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江西省提出,将实施学前教育补齐短板工程。到2022年,新建公办幼儿园1000所,新建农村学校附设幼儿园400所。上海市则提出加强普惠性托育点建设,新增56个托育点中,大多依托公办幼儿园开设,新增民办托班价格将控制在3000元/月左右。
山东省提出,2019年年底前,省财政安排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2.3亿元,带动市县财政、水气暖专营公司投入13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改造全省老旧小区项目881个。贵州省提出,重点推动和支持老年人口较多、符合改造条件的老旧住宅小区施行加装电梯项目。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引导城乡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2006年底,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广泛调研、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问题,启动实施了十二项“民生工程”。
2007年,安徽省全面建立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省年人均收入低于683元的130.9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年人均补助达到380元,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实现了向农村低保制度的转变。2007年,全省45.7万“五保”对象年人均供养标准提高到1200元。2007年,中央和省级补助7.2亿元,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318.2万余人。血吸虫流行区的青阳县河西村兴建了两座供水池,清澈山泉引入家家户户,村民们改厨、改灶、改厕,纷纷建起沼气池,创建生态新家园。
2007年,安徽省共有81个县(市、区)建立了新农合制度,参合农民达3602万人,参合率85.8%,当年筹资20.8亿元,累计补偿1000多万人次。
在城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启动。2007年,全省参保人数达421万人。其中,合肥、芜湖、马鞍山被列入全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此外,全省规划建设了300所乡镇卫生院,1000个村卫生室、6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3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总投入资金3.4亿元。
对于重大传染病病人,一套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制度也已初步建立。2007年,全省共为1956名艾滋病人进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对1680名艾滋病病人提供抗病毒治疗药品和免费CD4检测7335次,向4.7万名结核病人提供免费化疗、X摄片和痰检,对6130名晚期血吸虫病人提供免费救治。
从2007年起,安徽省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全省304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省政府同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全力支持和配合农村中小学危改和校舍建设工作,能免收的行政性收费一律免收,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200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提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继续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的同时,又新增实施六项民生工程。即: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立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机制;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十八项民生工程当年财政投入总规模约160多亿元。
新一批民生重大工程建设直击民生痛点、难点,惠及面广,既有托幼等领域的补短板,也有养老、医疗等社会服务体系的提质量。将有效提升中国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更大程度释放民生红利。同时,通过增加服务供给,扩大社会服务消费,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在带动有效投资方面,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将成为重点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末,各地已安排使用的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中,用于棚改等保障性住房建设6238亿元,用于科教文卫等民生领域526亿元。
业内指出,民生重大工程建设将撬动巨大的投资空间。仅老旧改造方面,若按40平方米的人均住房面积初步计算,至少撬动约1.6万亿元的规模投资。
民生领域投资空间巨大已成为共识。加大民生投资力度,有助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稳增长效果。
2019年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着眼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
2019年9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加大政府支持带动社会力量投入,增加普惠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服务供给,尊重居民意愿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研究支持建设一批惠及面广、补短板的民生重大工程。
2019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快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要重点改造老城区内脏乱差的棚户区和国有工矿区、林区、垦区的棚户区,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程进度。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应,着力解决新市民等群体的住房问题。鼓励人口流入量大、房价较高的大中城市,结合本地实际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2019年9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21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提出将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优质医疗健康资源扩容工程、“互联网 医疗健康”提升工程、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工程等十项重大工程。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编报2020年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建议方案的通知,将重点储备纳入一批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2020年能够开工建设的家政、养老服务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也强调,支持产教融合重大项目建设。其中,家政、养老、托幼、健康等社会领域龙头型企业,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建设培育范围。
民生工程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一句话,民生工程就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实施28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09〕1号)指出,为贯彻落实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
安徽省2011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 一、新增3项民生工程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在全省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2011年各...
养老方面,下一步将把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解决大城市养老难问题的重要民生工程。到2022年,力争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个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还将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社区、医养、学习、旅居”四类项目。进一步加大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改扩建项目支持力度。
医疗领域,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下一步中国将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将区域医疗机构资源进行整合。
