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毛叶樟

毛叶樟(学名: Cinnamomum mollifolium H. W. Li)是樟科樟属的植物,乔木,高5-15米;树皮灰褐色,具纵向细条裂。枝条纤细,具纵向细条纹,幼枝近圆柱形,初时略被灰色小柔毛,老枝明显压扁,极无毛。芽大,卵珠形,长达1厘米。叶互生,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有时倒卵圆形,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两侧有时不相等,革质。圆锥花序腋生,自幼枝基部向上着生,在幼枝最基部者常无叶,纤细,长 7-11厘米,具12-16花。果近球形,稍扁而歪,干时直径9毫米,花被片脱落;果托长达1厘米,外面具槽,先端骤然成盘状,直径达9毫米,边缘截平。花期3-4月,果期9月。 
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生长于海拔1100-1300米的路边、疏林中或樟茶混生林中。 
该种枝、叶含芳香油,果仁含脂肪,可作工业用油。  从毛叶樟叶油中可单离柠檬醛,为重要的调香原料,常作食品、饮料、牙膏、皂用香精,亦是合成紫罗酮系列产品、维生素甲(A)和叶绿醇等的主要原料。毛叶樟生长较快,亦是很理想的荒山绿化和造林树种之一。 
(概述图参考来源:  )

毛叶樟基本信息

毛叶樟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育苗为主,亦可用插条繁殖,生根成活率也高。

种子繁殖:果熟期采收紫黑色果实,洗除果肉后,稍晾干的种子千粒重130-160克,种仁富含油脂和易失水而变质。有短期休眠。不宜干藏,用湿润砂贮藏可有效地保存种子的生命力。湿砂藏至次年2-3月播种,发芽率可达65-80%。具2-3片新叶的幼苗,可移人营养袋育苗,苗床搭遮荫棚,生长6-8个月可拆除,增加光照,使幼苗受到锻炼,并可促进生长。

插条繁殖:取5年生树和成龄树砍伐后萌生枝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插条,于雨季6-9月带叶扦插,其生根成活率可达88%。生根苗的移植、抚育等同实生苗。

查看详情

毛叶樟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胸径40-50cm,高度6-7m,冠幅4-5m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胸径30-32cm,高度650-700cm,冠幅>400cm,容器苗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胸径70-80cm,高度9-10m,冠幅5.5-6.5m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胸径50-52cm,高度6.5-7.5m,冠幅4.5-5.5m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胸径22-25cm,高度4.5-5.5m,冠幅3-4m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韶关市南雄市2021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韶关市南雄市2020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花岗岩
  • 湛江市廉江市2019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韶关市南雄市2020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韶关市南雄市2020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自然高450-500cm,冠幅300-350cm,胸径18-20cm)
  • 12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8-29
查看价格

  • 香高1500mm
  • 1株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2-03-23
查看价格

  • (自然高400-450cm,冠幅300-350cm,胸径18-20cm)
  • 41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8-29
查看价格

红豆树

  • 乔木高度300-350cm,冠幅120-150cm,胸径7-8cm
  • 50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3-06-27
查看价格

金光菊

  • 0.2-0.3
  • 1株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9-09
查看价格

毛叶樟形态特征

乔木,高5-15米;树皮灰褐色,具纵向细条裂。枝条纤细,具纵向细条纹,幼枝近圆柱形,初时略被灰色小柔毛,老枝明显压扁,极无毛。芽大,卵珠形,长达1厘米,芽鳞密集,宽卵圆形至近圆形,先端微凹,具小突尖头,密被黄褐色短柔毛,边缘具小睫毛。叶互生,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有时倒卵圆形,长(4.5)7.5-12(16)厘米,宽3.5-5(8)厘米,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两侧有时不相等,革质,上面疏被小柔毛但很快全然极无毛,下面初时极密被灰白色小柔毛后渐变稀疏,但老时仍不脱落,侧脉每边4-6条,斜上升,在叶缘之内消失,与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横脉在上面不明显或微下陷,但在下面多少明显,细脉两面不明显;叶柄长1-2厘米,腹凹背凸,幼时密被小柔毛,老时极无毛。

