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内部审计报告制度是指在内部审计工作完成后,必须向有关领导及部门提出报告的制度。内部审计结束后,由内部审计人员向单位最高领导人和有关部门主管人报告审计工作内容,并提出自己对检查结果的意见和改善措施。
内部审计人员为了帮助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管好财产和提高经营效率,通常用内部审计报告书的,报告下列事项:阐明进行审计工作的结果。叙述检査的范围和概况。指出审计工作的界限反映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作出结论。内部审计报告制度可按内部审计报告提供的对象分为:(1)对单位领导的报告制度。以整个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为重点进行全部事项的汇报。(2)对有关部门或职能科室负责人的报告制度。详细地报告与这些部门有关的事项。(3)对外部审计师的报告制度。分为委托代办和协助配合两种类型,分别报告其实施情况。(4)对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报告制度。
内部审计报告基本的项目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审计报告的标题 审计报告的标题因审计项目和审计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二、审计报告的主送人 根据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的不同而有区别:财务总监;主管总裁(经理...
这个比较复杂,而且没有统一的标准或格式,首先你可以参照《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3号》,了解原则性东西;其次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其他单位的审计报告,参考一下。
淮 南 市 审 计 局审 计 报 告审文报〔2008〕23号被审计单位: 淮南市教育局审计项目: 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审计根据年度审计计划安排,我局于2008年3月至4月对市教育局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情...
浅析提升内部审计报告质量的途径
内部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成果的集中体现,科学提高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按照《内部审计具体准则》规定"审计报告应当客观、完整、清晰、及时、具有建设性,并体现重要性原则"的要求;促使内部审计报告在发挥监督约束作用的同时,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增值服务(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其初级目的是对被审单位的规范管理,最终目的是更高层次地促进国家和社会金融秩序的良性循环。本文结合目前我国目前内部门审计报告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性地提出提升内部审计报告质量的有效途径。
典当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 1 - 典当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一、为加强对公司各项财务活动的检查和监督,确保公司各 项业务的顺利进行,根据《中会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特 制定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二、公司内部审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公司内 部规章制度,对公司业务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及其经济效 益进行内部审计。 第二章 机构设置及职责 三、公司成立监察审计室,选调政治觉悟高、政策法纪观念 较强、熟悉财务会计业务的人员组成。 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是: 1、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要求,起草内部审计制度; 2、制订半年度和年度审计实施计划; 3、负责组织实施内部审计监督,并向股东会报告审计结果; 4、协助外部机构对公司的审计工作; 5、总结内部审计工作经验, 通过审计表彰公司先进单位和个 人; 6、完成股东会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 - 2 - 第三章 审计范畴和权限 五、内审工作依照
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报告的作用,一份好的内审报告应具备一些基本的质量特征。即应当正确、客观、完整、清晰、及时、具有建设性,并体现重要性原则。
1.正确性。是指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都必须是正确的。
2.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报告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无偏见的,不失真的报告。审计报告所述内容,都应该经过取证,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特别是审查中的重大问题,都已根据具体的审计环境,进行了必要的测试;审计报告所作出的审计意见,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没有出于审计人员个人好恶而存在偏见的现象;审计报告应对审计中所发现的认可满意的业绩,如实地加以揭示,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揭示其真相,分析其原因。
3.完整性。是指审计报告是全面的报告,包括受托工作的目标,得到的结论、建议和行动计划。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及内容编制,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不遗漏审计中的重大事项。
4.清晰性。是指审计报告易于理解和富有逻辑性。内部审计报告所表述的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意见,应力求语言清晰、观点清楚,尽量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技术术语;报告中的各段内容,要层次分明,有逻辑联系。报告既要简明扼要、文字简练,又要完整地表达审计者的观点;防止空泛的议论和对琐事进行阐述,力避行文冗长费解。
5.及时性。是指审计报告要按审计计划及时编制发出,以及适时采取有效纠正措施。
6.建设性。是指报告能以其内容和论点帮助被审计单位,并能够引导其进行需要的改进。报告要针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以发挥其对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建议是建立在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通常称“审计发现”)和所作审计意见的基础之上,要求提出现有条件或改善现存的经营状况的措施和办法。建议可以是一般性的,也可以是具体的。例如,对于审计中所发现的有关资金、人才、物力资源利用中存在浪费或未予充分利用的潜力,应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对一般性的问题,可只作进一步调查或研究的建议。
7.重要性。审计报告形成的审计结论与建议应当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和风险水平。
客观性原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第四条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在审计实施结束后,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结论与建议,出具审计报告”。即审计报告应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地反映审计事项。审计依据、标准不明确的事项,以及由各种原因导致模棱两可,事实不清的问题都不应该在审计报告中评价。
重要性原则
审计报告应突出重点,以点采面,充分考虑审计风险水平,不遗漏审计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审计评价要围绕预定的审计目标开展,不可扩大审计范围。
简洁易懂原则
审计报告文字措辞要“明确、简练”。从内部审计报告的利用来看,“明确”是指写出的报告要让大多数人能看懂,所提出的审计意见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被审计单位一看就知道怎么做,“简练”是指内部审计报告一定要主次分明,繁简得体,能短则短,把主要方面讲清楚则可。说明审计立项依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审计重点和审计标准等内容。
1.整理分析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是分散的,不系统的,审计人员要在审阅底稿的基础上,去粗取精,选择符合审计目的的,有价值的证据资料作为撰写审计报告的基础。
2.拟定审计报告提纲
对审计工作底稿分析整理归类的基础上,按审计报告结构和主要内容,逐项列出编写提纲。
3.撰写审计报告初稿
审计报告可以由一个人执笔,也可以多人分工撰写,如果是分工撰写,最后必须由一个人统稿。
4.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为确保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计报告完稿后,要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如果所提出的意见有道理,就要虚心采纳,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意见,则要坚持原则,耐心解释并予以拒绝。
5.审查并签发审计报告
审计组负责人对审计报告负全责,对审计报告认真审查,确认无误后,签署审计意见,报送有关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