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纳米型氧化锌

纳米型氧化锌(ZnO)粒径介于1-100 nm之间,是一种高端的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如非迁移性、荧光性、压电性、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等,利用其在光、电、磁、敏感等方面的奇妙性能,可制造气体传感器、荧光体、变阻器、紫外线遮蔽材料、图像记录材料、压电材料、压敏电阻、高效催化剂、磁性材料和塑料薄膜等。 

纳米型氧化锌简介

纳米型氧化锌(ZnO)粒径介于1-100 nm之间,是一种高端的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如非迁移性、荧光性、压电性、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等,利用其在光、电、磁、敏感等方面的奇妙性能,可制造气体传感器、荧光体、变阻器、紫外线遮蔽材料、图像记录材料、压电材料、压敏电阻、高效催化剂、磁性材料和塑料薄膜等。

金属氧化物粉末如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及氧化镁等,将这些粉末制成纳米级时,由于微粒之尺寸与光波相当或更小时,由于尺寸效应导致使导带及价带的间隔增加,故光吸收显著增强。各种粉末对光线的遮蔽及反射效率有不同的差异。

查看详情

纳米型氧化锌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氧化锌

  • 类型:氧化物;品种:氧化锌;详细规格型号:500g;生产厂家:中心化验室;
  • 赛多利斯
  • 13%
  • 长治市晶科达工贸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氧化锌

  • 0.9995
  • t
  • 13%
  • 成都天胜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氧化锌

  • 25公斤/间接法
  • t
  • 南华
  • 13%
  • 广州市森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氧化锌

  • 99.5%
  • t
  • 芭蕉牌
  • 13%
  • 武汉华荣化工原料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氧化锌

  • 系列
  • t
  • 13%
  • 武汉市安居平化工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氧化

  • kg
  • 韶关市2010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氧化

  • kg
  • 肇庆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氧化

  • kg
  • 韶关市2008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氧化

  • kg
  • 韶关市2008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氧化

  • kg
  • 韶关市2008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氧化锌避雷器

  • 110KV氧化锌避雷器 Y10W-108/281W
  • 1套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4-27
查看价格

氧化锌

  • 0.9995
  • 1204t
  • 4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12-27
查看价格

氧化锌

  • 0.997
  • 7729t
  • 4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12-18
查看价格

氧化锌

  • 0.9995
  • 7439t
  • 4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9-23
查看价格

氧化锌

  • 0.997
  • 1753t
  • 3
  • 普通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5-09
查看价格

纳米型氧化锌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纳米型氧化锌文献

纳米氧化锌抗菌塑料性能研究 纳米氧化锌抗菌塑料性能研究

纳米氧化锌抗菌塑料性能研究

格式:pdf

大小:343KB

页数: 未知

本文以聚丙烯为载体,制备了以纳米氧化锌为抗菌剂的抗菌塑料,并以力学性能测试仪,XRD和SEM等对其机械性能,结晶性能,相容性进行了测试,同时测试其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能力。测试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作为抗菌剂有较好的抗菌能力,机械性能稍有提高,结晶度略微下降。

以玻璃片为基底制备氧化锌纳米棒 以玻璃片为基底制备氧化锌纳米棒

以玻璃片为基底制备氧化锌纳米棒

格式:pdf

大小:343KB

页数: 4页

以Zn(NO3)2和C6H12N4为原料,在玻璃基片上用均匀沉淀法合成ZnO纳米棒。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结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产品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产品的形貌变化,探讨了ZnO纳米棒的生长机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溶液浓度0.01mol/L、温度90℃、反应时间3h为最佳反应条件,得到尺度均匀的ZnO纳米棒,最小直径为80nm左右,推测ZnO纳米棒的生长机制为SLS型。

纳米氧化锌制备

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分为三类:即直接法(亦称美国法)、间接法(亦称法国法)和湿化学法。目前许多市售氧化锌多为直接法或间接法产品,粒度为微米级,比表面积较小,这些性质大大制约了它们的应用领域及其在制品中的性能。

而纳米氧化锌采用湿化学法(NPP-法)制备纳米级超细活性氧化锌,可用各种含锌物料为原料,采用酸浸浸出锌,经过多次净化除去原料中的杂质,然后沉淀获得碱式碳酸锌,最后焙解等获得纳米氧化锌。与以往的制备纳米级超细氧化锌工艺技术相比,该新工艺具有以下技术方面的创新之处:

1.平衡条件下反应动力学原理与强化的传热技术结合,迅速完成碱式碳酸锌的焙解。

2.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可以制备不同纯度、粒度及颜色的各种型号的纳米氧化锌产品。

