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叶基部耳状心形;叶柄短,长不超过2毫米。短柄木藜芦
1叶基部楔形或钝圆;叶柄长8毫米以上。(2)
2叶椭圆形,基部楔形,近全缘;蒴果直径3.5-4毫米。尖基木藜芦
2叶椭圆状卵形或宽椭圆形,基部钝圆,边缘具细尖锯齿;蒴果直径4-6毫米。圆基木藜芦
常绿或落叶灌木;枝常左右曲折。
叶互生,全缘或有齿,叶具柄。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 生,具苞片和小苞片;花萼5裂,宿存;花冠卵状球形,坛状或圆柱形,5裂,裂片小,花蕾时覆瓦状排列;雄蕊10枚,不外露,花药长圆形,顶端钝,顶孔开裂,背部无芒或有芒,有时顶部有短而直立的角;子房上位,5室,每室有胚珠多数。
蒴果扁球形,室背开裂。
种子小,多数,具网纹或狭翅。
尖基木藜芦 Leucothoe griffithiana C. B. Clarke
短柄木藜芦 Leucothoe sessilifolia C. Y. Wu et T. Z. Hsu
圆基木藜芦 Leucothoe tonkinensis Dop
高度15公分的要8元,木藜芦属,杜鹃花科,约40种,分布于南北美、马达加斯加、喜马拉雅至日本,我国有尖基本藜芦L. griffithiana Clark...
芦苇属,禾本科,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低湿地或浅水中。“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芦苇茎直株高,迎风摇曳,野趣横生。芦苇分布广,世...
葫芦,拉丁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
短柄木藜芦 Leucothoe sessilifoliaC. Y. Wu et T. Z. Hsu
灌木,高1-25米;小枝光滑,无毛,紫红色,左右曲折,具纵条纹,或具狭翅。叶互生,革质,卵形或长圆形,长11-15厘米,宽5-6.5厘米,先端渐尖或常尾状渐尖,基部耳状心形,边缘具粗锯齿,齿尖有腺毛,表面无毛,背面疏生短刺毛,在脉上较多,中脉在表面凹陷,网脉在表面可见,侧脉5-6,弯拱,至边缘连结,中脉、侧脉及网脉在背面明显隆起;叶柄极短,粗壮,长不超过2毫米,无毛。花未见。果序总状,腋生,长约7厘米,序轴被白色微柔毛,有果10-18枚,基部具数枚苞片;果梗长5-7毫米,小苞片2,对生,着生于花梗中部,花萼裂片卵形,长约5毫米,无毛,先端渐尖。蒴果球形,直径5-6毫米,密被白色柔毛,5室,室背开裂,花柱柱状,长约6毫米,宿存,无毛。种子细小,多数,黄褐色,表面蜂窝状。果期8月。
产我国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约2800米的山坡针阔叶混交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墨脱。
尖基木藜芦 Leucothoe griffithianaC. B. Clarke
常绿灌木,高3-4米;枝条稀疏,左右曲折,下垂,无毛。叶椭圆形,长11-14厘米,中部宽3.5-4.5厘米,革质,顶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向顶端疏具钝细齿,两面无毛,表面干后棕色,背面多少有凹点;叶柄长8-10毫米,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长3-5厘米,花序梗基部有少数棕色宽卵形的鳞片状苞片,苞片长约3毫米,卵形,先端微尖头;小苞片2,对生,着生于花梗中部,长约1毫米,微渐尖;花萼长约2毫米,肉质,基部连合;花冠近坛形,长5-6毫米,直径约4毫米,裂片5,卵形、无毛;雄蕊10枚,长约2毫米,无毛,花药长约1毫米,稍超出花冠,背部具2芒;子房扁球形,花柱单一,长约3毫米。蒴果扁球形,直径3.5-4毫米,无毛,室背开裂。种子球形,压扁,直径约1.2毫米,边缘有鳞片状乳凸。花期5月,果期6-10月。
产云南西北部、西藏(墨脱、察隅)。生于海拔(1300-)2 500-3 400米的山谷密林冲或沟边杂木林中。不丹亦有。
圆基木藜芦Leucothoe tonkinensisDop
常绿灌木,高达4米;枝条纤细,无毛,干后褐色。叶革质,椭圆状卵形或宽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5-4.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尖尾长约2厘米,基部钝圆,边缘具细尖锯齿,表面无毛,背面具伏生的糠粃状疏短毛,中脉在表面凹陷,连同侧脉、网脉在背面明显,中脉与侧脉在表面可见;叶柄长8-10(-15)毫米,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长3-5厘米,多花,较密集,花序梗基部有多数覆瓦状排列的苞片,苞片宽卵形,直径约2.5毫米,具短尖头,无毛;花梗长4-7毫米,无毛,中部以下具2枚小苞片,常为苞片所包裹,无毛;花萼裂片卵形,长约3毫米,无毛,边缘微膜质;花冠坛状,白色,口部5裂;雄蕊10枚,长约2毫米,无毛,花药长约1毫米,背部具2芒;子房扁球形,花柱长约3毫米。蒴果扁球形,直径4-6毫米,5纵裂,无毛;种子长椭圆形,长约1毫米,无毛,常有狭翅。花期3月开始,果期6-11月。
产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2 000-2 300米的山地林内或干燥灌丛中。越南(北部)亦有。 2100433B
