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基本信息
作 者: 张红英 编
出 版 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ISBN: 9787542917935
出版时间: 2007-01-01
版 次: 1
页 数: 329
装 帧: 平装
开 本:
所属分类: 图书>管理>财务管理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广大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地学习和领会内部审计准则精神,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阐释与应用》依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结合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实际,精心编写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阐释与应用》。该书以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为主线,依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将每一个审计准则作为一章,较系统地阐述了各项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目的和准则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准则的研究和认识,将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颁发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进行了比较。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强化对准则关键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阐释与应用》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国际性的特点,可作为内部审计组织和人员理解、运用内部审计准则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内部审计教学用书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2100433B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无论组织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也无论组织规模大小和组织形式如何,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布程序1、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是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负责制订中国内部审计准则。2、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程序:(1)选定项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
2005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工作安排
2005年1月11-12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天津市召开了省、自治区、直辖市与计划单列市内审协会秘书长会议。郑力会长,刘鹤章副会长,马怀平秘书长和天津市审计局王志铭局长,天津市审计局副局长、市内审协会会长李延敬出席了会议;郑会长、王局长发表了讲话,马秘书长作了2004年协会工作总结并提出了2005年工作计划安排意见;会上,天津市等七个省、市分别介绍了他们在履行服务宗旨、开展学术交流、办理资格证书、抓好后续教育、开办网站、搞好CIA考试、制订内审法规和推动民营内审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会议经过民主测评推荐和评审领导小组审议,天津、广东等12个省级内审协会被评为先进协会,在大会上受到了表彰。会议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明确了新一年的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会议成果必将对内审协会的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使广大读者了解会议精神,本刊将马秘书长关于2005年协会工作安排及七个省市典型经验介绍在本期刊载,以飨读者。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以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为主线,依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将每一个审计准则作为一章,较系统地阐述了各项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目的和准则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准则的研究和认识,将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颁发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进行了比较。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强化对准则关键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为了帮助广大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地学习和领会内部审计准则精神,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本书依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结合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实际,精心编写了本书。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第3章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序言
第4章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第5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审计计划
第6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审计通知书
第7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证据
第8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4号——审计工作底稿
第9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
第10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
第11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
第12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后续审计
第13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审计督导
第14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
第15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l号——结果沟通
第16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2号——遵循性审计
第17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3号——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
第18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4号——利用外部专家服务
第19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5号——分析性复核
第20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
第21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第22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8号——审计抽样
第23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第24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
第25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
第26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独立性与客观性
第27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3号——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
第28章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4号——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
第29章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第30章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2100433B
联合国环境统计术语表里边也对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分类、土地覆盖进行了阐释:
土地利用对应于地区的社会-经济描述(功能层面):区域作为住宅、工业或商业用途,农业或林业,娱乐或保存用途等。也可能与土地覆盖相关,以此来推断土地利用或逆推。但情况往往更复杂,联系也不是那么明显。与土地覆盖相反,土地利用是难以'观测'的 。例如,往往难以决定,草原否是被用于农业用途。区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和他们的定义已普遍影响到分类系统、数据采集和信息系统的发展。
分类提供土地覆盖以及土地利用中涉及的人类活动类型等信息。它也可能有助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潜在的土地利用多样性。[2]
土地覆盖对应于一个(生物)物理描述的地球表面。那就是其中覆盖或涵盖了地上。这说明,使各种生物物理类加以区别-基本上,不同地区的植被(树木、灌木、田野、草坪) ,裸土,硬表面(岩石、建筑物),湿区和水体(河道、湿地) 。
根据众多文献总结,土地利用分类有三种:1、土地形式分类。又叫土地资源/土地覆盖分类;2、土地利用分类。也叫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功能分类、土地用途分类;3、两者综合分类。
依据与定义
土地利用分类 土地形式分类/土地资源分类/土地覆盖分类 反映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形式, 反映土地利用本身的内在自然特征。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功能分类/土地用途分类 依据不同地域单元上的人类活动, 即土地利用地域单元的功能或用途。
综合分类体系,简称为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分类体系 实质上, 这个标准是模糊了功能和形式的区分。同时考虑功能和形式, 一般不加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