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概述
1.1 膜结构建筑体系
1.1.1 膜结构建筑的分类
1.1.2 膜结构建筑的特性
1.1.3 膜结构建筑的应用
1.2 膜结构建筑设计的特殊性
1.2.1 膜结构建筑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2.2 材料的特殊性能
1.2.3 结构设计的特殊性
1.2.4 初始(几何)形态的建立
小结
第2章 膜结构建筑形态构成
2.1 膜结构形态构成的造型单元
2.1.1 基本单元
2.1.2 一级衍生单元
2.1.3 二级衍生单元
2.1.4 典型单元与类型树
2.1.5 造型单元类别特点
2.2 膜造型单元组合
2.2.1 膜造型单元组合连接
2.2.2 膜造型单元组合的基本规则
2.3 形态控制要素
2.3.1 边界——界面——造型
2.3.2 控制要素
2.4 应用实例
小结
第3章 膜结构建筑形态设计与构造
3.1 一般设计方法
3.1.1 建筑设计流程
3.1.2 设计方法
3.1.3 功能空间设计
3.1.4 结构选型
3.2 膜结构的生成设计法
3.2.1 生成设计法
3.2.2 膜结构生成设计框架
3.3 膜结构构造设计和膜材的连接方式
3.3.1 膜结构连接节点构造
3.3.2 膜材的连接方式及拼缝控制
3.4 膜结构造型的钢模比
小结
第4章 膜结构形态与加工建造
4.1 膜结构的制作
4.1.1 裁剪设计
4.1.2 裁剪加工图及特殊部位的处理
4.1.3 膜面的制作和加工技术要求和条件
4.1.4 膜面的主要加工流程
4.1.5 包装和运输
4.2 膜结构的现场安装
4.2.1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准备
4.2.2 膜面施工安装步骤
4.2.3 膜结构施工安装方法实例
4.2.4 膜结构施工安装注意事项
4.3 监测及检验
4.4 使用维护和修补
4.4.1 膜结构的使用维护
4.4.2 膜结构的膜面破损修补
小结
第5章 影响膜结构建筑形态的因素及对策
5.1 气候因素
5.1.1 风、雨、雪与体型
5.1.2 设计对策
5.2 建筑技术因素
5.2.1 建筑声环境
5.2.2 热环境和节能
5.2.3 膜结构建筑光环境
5.3 其他因素
5.3.1 尺度与单元组合
5.3.2 预应力因素影响膜结构建筑造型
小结
第6章 膜结构建筑的评价
6.1 影响因素
6.2 评价体系
6.2.1 评价方法
6.2.2 膜结构建筑评价框架
6.2.3 实例计算
6.2.4 实例评价
小结
第7章 形态创意促进结构进步
7.1 形态趋向自然
7.2 造型的创意促进结构进步
7.3 结论和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附录A 常见膜材及性能对比
附录B 膜材参数
附录C 膜材料热性能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从建筑设计角度系统分析了膜结构建筑形态的构成、论述了膜结构初始几何形态建立与功能空间设计、结构选型、节点构造、加工建造和其他技术因素的关系;并对影响膜结构形态的各种因素分别提出设计对策。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膜结构建筑评价体系框架和膜结构方案优化体系框架。基于生物进化和基因理论,把生成设计法应用于膜造型创造,初步构建了生成设计概念框架。
作者:李虎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7月1日
上架日期: 201407
征订号:24900
版次:第一版
页数:160
装帧:平膜
开本:小16开
印张:10.000
ISBN:978-7-112-16156-0
1:基础部分:一般基础费用占总造价的10%左右。 2:设备部分:项目建筑面积的大小相差较大,建筑面积超过3000平米的项目性价比较高。一般设备部分有空调系统占30-40%,没空调系统20-30%左右。...
膜结构是一种全新的建筑结构形式,它集建筑学、结构力学、精细化工与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具有很高技术含量。其曲面可以随着建筑师的设计需要任意变化,结合整体环境,建造出标志性的形象工程。主要具有以...
关于膜结构的选型牵涉到各种形式,在国内外文献中对膜结构的形式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张力膜结构、悬挂膜结构、复合膜结构等等,不一而足。这次规程按膜材及其相关构件的受力方式分成以下四种形式,是一种比...