1. 降血压作用
药理实验表明藜芦生物碱大多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能快速明显地降低血压,降幅达20%~70%,并呈剂量依赖性。降压时间维持30至60min,重复给药未见急性耐药现象。藜芦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抑制心肌兴奋性传导,故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衰时,降压的同时可改善心衰所致的心动过速,有利于缓解心脏过度负荷。
2.对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的影响
黑紫藜芦中分得的反式白藜芦醇具有很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最强。乌苏里藜芦碱能显著降低健康家兔及高粘血症大鼠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及改善血液中影响血粘度的非细胞成分有关;该化合物能延长出血时间,提示可能有抗血小板血栓形成的作用。降低全血及血浆粘度、抗血小板血栓等作用可能对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有意义。
3. 抗血吸虫和抗真菌作用
藜芦对血吸虫成虫和幼虫均有杀灭作用。藜芦对结核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木藜芦属有约44种,分布于南、北美洲,东亚,南至越南北部,但主产美洲。中国有3种,产云南、西藏。
从光脉藜芦、乌苏里藜芦、毛穗藜芦、长梗藜芦、大理藜芦、黑紫藜芦、白藜芦、绿藜芦、狭叶藜芦、阿尔泰藜芦中分得生物碱、芪类和二肽类等化合物。
HPLC法测定花生根茎叶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目的:测定花生根茎叶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方法:建立花生根、茎、叶一步硅胶柱预处理、HPLC法测定其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V/V),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35℃,紫外检测波长为306nm。线性范围:0.228~1.14μg(其相关系数R=0.9999),检测限4.3ng(3σ)。结果:测得山东、江苏和河北产花生根茎叶混合物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分别为903.69、116.21、88.69μg/g;山东产花生不同部位花生根、茎和叶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分别为223.08、1211.19、429.79μg/g;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3.09%(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与"圆基木藜芦 Leucothoe tonkinensis Dop"相关的种有:
尖基木藜芦Leucothoe griffithiana C. B. Clarke
短柄木藜芦Leucothoe sessilifolia (C. Y. Wu & T. Z. Hsu) C. Y. Wu & T. Z. Hsu
门中文名 | 被子植物门 |
门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纲中文名 | 双子叶植物纲 |
纲英文名 | Di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菫菜目 |
目英文名 | Violales |
科中文名 | 越桔科 |
科拉丁名 | Vacciniaceae |
属中文名 | 木藜芦属 |
属拉丁名 | Leucothoe |
种中文名 | 圆基木藜芦 |
种拉丁名 | Leucothoe tonkinensis P. Dop |
生境 | 生境: 林中, 阴地 |
海拔下限 | 1550 |
海拔上限 | 2000 |
是否中国特有 | 否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国外分布 | 越南北部 |
国内分布 | 云南省 |
有些资料将本种(圆基木藜芦)归为杜鹃花目越桔科植物。越桔科又称"乌饭树科",本科在Engler系统中置于杜鹃花科内作为亚科处理。
Benth. et Hook. f.,Gen. Plant. (1876),J. Hutch.(1932) 等人基于子房下位,果为浆果的特征,将越桔这一类从杜鹃花科独立出了越桔科 Vacciniaceae。本世纪以来也有众多学者以各个学科角度再研究 O. Drude 系统,并提出各自的见解,如 H. F. Copeland (1944)、H. T. Cox (1948)、L. Watson (1965)、O. Hagerup 等人,但Drude系统仍被传统地应用。
越桔亚科 Subfam. Vaccinioideae Drude 子房下位;浆果;花萼筒部与子房合生;雄蕊背部有距或无距,顶部伸长成管状; 种子多数,无翅。(越桔属 Vaceinium、树萝卜属 Agap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