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 冲击地压及矿震灾害研究动态及发生机理
1.1 冲击地压灾害研究动态及发生机理
1.1.1 冲击地压概况及分类
1.1.2 国内外冲击地压研究概况
1.1.3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
1.2 矿震灾害研究动态及发生机理
1.2.1 矿震概况及分类
1.2.2 国内外矿震研究情况
1.2.3 矿震发生机理研究
1.2.4 矿震发生规律研究
1.3 冲击地压与矿震的关系
2 冲击地压指标的实验室试验
2.1 煤(岩)层的力学指标及冲击倾向性鉴定
2.1.1 煤(岩)样的采取
2.1.2 试验测试的项目
2.1.3 试件加工与试验方法
2.1.4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5 结论
2.2 钻孔冲击试验
2.2.1 试验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2.2.2 侧向应变与侧向压力
2.2.3 钻屑量与压力降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
2.2.4 冲击次数与压力的关系及临界压力的确定
2.3 电磁辐射指标的测定
2.3.1 煤样的采取
2.3.2 试验系统及方法
2.3.3 试验结果分析
3 煤矿原地应力及采动应力分布
3.1 东滩煤矿原地应力测量及分布规律
3.1.1 原岩应力实测工作概况
3.1.2 原岩应力实测结果
3.1.3 东滩煤矿原岩应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3.2 东滩煤矿次生应力测量及分布规律
3.2.1 东滩煤矿43下07轨道巷次生应力实测
3.2.2 东滩煤矿43上07工作面轨道巷次生应力监测
4 高应力煤柱区冲击发生机理
4.1 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现象的数值模拟
4.1.1 计算模型的构建
4.1.2 计算结果分析
4.2 侧压系数对构造应力型冲击发生条件的影响分析
4.2.1 建模说明
4.2.2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4.3 岩层组合情况对构造应力型冲击发生条件的影响
4.3.1 计算模型说明
4.3.2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4.4 构造应力型冲击发生条件的判据
4.4.1 煤柱岩体的侧压系数的计算
4.4.2 侧压系数对临界水平主应力的影响
4.4.3 底板结构对临界水平主应力的影响
4.4.4 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的类型和发生条件的判据
5 东滩煤矿矿震的发生机理
5.11303工作面矿震发生的基本情况
5.1.11303工作面运输巷矿震发生经过
5.1.21303工作面运输巷矿震破坏情况描述
5.1.31303工作面地质及支护情况
5.1.41303工作面矿震发生区域的地质及支护情况
5.1.51303工作面矿震发生原因分析
5.2 东滩煤矿矿震发生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5.2.1 矿震发生的岩性条件
5.2.2 矿震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
5.2.3 一采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与发生矿震的关系
5.2.4 一采区断层活动规律与发生矿震的关系
5.2.5 一采区开采进程与矿震发生的关系
5.3 东滩煤矿矿震发生机理研究
5.3.1 矿震能量积聚与释放的主动岩体
5.3.2 基于应力回弹理论的断层型矿震发生机理
5.3.3 基于弹性位错理论的构造应力场及诱发力的定量估算
5.3.4 矿震的孕育过程
6 微震系统监测矿震原理及技术
6.1 矿震预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6.2 微震法预测矿震的原理
6.2.1 矿震震源模型
6.2.2 矿震前兆信息变化规律
6.2.3 矿震发生时震动波传播规律
6.3 微震监测系统监测网布置与优化
6.4 微震法预测矿震数据分析处理与预警技术
6.4.1 微震监测数据的后处理
6.4.2 根据微震信号波形分析判别矿震类型
6.4.3 根据微震事件空间分布探测采场围岩空间破裂形态
6.4.4 根据断层周围微震事件时空分布预报矿震
6.4.5 根据微震事件空间分布确定矿震震源层位
6.4.6 根据微震信号频谱分析识别矿震前兆信息
7 试验工作面矿震发生规律研究
7.1 东滩煤矿微震系统运行第一阶段微震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7.1.1 全矿微震α、b值分析
7.1.2 全矿微震时间序列分析
7.1.3 全矿微震空间演化规律
7.2 东滩煤矿微震系统运行第二阶段微震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7.2.1 全矿微震α、b值分析
7.2.2 全矿微震时间序列分析
7.2.3 全矿微震至第二阶段空间演化规律
7.31305综放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震发生规律分析
7.3.11305综放工作面b值分析
7.3.21305综放工作面微震时间序列分析
7.3.31305综放工作面微震空间演化规律
7.3.41305综放工作面开采与矿震关系分析
7.3.51305工作面关键层运动及垂直应力分布与矿震事件的关系
7.4 小结
8 高应力煤柱区冲击地压防治实践
8.1 高应力煤柱区冲击地压发生情况
8.1.1 “2001—06—01”42轨3号提斜冲击地压
8.1.2 “2001—10—23”43上07工作面轨道巷冲击地压
8.1.3 “2001—11—19”43上04(北)工作面运输巷冲击地压
8.1.4 “2003—04—12”143上06(西)工作面冲击地压
8.1.542轨3号提上车场第二次修复冲击地压
8.2 高应力煤柱区冲击地压危险治理
8.2.1 煤体深孔卸压爆破的应用
8.2.2 钻孔卸压措施的应用
8.2.3 电磁辐射仪检测方法在冲击地压危险治理中的应用
9 应力集中区冲击地压防治实践
9.114309工作面过应力集中区煤柱
9.1.114309(西)工作面概况
9.1.2 高应力区的冲击地压危险条件分析
9.1.3 工作面过14309(西)轨道联络巷冲击地压危险的数值模拟
9.1.4 冲击地压危险的预治理及检测解危措施
9.1.5 工作面开采期间监测及治理效果
9.1.6 小结
9.2143下4工作面消火道掘进防治冲击地压实践
9.2.1143下4工作面情况
9.2.2143下4工作面终采线消火道设计
9.2.3143下4工作面消火道安全掘进技术
9.2.4 小结
10 非正规接续工作面防冲设计与治理实践
10.11304工作面概况及研究内容
10.1.1 工作面位置及煤层条件
10.1.2 工作面开采的地质条件
10.1.3 工作面巷道布置
10.1.41304工作面安全回采论证研究的内容
10.21304工作面中间巷掘进期间冲击地压危险分析及防治
10.2.1 可能引起冲击或矿震的危险条件
10.2.2 避免冲击或矿震发生的条件
10.2.31304工作面中间巷掘进层位选择
10.2.41304工作面轨道巷中间提斜掘进顺序
10.2.51304工作面轨道巷掘进的时间及空间关系