圆锥花序腋生,自幼枝基部向上着生,在幼枝最基部者常无叶,纤细,长7-11厘米,具12-16花,在上部具分枝,分枝短小,长0.6-1(1.5)厘米,末端为具3花的聚伞花序;总梗纤细,长4.5-6.5厘米,与花梗疏被小柔毛,后渐变无毛。花小,淡黄色,长约2.5毫米,花梗纤细,长2.5-5毫米。花被两面密被灰白微柔毛,花被筒倒锥形, 长约1毫米,花被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长约1.5毫米,先端钝或锐尖,近等大,外轮宽1.2毫米,内轮宽1.3毫米。能育雄蕊9,花丝全长及花药背面被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约1.4毫米,花药宽卵圆形,4室内向,上方2室较小,花丝与花药近等长,第三轮雄蕊长1.6毫米,花药长圆形,4室外向,花丝扁平粗大,稍长于花药,基部有一对具短柄的圆形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长约1毫米,被柔毛,先端钻状三角形,具柄。子房近球形,直径约1毫米,花柱长2.3毫米,柱头盘状,具圆裂片。果近球形,稍扁而歪,干时直径9毫米,花被片脱落;果托长达1厘米,外面具槽,先端骤然成盘状,直径达9毫米,边缘截平。花期3-4月,果期9月。 在中国云南实生树种植后,5-7年生树可开花结实。生长期3-10月,停长期11至次年2月,此时有季节性换叶(落叶);花期3-4月(上旬),果熟期10-11月。具有萌发力较强的特性,成龄树等砍伐后又能很快萌生和长成新植株。

查看详情

毛叶樟分布范围

毛叶樟为中国云南特有分布种,仅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勐海,西双版纳植物园及昆明植物园引种和栽培。

查看详情

毛叶樟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毛叶樟保护现状

毛叶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2100433B

查看详情

毛叶樟主要价值

油用:该种枝、叶含芳香油,果仁含脂肪,可作工业用油。 毛叶樟叶油主含柠檬醛,根油为黄樟素,果油为柠檬醛,其他部位精油主要成分不明显。其鲜叶出油0.62-2%,主要成分柠檬醛含量达74%,为樟属植物中含量较高的品种之一。叶油中尚含有蒎烯、柠檬烯、水芹烯、芳樟醇、香叶醇等含量较低的成分。其侧根出油0.62%,含黄樟素77(90)%,尚含蒎烯、柠檬烯、桉叶素、樟脑、松油醇、榄香素、肉豆寇醚等。从毛叶樟叶油中可单离柠檬醛,为重要的调香原料,常作食品、饮料、牙膏、皂用香精,亦是合成紫罗酮系列产品、维生素甲(A)和叶绿醇等的主要原料。

毛叶樟

材用:毛叶樟生长较快,亦是很理想的荒山绿化和造林树种之一。

查看详情

毛叶樟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100-1300米的路边、疏林中或樟茶混生林中。 要求年平均气温18℃或以上,年降雨量1300毫米以上,幼树可耐绝对最低气温-2.7℃至-5.4℃,而不致受害。在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的北亚热带地区亦能生长,但不易开花结果。土壤为红色壤质土,较富含有机质,pH值为4.5-6。

查看详情

毛叶樟栽培技术

定植及管理:于雨季始及之中,取1-2年生苗木种植,每亩种44、56、83株,株行距为2米×4米、3米×4米、3米×5米。密植型(2米×4米)林地实施矮林作业,树高控制在1.5-2米以内;中密型,如3米×4米、3米×5米林地,实施高林作业,树高控制在3米以内。幼林地每年除草2-3次和松塘土1-2次。行间可间作大叶茶,组成毛叶樟 大叶茶人工生态林。亦可选种农作物、芳香药用植物。

采收与加工:主要采收和利用枝叶,一般种植后4-5年生树可首次采收,待萌发生长1-2年或2-3年又可采收。采收时间为8-9月间,亦可在10-11月间,但以8-9月为好,此时枝叶产量及出油较其他月高。加工主要采用水中蒸馏方法蒸馏叶油,每甑(次)蒸馏时间为4-6小时或以上。

查看详情

毛叶樟文献

毛叶木姜子优良单株选择初报 毛叶木姜子优良单株选择初报

毛叶木姜子优良单株选择初报

格式:pdf

大小:327KB

页数: 4页

本文对四川省邻水县分布的毛叶木姜子进行了优良单株选择,从120株表型优良的单株中筛选出20株进行果实及含油率测定,平均树龄6 a;分布类型主要为散生生长天然林和退耕还林地的人工林,平均树高4.01 m,平均冠幅3.01 m,平均单株结实量2.32 kg,平均出油率3.89%。对采集的果实进行了各性状检测和分析,确定了优树选择指标,并初步选择出3株表型优良和得油率高的单株。