膜结构建筑(1)
膜结构建筑 谈到膜结构建筑,现阶段,我国建筑业对膜结构建筑有什么定 义?基本规定情况怎么样?以下是膜结构建筑专业建筑术语基本情 况如下: 膜结构建筑基本定义: 索膜结构是用高强度柔性薄膜材料经受其它材料的拉压作用而 形成的稳定曲面,能承受一定外荷载的空间结构形式。其造型自由、 轻巧、柔美,充满力量感,阻燃、制作简易、安装快捷、节能、易于 施工、使用安全等优点,因而使它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应用。 膜结构建筑基本简介: 膜结构建筑作为新的建筑形式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在国际上开始 出现,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到了七十年代以后,膜结构 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 膜结构的出现为建筑师们提供了超出传统建 筑模式以外的新选择。 膜结构一改传统建筑材料而使用膜材, 其重量只是传统建筑的三 十分之一。而且膜结构可以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结构在大跨度建筑上实 现时所遇到的困难, 可创造巨大的无遮挡的可视空间。 其造
膜结构建筑精彩案例赏析
郁闷的本命年,去年 10 月份就开始计划的旅行一直搁浅,这次不管怎么样都要出去玩玩了,就来到 了柏林。 坐在租来的车上, Navigation 叫我们左转我们就左转,叫我们右转我们就右转,省去了很多的奔波 赶车之苦。 于是这次旅行有三大板块组成: 停车,拍照,吃饭 第一个来到的是意味深长的 查理检查站( Haus am Checkpoint Charlie ): 柏林墙时期东柏林最著名的过境站,也是 1961 年美苏坦克相距 200 米对峙的地方。现在的 柏林墙博物馆就设在这里。 该检查站在当时是最大的边境出入口, 也是对人员不设限的唯一 检查站,而另外几处检查站一般只允许外交官进出。 该检查站及附近也是当时东柏林人逃往西柏林所乐意选择的点之一, 因此出现过不少悲剧性 的事件。 膜结构建筑 精彩案例赏析(图) http://www.cncscs.com 发布时间: 2006-09-08
批准号 |
58978327 |
项目名称 |
建筑形态的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1 |
项目负责人 |
齐康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东南大学 |
研究期限 |
1990-01-01 至 1991-02-01 |
支持经费 |
1.5(万元) |
项目以高层建筑仍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建筑类型的现实为前提,在节能减排成为人类共识与我国基本国策的背景下,以高层建筑形态与其生态价值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角度构建高层建筑形态独特的认知体系。针对高层建筑形态与自身建筑能耗的关系、高层建筑形态与场地生态环境的关系和高层建筑形态对自身建筑能耗及场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等三个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具体分解并展开深入的理论研究,以此形成高层建筑形态生态效益的一般评价原则;初步探索、尝试建立了计算机运算模型与模拟评价手段,从日照辐射方面与外部风环境方面对高层建筑形态生态效益进行了演示与案例比较分析;在进行实体微缩实验、对计算机模拟加以校核、调整而获得一定数据的基础上,尝试对现有建筑体形系数概念加以创新优化,提出更具针对性的高层建筑形态生态效益可量化的数学模型评价方法,即以各个方向墙体受热辐射影响的差异性为基础,确定冬、夏热辐射系数,通过具体计算获得形态生态效益程度的评价方法。研究提出了以一般评价原则为基础、结合计算机模拟评价与数学模型评价的集成运用思路,初步建立了基于生态效益考量的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综合评价体系框架。研究成果在为国内高层建筑的建设实践提供有益的专业评价手段的同时,也从生态节能层面丰富建筑创作理论。 项目研究期间,项目组成员共发表研究期刊论文与会议论文10篇。项目研究兼顾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依托项目研究,推进学校与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CTBUH)的合作和CTBUH亚洲总部建设;专注于高层建筑和未来城市的研究,共建生态高层建筑联合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开展“基于热动力学的高层建筑联合设计”、与伊利诺伊理工开展“生态高层联合设计课程”;承担多门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生态高层建筑设计课程;完成与项目研究直接相关的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四篇。 2100433B
自德国艺术史家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1866一1929)在《意大利艺术与费拉拉无忧宫中的国际占星术》(1912)-文里提出图像学研究方法以来,图像学就一直在建筑学研究中运用于辨别作品的更深层意义或内容,即它的观念上的或象征的意义。《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图像学研究》运用图像学的原理,试图在文化、社会和历史的情境中探究围龙屋的建筑形态及装饰图像潜在的观念和思想。
在客家民居众多建筑类型中,围龙屋是较为典型的一种。毫无疑问,它是客家人宗族观念、神灵意识、生活方式甚至是整个族群文化面貌的一个反映。历来关于客家文化的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围龙屋的成因及其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就围龙屋的成熟形态而言,围龙屋通过将圆和方的形态分解成半圆及若干千方形元素,依照不同的功能要求组织而成,其组成部分一般包括由核心部分(堂屋)、延伸部分(横屋和围龙)、衍生部分(水池、化胎、风水林)和连接部分(坪、天井、天街、横厅),遵循”向心围合”的构图基本原则,以竖向和横向两个轴线方向组织发展,从而构成了一个反映严格的礼制观念与等级关系的建筑空间图像,客家人的日常生活、日常交往都在此展开。
就其物质性层面而言,《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图像学研究》基于田野的调研工作,对围龙屋的建筑构成要素,围龙屋的空间构成原理,围龙屋与日常生活,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发展与宗族的繁衍以及围龙屋建筑形态由于文化传播带来的风格变异等进行研究,说明围龙屋自身形态发展和风格演变的内在规律。在精神的层面上,围龙屋则更多依赖于建筑中功能性的和非功能性的构件,如风水、五行石、化胎、围龙和堂屋来实现客家人的神灵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精神需求以及泽被自身及子孙、宗族兴旺发达等愿望。当然,后者还更多地从可视化的建筑装饰图像中反映出来,在归纳围龙屋装饰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围龙屋的装饰构成往往通过谐音、类比、同构以及一些故事情节等方式,在屋脊、山墙、福扇、水塘、柱式等建筑构件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地方组合出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实现其纳吉祈福的愿望。
《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图像学研究》期望从人文学科的层面进一步阐释围龙屋建筑形态发展和风格演变的深层文化内涵,阐释表现在围龙屋建筑构成中的视觉象征符号,阐释在可视的建筑图像后面可悟的文化意义,为客家建筑和客家文化的研究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