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科学
一、环境
二、环境科学
第二节 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含义
二、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 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
一、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社会发展与生态危机
三、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一、世界人口的发展
二、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
三、人口迅速增长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五、以积极态度面对人口问题
第三节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二、世界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三、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
第四节 能源与环境
一、能源的分类
二、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三、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第三章 生态学基础
第一节 生态学的基本含义
一、生态学定义
二、生态学的研究层次
三、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及多学科性
四、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生态学研究的层次
一、种群
二、群落
三、生态系统
第三节 生态平衡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
二、保持生态平衡的因素
三、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四、改善生态平衡的对策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
三、快速丧失的生物多样性
第五节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评价
二、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与治理
三、病虫害的生态防治
四、制定生态规划方案
五、发展生态农业
六、发展生态工业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基本原理
第一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一、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二、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四、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
五、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简介
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一、水资源问题
二、水体、水体污染、水体自净与水污染指标
三、水体污染综合防治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处置与利用
一、固体废物的分类及特点
二、固体废物的危害
三、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及其技术政策
四、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与利用
第四节 其他环境污染及防治
一、噪声污染及防治
二、电磁污染和热污染
三、放射性污染及防治
四、土壤污染及防治
第五章 环境监测与评价
第一节 环境监测概述
一、环境监测的概念和意义
二、环境监测的过程和内容
三、环境监测的原则
四、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六、环境监测的分类
七、我国环境监测概况
第二节 环境污染分析方法及常用检测设计方案
一、环境污染分析简介
二、环境监测程序和内容
第三节 环境标准
一、环境标准制定的依据
二、环境标准的新概念
第四节 环境质量评价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制度
……
第六章 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
第七章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
第八章 安全食品生产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
第十章 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渗透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2100433B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一书以农村生态环境为出发点,重点阐述了生态环境科学基础、农村环境污染与综合治理基本理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基本涵盖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学科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该书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安全食品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渗透与发展等一些创新知识加入书中,使本书在同类书籍中,表现出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本书由陶雪娟主编。
经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浮田型生态浮岛在水体污染净化、生境改善和生态修复中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1)植物根系和人工栽体及其附着的生物膜对水质的净化作用。(2)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浮岛上植物可...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环境是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生存的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
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目录
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目录 ( 2010-10-25 实施 ) 2010-10-25 一、相关技术规范、标准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 HJ 555-2010 2010-3-8 2010-5-1 农药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 HJ 556-2010 2010-7-9 2011-1-1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HJ 588-2010 2010-10-18 2011-1-1 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评价导则 HJ/T 415-2008 2008-1-4 2008-5-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HJ/T 192-2006 2006-3-9 2006-5-1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HJ 332-2006 2006-11-17 2007-2-1 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HJ 333-2006 2006-11-17 2007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生态环境保护之可持续发展思想论述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 整体,主要 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 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 环境的破坏, 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在近几百年来我 们人类各方面得到高速发展, 尤其是工业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一步步走 向衰弱,环境保护已然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间所创造的经济财富是以环境为代价的。 因而,我之所以选择生态环境保护着门选修课, 是 为了增加自己对于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 能使自己在未来将它很好的与自己的专业课知 识相结合, 为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份自己的努力。 写这篇论文, 即是对这 大半个学期以来自己在这门课上收获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的整合。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农村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 1.1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1.1 农村环境概略
1.1.2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1.2 农村废弃物的特性、环境效应及资源化利用潜力
1.2.1 畜禽养殖废弃物
1.2.2 农作物秸秆
1.2.3 农用塑料
1.2.4 农村生活垃圾
1.2.5 乡镇工业固体废物
1.3 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1.3.1 我国农村环境空气污染的原因
1.3.2 畜禽养殖业产生污染的原因
1.3.3 我国农村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的原因
1.3.4 农村生态破坏问题
1.4 基本策略
1.4.1 资源综合管理
1.4.2 进行小城镇环境规划
1.4.3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1.4.4 乡镇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策略
1.4.5 农村水污染治理对策
1.4.6 调整产业结构
1.4.7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鼓励公众参与
1.4.8 充分发挥环保科技的支撑作用
1.4.9 大力推进农村循环经济
1.4.10 强化农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1.4.11 认真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2.1 引言
2.1.1 基本概念
2.1.2 与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持续农业的异同
2.2 推行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2.2.1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2.2 必要性分析
2.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2.3.1 循环型经济在运行机制上的可行性
