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毛梾木的常见病害主要有叶斑病。叶斑病是半知菌类真菌浸染所致,在高温高湿期容易发生。在日常养护中,要加强水肥管理,特别要注意营养平衡,不可偏施氮肥。还要加强修剪,注意树冠的通风透光。如果有叶斑病发生,可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每7天一次,连续喷洒3次至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危害毛梾木的害虫主要有金龟子、蝼蛄等。如果有金龟子发生,可用灯光诱杀成虫,还可在成虫期向植株喷洒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进行杀灭。如果有蝼蛄发生,可用敌百虫毒饵诱杀。先将麦麸、豆饼、棉籽饼或玉米碎粒等炒香,按饵料重量0.1%的比例加入90%晶体敌百虫制成毒饵。每亩施毒饵2.5公斤,于傍晚时撒在苗圃的表土上,或随播种、移栽定植时撒于播种沟或定植穴内。制成的毒饵应在当天撒施完毕。
1.刺吸式害虫 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粉虱、介壳虫、蓟马、椿象等.这类害虫用针状口器刺吸花卉组织汁液,引起卷叶、虫瘿,或是叶片上出现灰色、黄色小斑点,或出现叶片、枝条枯黄等症状....
方法如下:一、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控制病虫害蔓延化学防治是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以保持园林花木的政党生长,许多重要病虫害如能及时合理地用药,常可得到有效控制。化学防治还有收效快的特点。当一些病虫...
1、病:可用50%退茵特800-1000倍、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胶体硫50-1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均有效。2、黑斑病: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托布...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2)
1 第一章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一节 园林植物病害 (一)名词解释 1.园林植物病害 2. 病原 3. 非侵染性病原 4. 症状 5. 病状 6. 病征 答案: 1.园林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 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2.引起园林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称病原。 3.是称不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称为非侵染性病原。 4.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5.是受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6.是病原物在受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二)填空题 1.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 )、( )、( )、植 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螨类等
北京8月病虫害预测防治——乾景园林
八月病虫害预测及防治 八月份北京地区进入伏旱季节,高温高湿的天气,为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扩散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此,各苗圃和项目基地应切实提高病虫害的防范意识, 充分落实“以防为主,及时防治”的贯彻目标。针对最近一段时间持续降雨的天 气情况,结合永乐店镇小安苗圃基地柳树发生的树干腐烂病, 现将本月有可能发 生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整理如下: 本月病虫害防治以第二代美国白蛾、 第三代国槐尺蛾、 柏毒蛾、刺蛾类(扁 刺蛾、黄刺蛾)、黄杨绢野螟、槐潜叶蛾、小木蠹蛾、光肩星天牛、蛴螬、第二 代火炬螟蛾、蚜虫、叶螨(红蜘蛛)、蚧壳虫、白粉病、黄栌黄萎病、腐烂病为 主。 美国白蛾 1、第二代美国白蛾:八月上旬,仍是第二代美国白蛾幼虫的危害时期, 8 月下 旬至 10月下旬为三代幼虫危害期。在幼虫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如果有幼虫 危害,就要对所管辖区域进行检查,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药剂选用 bt 乳剂 40
《毛梾油料能源林高效培育技术研究》分为14个章节,分别介绍了毛梾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解除种子休眠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开花结实规律、优树选择技术、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毛梾油转化生物柴油等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依据相关研究成果,编制了《毛梾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本书由康永祥、刘建军、何景峰、谢斌著。
序
前言
第1章 毛梾的分布及资源现状
1.1 形态特征
1.2 分布概况
1.3 资源现状
第2章 毛梾种子性状相关分析及萌发特性研究
2.1 种子品质分析
2.2 种子萌发特性
2.3 结论与讨论
第3章 毛梾种子解除休眠技术研究
3.1 种子处理方法
3.2 层积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3 温水浸种催芽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4 激素处理种子发芽情况
3.5 浓硫酸处理对毛梾种子萌发的影响
3.6 不同基质对毛梾种子萌发的影响
3.7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毛梾苗木培育技术研究
4.1 播种育苗
4.2 容器育苗
4.3 扦插育苗
4.4 嫁接技术
4.5 组织培养
4.6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毛梾扦插生理生化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第6章 毛梾物候及幼苗生长规律研究
6.1 研究方法
6.2 物候现象
6.3 幼苗个体生长规律
6.4 结论与讨论
第7章 毛梾花果特性与结实规律研究
7.1 研究方法
7.2 花果与结实特性
7.3 结实规律
7.4 结论与讨论
第8章 毛梾天然群体种实表型多样性研究
8.1 研究方法
8.2 表型多样性分析
8.3 性状间相关关系分析
8.4 性状与生态地理因子关系
8.5 结论与讨论
第9章 毛梾选优技术研究
9.1 研究方法
9.2 综合选优
9.3 人工林选优
9.4 毛梾形态变异特征及选优结果
9.5 结论与讨论
第10章 毛梾栽培区划研究
10.1 区域划分依据
10.2 区划方法
10.3 栽培分区特点
10.4 结论与讨论
第11章 毛梾栽培技术
11.1 造林地选择
11.2 造林整地
11.3 造林密度
11.4 造林季节
11.5 栽植方法
11.6 抚育管理
第12章 毛梾低产林改造技术
12.1 低产成因
12.2 低产林改造技术
12.3 结论与讨论
第13章 毛梾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13.1 常见病害与防治方法
13.2 常见虫害与防治方法
第14章 毛梾的开发与利用
14.1 木材性质及其利用
14.2 生物柴油的制备
14.3 结论与讨论
附录 毛梾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后记
康永祥(1963一),陕西乾县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西北林学院林学专业,现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教。2002年于澳大利亚中昆士兰大学留学1年,2005年、2010年与瑞典农业大学、日本宫崎大学分别开展了木兰植物和蓝莓开发的国际合作研究。主要从事西北能源植物资源、黄连木和文冠果优良种质资源选育、毛梾油料能源林高效培育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4部。刘建军(1962一),山西夏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系林业专业,现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教。2000年9月至2002年7月在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方向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合作研究,2002年10月开始担任日本筑波大学生物科学系外国人特别研究员。主要从事根系生态学、全球变化及其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级等课题1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5部。获国家林业局梁希三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景峰(1964一),陕西武功人、硕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生态学专业,现工作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主要从事柳树、毛梾能源林栽培技术、油松和栓皮栎森林近自然经营与动态监测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课题13项,获原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2部。谢斌(1964一),陕西三原人,副研究员,1987年毕业于西北林学院林学专业,现工作于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站。主要从事树木遗传育种研究和林业技术推广工作。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先后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