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邓泽、李贵中、陈振宏、梁为、苏雪峰、成前辉、庚勐、陈浩。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水泥细度的实验方法有以下两种:1、比表面积法: 以每千克水泥总表面积表示,比表面积法采用勃压透气法测定。2、筛析法 :以80μm方孔筛上的筛余量百分率表示,筛析法有两种:负压筛...
膨胀剂出厂前按同品种编号和取样。袋装和散装膨胀剂应分别进行编号、取样。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膨胀剂出厂编号按生产能力规定:日产量超过 200t 时,以不超过 200t 为一编号,不足 200t 时,应...
那肯定是每一次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步骤都是不相同的,才会有一些数据的资源周期。
CMG软件-组分模型高压物性实验方法
1 地层岩石与流体(包括注入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流体与流体间 的相互作用是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相态模拟是研究流体 (包 括地层流体和注入流体)间相互作用的必要手段,也是油藏数值模拟能否正 是准确地表征油藏流体流动的前提。为了研究油藏流体在注入气前后的物理 化学性质变化,首先要对所确定的油气井进行取样和配样,然后模拟计算饱 和压力、恒组成膨胀( CCE)、定容衰竭( CVD)、多级脱气( DLT)分离 等实验。将此配样作为基础,注入一定比例的气体,研究在不同温度和压力 下流体混合物相态的变化。 1、原油组分的劈分与合并 表 2-1 为肇 44-26 井油藏区块原始地层流体组成(数据来自西南石油 学院《 N2、空气 -地层原油体系相态特征综合研究》 ),由表可以看出,该流体 中 C1含量为 12.17%,C2~C6中间烃含量为 25.69%,C7+重质组分含量较高, 摩
发电厂煤质化验方法煤质化验方法
发电厂煤质化验方法 煤质化验方法 /煤质化验知识 /煤质分析技术知识 /煤质分析设备技术 问题解答 一:煤质化验方法 /煤质化验知识 /煤炭化验设备技术问题解答 1.挥发分的含义?对挥发分的测定有何技术要求? 答:煤的挥发分是指煤样在 900± 10℃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 7min ,由煤中有机物分解 出来的气体和液体(呈蒸汽状态)的产物。 挥发分的测定是一项规范性很强的试验,其测定的结果完全取决于所规定的试验条件,所 以在测定燃煤挥发分时,对测定的技术要求很严。具体如下: 技术要求:( 1)高温炉内温度应严格控制在 900± 10℃的范围内,当放进试样后,炉温 应在 5min 内恢复到 900± 10℃。 (2)加热时间的计时应用秒表,即当试样一送入高温炉的高温区开始计时,到试样离开 高温炉为止,这一操作过程应准确为 7min 。否则,试样做报废处理。 (3)测定时应用专用的坩埚。当坩埚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GB/T 19560-2008)》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是过程模拟和设计所必需的。获取的方法是通过测定各温度范围内的多条吸附等温线,然后将等温线拟合为温度的函数。以往常因缺乏各温度下的实验数据,采用假设吸附始终发生在等温的条件下,甚至假设各组份的吸附等温线均为线性,这样的结果与工业的实际操作情况会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通过较少的吸附等温线数据准确预测其它温度范围内的等温线是很有实际意义的。胡涛等通过测定常温范围的2个特定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利用计算所得的等量吸附热预测其它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并与实验测定值和内插法获得的吸附等温线进行了比较,详细考察了通过吸附热预测等温线的准确性。同时还利用文献数据,通过计算等量吸附热,预测了较宽压力和温度范围的等温线数据,并与插值法和文献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探讨方法的适用性。
结果表明:用吸附热预测不同温度的等温线仅需两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数据。这样的方法可以用于吸附过程模拟计算和设计中,解决需要不同温度下吸附等温线数据的问题。
测量比表面积方法有容量法、重量法、气相色谱法等。
BET 比表面积容量测量法,简称BET法,是研究同体表面结构和测量比表面积的重要方法之—。氮气、氪气常作为吸附气体,
BET方程是多分子层物理吸附理论中应用最广泛的等温式,南勃鲁纳尔(Brunauer)、爱曼特(Emmett)、泰勒(Teller)在1938年提出 前提假设是:
(1)吸附利表面是均匀的;
(2)吸附质分子间没柯相互作用;
(3)吸附可以是多分子层的;第二层以上的吸附热等于吸附质的液化热;当吸附达到平衡时。每一层的形成速度与破坏速度相等。
由上述假设出发,可推导出BET二常数公式:
P/V(P-P0)=1/VmC (C-1)P/VmCP0
式中:V为在气体平衡压力为P时的吸附体积量;Vm为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常数;P为吸附气体的平衡压力;P0为在吸附温度下吸附质气体的饱和蒸气压(查相关手册);C为吸附热有关的常数。
BET公式适用比压P/P0在0.05~0.35之间。因为P/P0<0. 05,压力太小,不能建立多分子层物理吸附平衡(实为单分子层);当P/P0>0. 35,毛细凝聚现象显著,亦破坏多分子层物理吸附。
通过实验可测得一系列的P和V,若以P/V(P0-P)对P/P0作图可得一直线,由此求得Vm,若Vm以标准状态下的体积(mL)度量,则比表面S为
S=VmNAσ/22400W
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σ为每个吸附质分子的截面;W为吸附剂质量(g);22400为标准状态下1mol气体的体积(mL)。
其中吸附质分子的截面积σ可由多种方法求出,可利用下式计算:
σ =1.09(M/NAd)2/3
式中:M为吸附质的分子量;d为在吸附温度下吸附质的密度。
对于氮气,在78K时σ常取的值是0.162n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