2.3.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2.3.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成本效益上的可行性
2.4 循环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
2.4.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基本内容
2.4.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2.4.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诊断
2.4.4 混合指标层次模糊决策法及其在农村循环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2.5 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及示范
2.5.1 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
2.5.2 循环型农业示范
2.5.3 生态农业建设是发展循环农业的最佳实践模式
2.6 农业清洁生产
2.6.1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2.6.2 农业清洁生产
2.6.3 农业清洁生产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2.6.4 食用菌产业与农业清洁生产
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3.1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3.1.1 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况
3.1.2 农业面源污染的定量化研究
3.1.3 防治技术与对策
3.2 农村水土流失生态保护、修复与重建
3.2.1 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
3.2.2 水土流失成因
3.2.3 水土流失类型及危害
3.2.4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3.3 农村面源污染来源和控制技术
3.3.1 农村面源污染来源及其危害
3.3.2 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3.3.3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3.4 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
3.4.1 我国畜禽养殖业现状及特点
3.4.2 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
3.4.3 畜禽养殖场废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3.4.4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
农田氮、磷流失控制技术4.1 农田氮、磷的迁移转化规律
4.1.1 地表径流
4.1.2 淋溶流失
4.2 氮、磷主要截留机制
4.2.1 基质
4.2.2 水生植物
4.2.3 微生物
4.3 氮、磷截留技术
4.3.1 人工湿地系统
4.3.2 人工水塘技术
4.3.3 植被缓冲带技术
4.4 农田排水系统中氮、磷的迁移转化过程
4.4.1 水生植物对氮、磷的截留、降解作用
4.4.2 微生物对湿地中氮、磷去除的作用
4.4.3 沟渠沉积物(底泥)对氮、磷的截留、降解作用
4.5 生态沟渠截留技术及其产生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4.5.1 生态沟渠截留技术
4.5.2 植物残体分解对水环境的影响
4.5.3 以经济植物取代野生植物,防治二次污染的措施
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5.1 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来源性质
5.1.1 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的来源
5.1.2 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性质
5.2 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体系
5.2.1 村镇垃圾和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理论基础
5.2.2 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综合体系
5.3 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堆肥技术
5.3.1 堆肥工艺设备系统
5.3.2 堆肥设备工艺选择
5.3.3 堆肥过程及控制
5.4 蚯蚓处理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技术
5.4.1 蚯蚓处理农业废弃物的原理
5.4.2 蚯蚓处理农业废弃物的两个主要方法
5.4.3 处理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后产生的蚓粪和蚯蚓的主要用途
5.5 农业废弃物制糖技术
5.5.1 农业废弃物制糖种类
5.5.2 农业废弃物制糖工艺
5.6 农村固体废弃物生产蛋白技术
5.6.1 农村废弃物生产单细胞蛋白技术
5.6.2 农业废弃物生产蛋白技术实例
农村污水处理及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6.1 农村水污染现状及危害
6.1.1 农村和农村污水
6.1.2 农村水污染的现状
6.1.3 农村水污染特征分析
6.1.4 目前农村饮用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1.5 农村污水污染的危害
6.2 经济实用的农村污水收集系统
6.2.1 “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系统
6.2.2 合流制污水收集系统
6.3 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及关键技术
6.3.1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分类
6.3.2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选择原则
6.3.3 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及关键技术
6.4 农村污水资源化回用技术
6.4.1 一级强化处理技术
6.4.2 土地处理技术
6.4.3 污水生态处理技术
6.4.4 深度处理技术
6.4.5 微污染原水的给水预处理
6.4.6 小型装置处理技术
6.4.7 生物滤球技术
6.5 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6.5.1 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
6.5.2 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因素
6.5.3 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5.4 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6.5.5 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农村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7.1 农村大气污染及其主要来源
7.1.1 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
7.1.2 大气污染对农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7.1.3 农村室外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7.1.4 农村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7.2 农村生物质燃烧造成的室内外空气污染及控制技术
7.2.1 生物质燃烧造成的室内外空气污染
7.2.2 生物质燃烧造成的农村室内外空气污染控制技术
7.3 农村臭气污染控制技术
7.3.1 农村臭气污染
7.3.2 农村臭气污染控制
7.4 农村耕作引起的扬尘污染及控制技术
7.4.1 农村耕作引起的扬尘和沙尘暴污染
7.4.2 农村耕作引起的扬尘和沙尘暴污染的控制技术
环境保护工程实例与示范
8.1 南岗生态功能示范区规划与建设
8.1.1 项目简介
8.1.2 指导思想和建设框架
8.1.3 南岗生态功能区域的划分和经济分析
8.1.4 南岗生态功能区建设
8.1.5 生态功能区建设政策管理措施
8.2 杭州浮山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工程
8.2.1 项目简介
8.2.2 工艺流程
8.2.3 工艺适用条件
8.2.4 工艺特点及关键技术
8.2.5 农村畜牧业的生态工程技术
8.3 大溪河流域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8.3.1 生态示范区概述
8.3.2 生态示范区确立的原则
8.3.3 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8.3.4 污染负荷削减
8.4 长宁河流域农村污染防治规划与建设
8.4.1 农村小集镇污染防治措施
8.4.2 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措施
8.4.3 集约化养殖污染防治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读本》将重点选择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农村环境污染损害救济、农村水污染、农村大气污染、农村固体废物污染、农村土壤污染及化肥农药污染、农村生态资源保护等与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密切相关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力求用简明的语言作出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解释与说明,希望能帮助广大农民朋友了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认识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树立依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观念,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的持续发展,保障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权益,提供有益的支持与参考。
本书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点和环境科技特色,在作者相关课题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把环保科技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全书共分8章,包括农村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农田氮、磷流失控制技术;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农村污水处理及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农村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环境保护工程实例与示范等。本书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内容新颖、实用性强。
本书可供从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和管理的科研设计者、生产人员、管理人员阅读;同时适宜从事环保、农业、生物、食品等研究领域的科研院所相关专业师生参考,具有较为广泛的读者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