3.本工艺可以利用多种含锌物料为原料,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4.典型绿色化工工艺,属于环境友好过程。

查看详情

纳米氧化锌形态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纳米。由于晶粒的细微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宏观物体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近年来发现它在催化、光学、磁学、力学等方面展现出许多特殊功能,使其在陶瓷、化工、电子、光学、生物、医药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普通氧化锌所无法比较的特殊性和用途。纳米氧化锌在纺织、涂料等领域可用于紫外光遮蔽材料、抗菌剂、荧光材料、光催化材料等。由于纳米氧化锌一系列的优异性和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因此研发纳米氧化锌已成为许多科技人员关注的焦点。

金属氧化物粉末如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及氧化镁等,将这些粉末制成纳米级时,由于微粒之尺寸与光波相当或更小时,由于尺寸效应导致使导带及价带的间隔增加,故光吸收显著增强。各种粉末对光线的遮蔽及反射效率有不同的差异。以氧化锌及二氧化钛比较时,波长小于350纳米(UVB)时,两者遮蔽效率相近,但是在350~400nm(UVA)时,氧化锌的遮蔽效率明显高于二氧化钛。同时氧化锌(n=1.9)的折射率小于二氧化钛(n=2.6),对光的漫反射率较低,使得纤维透明度较高且利于纺织品染色。

纳米氧化锌目前还可用来制造远红外线反射纤维的材料,俗称远红外陶瓷粉。而这种远红外线反射功能纤维是通过吸收人体发射出的热量,并且再向人体辐射一定波长范围的远红外线,除了可使人体皮下组织中血液流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外,还可遮蔽红外线,减少热量损失,故此纤维较一般纤维蓄热保温。

查看详情

纳米氧化锌性能表征与改性

性能表征

纳米级氧化锌的突出特点在于产品粒子为纳米级,同时具有纳米材料和传统氧化锌的双重特性。与传统氧化锌产品相比,其比表面积大、化学活性高,产品细度、化学纯度和粒子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并且具有光化学效应和较好的遮蔽紫外线性能,其紫外线遮蔽率高达98%;同时,它还具有抗菌抑菌、祛味防酶等一系列独特性能。

清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用透射电镜对产品进行了分析,纳米氧化锌粒子为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20~30纳米,所有粒子的粒径均在50纳米以下。经比表面及孔径测定仪测试,纳米氧化锌粉体的BET比表面积在35㎡/g以上。此外,通过调整制备工艺参数,还可以生产出棒状纳米氧化锌。本产品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检测鉴定,结果表明,在丰富细菌培养基中,加入0.5%~1%的纳米氧化锌,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抑菌率达99.9%以上。

表面改性

由于纳米氧化锌具有比表面积大和比表面能大等特点,自身易团聚;另一方面,纳米氧化锌表面极性较强,在有机介质中不易均匀分散,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其纳米效应的发挥。因此对纳米氧化锌粉体进行分散和表面改性成为纳米材料在基体中应用前必要的处理手段。

纳米氧化锌比表面积研究和相关数据报告中,只有采用BET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因为国内外制定出来的比表面积测定标准都是以BET测试方法为基础的,请参考(GB.T 19587-2004)-气体吸附BET原理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的方法。比表面积测试有专用的比表面积测试仪,国内比较成熟的是动态氮吸附法。

所谓纳米分散是指采用各种原理、方法和手段在特定的液体介质(如水)中,将干燥纳米粒子构成的各种形态的团聚体还原成一次粒子并使其稳定、均匀分布于介质中的技术。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则是在纳米分散技术基础上的扩展和延伸,即根据应用场合的需要,在已分散的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一层适当物质的薄膜或使纳米粒子分散在某种可溶性固相载体中。经过表面改性的纳米干粉体,其吸附、润湿、分散等一系列表面性质都会发生变化,一般可以自动或极易分散在特定的介质中,因此使用非常方便。一般来讲,纳米粒子的改性方法有三种:1.在粒子表面均匀包覆一层其他物质的膜,从而使粒子表面性质发生变化;2.利用电荷转移络合体(如硅烷、钛酸酯等偶联剂以及硬脂酸、有机硅等)作表面改性剂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化学吸附或化学反应;3.利用电晕放电、紫外线、等离子、放射线等高能量手段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改性。

根据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表面改性剂或表面改性工艺,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改善其表面性能,增加纳米颗粒与基体之间的相容性,从而应用于各种领域,提高产品的性能技术指标。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