影响人体与外界显热交换的几个环境因素

423人体热平衡模型

424热舒适方程及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

425稳态热环境下热舒适的评价指标

43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

431温度动态化研究

432人体对变化风速的反应

433人体在过渡空间环境的热舒适指标

44其他热湿环境的物理度量

441热应力指数

442风冷却指数

443通用的室内热环境测试方法及仪器

444室内环境热舒适的标准

第5章绿色建筑热湿环境控制技术

51我国建筑热工分区

511太阳辐射对建筑围护结构的影响

512气候变化对建筑围护结构的作用

513我国建筑热工分区

52小区建筑规划

521小区建筑规划的基本概念

522小区建筑规划与阳光采集

523风的作用与小区规划设计

524小区规划设计综述

53建筑设计

531建筑的冷、热损失与建筑得热、失热

532寒冷地区的建筑设计与太阳能利用

533炎热地区的建筑设计与降温

534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设计

54围护结构

541围护结构冬季吸收太阳辐射与夏季遮阳

542围护结构的热量传递与保温隔热

543围护结构的防潮

544通风降温与防止冷风渗透

55建筑设备

551寒冷地区的供暖系统

552夏热冬冷地区的空气调节系统

553利用自然能源的采暖与空调

第6章绿色建筑热湿环境的评价

61传统建筑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611有效温度

612合成温度

613英国指标

614范格舒适方程

615标准有效温度

616主观温度

617指标的选择

62绿色建筑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

621节能效益

622热平衡数HB

623英国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价方法BREEAM

624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第7章应用实例

71国外绿色建筑

711英国的BRE绿色环境楼

712英国Integer智能绿色住宅示范建筑

713英国诺丁汉国内税务中心

714德国爱森RWE办公楼

715丹麦斯科特帕肯低能耗建筑

716绿色办公室

717国外绿色住宅简介

72国内的绿色建筑

721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概述

722建筑概况

723围护结构

724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725热水系统

726冷水系统

727溶液系统

728结论 2100433B

查看详情

绿色建筑热湿环境及保障技术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金刚砂耐磨骨料复合绿色

  • 25kg/包
  • kg
  • 嘉宝莉
  • 13%
  • 广州嘉宝莉地坪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金刚砂耐磨骨料铬绿色

  • 25kg/包
  • kg
  • 嘉宝莉
  • 13%
  • 广州嘉宝莉地坪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宝胜电线(黄绿色)

  • BVR 6mm2
  • m
  • 宝胜
  • 13%
  •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办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宝胜电线(黄绿色)

  • BVR 25mm2
  • m
  • 宝胜
  • 13%
  •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办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水泥自流平面层彩色C40(绿色)

  • 25kg/包
  • kg
  • 嘉宝莉
  • 13%
  • 广州嘉宝莉地坪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提升架水过滤器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提升架水过滤器

  • 台班
  • 汕头市2011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提升架水过滤器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提升架水过滤器

  • 台班
  • 汕头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提升架水过滤器

  • 台班
  • 韶关市2008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通用技术环境搭建

  • 详见线下技术要求文件
  • 248m²
  • 2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5-24
查看价格

绿色环保墙体纳米保涂料

  • 喷或滚刷绿色环保墙体纳米保涂料二遍
  • 5200m²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4-19
查看价格

卫勤保障

  • 战勤保障用车
  • 3辆
  • 4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06-14
查看价格

建筑设备自控化能耗计量系统调试

  • 建筑设备自控化能耗计量系统调试
  • 1项
  • 1
  • 国内一线品牌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3-15
查看价格

建筑设备自控化能耗计量系统调试

  • 建筑设备自控化能耗计量系统调试
  • 1项
  • 1
  • 国内一线品牌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1-21
查看价格

绿色建筑热湿环境及保障技术内容简介

《绿色建筑热湿环境及保障技术》全面地介绍了绿色建筑的热湿环境及保障技术。首先从绿色建筑热湿环境保障技术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绿色建筑热湿环境保障技术的研究状况,阐述了我国绿色建筑热湿环境的有关问题。并且,基于传热基本理论,从建筑环境影响因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生理反应等方面对热湿环境保障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建筑的热工分区、小区规划、建筑设计、围护结构和建筑设备等特点论述了绿色建筑环境控制的通用技术和特殊技术,介绍了热湿环境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最后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应用实例。

《绿色建筑热湿环境及保障技术》可供建筑、城市规划、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及相关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师生以及从事绿色建筑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参考。

查看详情

绿色建筑热湿环境及保障技术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绿色建筑热湿环境及保障技术文献

