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绿色建筑:西部践行》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内容分为上、中、下篇三个部分。其中1章和第2章为上篇,立足于人、社会、自然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提出了以本土观和地域性为理论基础,以人体需求为依据的绿色建筑层级理念。第3章到第6章为中篇,研究团队以绿色建筑基础研究案例为主线,在立足于西部地区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研究视野,将云南、西藏、新疆、海南等具有代表性的地区都纳入了研究的范围。详细论述了针对绿色建筑本土属性和地域属性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在这些地区构建绿色建筑的途径,为同类的绿色建筑研究提供参考。第7章到**1章为下篇,介绍了作者及其团队多年来的绿色建筑实践项目,给出了将绿色建筑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践操作的方法。
前言
上篇 绿色建筑理论体系
第1章 绿色建筑
1.1 绿色建筑的背景与发展
1.1.1 绿色建筑产生的背景
1.1.2 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1.2 绿色建筑的内涵与特征
1.2.1 绿色建筑的内涵
1.2.2 绿色建筑的特征
1.3 绿色建筑的地域特色
1.3.1 与地区环境和谐共生
1.3.2 体现地区的人文价值
1.3.3 采用地区的适宜技术
第2章 地域建筑的绿色更新
2.1 地域建筑中的绿色经验与智慧
2.1.1 地域建筑与绿色属性
2.1.2 地域建筑中的绿色经验与智慧
2.1.3 地域建筑向绿色建筑的进化
2.2 “文明冲突下的建筑本土观”理论
2.2.1 文明的冲突
2.2.2 建筑本土观
2.2.3 理论启示
2.3 “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
2.3.1 社会背景
2.3.2 理论内涵
2.3.3 哲学思想
2.3.4 实践策略
2.3.5 理论启示
2.4 “人的需求层级”理论
2.4.1 动机理论
2.4.2 需求层级理论
2.5 绿色建筑层级原理
2.5.1 建筑基本属性
2.5.2 绿色建筑层级原理
中篇 西部地域性传统民居绿色营造智慧
第3章 怒江多民族混居区民居建筑
3.1 研究背景
3.1.1 研究背景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住区环境类型分区
3.2 怒江流域多民族混居区民居建筑特征
3.2.1 峡谷南部亚热带河谷区传统民居
3.2.2 峡谷南部暖温带半山区传统民居
3.2.3 峡谷北部暖温带坝子区传统民居
3.2.4 峡谷北部暖温带半山区传统民居
3.2.5 怒江民居的地域性解读
3.3 怒江流域多民族混居区民居的地域气候适应性分析
3.3.1 怒江峡谷南部河谷区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评价与分析
3.3.2 怒江峡谷南部暖温带半山区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评价与分析
3.3.3 怒江峡谷北部暖温带坝子区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评价与分析
3.3.4 怒江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解读
3.4 怒江流域多民族混居区民居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3.4.1 传统民居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3.4.2 怒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4章 藏式民居建筑
4.1 研究背景
4.1.1 地理与气候
4.1.2 社会与文化
4.1.3 西藏传统民居形态的历史演进
4.2 传统藏式民居建筑的营造特征及其绿色属性
4.2.1 西藏高原传统民居建筑形态
4.2.2 传统聚落规模与选址及空间形态
4.2.3 藏式民居的建筑形式——以拉萨民居为例
4.2.4 西藏典型传统民居建筑材料
4.2.5 传统藏式民居的绿色属性
4.2.6 西藏传统聚落、民居解读
4.3 传统藏式民居冬季气候适应性分析
4.3.1 藏式民居建筑热物理环境测试对象介绍
4.3.2 传统藏式民居热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4.3.3 针对冬季热环境的建筑改进建议
4.4 藏式民居的当代发展策略
4.4.1 传统藏式民居的经验与不足
4.4.2 藏式民居的发展策略
第5章 新疆维吾尔民居建筑
5.1 研究背景
5.1.1 新疆维吾尔民居发展历程与当代困境
5.1.2 新疆维吾尔聚居区气候环境与建筑概况
5.2 新疆维吾尔民居特征
5.2.1 下窑上屋式维吾尔民居
5.2.2 阿以旺式维吾尔民居
5.2.3 封闭庭院式维吾尔民居
5.2.4 并列式维吾尔民居
5.2.5 花园式维吾尔民居
5.3 新疆维吾尔民居空间分析
5.3.1 村落空间
5.3.2 庭院空间
5.3.3 建筑空间
5.4 新疆维吾尔民居热环境分析
5.4.1 物理环境满意度调查
5.4.2 典型民居热环境测评
5.5 新疆维吾尔民居存在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5.5.1 新疆维吾尔民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5.2 新疆维吾尔民居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6章 海南海口传统骑楼建筑
6.1 研究背景
6.1.1 研究背景
6.1.2 海口的气候特征
6.2 海口骑楼街区、建筑的空问特征
6.2.1 海口骑楼街区的布局特征及其尺度
6.2.2 海口骑楼建筑的类型
6.2.3 海口骑楼建筑的空间演变规律
6.3 海口骑楼的地域气候适应性分析
6.3.1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传统建筑对于地域气候的适应性
6.3.2 城市布局对于极端气候条件的回应
6.3.3 建筑单体对于自然环境的对应
6.3.4 从人的舒适性看骑楼建筑对海口当地的气候适应性