樟树不同月份枝叶的芳樟精油含量及主成分分析 樟树不同月份枝叶的芳樟精油含量及主成分分析

樟树不同月份枝叶的芳樟精油含量及主成分分析

格式:pdf

大小:327KB

页数: 3页

对选育出的芳樟醇型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优良无性系在不同月份的枝叶含油率及精油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9—10月,枝叶含油率较高,精油中芳樟醇含量高达90%以上,樟脑含量低于0.5%。

毛叶枣防治

毛叶枣毛叶枣主要病害

1.1毛叶枣白粉病

1.1.1 发病情况

毛叶枣白粉病病菌的无性阶段为粉孢菌.白粉病是毛叶枣最主要的病害,多发生于潮湿冷凉的条件下,秋冬天气凉爽,又逢雨雾天、露水重时发病更严重。在台湾大社地区,一般在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发生。而在广东,一般于8月中下旬至9月初发病,9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发病盛期,12病情基本稳定,但直至翌年1月至2月仍可发生,4~7月发病较少。果园通风不良,则易发生本病。白粉病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和幼嫩枝条等,以危害果实和叶片为主。叶片受害时,先从中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初期在叶背出现白色菌丝,随后白色菌丝和白色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可布满叶背,叶片正面出现褪绿或淡黄褐色不规则病斑。受害叶片后期呈深黄褐色,易脱落;发病严重时可危害幼嫩枝条,白色菌丝和白色粉状物布满整个枝条,嫩叶呈黄褐色皱缩,枯死;果实受害以膨大期果实为主,幼果次之。被害果实上先出现白色菌丝,随后扩展,严重时白色菌丝和白色粉状物可布满全果。果实受害后果皮变麻,皱缩,呈褐色或黄褐色,易脱落或枯死;轻病果可继续长大,白粉霉层脱落后,病部呈灰褐色,病部果皮粗糙、龟裂、无光泽、木栓化。花器受害较少。

1.1.2 防治措施

中国种植毛叶枣的地区气候温暖,病菌无明显的越冬现象,因而带病植株及发开门见山杂草是病菌侵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白粉病的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主,辅以药剂防治。

①搞好果园卫生。可于每年采果后对果园通风透光;清除果园周围杂草并集中处理,以减少病菌的侵染来源。

②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应及时选用50%硫胶悬剂200~400倍液,或70%硫磺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0.3~0.4波美度(波美度是过去用于间接表示比重的单位,现已废除,改用密度表示。在15℃下,波美度相当于1.007克/厘米)石硫合剂,或40%灭威胶悬剂400~600倍液,或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进行喷杀。硫剂是防治白粉病的特效药。

1.2 毛叶枣枣叶黑斑病

1.2.1 发病情况毛叶枣黑斑病的病原菌是Isariopsis indica var. Zizyphi,该病是国内果树的一种新病害。毛叶枣枣叶黑斑病一般于当年10月开始零星发生,到翌年2~3月为发病高峰期,这时病株上大部分叶片布满黑色颗粒,部分叶片坏死脱落。随着叶片的脱落,健壮的植株又抽出新梢新叶,新梢嫩叶上则未见到症状。4月底至10月为病害的衰退期;但在干热区发生时情况又有所不同,如在云南元谋,一经发生,蔓延很快,易使毛叶枣大面积受害。且该病的发生与雨季有很大关系,随雨季来临的早晚提前或推迟。多数年份在6月小雨季来临后发病,这与湿度和风吹雨溅传播有关。8月上旬至10月上旬雨季期间是该病发生的高峰期,所有的果园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害。10月中旬雨季结束后蔓延有所减弱,但由于前期病源积累较多,危害仍十分严重,使大量叶片黄化脱落,不仅影响光合作用,而且抽发腋芽,使果实养分供应不足而发生落果,严重影响产量。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其主要症状是先在叶背产生零星黑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斑,直径0.5~6毫米。严重时病斑可联合成片,在叶片背面呈现煤烟状的大黑斑,叶面则呈现黄褐色斑点。受达叶片呈卷曲或扭曲状,易脱落。造成果实变小,品味下降。幼叶较易感染。

1.2.2 防治措施

①农业措施。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培养壮枝,减少病理源,增强抗性;采果后修剪,剪除病、弱枝叶,集中处理;雨季来临前施一次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性;控制杂草滋生。

②化学防治。在叶背出现淡黑色小斑点时,使用50%硫胶悬剂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均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展。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效果更佳。在叶背刚有深黑色小斑点时,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均可有效地使该病减退。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与硫胶悬剂混用效果更好。

