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涵盖领域如下:
1、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研究方向主要针对建筑光、热、湿环境进行被动式建筑隔热防潮材料构造技术、建筑环境系统动态控制及其CFD模拟的研究。
高湿环境下被动式建筑节能材料及其构造技术研究主要涉及“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关键技术、低成本规模化的隔热材料与现代构造技术、新型被动蒸发冷却降温围护结构、湿热环境下多孔墙体吸放湿特性及其节能评价”等研究领域。
建筑光环境和热湿环境的优化设计方法与数值模拟研究内容包括:建立建筑物遮阳、采光、通风、隔热设计的评价模式和耦合模型;探索热舒适目标下通风、除湿、制冷联合控制的节能寻优模式及技术。
2、制冷与空调新技术
制冷与空调新技术方向主要是低品位能源在制冷空调、热泵热水系统、海洋领域的应用、新型制冷剂及其性能研究、制冷空调系统热回收技术。目的在于探索可以利用太阳能和各种废热等低品位能源的吸收式制冷工艺,寻求替代传统制冷剂的绿色环保制冷工质,开发新型制冷系统、节能空调系统、除湿空调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形式及其性能优化途径。提高空调制冷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技术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技术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电、地热能、风能和自然采光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内容包含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的设备研发、建筑一体化设计和应用效果的测评等方面。
4、建筑节能检测新技术
建筑节能检测新技术方向主要是针对建筑节能质量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探索建筑节能的检测技术,建立建筑节能的能效测评体系,通过建筑节能检测的平台,向社会提供建筑节能检测服务。
宁波工程学院建筑节能研究所主持或参与了20余个省、市、校级建筑节能方向的课题;主持或参与了2本相关地方标准、图集的编写工作;出版实践教材1部,自编实验讲义3部。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等纵向课题20余项、横向课题40余项,课题经费达1320余万元。还承担了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城市的科技咨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研究方向。 2100433B
宁波工程学院地址:1、宁波工程学院东校区地址:宁波市风华路201号2、宁波工程学院西校区地址: 宁波市体育场路翠柏路89号3、 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地址: 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与兴慈八路...
宁波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宁高专,在宁波影响是很大的,很多公司老板都要来这里招人的,由于专科学校办的比较好,在04年就升级成为本科院校,所以学校在外的声名还是不错的
1:宁波工程学院是二本,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是三本。从学校性质来说,宁波工程比宁波理工学院好2:宁波工程是公办院校,宁波理工是独立学院,从学费角度来说,宁波工程优于宁波理工3:工程管理是宁波工程学院不错的...
宁波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本文基于对宁波工程学院54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了我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打算、创业障碍、创业素质以及对我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的评价和要求。就如何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良性进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加强我校创业教育从政府、学校、学生和家长四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简介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所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兼职教授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宁波工程学院结构工程研究所,我国目前正处于大规模建设的时期,结构工程正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关系到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研究成果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目前,结构工程研究所尤其在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抗灾防灾、健康诊断与加固改造许多方向上开展着广泛深入地研究,有力地推动着我省仍至全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开展。
宁波工程学院结构工程研究所具有一支职称、学历层次相对合理、年轻、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主要骨干有教授2人,副教授9人,博士10人。已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结构工程仿真分析、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和工程检测与加固等,与我国及浙江省的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结合城市化建设和国家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为结构工程研究提出了不少新问题和新课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社会市场需求,研究与发展具有强大持久的社会推动力。在学校及学院的领导下,正在不断加大对研究所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力度;结构工程研究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具备了相当的研究能力并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全省、全国结构工程学科的科研和生产领域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挤身于国内先进水平,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宁波工程学院结构工程研究所服务重大工程。积极参与宁波地铁、宁波国家高新区、宁波市共同沟建设与运行技术开发等重大工程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开发,逐步形成成套工程技术,并直接应用于象山港大桥、甬江特大桥、东钱湖桥梁、丹桂桥等5座桥梁和宁波环城西路等重大工程,获得交通部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宁波工程学院结构工程研究所拥有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工实验中心、节能工程中心)、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力学实验中心。宁波工程学院结构工程研究所具有浙江省建设厅核发的建材、市政、地基基础、建筑节能、结构、钢结构、桥梁、空气环境等8项检测专项资质及浙江省水利厅核发的建筑材料一级检测资质,年度技术服务收入达3000多万元,成为浙江省重大工程质量及病害检(监)测和安全性评估的主要依靠力量和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 2100433B
宁波工程学院装配式建筑研究所现有骨干成员12名,其中教授1名,副高职称5名,博士6名。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建筑部品体、结构体、围护体和设备体进行集成创新,着力开展现代结构技术、装配制造技术和结构检测技术的研究,致力于解决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宁波工程学院装配式建筑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抗震新技术、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高效连接技术、高性能材料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技术和装配式新农村建筑建造技术。
宁波工程学院装配式建筑研究所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承担编制了多项地方行业标准,研究成果在宁波市机场快速路南延工程、宁波市农房及农业设施用房工业化建造试点、宁波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迁建工程等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100433B
宁波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研究所,具有一支职称、学历层次相对合理、年轻、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主要骨干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8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出版专著3本。核心研究内容包括桥梁结构设计计算理论、桥梁抗震、桥梁抗风、桥梁施工、桥梁加固、隧道工程、城市地铁工程等。它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关系到交通生命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研究成果不仅要具有经济价值,还要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一、特色与优势
1.服务重大工程。宁波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研究所积极参与宁波地铁、宁波国家高新区、宁波市共同沟建设与应用技术开发等重大工程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开发,逐步形成成套工程技术,并直接应用于象山港大桥、甬江特大桥、东钱湖桥梁、丹桂桥等5座桥梁和宁波环城西路等重大工程,获得交通部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2.深化科研合作。宁波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研究所与德国亚琛应用科技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IBAC等3所国外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共同开展科技攻关,目前已合作承担和完成了3个科技合作项目。此外还积极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及中国公路交通设计研究院等开展科研合作。
二、代表性研究成果转化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情况
宁波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研究所团队骨干成员10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5名,博士8名;已列为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第一层次)。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条件下桥梁建造关键技术、钢桥面高分子复合铺装材料和在用桥梁使用维护。
在复杂条件下桥梁建造关键技术方面,目前已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出版专著3本,应用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及国内外多座大型桥梁建设中。近年来,在桥梁工程工业化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钢结构桥梁结构性能、在用桥梁诊治、海洋深水基础等领域承担了多个大型项目,研究经费突破千万元,形成了一批重要创新性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利10余项,各类奖项28项,目前培养在读博士研究生4名,在读硕士研究生7名。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