2007年,安徽省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针对部分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生活难”等现实利益问题,建立起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制度框架,直接惠及全省4000多万城乡居民。十二项民生工程,涉及解决“生活难”的有5项,解决“看病难”的有5项,解决“入学难”的有2项,74%的资金直接补助到人。实施一年来,“民生工程”结出累累硕果。群众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实惠。
安徽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在全省17个市抽选了17000户城乡居民样本,开展了“十二项民生工程社会公众评价情况”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十二项民生工程群众满意度达88.6%。以人为本的施政方针,真金白银的“惠民”工程,赢得了老百姓的高度肯定。
调查表明,其中对“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的政策实施结果满意度最高,达93.4%;对“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逐步建立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机制”的满意度也在90%以上,分别达92.4%和91.4%;最低的项目“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满意度达到81.8%。
“上学难”和“看病难”,是群众关心的两个重点。教育的民生工程,让百姓得到较大实惠,而在加强城镇医疗保障上,还有待继续努力,实现“病有所医”。
调查显示,无论是整体的综合评价,还是对单项民生工程的认识,农村居民满意度普遍高于城市居民。原因不难理解,民生工程虽然带来同样的政策收益,但城市居民收入明显高于农村,惠民政策的杠杆,对改善生活的效应有别,百姓的感受自然也就不同。
17000名被调查居民中,年龄越大,对民生工程满意度越高。60岁以上被调查者对民生工程的政策实施结果综合满意度为91.7%,高出18岁至29岁被调查者的8.7个百分点,显示出老年人对社会保障的要求更迫切;此外,收入在2000元以下者,对民生工程宣传组织的满意度,普遍高于收入在4000元以上较高者。多数民生工程的“阳光”,直接照耀低收入阶层,在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使中低收入者亲身感受到政府公共服务方式的转变,产生了较高的满意度。
任何一项惠民政策,只有真正落实无偏差,才能实现它惠民的初衷。因此,必须加强民生工程实施过程的监督,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和政策执行的公平。2100433B
民生工程征文
民生工程助梦飞翔,雨露滋润新苗更旺 ——裕安乡村纪实篇 徜徉在回家的路上,宽广平坦的大道,一辆辆车子飞驰而过。思 绪不禁飞了起来,在诗人眼中,乡村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 一片。”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人们眼中,乡村是“十里荷塘,十里 果香”的希望田野。而在我心中,乡村是日益变化发展,让人们感受 幸福生活的地方。 自民生工程贯彻以来, 乡村的生活幸福指数又提升了许多, 家家 都住进了整齐别致的房子, 道路旁有物美价廉、 服务周到的大型超市 和商场。村中央还有供群众娱乐的体育文化活动中心, 它的四周有多 功能的健身器材,还有一片绿油油的翠竹林。 清晨,人们抖擞着精神, 进行一天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日暮时分,人们回到温暖的港湾,饭 后在路灯下,一家人慢悠悠的散着步,还有热闹十分的广场舞,灯熄 了,人们也就休息。可是记忆中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如此惬意与悠闲, 可以说是清苦的。印象最深的便是隔壁老李
民生工程工作总结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 -----------------------------------------------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 感谢阅读 ----------------------------------- ~ 1 ~ 民生工程工作总结 ** 县 2013年民生工程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民生工程工作在省、 市的正确指导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 视,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措施,细化 分工,落实包保,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实 施,经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圆满完成 各项目标任务, 现将 2013年民生工程工 作总结如下: 一、 工程进展情况 今年我县共实施
民生工程暖人心
阊江小学503班 郑宇祥
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农村,以前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是众所周知的。自从国家实施民生工程以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生工程像春风,让家乡旧貌换新颜,让每一位受益者感恩不已。
“路”的变化。以前家乡的路非常狭窄,两辆摩托车都难同时通过。路面坑坑洼洼,天晴走路一身灰,下雨走路一身泥。现在,家乡的路变成了宽阔而又美丽的水泥路,两辆小轿车同时通过都不是问题。每当我走在老家宽阔而又美丽的马路上,我的心情就会格外舒畅,格外清爽。这是谁的功劳?当然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惠民政策,建设的“村村通”这一条民生工程。
“学”的变化。听爷爷奶奶说,在他们小时候,对农家孩子来说,读书是一件难事,一般小孩根本上不了学,有的孩子,不到五年级就辍学了。如今,与过去相比,上学读书已不再是“难事”,全国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国家启动了事关百姓利益的民生工程。这些政策像春风,呵护着我们祖国的新一代:我们享受国家免费提供的教科书,入学不收学费﹑杂费;贫困的学生可享有国家的贫困补助,用于更好地完成学业;农村的中小学校舍还启动了“校安工程”……我们在明亮的教室里安静地读书。
“养”的变化。过去农村养老问题是大家最担心的头等大事,若是孤寡老人,没有劳动能力,生活就没了依靠。但是现在国家采取了生活保障措施,每月发给最基本的生活补助,而且制定了医疗保险,让老百姓也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依靠。我想国家强大,民生工程的实施,将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福音。
家乡的变化无处不在,大到一个村子,小到一户人家,处处都是景。这些都是民生工程带来的好处。民生工程犹如魔术师,美丽了家乡,温暖了人心,点亮了希望。(指导教师:郑桂珍)
《丰镐文苑》是面向全国微信用户的自媒体平台,旨在以文会友,热忱欢迎各位新老微友或有志于文学创作的爱好者不吝赐稿。来稿一律要求为微信公众平台原创文学作品(文责自负),后附作者简介和本人彩色横幅照片,一同发送至QQ邮箱。本平台稿酬来自赞赏(无赞赏则无稿酬),作品80%赞赏付给作者,一星期后如数兑付;剩余20%赞赏,留作平台日常运作费用。
声明:《丰镐文苑》发表的所有作品,只有授权白名单的公众号才可转载。
主编微信号:llyyyf1210
200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围绕“五有”、“三农”及其他等目标,在全国率先实施民生工程。省政府成立民生工程协调小组,省财政厅成立民生工程办公室,承担牵头管理职责,负责民生工程的组织实施、协调调度、宣传引导、监督考核等工作。
2007年至2015年,民生工程项目数量从12项逐步增加到33项(累计实施50项),资金投入达到3905.9亿元,惠及全省6000多万群众,人均受益6000多元,其中“十二五”时期累计实施43项,投入3051.7亿元。民生工程具有目标可量化、实施有抓手、项目可考核、结果可追溯的特点,已成为安徽保障改善民生最有效的制度安排、最具特色的工作品牌,探索了一条用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的新路。
“十三五”时期,安徽继续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2016年,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遵循“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量力而行、雪中送炭,突出绩效、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围绕扶贫工作、“三农”工作、创业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其他城乡公共服务等方面,投入825.5亿元,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与2015年相比,新增6项,退出6项,提标6项,继续实施21项,强化责任落实、精准推进、问题导向、统筹协调和共建共享,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标识以“民生”的“民”为基础进行设计,其中巧妙融入了 “心形”、“飞舞的绸带”及“初升的朝阳”等设计元素。“民”字体现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定理念;“民”中的“心形”体现政府用心办好民生工程,着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美好心愿;“飞舞的绸带”象征民生工程是政府与群众的沟通纽带,体现民生改善后人民群众的欢欣愉悦;整体圆形似“初升的朝阳”,并以红色作为基础色,寓意阳光、温暖,体现普惠民生、建设美好安徽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