1.3 毛叶枣疫病

1.3.1 发病情况

疫病的病原菌是Phytophthora palmivora。毛叶枣疫病主要在台湾发生,而且主要在12月至翌年3月间果实成熟期发生。发生时果实表面形成褐色水渍斑,后期表面布满白色菌丝和孢囊,并造成落果。疫病的发生与降雨量有密切的关系,雨季发病较多,旱季则发病较少。果园灌溉不当,土壤过湿时,也会引起发病,接近地面的果实易感染。

1.3.2 防治措施

毛叶枣疫病的防治,除注意果园卫生外,结果时搭架或固定枝条,以防止结果部位过低,靠近地面易受病菌感染;同时应注意果园通风、排水,防止积水,减少病害发生。药物防治可参考毛叶枣枣叶黑斑病进行。

1.4 毛叶枣黑煤病

1.4.1 发病情况

黑煤病常发生在管理不善或虫害防治不当的果园。常常是由于红蜘蛛、叶蝉类、粉蚧类害虫在枝条或叶片上活动时分泌的蜜露诱发产生的。蜜露所含的糖、氨基酸和蛋白质是煤菌类的天然培养基,病菌大量繁殖在叶片上表面产生一层黑色菌丝,菌丝生长旺盛时会布满全叶,使光合作用降低。菌丝不侵入植物的表皮细胞。

1.4.2 防治措施黑煤病的防治除运用农业措施提高植株免疫力、通过修剪把病枝叶集中处理、加强果园通风透光外,还应做好红蜘蛛、叶蝉类、粉蚧类害虫等的防治工作,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1.5 毛叶枣根朽病

1.5.1 发病情况

根朽病可能是由黄蜜菇根朽病病菌Armillaria mellea所引起的。毛叶枣根朽病主要在台湾发生。受害时,新叶呈现淡黄绿色,叶片凋萎,严重时全株逐渐枯死。危害根部时,使根部死亡,根部表皮或皮层内部布满菌丝,菌丝可继续向上生长,直至树干基部,危害茎外围部分的组织,使地上部枯死。

1.5.2 防治措施

挖沟阻断病株与健株根部接触,切断相互感染的途径;已枯死的病株,应挖起受害根部,并连同枯死枝干一起烧毁。病株的植穴土壤应加以消毒,可撒石灰或淋杀菌剂消毒,也可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进行土壤消毒,每植穴用药量为75~150克,拌和30~60倍细土, 均匀撒入病穴中。

毛叶枣毛叶枣主要虫害

危害毛叶枣的虫害种类很多。据温宏治等1987~1988年在高雄、屏东二地的调查,在台湾省危害毛叶枣的虫害就达28种之多,其中以柑橘红蜘蛛、毒蛾、枣尺蠖、枣粘虫、金龟子、介壳虫、枣叶虫、枣食心虫等。

2.1 柑橘红蜘蛛

2.1.1 发生情况

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一年约发生25代。除4~5月树干更新外,其他时间均有发生。9~10月气候逐渐干旱时,其密度逐步增加,12月时达到高峰。红蜘蛛以口针刺吸叶片汁液。雌螨在叶片中脉基部、两侧、叶柄、嫩枝、果面产卵,卵孵化后以若螨、成螨食害叶片,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呈褐色或红褐色,叶片变为黄色,最终导致大量落叶;危害果时,使果面产生粗糙的褐色疤痕,对外观、品质影响较大。

2.1.2 防治措施

①保护和利用天敌。注意对食螨瓢虫等天敌的保护,利用天敌来控制其大量发生,这是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

②药剂防治。可选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1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喷杀。红蜘蛛大量发生期正值果实采收期,因此,应注意农药残留问题,并在采收前10天停止施药。

2.2 小白纹毒蛾

2.2.1 发生情况

危害毛叶枣的毒蛾有多种,其中以小白纹毒蛾发生较多。该虫寄主较广,危害多种果树,一般一年发生8~9代,周年可见。成若昼伏夜出,产卵于叶片边缘,呈块状,上覆雌蛾的黄尾毛。初孵幼虫群聚取食叶片表皮,3龄后各自离散,寻找新的部位如叶片、花穗、果实等取食危害。幼虫的毛有毒,触及皮肤会发生红肿痒痛。

2.2.2防治措施

①人工措施。在卵期摘除卵块并烧毁。

②药剂防治。发生数量多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600~8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溴氰菊酯)3000倍液防治。也可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2.3 白斑星天牛

2.3.1 发生情况

白斑星天牛(Anoplophora maculata Thomson)一年发生1代,在台湾成虫出现在4~9月,以5~7月最多,此时正值毛叶枣主干更新不久,大部分主干暴露,易引来天牛产卵。成虫产卵于树干较低部位,树干较粗大的,则产卵部位上移,每缝产卵1粒。卵孵化后幼虫随即侵入毛叶枣树皮危害,幼虫在树皮内蛀食韧皮部时,被危害的树皮虽已枯死,但在外观上难以判断,只有侵入木质部,排出木屑后,才可判断其危害。

