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装饰百科

民居砖雕艺术

清徐县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部,属于山西省太原市管辖。过境的汾河与潇河,为清徐这个文明而古老的地方沉淀了优质丰厚的砖雕烧制土壤。

民居砖雕艺术基本信息

民居砖雕艺术制作流程

民居砖雕一般制作程序是先用砖蘸水磨平,接着进行"打稿","打稿"包括画稿与落稿两道工序,传统画稿一般是请当地名画家、名书家前来打样。落稿是将画稿复印在砖面上,即在画纸上用缝衣针顺着线条穿孔后(约一毫米一个针孔)平铺于砖面,用装着黑色画粉的"粉包"顺着针孔轻轻拍压画稿。在雕刻时先将砖块切割成所需尺寸,再把雕面和四周磨成平面然后进行"打坯"与"出细"。打坯就是用刀、凿在砖上刻划出画面构图,景物轮廓、层次,确定景物具体部位,区分前、中、远三层景致,这道工序需要有经验的大师傅来完成,非常讲究"刀路"、"刀法"的技巧。这中间一是要"打窟窿",即用錾子将图案以外的空隙部分剔空到需要的深度、并将底部剖平、以显示出图案的大抵形状;二是要"镳",即对图案的深浅层次、遮挡关系进行大略表现。最后的修饰是对细部进行进一步加工,对粗糙不光洁的地方,用糙石磨光;砖面遗留的沙眼,用砖灰调适量猪血填补。

作为民居建筑的重要装饰艺术,由精湛的技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手法熔铸而成的砖雕,清新质朴而又巧夺天工。砖雕对整座建筑起着点题作用,不仅突显着户主的身份和意趣爱好,也载负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留下了时代深深的烙印。

查看详情

民居砖雕艺术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砖雕

  • 品种:机砖雕;说明:砖雕;
  • m2
  • 土巴哥
  • 13%
  • 北京金唐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砖雕

  • 品种:砖雕;规格(mm):1000×1000;
  • m2
  • 古城
  • 13%
  • 北京恒诚永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砖雕

  • 10*2m,雕刻较复杂的图案
  • m2
  • 13%
  • 曲阳县华育雕刻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砖雕

  • 2m*1m/2m*1m 石材
  • m2
  • 庭辉
  • 13%
  • 吴中区木渎庭辉砖雕工作室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砖雕

  • 抗压强度100(Mpa)/抗压强度100(Mpa) 粘土
  • 香山
  • 13%
  •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工匠园林砖瓦雕刻厂
  • 2022-12-08
查看价格

艺术自然面花岗石板

  • 40mm-100mm
  • 汕尾市2008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艺术自然面花岗石板

  • 40mm-100mm
  • 汕尾市2008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艺术自然面花岗石板

  • 40mm-100mm
  • 汕尾市2008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艺术自然面花岗石板

  • 40mm-100mm
  • 汕尾市2007年1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艺术自然面花岗石板

  • 40mm-100mm
  • 汕尾市2007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砖雕造型

  • 详附图5
  • 20m²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1-12
查看价格

砖雕

  • 如图
  • 2幅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7-28
查看价格

砖雕

  • 2.3×1.1
  • 2m²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11-11
查看价格

成品砖雕

  • #
  • 2m²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2-10-27
查看价格

砖雕

  • Ф800
  • 74个
  • 1
  • 材质同小青瓦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2-08
查看价格

民居砖雕艺术简介

在山西历史上,砖雕在民居中的大量运用与晋商的崛起密切相关。经济富裕后的晋商竞相显贵夸富,兴起讲究建房规模和雕刻装饰,使得原来只用在宫廷、庙宇等建筑之上的砖雕进入民居。砖雕装饰大都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手法传达吉祥寓意,表达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对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美满生活的向往、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追求。民间工匠将这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寓意深刻的美好祝愿赋予了丰富的想象力,将其绘出图案来,然后再按照图案与工艺程序进行制作。

