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叶斑病:在高温、高湿通风不好的环境中,其它的叶片易感染叶斑病。 防治办法:不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应加强通风透光,避免叶面长时间滞水,减少叶斑病发生的可能。发觉少量病叶,及时将其摘除烧毁,定期喷洒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半月一次,连续 3次至4次。家庭盆栽,个别植株少量它的叶片上显现的病斑,可涂抹达克宁霜软膏。
介壳虫:在高温高湿、通风透气不良的条件下,尤其\独特是秋冬季长时间搁放于棚室期间,其茎干及它的叶片上,易显现介壳虫危害。防治办法:加强通风透光,十分注意控制环境湿度。发觉少量活虫体,及时用湿布抹去,也可用透明胶带将其粘去。生产性栽培,可于其若虫孵化盛期,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喷杀。
菜豆树原产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多分布于海拔300m至850m(广西、海南)、1100m至1700m(云南中部以南)的山谷、平地疏林中。印度、菲律宾、不丹等国也有分布。
中等落叶乔木,高达15m,树皮浅灰色,深纵裂。2回至3回羽状复叶,叶 轴长约30cm,无毛。中叶对生,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 cm至7cm,先端尾尖,全缘,两面无毛,叶柄无毛。花夜开性。花序直立,顶生,长25cm至35cm,径30cm,苞片线状披针形、早落。萼齿卵状披针形,长约1.2cm。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或淡黄色,长6cm至8cm,裂片圆形,具皱纹,长约2.5cm。蒴果革质,呈圆柱状长条形似菜豆,稍弯曲、多沟纹。
危害彩叶扶芳藤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茎枯病,蚜虫,夜蛾等。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及嫩梢,在叶片上初期为近圆形小褐斑,后期逐渐扩大成较大的斑。叶缘上病斑呈不规则形,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红褐色或暗紫色,病斑上...
1.刺吸式害虫 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粉虱、介壳虫、蓟马、椿象等.这类害虫用针状口器刺吸花卉组织汁液,引起卷叶、虫瘿,或是叶片上出现灰色、黄色小斑点,或出现叶片、枝条枯黄等症状....
方法如下:一、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控制病虫害蔓延化学防治是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以保持园林花木的政党生长,许多重要病虫害如能及时合理地用药,常可得到有效控制。化学防治还有收效快的特点。当一些病虫...
苋菜和菜豆塑料大棚与沼气池、防虫网集成技术初探
利用沼气技术开发生物能在国内外都是成功并较普及的技术。在江苏以及以北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较低,沼气池一般情况下不能产气,这也是在该地区推广沼气能源利用的障碍之一。利用塑料大棚开发太阳能在国内外也是成功并被普及的技术。在江苏以及以北地区,也由于冬季温度较低,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往往达不到生物生长发育的理想要求,从而制
紫叶李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紫叶李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害 一、流胶病 流胶病是紫叶李常见的病害,这种病害还威胁着许多花卉的生长。 当紫叶李得了流胶病的时候,枝干、果实都会流胶,植株长势衰弱。紫叶李 的植株流出树胶,在病变的部位会隆起变形,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枝干枯死。 紫叶李出现流胶病多是真菌或者病虫害的侵袭, 或者候修剪、水肥不当造成 的。 防治方法 为了防止流胶病, 需要加强管理, 合理的采取养护措施, 此外还需要及时的 防治病虫害,修剪工作也要合理。在紫叶李开花前,可以刮除胶体,并且用退菌 特等药剂涂抹。 二.穿孔病 紫叶李的穿孔病,多是细菌性的,危害严重,主要是危害叶片和数枝、 果实。 叶片上会产生病斑,并干枯脱落,枝梢会出现溃疡,果实上则会长出色斑,出现 凹陷。 防治方法 当紫叶李出现穿孔病的时候, 需要加强管理, 多施一些有机肥, 不要偏施氮 肥。修剪要合理,在冬季修剪的时候要剪除病枯枝,并清扫落叶。
产广东(徐闻、增城)、海南、广西。
乔木,高 7-20米;小枝被微柔毛或渐无毛具皮孔。2回羽状复叶,长30厘米;叶柄、叶轴有槽纹,被粉状微毛;小叶5-7,纸质,阔或狭椭圆形或卵形,侧生小叶长4-6厘米,宽1.5-3厘米,顶生小叶较大,顶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千时黑褐色,背面苍白色,气除中脉背面被微柔毛外,其余全部无毛,被有很密的小斑点,叶基部有少数腺体,最后成凹陷成小穴,小叶柄纤细,顶生小叶柄长约15毫米,侧生小叶柄长5-6毫米。花序顶生,尖塔形,直立,长30厘米,3歧分叉,分枝易脱落;花白色,芽时褐红色;花梗长3-5毫米,被柔毛。花萼圆锥状,具胶粘质,在花蕾时封闭,长10-12毫米,在开花时期长15-18毫米,直径6-7毫米,3-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2-3毫米,短尖。花冠细筒状,长3.5-4厘米,直径2-2.5毫米,内外均无毛,裂片圆形,长约1.2厘米。花盘杯状,高约1毫米。雄蕊4,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花药黄色,线形,长7毫米。子房圆柱状,柱头2裂,胚,珠多数,多列。蒴果下垂,近圆柱状,长20-40厘米,粗5-6毫米。种子连翅长7-12毫米。花期几乎全年。
由于它有长尾尖的叶、较纤细而极小的花和纤细的蒴果,易于区别。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海南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