2.3.2 防治措施

①人工防治。根据成虫清晨飞翔能力较弱,易于捕捉的特点,进行捕杀成虫。根据排出的木屑寻找蛀孔,然后用铁丝等钩杀幼虫。

②药剂防治。以棉花沾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5~10倍液,塞入蛀孔内,或用注射器进行虫孔灌药,再用湿泥土封口,以毒杀幼虫。也可用1/8~1/6片磷化铝塞入虫孔,再用湿泥封堵。

2.4 柑橘粉蚧

2.4.1 发生情况

柑橘粉蚧(Planococcus citri Risso)一年约发生10代,以干旱季节发生较为严重。雌成虫椭圆形,虫体长满无数短毛,毛上布满白蜡粉,明显可辨。雌成虫成熟后,自尾端分泌棉絮状的白蜡质的卵囊,并产卵于卵囊内,卵期12~13天,成虫和幼虫都聚集于枝、叶、叶腋、果实或潜伏于松脱的皮层下。被害叶卷缩,生长不良,并排泄粘液,诱发煤烟病,引来蚂蚁。

2.4.2 防治措施

①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广腹细蜂等天敌,内寄生低龄若虫,寄生率较高,防治效果显著。

②农业措施。剪除被害枝梢、叶片,集中烧毁。

③药剂防治。可选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速扑杀乳油1000倍液,或松脂合剂10~15倍液喷雾防治。

2.5 枣尺蠖

2.5.1 发生情况

一年发生1代,主要在3月下旬危害毛叶枣的嫩枝、芽、叶。食量大,严重时将芽全部吃光,严重影响产量和树势。

2.5.2 防治措施

集中消灭3龄前的幼虫,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300~4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5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剂2000~3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1000倍液,或10%灭百可乳油2000倍液,或24%万灵水剂1000~1500倍液等药液等药剂喷雾。

2.6 毛叶枣叶蝉

2.6.1 发生情况

毛叶枣叶蝉(Ouadria parkistanica Ashmead)体小,很像危害一般作物的小绿叶蝉,但其躯体呈黄色,翅上有许多斑点。在台湾,寄主作物目前只发现毛叶枣1种。毛叶枣叶蝉除3月主干更新枝叶量少外,终年可见其危害。7月后逐步增加,到9月达到高峰期,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密度逐渐降低。危害时,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叶背刺吸汁液,初期在叶面上产生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萎,同时还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

2.6.2 防治措施

可选用50%马拉硫磷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叶蝉散乳油800~1000倍液,或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0%灭百可乳油2000~3000倍,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一般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2次,以后视具体情况再决定喷药与否。

2.7 毛叶枣盲椿象

2.7.1 发生情况

毛叶枣盲椿象(Compylomma lividicoms Reuter)虫体较小,发生危害初期,成虫和若虫躲在嫩梢缝隙里,不易为肉眼所发现,这种情况常导致防治时期的贻误。该虫整年均会发生,但在干旱而凉爽的时节、秋冬或春夏之交时发生较多,平均一个芽体就有一只虫。该虫主要刺吸危害枝条、项芽、嫩叶,常造成新芽或幼叶萎缩、变形甚至停止生长。

2.7.2 防治措施

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600~800倍液,或10%灭百可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每10天喷1次。敌百虫是防治椿象的特效药。

2.8 枣粘虫

2.8.1 发生情况

枣粘虫(Ancylis sativa Liu)又叫粘叶虫、枣卷叶虫等。主要以幼虫在夏初危害叶片。成虫于早晚活动,有极强的趋光性,雄蛾对雌蛾分泌的性外激素也有极强的趋性。幼虫有吐丝下垂转移危害的习性。

2.8.2 防治措施

①生物防治。在成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或性诱器捕杀成虫。在第2代与第3代成虫产卵初期、初盛期和盛期各释放松毛虫赤眼蜂1次。

②药剂防治。可选用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600~8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800~1000倍液,或24%万灵水剂800~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青虫菌、杀螟杆菌100~200倍液等药剂喷雾。

查看详情

毛叶石楠植物形态

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毛叶石楠根茎(1张)

毛叶石楠枝叶(1张)

毛叶石楠花果(2张)

查看详情

毛叶麸杨形态特征

毛叶麸杨与上一变种的区别是:小枝、叶轴、叶柄和小叶背面均密被柔毛,叶轴无翅。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