砖雕成品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是因为它是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砖雕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工序完成要经过30多个环节。首先是要烧制出青砖。从原料的选取到出窑,要经过选土、制泥、制模、脱坯、凉坯、入窑、看火、上水、出窖九道工序,烧制砖的窖体积非常小,据说是为了"好看火、易操作、出好货"。烧砖时一般不用"大火",初点窖用的是"小火",行话称其为"热窖"。热窖一天后才转为"中火",一般烧一窖砖的时间是三天三夜。通常在烧完后会用"柳罐"将池水汲上窖顶,泼于覆盖在砖块顶部的土层上,让水经过土层渗透过滤,将全窖中的砖块淋透为度。色彩以青灰色为最好,砖太脆硬不易雕刻,太灰白则不经久耐用。"成砖"上水后,打开"窖门"与"窖顶"散热冷却两天两夜后出窖。成砖出窖时,须对焦砖、裂砖、变形砖进行严格剔除。一窖成砖中,大抵可筛选八成左右的雕砖成品。

查看详情

民居砖雕艺术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民居砖雕艺术文献

天津民居砖雕艺术的艺术特征解析 天津民居砖雕艺术的艺术特征解析

天津民居砖雕艺术的艺术特征解析

格式:pdf

大小:477KB

页数: 未知

明清之后,砖雕在民居建筑装饰中兴盛起来,成为彰显财势、寄托祝福、寓教于美的重要媒介,并折射着中华民族传统多方面的特质。天津民居砖雕作为中国传统砖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博采众长并独树一帜,色彩朴素淡雅、偏爱几何构图、构图大气整体、因势创形、雕刻技法突破创新、形象刻画生动鲜活、气势雄浑,深刻体现了天津的地域特色。

甘肃成县柏氏古民居砖雕艺术的文化内涵 甘肃成县柏氏古民居砖雕艺术的文化内涵

甘肃成县柏氏古民居砖雕艺术的文化内涵

格式:pdf

大小:477KB

页数: 未知

研究柏氏古民居建筑群遗存的砖雕艺术作品,对了解柏氏家族的历史文化脉络,以及对当时地域性的民俗文化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丰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课题。

民居砖雕基本信息

所属地区: 山西 · 朔州

文化遗产名称:民居砖雕艺术

遗产编号:Ⅶ-4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遗产级别: 省

查看详情

古建砖雕,岁月的印记!

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我国民居砖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由于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异,各地的民居砖雕在风格、手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江南民居砖雕风格纤细、刻工精良,空间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富于文人趣味。北方砖雕构图丰满、纹饰繁缛,刀法浑厚朴茂,于雄浑之余透出粗犷之气。岭南一带民居砖雕手法更自由,体裁更丰富,民俗趣味浓厚。

在众多民居砖雕流派中,发展最完善、成就最高的当数徽派砖雕以及受其影响演化发展而成的扬州、苏杭一带的江南民居砖雕艺术。

历代砖瓦发展概述

砖雕源自古典建筑中的砖瓦作。我国传统建筑艺术自古就有“秦砖汉瓦”的说法。砖瓦烧作的工艺早在西周就有了。战国时代,随着铁器的使用和木模加工技术的进步,许多建筑已大量使用青砖、城砖等。两汉时代的砖作叠涩穹隆形墓室代替传统的木制梁式墓穴。

此外,屋舍建筑中瓦作日益成为主流,其排水筒、拉杆的瓦作雕饰、压模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南北朝时期砖雕艺术的典型代表是佛教建筑,以砖造密檐式佛塔为最佳。今存河南开封崇明寺塔除塔刹部分为石制之外,全由砖砌筑而成,塔上的门、佛龛、角拉和垂莲柱头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北魏石窟造像的风格,是我国早期砖仿石构建筑的实例。

宋代是我国砖雕装饰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砖仿木结构样式已经高度成熟。北宋北方辽金地区出现了大量砖仿木墓穴。其砖雕规模大,工艺手法成熟,砖雕题材丰富,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