10.2.61304工作面中间巷掘进期间冲击地压危险评价结论
10.31304工作面巷道掘进期间冲击地压危险检测及治理
10.3.1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划定
10.3.2 冲击地压危险检测方法
10.3.3 冲击地压危险的解除方法
10.3.4 冲击地压危险防护措施
10.41304工作面开采期间前方动力灾害预测及防治
10.4.11304工作面开采期间采空区上方矿震危险预测
10.4.2 工作面回采期间轨道巷动力灾害预测
10.4.3 工作面回采期间运输巷动力灾害区域预测
10.4.4 工作面回采期间动力灾害防治
10.51304工作面巷道掘进期间动力现象显现及治理情况
10.5.11304工作面中间巷掘进情况
10.5.21304工作面轨道巷东段掘进情况
10.61304工作面回采期间动力现象检测情况
10.7 结论
参考文献2100433B
《煤矿动力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主要包括冲击地压相关指标的实验室测试,原地应力与采动应力的现场测试;构造应力作用下高应力煤柱区冲击地压发生条件;地质及开采条件对东滩煤矿发生矿震的影响,矿震发生机理,微震系统监测的矿震活动规律;高应力煤柱区发生冲击地压的5个实例,以及冲击地压监测、防治情况;2个特殊开采条件下在应力集中区进行冲击地压预测、检测及治理的实例;相邻工作面非正规接续冲击地压及矿震灾害预测和治理情况。
《煤矿动力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可作为从事冲击地区及矿震研究、防治工作的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学习资料,也可供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教学人员参考。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始终坚持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专业预防与群测群防相结合,应急转移和避灾安居相结合,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相结合,准确把握...
崩塌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1、拦挡: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或拦截建筑物。拦截建筑物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堤或拦石墙等,遮挡建筑物有明洞、棚洞等。2、支撑与坡面防护: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可能拉断...
煤矿预算应该有相应的定额说明
煤矿灾害防治
矿井瓦斯防治 矿井瓦斯是煤矿生产中必然遇到的有害气体。在煤矿生 产过程中,伴随着生产的进行,瓦斯涌出到生产空间,对井 下安全生产构成威胁。瓦斯不论其涌出量多少,一直都是矿 井主产量最主要的一个危险源, 瓦斯灾害、 粉尘灾害、 火灾、 火灾和顶板灾害构成了煤矿的五大自然灾害,瓦斯爆炸事故 是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之首。瓦斯灾害的治理是矿井最根本 的、最重要的任务。 第一章 矿井瓦斯基础知识 一、 矿井瓦斯的概念 矿井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 有害气体。在组成瓦斯的各种气体中,甲烷往往占总量的 90%以上,因此瓦斯的概念通常单独指甲烷。 矿井瓦斯来自煤层和煤系地层,它的形成经历了两个不同的 造气时期, 从植物遗体到形成泥炭, 属于生物化学造气时期; 从褐煤、烟煤到无烟煤,属于变质作用造气时期。由于在生 化作用造气时期泥炭的埋藏较浅,覆盖层的胶结固化也不 好,因此生成的气体通过渗透和
煤矿水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煤矿水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矿床充水的基本条件可分为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两大类。 (一)自然充水水源 1.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所有矿床充水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大气降水有关。但这里所讲大气降水水源,是指矿床直接充水的唯一...
本书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出版规划图书,中国煤炭科学技术全书之一。
本书将煤矿灾害防治学科前沿的理论与技术同传统的、目前行之有效的理论、技术、措施结合起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在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时,重点是有一定理论体系并得到成功应用的理论或技术。
全书共九篇,内容包括:煤矿灾害介质的基本性质与运动规律;矿井通风保障体系及可靠性分析;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灾害的防治技术;含瓦斯煤岩动力灾害的防治技术;冲击矿压与顶板灾害防治技术;煤矿水灾防治技术;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煤矿安全管理理论与技术。本书的特点是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和权威性。
本书可作为煤炭工业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煤矿大专以上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指导性工具书。
书名: 煤矿底板岩溶水水害防治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叶东生、屈永利、杜飞虎
出版:地质出版社
书号:ISBN 7-116-06957-2
字数:200千字
页数:116
出版时间;2010-10
《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大量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研究劳动力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无疑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劳动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口中具有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的劳动年龄人口,即人口总体所具备的劳动能力,它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一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