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野生蔷薇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锯蜂、蔷薇叶蜂、介壳虫、蚜虫以及焦叶病、溃疡病、黑斑病等病虫害,除应注意用药液喷杀外,布景时应与其他花木配置使用,不宜一处种植过多。每年冬季,对老枝及密生枝条,常进行强度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可减少病虫害。
叶片、叶柄、嫩梢及花蕾均可发病。成叶上生不规则白粉状霉斑,病叶从叶尖或叶缘开始逐渐变褐,致全叶干枯脱落。嫩叶染病,生褪绿蔓延,逐渐扩大,边缘不明显,嫩叶正背两面产生白色粉斑,后覆满全叶,叶片变为淡灰色或紫红色。新叶皱缩畸形。叶柄、新梢染病后节间缩短,茎变细,有些病梢出现干枯,病部也覆满白粉。花蕾染病,花苞、花梗上覆满白粉,花萼、花瓣、花梗畸形,重者萎缩枯死,失去观赏价值。白粉病菌在病芽上越冬。栽植过密、施氮过多、通风不良、阳光不足,易发病。
防治方法:选用抗白粉病的品种。冬季修剪时,注意剪去病枝、病芽。发病期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少发病。发病初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如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可改喷12.5%腈菌唑乳油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早春萌芽前喷波美2-3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40-50倍液,杀死越冬病菌。
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为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可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达可宁等药物。
病斑产生在叶缘,半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褐色至浅褐色,后期病斑上生黑色小粒点。病菌在病落叶上越冬。温暖、潮湿条件下,孢子萌发侵害叶片。株丛过密、湿气滞留时间长,易发病。炭疽病多零星发生,可以在防治黑斑病及叶斑病时得到兼治。秋末冬初及时清园,收集病落叶集中烧毁。加强养护,适当修剪,疏除过密枝条,使通风透光良好。必要时喷施20%龙克菌(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或78%科博(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施保功或施百克(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主要为害根、叶、花蕾等部位,严重影响花产量和质量。灯光诱杀、杨柳诱杀、振荡捕杀等。为害严重时,可喷施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效果都较好,但绝不能在花期喷施。
锈病是蔷薇一种常见的病害。叶片和新枝条都可能发病。病情严重,会引起叶片大面积脱落,以致使花卉失去观赏价值,甚至死亡。如果发现此病,要及时处理,可用800倍液三唑酮叶面喷雾,每周一次,连续3-4,此疾病可基本痊愈。
营养土,配制成营养土应该注意排水,通风及各种养分的搭配。其比例是园土:腐叶土:砻糠灰=5:3:2。每年越冬前后适合翻盆、修根、换土,逐年加大盆径,以泥瓦盆为佳。
蔷薇花地栽的株距为50-100厘米,根据苗的大小和需要而定。另外,蔷薇花栽培地必须阳光充足、干燥通风、排水良,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
种子可供育苗,但因种子培育较难成活,一般不建议使用种子进行培育。生产上多用当年嫩枝扦插育苗,容易成活。名贵品种较难扦插。
即是将植物的根、茎基部长出的小分枝与母株相连的地方切断,然后分别栽植,使之长成独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此法简单易行,成活快。园艺上广泛应用。
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用当年嫩枝扦插育苗,容易成活。要选择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选好插穗后要精心处理。嫩枝插的插穗采后应立即扦插,以防萎蔫影响成活。一般植物插穗的下面切口如沾一些刚烧完的草木灰,有防止腐烂的作用。一般植物的扦插以保持20-25℃生根最快。温度过低生根慢,过高则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烂。所以,如果人为控制温度的条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条件下,则以春秋两季温度为宜。扦插后要切实注意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状态,但也不可使之过湿,否则引起腐烂。同时,还应注意空气的湿度,可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湿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时间内通气。
蔷薇繁殖应选择优良品种中较老的枝条,用压条法育苗。压条是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成株率高,但繁殖系数小,多在用其他方法繁殖困难,或要繁殖较大的新株时采用。压条是对植物进行人工无性繁殖(营养繁殖)的一种方法。与嫁接不同,枝条保持原样,即不脱离母株,将其一部分埋于土中,待其生根后再与母株断开。
嫁接法繁殖,无性繁殖的幼苗,当年即可开花。用作盆花的苗,应选择优良品种中较老的枝条。
一、主要有以下这些病1、黑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为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2、病:侵害嫩叶,两面出现白色粉状物,早期病状不明显,层出现3--...
病 1、症状:病叶初期出现褪绿黄斑,后扩大并着生,出现反卷、皱缩、变厚;叶柄和嫩梢部位染病后稍膨大,反向弯曲;花蕾染病后花姿畸形。严重时叶片枯黄,植株衰弱。 2、发生规律:病菌在芽、叶、枝...
