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美国红梣,别 名:毛白蜡、洋白蜡,拉丁文名:Fraxinus pennsylvanica Marsh.植物界;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合瓣花亚纲;捩花目;木犀科; 梣属 种:美国红梣。
原产美国东海岸至落基山脉一带 ,我国引种栽培已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多见于庭园与行道树。
生于河湖边岸湿润地段,树姿美丽 。
海南蒲桃,别名:乌墨、乌楣,拉丁文名:Syzygium cumini (L.) Skeels.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桃金娘目;桃金娘科;蒲桃属;海南蒲桃。
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卫矛科、卫矛属
最大的好处,
落叶乔木,高10-20米;树皮灰色,粗糙,皱裂。顶芽圆锥形,尖头,被褐色糠秕状毛 。小枝红棕色,圆柱形,被黄色柔毛或秃净,老枝红褐色,光滑无毛。羽状复叶长18-44厘米;叶柄长2-5厘米,基部几不膨大;叶轴圆柱形,上面具较宽的浅沟,密被灰黄色柔毛(变种和一些栽培型常无毛);小叶79枚,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狭卵形或椭圆形,长4-13厘米,宽2-8厘米,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几等大,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阔楔形,叶缘具不明显钝锯齿或近全缘,上面黄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疏被绢毛,脉上较密,中脉在上面凹入,侧脉7-9对,与细脉在下面凸起;小叶无柄或下方1对小叶具短柄。圆锥花序生于一年生枝上,长5-20厘米;花密集,雄花与两性花异株,与叶同时开放;花序梗短;花梗纤细,被短柔毛;雄花花萼小,萼齿不规则深裂,花药大,长圆形,花丝短;两性花花萼较宽,萼齿浅裂,花柱细,柱头2裂。翅果狭倒披针形,长3-5(-7)厘米,宽0.4-0.7(-1.2)厘米,上中部最宽,先端钝圆或具短尖头,翅下延近坚果中部,坚果圆柱形,长1.5-2厘米,宽约2毫米,脉棱明显。花期4月,果期8-10月。
特别提示:本种树皮不含七叶苷和七叶素的有效成分, 故不能作秦皮药用。
美国红梣 毛白蜡、洋白蜡 图版10: 1-3
Fraxinus pennsylvanica Marsh. Ark. Amer. 92. 1785; Sarg. Silv. N. Amer. 6: 49, f. 271. 1894 et Man. Trees N. Amer. 770. 1905; Lingelsh. in Fngl. Pflanzcm. 72(IV-243): 41. 1920; 华北树木志 574, 图610. 1984.
本种与美国白梣 F. americana Linn. 甚易混淆,后者是本属中最高大的种,原产地树高有48米的记录,但引入我国栽植时不如红梣生长良好。两者的区别是:红梣顶芽圆锥形,尖头,老枝上的叶痕上缘截平,小叶无柄或近无柄,果翅下延超过坚果的1/3,几达中部;白梣顶芽卵形,钝头,叶痕上缘凹形,小叶柄长0.5-1.5厘米,果翅下延不超过坚果的1/3处。 此外,我国也见于栽培的绿梣 F. pennsylvanica Marsh. var. subintegerrima (Vahl) Fern.[F. lanceolata Borkh.; F. pennsylvanica Marsh. var. lanceolata (Borkh.) Sarg.]与本种的区别仅在于毛被;对于一些无毛或近无毛的类型就很难鉴别。有些美国学者把它们作为一个种来看待。
分类学基本知识PPT资料39页
分类学基本知识PPT资料39页
亚洲野茉莉科属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用聚类分析的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等5种方法对亚洲野茉莉科的属进行了分类。形态分类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根据聚类图(树状图),支持笔者将产于印度、缅甸、泰国至中国云南南部,原归于歧序野茉莉属(Bruinsmia)中的一种(B.Polysperma(Clarke)van Steenis)另立一新属──新野茉莉属(Neostyraxgen.nov.)。
9月中、下旬,当翅果干燥、果皮由黄绿色变为黄褐色时,选择生长健壮、结实良好、无病虫害的树木作为母树采种。新鲜种子含水率约30%左右,应充分晾干,装入麻袋,放在干燥通风室内贮藏备用。种子成熟后还能长期挂在树上,待次年春季树木发芽时才脱落,因此也可以到春季种子处理前再采种,并不降低种子质量。
选择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秋播的提前伏耕晒地,深翻25厘米,9月中旬第2次犁地深20厘米,每亩施有机肥3000千克,然后细耙,平整去杂;春播的前一年秋翻25厘米,不耙,使土壤风化和积雪。圃地以平床为主,其大小视土地平整程度而定,以5米×5米为宜。
种子催芽:秋播种子不必处理,采种后即可在10月中下旬播种,播后灌水,次年春发芽早,出苗齐。春播种子需作催芽处理,多采用湿沙催芽,方法有2种:一种是入冬前,选择排水良好处挖1米深的坑,坑底铺5-10厘米湿沙,把种子按3份沙子1份种子的比例拌好后,放入坑内,厚达40厘米以上,再盖秸秆20厘米,寒冬来临时覆土堆雪,次年春待种子大部分吐白时即可播种;另一种方法是在播前25她处理,用60℃温水浸种10分钟,待翅果变软,加冷水浸泡24小时,吸足水分后捞出,再用湿沙层积催芽,用麻袋覆盖,每隔5天翻动1次,20天左右有30%种子吐白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每亩播种量4-5千克,条播行距60厘米,每米下种50粒,深度3厘米,春播应稍深于秋播。做到撒种均匀,边播种、边覆盖、边镇压。
播种后管理:秋播后要灌好冬水,次年开春后及时横向耙地,幼苗现行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当幼苗现出3-4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按株距5-10厘米,每亩保苗15000-20000株。在幼苗刚出土时还要防晚霜冻害和蝼蛄等害虫,此后要及时灌水、松土、除草和追施肥料。松土除草全年6-7次,灌水8-10次,要注意第1、2次小水漫灌,以防冲坏幼苗。8月底停止浇水,使苗木木质化以利越冬。全年追肥2次,多在6月初和7月上旬,追肥后要立即灌水。
树干通直,木材坚硬而有弹性,纹理美丽,耐朽力强,可用于建筑、桥梁、车辆、农具等。它的枝叶茂密,树形美观,又是防护林和庭园绿化的好树种;叶子肥厚而柔软,秋季脱落后,是牛、羊等牲畜喜食的好饲料。美国白梣的根系分布广而密,也是营造水土保持林的好树种。
原产于北美。中国多引种为行道及庭园树。 在中国黄河流域各省和东北三省广都有引种栽培,适生于北纬35°-48°之间,垂直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平原地带,但以海拔400-700米范围内生长旺盛。
美国白梣为喜光树种,适生于深厚肥沃及水分条件较好的土壤上。根系深而发达,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对气温适应范围较广,年平均气温5.5-14.4℃,7月极端最高气温47.6℃,1月极端最低气温-36.8℃条件下都能生长。但耐干旱能力较差,当7-8月份相对湿度为45%左右的情况下,叶缘发黄甚至脱蒂。当土壤含盐量低于0.5%时仍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