热湿环境简介

热湿环境是建筑环境中的最主要的内容,主要反映在空气环境的热湿特性上。研究表明:热环境的四要素(温度、湿度、辐射和气流)对人体的热平衡均有影响,而且各要素产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互换和互相补偿。例如,机体经由辐射所获得的热量可以和因气温所获得的热量相当。在热环境中湿度增高所造成的影响可被风速增高所抵消。当空气温度低于21℃时,人不出汗,随着气温的增高,出汗量逐渐增多,湿度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一般皮肤的正常的平均温度是32.5℃)。在这种情况下,空气的流动能增加机体通过对流和蒸发散热。当气温高于35℃时,情况比较复杂,空气的流动能加速蒸发散热,但同时却可使机体通过对流的方式受热增多,气温越高受热愈为明显。热辐射除了太阳的直接照射使机体直接受热外,人体与周围环境间还存在长波辐射换热。热辐射不受空气温度的影响且与风速无关。根据实验:当气温为10℃,周壁表面温度为50℃时,人在其中会感到过热;当室内温度50℃而壁面表面温度为0℃时会使人在室内感到过冷。高温高湿对机体的热平衡有不利影响,因为在高温时,机体主要依靠蒸发散热来维持热平衡,此时相对湿度的增高,将妨碍汗液的蒸发。就人的感觉而言,当温度高、湿度大尤其是风速小的时候人感到“闷热”;当温度高、湿度小时人感到“干热”风速对改善人们的热环境也有重要作用,气流可以促进人体散热,增进人体的舒适度;当气温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空气的流动只会使人体从外界环境吸收更多的热量,甚至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查看详情

热湿环境影响因素

室外气候条件以及室内发热发湿源直接影响着建筑环境内热湿环境。室外气候条件对室内热湿环境影响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的共同作用,他们通过建筑物外围保护结构把大量的热量传进室内,同时还通过门窗透过太阳辐射热,通过缝隙渗透热湿空气影响室内热湿环境,这类被称为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外扰因素。同时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另一因素是内扰,主要包括室内照明、电器等工艺设备、人体等散发的热量或者水蒸气,他们通过不同的散热散湿的形式,直接地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室内热湿环境。主要形式分为:辐射、传导或传湿、对流热交换或对流质交换。其中建筑传热中部分辐射来自围护结构或室内家具的等蓄放热过程,这还是区别于其他传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室内得热与室外负荷不等的主要原因,不同扰量作用、不同建筑热工特性,带给室内的热湿负荷是不同的,从而形成的热湿环境也是不同的。不同的热湿环境对人们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营造一个良好的热湿环境,不仅需要了解形成室内热湿环境的物理因素,而且还要了解人们在不同热湿环境中的生理和心里上的反应。2100433B

查看详情

建筑热湿解耦环境控制原理及方法研究结题摘要

本项目围绕有效的热湿解耦环境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现进行研究,主要表现在独立除湿方法与过程的实现、强化除湿剂循环性能的研究、除湿剂再生中涉及的高效能源补偿与蓄能方法的研究、以及完整的热湿解耦环境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的研究等方面;而子课题则主要围绕采用太阳能驱动固体除湿循环的热力过程特性、热湿解耦型固体除湿循环、除湿基材强化吸附与解吸机理、热湿解耦固体除湿空调循环热力分析与评价进行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总结如下: 项目首先对热湿解耦环境控制体系热力循环构建原理进行研究:①构建了基于溶液除湿的热湿解耦环境控制系统,对溶液除湿、蒸发冷却、太阳能集热、吊顶辐射供冷及置换通风等技术进行全面实验研究。②构建了利用双蒸发温度的热湿解耦分段处理的空调系统,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建立系统动态模型,获取关键参数的优化方法。③利用冰蓄冷方式解决热负荷的处理问题,构建了与深度溶液除湿相结合的带预冷的蒸发式过冷水制冰系统。④基于固体除湿,建立了采用太阳能驱动的新型双转轮两级固体除湿空调循环,对循环在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工况下进行了热力性能测试。 其次,对除湿过程多变量的耦合传热传质机理进行了研究:①利用平板降膜溶液除湿/再生实验平台对空气与溶液间的耦合热质传递特性进行分析。②通过以新型氧化铝(Al2O3)泡沫陶瓷作为填料的直接蒸发冷却实验系统,对空气与水的跨温区热质传递特性以及填料的性能进行研究。③进行了除湿基材复合除湿剂强化吸附与解吸机理研究;设计了新型热湿解耦型除湿换热器,对其传热传质性能进行研究。 第三,针对除湿剂再生过程低品位热能高效补偿与利用的方法进行研究:①建立了新型电渗析再生器,并进行了相关性能研究;在其研究基础上又建立了改进型太阳能溶液预处理电渗析再生系统。②完成了新型热湿解耦太阳能除湿换热器循环的构建和测试。 最后,对热湿解耦环境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和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①构建了新型热泵驱动溶液除湿自主再生温湿度独立处理空调系统,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研究;②建立起双转轮两级除湿空调系统的热力学理论模型,模拟分析了全年的运行工况;③进行了热湿解耦固体除湿空调循环热力学分析与性能评价。 2100433B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