危害彩叶扶芳藤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茎枯病,蚜虫,夜蛾等。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及嫩梢,在叶片上初期为近圆形小褐斑,后期逐渐扩大成较大的斑。叶缘上病斑呈不规则形,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红褐色或暗紫色,病斑上...
蔷薇喜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适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润湿地。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通畅的土壤中则生长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长。不耐水湿,忌积水。
该种多具3小叶,近似金樱子(R. laevigata Michx.),但托叶大部分贴生于叶柄,花红色,果实无刺毛,易于区别。芮德 (A. Rehder)认为系金樱子与香水月季的杂交种并命名为 R. anemonoides Rehd.,从植株形态看确比较接近香水月季,但小叶多3片,花紫红色,果实梨形或倒卵形,特征介于月季花与香水月季之间,有人认为该种是月季花的原始类型R. chinensis Jacq. f. spontanea Rehd. et Wils.不为无因。Cardot曾将模式标本命名为刺毛变型(R. lucidissima Levl. f. setosa Card.),蔷薇属有些种仅具皮刺,有些种皮刺之外,兼具针刺和刺毛,似无另立变型之必要,故合并如上。
多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或灌丛中。海拔400-1400米。产中国湖北、四川、贵州。模式标本采自贵州平坝。
亮叶月季是常绿或半常绿攀援灌木;小枝粗壮,老枝无毛,有基部压扁的弯曲皮刺,有时密被刺毛。小叶通常3,极稀5;连叶柄长6-11厘米;小叶片长圆状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先端尾状渐尖或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或紧贴锯齿,两面无毛,老时常呈紫褐色,上面颜色深绿,有光泽,下面苍白色;顶生小叶柄较长,侧生小叶柄短,总叶柄有小皮刺和稀疏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仅顶端分离,无毛,游离部分披针形,边缘有腺。
花单生,直径3-3.5厘米,花梗短,长6-12毫米,花梗和萼筒无毛或幼时微有短柔毛,稀有腺毛,无苞片;萼片与花瓣近等长,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尾状渐尖,全缘或稍有缺刻,外面近无毛,有时有腺,内面密被柔毛,花后反折;花瓣紫红色,宽倒卵形,顶端微凹,基部楔形;雄蕊多数,着生在坛状花托口周围的突起花盘上;心皮多数,被毛,花柱紫红色,离生,比雄蕊稍短。
果实梨形或倒卵球形,常呈黑紫色,平滑,果梗长5-10毫米。花期4-6月,果期5-8月。
亮叶月季(Rosa lucidissima Lévl.):常绿或半常绿攀援灌木;小枝粗壮,老枝无毛,有基部压扁的弯曲皮刺,有时密被刺毛。小叶通常3,极稀5;小叶片长圆状卵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尖锐或紧贴锯齿,两面无毛;托叶大部贴生,仅顶端分离,无毛。花单生,直径3-3.5厘米,花瓣紫红色,宽倒卵形,顶端微凹,基部楔形。果实梨形或倒卵球形,常呈黑紫色,平滑。花期4-6月,果期5-8月。
多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或灌丛中。海拔400-1400米。产中国湖北、四川、贵州。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蔷薇花可以吸收废气,阻挡灰尘,净化空气。蔷薇花密,色艳,香浓,秋果红艳,是极好的垂直绿化材料,适用于布置花柱、花架、花廊和墙垣是作绿篱的良好材料,非常适合家庭种植。
紫叶李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紫叶李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害 一、流胶病 流胶病是紫叶李常见的病害,这种病害还威胁着许多花卉的生长。 当紫叶李得了流胶病的时候,枝干、果实都会流胶,植株长势衰弱。紫叶李 的植株流出树胶,在病变的部位会隆起变形,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枝干枯死。 紫叶李出现流胶病多是真菌或者病虫害的侵袭, 或者候修剪、水肥不当造成 的。 防治方法 为了防止流胶病, 需要加强管理, 合理的采取养护措施, 此外还需要及时的 防治病虫害,修剪工作也要合理。在紫叶李开花前,可以刮除胶体,并且用退菌 特等药剂涂抹。 二.穿孔病 紫叶李的穿孔病,多是细菌性的,危害严重,主要是危害叶片和数枝、 果实。 叶片上会产生病斑,并干枯脱落,枝梢会出现溃疡,果实上则会长出色斑,出现 凹陷。 防治方法 当紫叶李出现穿孔病的时候, 需要加强管理, 多施一些有机肥, 不要偏施氮 肥。修剪要合理,在冬季修剪的时候要剪除病枯枝,并清扫落叶。
黄金叶病虫害防治措施
黄金叶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组3种产中国,世界各国引种栽培。
亮叶月季,产湖北、四川、贵州。
香水月季:产云南。江苏、浙江、四川、云南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