6.4 骑楼建筑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6.4.1 传统骑楼建筑空间模式的提炼、传承与转译
6.4.2 与当代气候环境相适应的传统骑楼建筑改良方法
下篇 西部绿色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
第7章 黄土高原新窑居绿色建筑
7.1 项目背景
7.1.1 建设背景与概况
7.1.2 自然地貌与气候条件
7. 13人口与经济条件
7.2 新型窑居设计实施方案
7.2.1 当地传统建筑优、劣势
7.2.2 整体规划
7.2.3 新型窑居单体设计
7.2.4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7.2.5 村民参与
7.3 新型窑居实际效果测评
7.3.1 室内外空气温度
7.3.2 太阳能采暖
7.3.3 自然采光
7.3.4 热舒适
7.4 实践成果
7.4.1 研究成果
7.4.2 实际效益
第8章 长江上游彝族新生土绿色建筑
8.1 项目背景
8.1.1 建设背景与概况
8.1.2 自然地貌与气候环境
8.1.3 社会条件
8.2 建筑设计与实施方案
8.2.1 当地原有建筑缺陷
8.2.2 建筑方案
8.2.3 绿色建筑技术
8.3 室内环境测试与分析
8.3.1 冬季新建筑测试
8.3.2 夏季新建筑测试
8.3.3 测试结果分析
8.4 实践成果
8.4.1 研究成果
8.4.2 实际效益
第9章 西北荒漠化小康住宅绿色建筑
9.1 项目背景
9.1.1 建设背景与概况
9.1.2 地域与自然气候
9.1.3 人口组成与经济条件
9.2 建筑设计与实施方案
9.2.1 当地原有建筑缺陷
9.2.2 建筑方案
9.2.3 绿色建筑技术
9.3 室内环境测评与分析
9.3.1 冬季新、旧建筑测试
9.3.2 夏季新、旧建筑测试
9.4 实践成果
9.4.1 研究成果
9.4.2 实际效益
第10章 川西地震灾后重建绿色建筑
10.1 项目背景
10.1.1 建设背景与概况
10.1.2 地域与自然气候
10.1.3 人文环境
10.2 灾后重建方案创作
10.2.1 当地原有建筑缺陷
10.2.2 建筑方案
10.2.3 绿色技术
10.3 室内环境测试数据与分析结果
10.3.1 夏季新、旧建筑测试
10.3.2 冬季新、旧建筑测试
10.4 实践成果
10.4.1 研究成果
10.4.2 实际效益
第11章 青藏高原藏牧民定居点绿色建筑
11.1 项目概况
11.1.1 建设背景与概况
11.1.2 自然地貌与气候条件
11.2 项目设计与实施方案
11.2.1 整体规划
11.2.2 建筑方案
11.2.3 太阳能采暖技术
11.3 项目实际效果测试分析
11.3.1 被动太阳能建筑室内热环境
11.3.2 主被动结合太阳能建筑室内热环境
11.4 实践成果
11.4.1 研究成果
11.4.2 实际效益
参考文献与注释
后记
刘加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专家,工学博士。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西部低能耗与绿色建筑模式,地域性民居建筑再生与发展,太阳能富集地区建筑节能设计原理和方法等方面做出突出成果。出版《建筑物理》、《城市环境物理》等学术专*和教材8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世界人居奖**奖2项。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7年全国模范教师,2009年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西部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学术带头人,2012年度何梁何利奖获得者。2100433B
绿色施工技术内容简介
绿色施工技术内容简介 --------------建筑 业 10 项新技术之一 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和安全 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 工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首先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 的全新技术,而是对传统施工技术的改进,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施工技 术,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使施工 过程真正做到 “四节一环保 ”,对于促使环境友好、提升建筑业整体水平具 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施工技术的编写基础和新增内容 绿色施工技术是 以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05) 中第七章建筑节能技术为基础编写的,因 此保留了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
漫谈绿色建筑的适宜技术与践行
凡益工作室有幸请到了湖南省绿专委主任委员殷昆仑谈谈绿色建筑的适宜技术与践行,以下简称殷总。凡益:湖南省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成立四年多,快五年的时间了,殷总觉得这期间有哪些成果,有哪些不足呢。殷总:从2014年7月湖南省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经过4年多的时间,应该说湖南的绿色建筑有了长
《西部生态城镇与绿色建筑研究论文集》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
图书简介
在全面推进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建筑已成为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支持。在持续深入研究设计理论、标准与方法的同时,生态城镇、建筑节能技术、建筑声学、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最新的理论和技术被应用到建筑的绿色设计中,直接影响并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2100433B
陕西省科技厅:
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根据《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国科办基〔2016〕28号),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推荐和专家论证,认为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基本具备建设运行条件。现决定批准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建设运行(名单附后),建设运行期5年。
陕西省人民政府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按照“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建设和管理原则,不断创新机制、突出地方特色,将实验室作为吸引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重大项目立项、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实验室实行定期目标考核制。建设运行期内,每年为实验室提供10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经费主要用于实验室日常运行、开放课题设立、人才引进培养、科研人员的绩效奖励等。
科技部协助该实验室建立与业务对口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国家科研基地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提升该实验室研究能力和水平;统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和基地人才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实验室科研能力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陕西省科技厅作为实验室的主管部门,实验室建设运行期内,在每年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给予优先立项支持,提供不低于200万元的项目经费;在实验室团队建设、高端人才引进、领军人才培养和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
实验室依托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须为实验室建设提供实验用房、科研仪器设施、科研经费等必要的基础条件,每年为实验室提供1000万元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实验室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仪器设备的维修和购置,并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支持实验室探索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管理模式和制度,给予相对独立的人事决定权。
实验室建设运行要依据专家论证通过的《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2018-2022年)》,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运行期间,实验室应按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坚持高标准建设目标,进一步凝练发展方向,提升科研水平,加强队伍和实验条件建设,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努力成为区域内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聚集和吸引国内外领军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人员,促进国内外合作与学术交流的科技创新基地。
附件:批准建设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科 技 部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18年1月20日
附件
批准建设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实验室名称 |
实验室主任 |
依托单位 |
|
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
刘加平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100433B
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行动的实施意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积极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省级财政列支2.4亿元,支持21个省级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并印发《关于部分民用建筑项目全面执行绿色标准的通知》,引领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2014年,全省新增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48个、面积2088万平方米,居全国前列。
今年,我省将编制发布《山东省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健全绿色建筑推广模式,落实绿色规划审查、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绿色施工方案等制度,督导政府投资的办公建筑、公益性、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引导商业开发项目执行高星级绿色建筑标准,2015年年内新增绿色建筑不低于2000万平方米,力争到2017年底累计新增绿色建筑800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