山西晋南地区出土的50余座金代砖墓在形制、构件等方面大大超出了礼制规范,装饰风格雄浑博大,是历史上惟一能与帝后墓穴相媲美的贵族墓穴,也是建筑与砖雕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清代中期以来,无论在佛教建筑还是民居建筑中,砖雕均呈现繁缛化倾向,其中以北方和岭南民居为典型。晋陕一带的清代民居砖雕几乎是木雕艺术的翻版,而闽粤民居砖雕更追求戏剧情节的表现,往往层层堆砌,显得喧闹热烈。

人们在惊叹砖雕工艺卓绝的同时,不能不看到这种繁缛化手法不仅违背了砖瓦作的基本材料特性,也束缚了民居砖雕艺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落入一味堆砌的窠臼,难免显出俗态。因此,和园林、小木作以及家具等传统艺术形式一样,民居砖雕在清代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民居砖雕艺术的主要流派

1. 徽州砖雕

徽州民居素来以“三雕”著称于世,一村之内、一宇之中往往木雕、石雕、砖雕三艺齐备,三雕并美。徽州砖雕在画面构图和雕作技法上大胆借鉴了新安版画的艺术成就和北方官式建筑的砖作工艺。与徽州天井院民居一样,徽州砖雕也是熔冶古今、自成一格的大制作。徽州民居历来以小巧精致著称,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封建礼法的严格制约,徽州民居并不追求建筑的对称、工整和恢宏的气势,而以典雅、精工和秀逸见长。

徽州砖雕最杰出之处是门楼、门罩。它们形式多样,有垂花门楼、飞砖式门罩,有普通的双柱门楼,也有四柱三间五凤门楼,有的门楼下抱鼓石,样式和牌坊类似。徽州人对住宅门楼的装饰极为看重,视其为“门脸”。无论富贾豪门还是村民百姓,门楼、门罩都是其建筑雕刻的重点所在。徽州砖雕一般凸起较小,出墙仅半尺许,属平面类砖雕。门楼雕刻集中于构件横竖交接的部位,起到收头和点缀作用。

徽州门楼艺术上的可贵之处在于注重平面构成形式,装饰有节制,简繁得体,体现出古雅的文化品味,它和高高的马头墙、深宅、天井一样,是徽州民居建筑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

2. 扬州、苏州地区的砖雕

扬州、苏州一带的砖雕受到了徽州砖雕的影响(扬州许多著名宅院本身就是由徽州商人所建),它既不同于北方砖雕饱满壮硕的风格,也有别于闽粤等地砖雕的繁缛、细密。它继承了徽州砖雕的典雅并融入了浓郁的商业和市民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精巧而不纤细、寓醇厚于古雅的特点。

扬州砖雕的总体特点是构思奇巧、不事铺陈,于不经意中显出匠意。绝少采用通景透雕和主题性的大幅砖雕,以局部装饰图案见长,对一些局部岔角、墀头、挂牙等细节关怀备至,精雕细镂,如将墀头雕成如意、博风板饰以卷草等。几何纹饰占雕饰图案的主导地位,多以剔地浅起,重线条质量,尤其是早期砖雕,棱线劲健、峭拔为全国之最。

扬州砖雕是南北砖雕流变过程的中间状态,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兼容风格。镇江、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的民居砖雕风格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呈现出平面化和立体化两个发展方向。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现存的镇江广肇公所砖雕门楼、苏州网师园门楼和东山雕花楼的砖雕上,看到这种由简至繁、由平面到立体的演化脉络。

镇江、南京的民居砖雕是徽派砖作平面化的代表,以镇江广肇公所门楼为例,飞砖墙门藏而不露,几乎与墙体相平。门楼浮雕紧贴墙面,角替、挂牙、开光等处仅做浅刻,给人以素洁简雅之感。

清代民居装饰中盛行的砖仿木手法,是晚期砖雕艺术畸形发展的表现。砖雕艺术退化为一种纯粹的技艺展示,失去了其清新质朴的艺术魅力。

明清时代是砖雕艺术的鼎盛时期。汉魏以前,砖雕艺术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墓穴装饰,如画像砖艺术。唐宋的砖雕也大都被用于佛塔和砖石墓装饰。直到明清时期,砖雕艺术才被广泛应用于民居建筑,砖雕因其造价低廉、制作便捷而成为木雕装饰的主要替代品。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